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的聖湖不只納木錯和羊湖,還有瑪旁雍錯

2021-02-28 越野西部自駕遊

提到西藏的聖湖,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納木錯、羊湖,但是你可能不知道,西藏還有一個鼎鼎大名的聖湖,它的名字是瑪旁雍錯,它和納木錯、羊湖合稱為西藏三大聖湖。



很多朋友對這個湖並不是很熟悉,卓瑪要告訴你的是,它的顏值和地位一定也不低於納木錯和羊湖,它是當之無愧的藏地聖湖。


瑪旁雍錯位於岡底斯山主峰──岡仁波齊峰和喜馬拉雅山納木那尼峰之間,古象雄佛法 雍仲本教《象雄大藏經,俱舍論》中所記載的「四大江水之源」指的就是聖湖之母瑪旁雍錯。東為馬泉河,南為孔雀河,西為象泉河,北為獅泉河。「瑪旁雍錯」--「不可戰勝的碧玉之湖」,藏語裡「瑪旁」就是不敗,無不勝的意思。



瑪旁雍措最早名為「瑪垂」,或「瑪垂措」,是雍仲本教中廣財龍王的名字。佛教經典說四大神湖中原有四大龍王,起初他們總是興風作浪,危害人民。到了唐代藏王赤松德贊時期,蓮花生大顯神通,收服了四大龍王,使他們皈依佛法,逐漸成為藏傳佛教的四大護法神。從此「瑪垂措」也易名為「瑪旁雍措」,有時寫作「瑪法木措」,藏語意為「永恆不敗的碧玉湖」。



瑪旁雍措是最聖潔的湖,是勝樂大尊賜與人間的甘露,聖水可以清洗人心靈中的煩惱和孽障。她是雍仲本教,印度佛教,印度教所有聖地中最古老,最神聖的地方,她是心靈中盡善盡美的湖,她是這個宇宙中真正的天堂,是眾神的香格裡拉,萬物之極樂世界 。印度教說它是溼婆神的住所。



瑪旁雍錯佛教稱「聖湖」。每到夏秋季佛教徒扶老攜幼來此「朝聖」,在「聖水」裡「沐浴淨身」以「延年益壽」。


瑪旁雍錯有「世界江河之母」的美譽,是唐朝高僧玄奘在《大唐西域記》中稱為「西天瑤池」的地方。



圍繞瑪旁雍錯有8個寺廟,正好分布在湖的四面八方。東有直貢派的色瓦龍寺,東南有薩迦派的聶過寺,南有格魯派的楚古寺,西南有不丹噶舉派的果足寺,西北是以五百羅漢修行的山洞為基礎建立的迦吉寺,西有齊悟寺,北有不丹噶舉派的朗那寺,有格魯派的本日寺東北。



關於瑪旁雍錯,其實還有很多傳說,大概是這樣的:



在西藏,早期的本教徒稱它為「瑪垂錯」,傳說湖底聚集了眾多的珍寶,於是以龍王之名「瑪垂」命名。它在藏語中意為「永恆不敗之湖」。曲尼多吉所著《瑪旁雍錯概說》中是這樣介紹湖的形成的:


瑪旁雍措誕生之前,曾有一位菩薩心腸的國王木崩,在去往叢林的路上看到樂人們生老病死的苦狀,便求教於其師:這些痛苦應屬賢明君子嗎?答道:應屬於所有芸芸眾生。國王便請教解除痛苦之法。


答道:惟有布施。於是國王令人修了許多房子並邀請樂所有貧苦受難者為他們提供為期12年的溫飽。隨著燒飯的淘米水愈聚愈多,12年的光陰便成就了一個湖泊。



瑪旁雍錯是中國湖水透明度最大的淡水湖泊和第二大蓄水量天然淡水湖。它的旁邊有一個鬼湖,藏語叫「拉昂錯」,意為「有毒的黑湖」,與之形成鮮明的對比,瑪旁雍錯是淡水湖,而拉昂錯是鹹水湖。



拉昂錯湖水呈深藍色,相當鹹。周圍沒有植物、沒有牛羊,死氣沉沉,沒有生機,人稱「鬼湖」。



一條狹長的小山丘把瑪旁雍錯和東側的拉昂錯分開,有一道水渠連接兩湖,當地人相信總有一天會有水從瑪旁雍錯流進拉昂錯,同時會有一條金色的和一條紅色的魚遊進拉昂錯,這樣鬼湖的水以後就也會變得像瑪旁雍錯一樣的清甜了。偶爾在特別特殊的年份,水大的時候,的確有水在水渠裡流動。




日出時的瑪旁雍錯,光影相照,有如百千明鏡鑑像,清晨的天空,似乎只為承託那朝霞灑落的金黃而蔚藍,遊弋與天地之間的白雲,則是為了承託此景的神聖而聖潔。




瑪旁雍錯日落時分


水天一色的瑪旁雍錯


瑪旁雍錯西岸的即烏村


瑪旁雍錯星空


飄揚的經幡


湖邊的瑪尼堆


聖湖邊的身影


清晨的雞烏寺


朝聖聖湖


瑪旁雍錯秋色


冰封的瑪旁雍錯


遊玩提示


最佳季節

6-10月


交通信息

如果你是單人前往瑪旁雍錯,沒有班車,只能自行包車前往。或者乘坐去往普蘭縣的班車,在霍爾鄉下車後,在鄉裡搭乘去往既烏寺的便車抵達。


住宿

到瑪旁雍錯旅行,一般都會選擇住在基烏寺旁邊的小村,村裡有藏家以土屋開設的所謂客棧,條件簡陋,且不通水電,按床位收費,客棧不提供餐飲,只有飲料和桶裝方便麵出售。


如需在此住宿,建議自帶食物為宜。村子旁有一座不太高的小山包,爬上山坡,可俯瞰整個聖湖,是拍照的絕佳角度。


溫泉

小村旁的河谷散發著陣陣硫磺味道,這裡有一個天然溫泉,當地人把它加工成為一個露天小浴室,供人洗浴。神山一帶住宿條件略差,洗澡是一件很不切實際的事情,在這裡花一點錢便可如願以償。


轉山

聖湖圓周約60公裡,轉湖需時4-5天,順時針方向,需帶食物;除第二晚要在野外度過外,沿途均有寺廟可供住宿。沿湖邊遠足雖然不及神山的山坡那樣艱巨,但這卻出現溪澗的挑戰,當路上遇到河流時,只能淌水而過,試想想,這等雪山流下來冰水要是浸及腰部的話,感受會怎樣。


小貼士


極物寺旁的山坡上是觀賞聖湖瑪旁雍錯的最佳地點。從山頂居高臨下,可以將瑪旁雍錯盡收眼底。


東能俯瞰聖湖瑪旁雍錯,北能遠眺深山岡仁波齊,可以利用寺廟的金頂、經幡等做前景拍攝。寺廟北邊的瑪尼石牆和經幡也是難得的拍攝素材,每天早上都會有朝聖者在這裡轉經,還有雕刻瑪尼石的人,要拍他們刻瑪尼石的自然畫面,最好坐下來與他們聊聊天,這樣拍攝的照片就有融入其中的感覺。

活動招募

阿里大北線14天自駕遊

川藏線+稻城亞丁11天自駕遊

瀘亞線、丙察察穿越

大海道羅布泊自駕穿越

羅布泊、阿爾金山自駕穿越

呼倫貝爾親子自駕遊

【新疆風情】南北疆獨庫公路環線自駕之旅

諮詢QQ/微信:1913522612

相關焦點

  • 瑪旁雍錯,遊客數量最少的三大聖湖
    說到西藏的三大聖湖,大家一般都知道是指西藏的納木錯、羊卓雍錯、瑪旁雍錯這三個湖泊。納木錯與羊卓雍錯均在拉薩一日遊輻射距離之內,相對便利和易於抵達的地理位置,使納木錯與羊卓雍錯這兩個湖泊遊客數量較多。當然納木錯與羊湖的風景從來也沒有讓遊客失望過,納木錯像大海一樣的壯闊畫卷,羊卓雍錯湖面折射出的不可思議的光彩都構成了人們西藏旅行的美好回憶。說到納木錯與羊卓雍錯,大家都很熟悉,但是如果談到同為西藏三大聖湖的瑪旁雍錯,可能很多人只能用聽說過三個字來形容了。
  • 西藏三大聖湖探秘之瑪旁雍錯——(羊卓雍措-納木措-瑪旁雍錯)
    今天的目的地——瑪旁雍錯,出發啦!路邊的朝聖者!在雪域高原,這樣的朝聖者處處可見。在布達拉宮下,在大昭寺門前,許許多多的朝聖者,無論男女,都蓬頭垢面,身著長圍裙,手戴木拖板,面對佛殿,神情凝重,喃喃念誦,俯身下去,四體伸直,頭和鼻都觸地,然後起來,再重複。一次,兩次,永無休止。
  • 圖遊西藏之聖湖之王——瑪旁雍錯
    在諸多古經書中,它都被稱為「聖湖」之王。瑪旁雍錯,之所以叫作「聖湖」,有兩層意思:其一,因湖水源於雪山融化的冰雪,被視為佛祖賜給人間的甘露;其二,唐朝高僧奘類在《大唐西域記》中稱之為王母娘娘和隨從遊樂的「西天瑤池「。
  • 談古論今話西藏2020-8 西藏三大聖湖之瑪旁雍措 拉昂措湖
    西藏三大聖湖之一--瑪旁雍措一景古象雄佛法 雍仲本教《象雄大藏經,俱舍論》中所記載的「四大江水之源」指的就是聖湖之母瑪旁雍措。東為馬泉河,南為孔雀河,西為象泉河,北為獅泉河。;瑪旁雍錯是印度教的聖地,根據印度教傳說,是從創造神梵天的心中造出的,古梵文稱其為「瑪那薩羅瓦」,是由「末那」(心意)和「薩羅瓦」(湖)兩個詞組成。
  • 西藏自治區 阿里地區 瑪旁雍錯 西藏三大聖湖之一
    瑪旁雍措位於西藏阿里地區普蘭縣城東35公裡,著名的神山崗仁波齊峰的南側。是中國蓄水量第二大的天然淡水湖,也是西藏著名的三大聖湖之一。據說到目前為止,是中國湖水透明度最大的淡水湖,透明度可達14米。藏語裡「瑪旁」就是不敗,戰無不勝的意思。所以瑪旁雍錯的藏語意為「戰無不勝的碧玉湖」唐代高僧玄奘在《大唐西域記》中把這稱為「西天瑤池」。傳說瑪旁雍錯是神山岡仁波齊的妻子,與岡仁波齊並稱為「神山聖湖」。
  • 西藏三大聖湖之瑪旁雍錯 「永恆不敗的碧玉之湖」
    瑪旁雍措,西藏三大聖湖之一。藏語為「永恆不敗的碧玉之湖」。坐標:阿里地區普蘭縣城東35km,位於崗仁波齊峰(神山)和喜馬拉雅山納木那尼峰之間,湖面海拔為4588米。其體型像月亮,周圍有六座寺廟。瑪旁雍錯的日出時分。
  • 瑪旁雍措,西藏三大聖湖之首,唐高僧玄奘稱其為「西天瑤池」
    西藏是一個崇尚信仰的地方。有些藏民一輩子的希望可能就是到拉薩布達拉宮朝聖,這樣的信仰力量是我們無法感同身受的。正因為如此,在藏區有許許多多和信仰有關的東西。這其中聖山和聖湖是最有代表性的。瑪旁雍措就是其中一處聖湖。
  • 西藏自駕遊——瑪旁雍錯
    瑪旁雍錯位於阿里地區普蘭縣境內,為西藏三大聖湖之首,海拔4588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之一,也是中國湖水透明度最大的淡水湖泊。「瑪旁雍錯」,藏語意為「永恆不敗的碧玉湖」,佛教徒認為,瑪旁雍措是最聖潔的湖,是聖湖之母。
  • 瑪旁雍錯|聖湖之王 Manasarovar
    位於岡底斯山珠峰岡仁波齊峰和喜馬拉雅山納木那尼峰之間,地處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普蘭縣城懂35千米處。入選理由:唐代高曾玄奘曾在《大唐西域記》中稱這裡為「西天瑤池」。由此可想而知,瑪旁雍錯的美早就史有聞名。
  • 西藏自駕遊旅行之瑪旁雍錯
    在藏民心中有著三大聖湖,羊卓雍措湖、納木錯湖、瑪旁雍錯湖,在這三大聖湖中瑪旁雍錯居首位,是佛教、苯教、印度教、耆那教共同所崇拜的神湖,而屹立在聖湖旁邊的岡仁波齊,是世界公認的神山,同時也是中國西藏雍仲苯教、印度教、藏傳佛教、 以及古耆那教認定為世界的中心,神山聖湖同時居首。
  • 西藏之旅之聖湖瑪旁雍錯&鬼湖拉昂措
    甜茶還不錯,藏面的味道就吃不慣了。勉強吃了一些麵條,喝了幾口湯。走的時候,顏哥想找老闆娘買一壺茶帶走,老闆娘說只賣茶不賣壺,出錢也不賣,只得作罷。七月一號這一天的行程也是很簡單的,沒有什麼景點。途中有經過瑪旁雍錯,它是西藏的三大「神湖」之一,又被稱為聖湖。瑪旁雍錯在西藏阿里地區普蘭縣城東35公裡、岡仁波齊峰之南。
  • 西藏瑪旁雍錯溼地位於西藏阿里地區普蘭縣境內
    瑪旁雍錯溼地,包括瑪旁雍錯和其姊妹湖拉昂錯及周邊沼澤河流溼地。這裡棲息著黑頸鶴、斑頭雁等大量水禽,也是藏羚羊、野犛牛等珍稀野生動物種群向西藏喜馬拉雅山脈遷徙的主要走廊之一。且不說那些流傳千古的神話傳說,單是它的超凡脫俗的秀麗景色,就足以令人心醉神迷了。
  • 「聖湖之王」瑪旁雍錯的前世今生,它究竟藏了多少秘密?
    在西藏三大聖湖中瑪旁雍錯沒有那曲的納木錯海拔高、面積大
  • 十四行詩 瑪旁雍錯 拉昂錯
    瑪旁雍措是整個佛教世界的中心;是藏地三大聖湖之一;是藏傳佛教四大護法龍王之一廣財龍王的宮殿所在;是中國湖水最透明的淡水湖;是被玄奘法師稱為西天瑤池的地方;是漢語意為永恆不敗的碧玉湖的聖潔之處……瑪旁雍錯與拉昂錯一路之隔,瑪旁雍錯被稱為聖湖,而拉昂錯則被稱為鬼湖
  • 西藏聖湖瑪旁雍錯,有「聖湖之母」之稱,是旅行者都不應該錯過
    西藏,在許多人的眼中是天堂,那裡的山很高,高不可攀,那裡的水很清,清可見底。西藏有三大聖湖,其中最負盛名的就是瑪旁雍錯,它有「世界江河之母」的美譽,是亞洲四大河流的發源地,也是亞洲最負盛名的湖泊之一。瑪旁雍措在藏語中的意思為「永恆不敗的碧玉湖」,位於西藏普蘭縣境內,是世界上多個宗教認定的聖湖。全湖面積412平方公裡,平均水深46米,平均海拔4500米,透明度14米,是中國湖水透明度最大的淡水湖。據《大藏經,俱舍論》中記載:印度往北過九座大山,有一大雪山,雪山下有四大江水之源。這個大雪山指的是神山岡仁波切,而四大江水之源指的就是聖湖瑪旁雍措。
  • 遊記:聖湖瑪旁雍錯之旅
    看到這種情形,我在想,10000年以後,西藏的沙漠與新疆的沙漠會不會連接起來。經過一處不知名的湖泊,因離仲巴很近,我把它命名為「仲巴措」。我已經進去走了很遠,他們還在公路上拍。估計就是一處季節性水潭,水很淺,但倒影很漂亮。
  • 西藏的聖湖可遠觀不可褻玩?不是的,還有可以洗澡的瑪旁雍措
    提起西藏的三大聖湖,相信很多讀者朋友都可以脫口而出「納木措、羊卓雍措、瑪旁雍措」,雪域高原上以這3個湖泊為榮,稱之為聖。既然是聖湖那麼一定是有著高高在上的地位,看見個湖就像去扎個猛子在這裡是不被允許的。不過,萬事皆有意外,瑪旁雍措這個聖湖可以允許人們下水洗澡的。
  • 印度人視中國西藏的瑪旁雍措是他們的聖湖,每年前來祭祀沐浴
    位於阿里的瑪旁雍措是西藏著名的聖湖之一,它與神山岡仁波齊遙遙相望,據西藏古老神話所言,這一山一湖是夫妻,岡仁波齊從見到瑪旁雍措第一眼就愛上了對方,儘管那時的他已經娶了「聖母之山」納木那尼峰。雖然古老的傳說充滿了不可思議的神秘色彩,但瑪旁雍措在西藏人的心目中有著不可動搖的神聖地位。
  • 西藏三大聖湖,只願有天能相遇
    眾多的湖泊中,有三個湖泊是當地人心中公認的聖湖:納木錯、羊卓雍錯和瑪旁雍錯。她們的特別之處,分別是什麼呢?相傳「瑪旁雍錯」得名於11世紀的一場宗教戰役,藏傳佛教噶舉派戰勝了苯教,在藏語裡,「瑪旁」即為不敗、戰無不勝的意思,於是「瑪旁雍錯」便指「不可戰勝或永恆不敗的碧玉之湖」。
  • 神奇的鬼湖——拉昂錯,岡仁波齊、納木那尼峰、瑪旁雍錯的鄰居
    與西藏三大聖湖之一的瑪旁雍錯相鄰,卻有諸多未解之謎的被稱為鬼湖的拉昂錯,被各路高原行者崇敬,紛紛靠近,記錄其壯麗的姿態。在拉昂錯,能遠望岡仁波齊峰。這個神秘的鹽湖,有時波濤洶湧,湖面的顏色卻碧藍得令人驚嘆。這個神秘鹽湖,深度至今成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