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目的地——瑪旁雍錯,出發啦!
路邊的朝聖者!在雪域高原,這樣的朝聖者處處可見。在布達拉宮下,在大昭寺門前,許許多多的朝聖者,無論男女,都蓬頭垢面,身著長圍裙,手戴木拖板,面對佛殿,神情凝重,喃喃念誦,俯身下去,四體伸直,頭和鼻都觸地,然後起來,再重複。一次,兩次,永無休止。他們中有七、八十歲的老年人,有三、四十歲的中年人,也有十來歲的小孩。他們有的來自幾百甚至幾千裡的地方他們三步一叩地翻山越嶺,歷經數月甚至數年才到達這地方的。
山上的天梯——那是天梯,代表藏族人將自己的心願還有祈福能夠傳遞給在天上的親人。
路邊的金毛獅王——藏獒兄弟!合影留念,一次10元!
瑪旁雍措在西藏阿里地區普蘭縣城東35公裡、崗仁波齊峰之南。其周圍自然風景非常美麗,自古以來佛教信徒都把它看作是聖地「世界中心」,是中國蓄水量第二大的天然淡水湖、湖水透明度最大的淡水湖,藏地所稱三大「神湖」之一。它也是亞洲四大河流的發源地。
古象雄佛法 雍仲本教《象雄大藏經,俱舍論》中所記載的「四大江水之源」指的就是聖湖之母瑪旁雍措。東為馬泉河,南為孔雀河,西為象泉河,北為獅泉河。「瑪旁雍措」--「不可戰勝的碧玉之湖」,藏語裡「瑪旁」就是不敗,無不勝的意思。
瑪旁雍措亦稱馬法木措,又 稱瑪垂措。曾與拉昂措相通,後由洪積,冰水堆積物堵塞而演化為內流湖。湖泊呈「鴨梨」形,北寬南窄,長軸方向長26公裡,短軸長21公裡。
湖面海拔4588米。平均水深46米,最大水深81.8米,面積412平方公裡。湖水碧透清澈,透明度14米。
瑪旁雍措佛教稱「聖湖」。每到夏秋季佛教徒扶老攜幼來此「朝聖」,在「聖水」裡「沐浴淨身」以「延年益壽」。
瑪旁雍措是中國目前實測透明度最大的湖。圍繞瑪旁雍措有8個寺廟,正好分布在湖的四面八方。東有直貢派的色瓦龍寺,東南有薩迦派的聶過寺,南有格魯派的楚古寺,西南有不丹噶舉派的果足寺,西北是以五百羅漢修行的山洞為基礎建立的迦吉寺,西有齊悟寺,北有不丹噶舉派的朗那寺,有格魯派的本日寺東北。
在西藏,早期的本教徒稱它為「瑪垂措」,傳說湖底聚集了眾多的珍寶,於是以龍王之名「瑪垂」命名。它在藏語中意為「永恆不敗之湖」。
崗仁波齊峰和瑪旁雍措湖被譽為神山、聖湖的教派有: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教、印度佛教、印度教和耆教。
路邊的藏犛牛!!西藏高山犛牛主要分布於西藏自治區東部、南部山原地區,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寒溼潤草場上也有分布。
犛牛是藏族歷史上重要的圖騰崇拜物。圖騰其涵意為「他的親族」。他們把這種與自已部落及氏族有密切關係的動物或植物尊崇為圖騰,把它奉為本氏族的標誌。 世界上有許多以牛為圖騰崇拜物的國家和民族。
聖湖旁邊撿到的神石,海拔5000米處的漂亮石頭,有你喜歡的嗎?艾特我送你一塊奧!
有的藏文史料認為此湖即漢族神話傳說中西王母居住的瑤池,湖水是"聖水",佛經謂"破壞與再生神"溼婆與其妻雪山神女常於此湖浴水嬉戲。梵語稱此湖為瑪那薩羅沃。阿里地區旅遊部門在神山聖湖周圍接待朝聖者和遊客分別設有三個營地。
佛教徒認為,瑪旁雍措是最聖潔的湖,是勝樂大尊賜予人間的甘露,聖水可以清洗人心靈中的煩惱和孽障。她是象雄雍仲本教、印度佛教,印度教所有聖地中最古老,最神聖的地方,她是心靈中盡善盡美的湖,她是這個宇宙中真正的天堂,是眾神的香格裡拉。萬物之極樂世界。
聖湖旁邊撿到的神石,海拔5000米處的漂亮石頭,有你喜歡的嗎?艾特我送你一塊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