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西藏的三大聖湖,相信很多讀者朋友都可以脫口而出「納木措、羊卓雍措、瑪旁雍措」,雪域高原上以這3個湖泊為榮,稱之為聖。既然是聖湖那麼一定是有著高高在上的地位,看見個湖就像去扎個猛子在這裡是不被允許的。不過,萬事皆有意外,瑪旁雍措這個聖湖可以允許人們下水洗澡的。
位於西藏阿里地區普蘭縣的瑪旁雍措,海拔4588米,水域面積412平方公裡,她是亞洲四大河流發源地。據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教《象雄大藏經,俱舍論》中所記載的「四大江水之源」指的就是聖湖之母瑪旁雍措。四大江水東為馬泉河,南為孔雀河,西為象泉河,北為獅泉河。
馬泉河是雅魯藏布江源頭;孔雀河由普蘭縣流入尼泊爾境內,流經印度最後注入印度洋;象泉河是印度河最大支流薩特累季河的上遊;獅泉河是印度河上源,印度河是巴基斯坦主要河流,也是巴基斯坦重要的農業灌溉水源。
正是因為這樣,瑪旁雍措才有「世界江河之母」的美譽。
瑪旁雍措在岡仁波齊之南,一個是世界的中心,一個是江河之母,阿里這片土地因為這一山一湖而更加神秘和尊崇。
10年君君和朋友轉山後,本來都已經精疲力竭,但是想著好不容易可以走進這裡,行程就到此結束好像有些遺憾,所以在休整了一晚後背著我們全部的身家轉完山準備轉湖。岡仁波齊轉山的時間安排在3天,途中朋友劃破了膝蓋,簡單的包紮一下,總算圓滿的完成覲見神山之旅。瑪旁雍措轉湖裡程大概是90公裡左右,因為雨季或者冰雪融水的原因會改變路徑,所以裡程也會相應的發生變化。轉湖安排在4天左右,如果腳步輕快的話可以縮短時間,不過看著朋友剛剛受傷過的偉岸身軀,我想還是慢慢走吧。
瑪旁雍措的旁邊有四大浴門八座寺廟,四大浴門分別是:東方蓮花門,西方去汙門,北方信仰門,南方香甜門;八座寺廟神奇的分布在聖湖的八方,分別是:東面直貢派的色熱龍寺,東南薩迦派的聶果寺,南面格魯派的楚古寺,西南不丹噶舉派的果初寺,西北面以五百羅漢修行的山洞為基礎建立的加吉寺,西面的吉烏寺,北面不丹噶舉派的朗納寺,東北格魯派的本日寺。
因為我們從岡仁波齊方向來到此處,交通又便利一些,所以我們的起點定在了吉烏寺,在此順時針轉湖。轉湖的人比起轉山來講少了不是一點半點,卻看到了幾個印度信眾。並且不時的可以見到有信眾走向聖湖,進一步的徜徉在她的懷抱中,他們在聖湖的四大浴門附近沐浴,還洗衣服。湖邊的帳篷可供遊客住宿,不過大部分住的都是印度的信眾。每天早上天還沒有大亮我們便又踏上未知的旅程。
在湖邊可見成群的魚兒暢遊在湖中,因為這裡的人們是不吃魚的,藏族人民有水葬的傳統,魚吃了祖先的肉體,後代怎麼能再去吃魚呢。不過聖湖的魚確是可以入藥的,按理這魚也不能由人刻意去捕,而是由鳥啄死後被衝上岸來或者丟到岸上的,然後被藏民撿起來曬乾入藥。
之前一直認為西藏的聖湖是我們遙不可及的,不可觸碰的,只有真正的走近他們時,才知道還有像瑪旁雍措一樣張開懷抱的雪域湖泊。在這裡你可以像印度信眾一樣在聖湖中沐浴,因為朝聖者繞湖一周到每個門洗浴,便能消除各種罪過。「聖湖」的水能洗掉人們心靈上的「五毒」(貪、嗔、痴、怠、嫉),在湖口沐浴淨身,靈魂得以洗禮,肌膚得以潔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