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助於美宜佳強勢的線下流量優勢、動銷能力及在零售行業的影響力,喜力星銀將全面進駐廣東市場,拉開向中國市場進攻的序幕,釋放更多的增長動力,從而鞏固市場地位。
喜力
廣東
美宜佳
近日,喜力中國與美宜佳正式宣布達成深度戰略合作,雙方籤約後,喜力啤酒旗下高端產品喜力星銀將全面進入美宜佳,也意味著喜力星銀將全面進駐廣東市場。
自去年華潤啤酒完成喜力中國收購後,其對喜力業務的整合與布局就一直備受關注。在國內啤酒市場競爭白熱化的背景下,華潤啤酒此次以新產品、新渠道與消費者見面,在啤酒消費大省廣東搶灘市場,其背後原因值得深究。
為什麼是美宜佳?
今年5月初,喜力在中國推出一款面向年輕群體的高端啤酒——Heineken Silver喜力星銀。據介紹,喜力星銀延續了喜力的DNA,採用獨特的喜力A-酵母和純天然原料,臥罐28天慢釀的釀造工藝,但是不同於喜力經典的濃鬱酯香味,這款新品酒精度4%,原麥汁濃度9.5度,口感順滑爽口,旨在讓年輕人在蹦迪、聚會、佐餐時有更多的口感選擇。據了解,中國是喜力星銀全球上市的第二個國家。
自2019年4月30日起,華潤雪花啤酒與喜力正式達成了戰略合作,原喜力中國區業務正式併入華潤雪花啤酒。值得注意的是,喜力星銀是雙方強強聯合以來在中國推出的首款產品,也是雙方整合的一周年紀念,業內認為喜力星銀在中國的上市,標誌著華潤雪花啤酒的高端化進程又邁開了重要一步。
正是以這款新產品為基礎,喜力中國與便利店品牌美宜佳籤訂合作協議,喜力星銀將在美宜佳上架。
資料顯示,美宜佳成立於1997年,素有「中國便利店之王」的稱號。自成立以來,美宜佳門店發展以廣東為中心,穩步布局全國。至2020年2月,美宜佳門店總數超過19000家,分布在廣東、福建、湖南、江西、湖北等15個省市,超過130座城市,店鋪年銷售規模超過150億元人民幣,已成為國內規模較大的特許連鎖便利店企業。
華潤啤酒方面表示,藉助於美宜佳強勢的線下流量優勢、動銷能力及在零售行業的影響力,喜力星銀將全面進駐廣東市場,拉開向中國市場進攻的序幕,釋放更多的增長動力,從而鞏固市場地位。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喜力星銀沒有選擇費用高昂的餐飲渠道,而是選擇便利店渠道,說明華潤啤酒其實也是在試水,目前這一塊整體的投入不算太大。
為什麼是廣東市場?
毫無疑問,藉助喜力星銀在美宜佳的亮相,喜力啤酒將在廣東市場「大展拳腳」。但華潤啤酒的主陣地並不在廣東,這一次又為何選擇全面進駐廣東市場?
一方面,廣東是酒類消費大省,同樣是啤酒消費大省。根據廣東省酒類行業協會發布的廣東省酒業報告,2018年廣東省酒類銷售總額約586億元(以出廠價計算),其中國產白酒銷售總額235億元,啤酒銷售總額156億元,進口烈性酒89億元,進口及國產葡萄酒106億元。
得益於開放包容的環境和較高的酒類消費者教育水平,從白酒、啤酒、進口烈性酒和葡萄酒四大板塊的數據來看,目前廣東酒類市場的酒品種類比例和消費模式已開始步入國際化,而這種國際化的消費屬性與喜力啤酒正契合。
上述報告還顯示,廣東啤酒消費市場平穩,消費升級提速。作為啤酒的生產大省和消費大省,國產啤酒在廣東佔主流,進口啤酒略有增長,終端產品市場競爭日趨白日化。精釀(工坊)啤酒發展較快,深受市場和消費者關注。
另一方面,這是華潤啤酒布局高端與市場開拓的結果。
據悉,喜力於1983年進入中國市場,一直未能在中國成為佔據主導地位的啤酒品牌。雖然在中國業績一般,但其作為全球啤酒巨頭在中國的高端品牌塑造比較成功,而高端市場正是華潤啤酒近年來致力開拓的領域。
縱觀國內啤酒行業,華潤、青島、百威英博、燕京、嘉士伯五大集團牢牢佔據啤酒市場前五的位置,市場份額共計超過80%,業內普遍認為未來3-5年內啤酒行業的集中度有望進一步提升,行業格局進一步洗牌。
根據華潤啤酒2019年度報告,其2019年實現收入331.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2%,淨利潤大增34.3%,其中2019完成併購的喜力中國對業績增幅貢獻頗多。華潤啤酒CEO侯孝海表示,喜力中國業務已完成整合,對去年業績主要是收購帶來的存量影響,今年將著重發力。
值得關注的是,華潤啤酒的主要市場集中四川、貴州、安徽、江蘇等地,其收購的喜力三家工廠位於中國的三個啤酒工廠分別在廣東、海南以及浙江,侯孝海曾表示,喜力三個工廠產能發揮相對有限,未來還有很大提升空間,這也暗示了華潤啤酒未來將在其主力市場以外的省份,例如廣東市場進行開拓。
朱丹蓬認為,廣東市場是全國最重要的啤酒市場之一,中高端的市場基礎非常紮實,百威、珠江啤酒等在中高端這一塊的耕耘已經超過20年,所以華潤啤酒把喜力商超渠道的主力放在廣東,這個選擇是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