航母發展最為火爆的時期應該是二戰時期,當時日本擁有航母數為25艘,英國持有96艘,美國更是喪心病狂的建造了147艘,不算上二戰開始前建造的,整個二戰持續期間,全世界一共建造了194艘航母,在二戰落幕以後,世界上還擁有航母的國家就只剩下了美國和英國。發展到上世紀60年代,航母開始運用核動力,在這個時候,整個世界範圍內的航母數量又開始驟縮,當時的航母數量還有近70艘,到了今天就只有26艘了,其中一塵不變的大概就是美國始終都是世界上擁有航母數最多的國家,他們現役的11艘航母全都採用了核動力,各項性能也是世界上最為先進的,而且美國同時還依靠這11艘航母直接掌控了全世界的海上要道,進一步鞏固了自己的霸權地位。
在科技的不斷發展下,當今時代對武器的要求逐漸升高,二戰時期出現的航母,根本不算真正意義上的航母,放在現在只能作為大船使用。20世紀展開過兩次世界大戰,為了更好地應對戰爭,各國都致力於進行武器裝備的研製。美國原本只想在戰爭中發點戰爭,在戰場上通過軍火交易不斷收穫經濟收益,但日本卻通過一次轟炸偷襲就將美國直接捲入二戰,為了沉重反擊日軍,美國開始進行充足的武器裝備準備,當時的美國便配備了147艘航母。
現在的航母製造大不相同,一艘航母的建造就需要多個部分協同合作才能完成,這是一場對所有工業部門的考驗,不能有任何一個部分產生失誤,因此對整個國家的工業水平都會產生很高的要求,一般實力的國家都沒有辦法進行航母的建造。而且,航母的造價本就十分昂貴,如果噸位更大,建造成本就會再翻一番,我國的山東艦作為一款中型航母,它的造價就已經超過了30億。對於這樣的數據,很多國家只能望而卻步。
航母數量同時也受到航母生命周期的影響,二戰進行的時候,大多數航母的生命周期都不算長,要麼被敵軍打垮了,要麼無病無痛地過了幾年,戰爭結束後用於運輸,大部分在五十年代的時候就消失了,實際上那個年代的航母,特別是護航航母都屬於一次性的,製造成本不高,也沒有什麼特殊的技術含量。而現代航母基本都有幾十年的服役年限,比如說尼米茲級,最早的一艘從七十年代開始服役,直到現在還在軍隊中服役,這期間經歷了各種維修、大修,修理一次都要花費好幾年的時間,由此可見,現代航母和二戰時期的航母從技術複雜程度上來說根本不是一個等級的。
現在航母建造越困難就越凸顯航母在國家安全戰略上的地位,越難就越要迎難而上。目前美國擁有的航母是最多的,我國的航母起步晚,我國的第一艘航母還是在前蘇聯瓦格良號的基礎上改造而來的,經過幾十年的風雨,我國自主研發的山東艦出世了,標誌著中國進入了入雙航母時代,然而我國航母的實力的確同美國差了一大截,為了預防突然的戰爭,我國還需要在這方面多花費一些功夫,萬幸我國掌握了研製航母的核心工藝。在未來一定會看到我國第三艘航母問世,不斷壯大我國的國防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