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戰開始前期,因為大發戰爭財,美國國家實力非常雄厚,強大的製造業上更是為後來美國贏得戰爭立下了汗馬功勞。整個二戰期間美國船舶工業開足馬力,瘋狂建造各型號航母,戰後統計高達147艘,那麼二戰結束後這些航母都去哪裡了?今天我們一起來簡單的聊聊這個話題。
我們把二戰的時間節點從1939年9月1日德國閃擊波蘭算起,這個時候美國已近開始建造有約克城級大型航母大黃蜂號,護航航母長灘級、桑加蒙號護航航母等。特別是經歷珍珠港事件之後,美國就意識到了海上的真正霸主是航母,不再是巡洋艦,這個時候美國對航母的建造才是真正的「下餃子」,珍珠港事件之後的兩年美國便建造了50艘航母,直到戰爭結束後,美軍在整個戰爭期間已經建造了147艘,超過了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
後來美方公布的數據中分別為埃塞克斯級艦隊航母22艘、途島級艦隊航母2艘 、獨立級輕型航母9艘 、塞班級輕型航母1艘 、博格級護航航母45艘 、康門斯門特灘級護航航母18艘、 卡薩布蘭卡級護航航母50艘,共計147。航母建造出來在戰時的時候能夠加入戰鬥,可是戰爭結束之後,要為維持這麼龐大的艦隊需要耗費不少軍費和人員編制,此時國家正需要的是醫治戰爭中受到的創傷,恢復國家元氣,裁減軍備。因此如此龐大數量的航母成為了美軍的一個難題。
美軍後來想到了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可是說充分發揮了紐約商人的商業頭腦,美軍將一部分航母對其他國家出售,想擁有航母的國家可以向美國提出購買,美軍通過交易獲得的了資金回籠。然後二戰中參加過著名戰鬥的航母開到碼頭,將其展覽對外開放,成為了美軍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教育美國下一代,直到現在珍珠港裡都還有很多二戰時候的航母可以參觀。
當然考慮到戰備力量儲備,美軍還將部分航母進行了封存,對其進行維護,一旦發生戰事的時候,可以隨時開到海面上,作為預備力量補充到戰鬥一線中去。美軍還有一項做法,就是將其作為靶船,供海軍在訓練的時候發射飛彈,集中航母作戰損和殺傷小姑評估。最後還有一部分是在沒有辦法了,只能將其送到拆船廠將其拆解,然後變賣廢鐵,徹底結束她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