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江一舊廠房化身當代美術館 首展匯聚10位當代藝術家作品

2020-12-14 鮮果健康

該美術館是獨立的公益性藝術機構,將致力於國際化當代藝術平臺搭建

展覽匯聚了10位當代藝術家共28件展品 本版圖片均由主辦方供圖

開館首展「趁景·當代藝術邀請展」現場

9月1日下午,東莞萬江壹號美術館正式開館

東莞時間網訊 (記者 沈漢炎)9月1日下午,東莞萬江壹號美術館正式開館。開館首展——「趁景·當代藝術邀請展」,展覽匯聚了中國當前最具國際影響力的10位當代藝術家,共28件各式近作,給東莞市民帶來獨特的藝術享受。

據了解,該美術館是服務於公眾,獨立的公益性藝術機構,由一座廢舊廠房改造而來。開館後,將致力於國際化當代藝術平臺搭建,對接最前沿當代藝術。

舊廠房變身國際化藝術平臺

走近萬江壹號美術館,首先就被其工業感的外形所吸引,古樸斑駁的外牆、仰天聳立的煙囪,搭配藝術家延伸到美術館外的大型竹子藝術作品,帶給人們強烈的藝術的美感。

該館館長陳小燕告訴記者,萬江壹號美術館是一座服務於公眾,獨立的公益性藝術機構,該館總面積達3000平方米,其原本是一座廢棄的鍋爐工廠,當她第一眼在萬江邊上看到這座建築時,就深深被它所吸引,經過改造,這個舊工廠變身為萬江壹號美術館,這裡代表著東莞「世界工廠」的過去和轉型,有著異質文化的對話與交融,進而改變了城市的人文肌理與生態結構,美術館本身就像是矗立在東江邊上的一件當代藝術作品。

首展匯聚10位國際化當代藝術家作品

新成立的萬江壹號美術館開館首展,匯聚了蒼鑫、鄧箭今、江衡、李邦耀、石磊、史金淞、王紹強、蕭昱、謝曉澤、許仲敏10位走向國際的中國當代藝術家28件作品。這些作品各具特色,有由不鏽鋼、音樂立體裝置、特殊鏡面做成的橢圓形藝術作品反射著的絢麗的燈光,也有造型獨特的雕塑和用竹子搭建的大型藝術作品,更有用色彩構成和當代水墨製作成的影像作品,頗具最前瞻的當代藝術魅力。

陳小燕表示,該館開館後,將搭建國際化當代藝術平臺,與中國本土及國際範圍內的知名和新銳藝術家廣泛合作,舉辦學術性的展覽和公共項目等豐富的活動,致力於持續性地為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促進國際交流貢獻一份努力,為每位到訪的參觀者呈現最前瞻的藝術和文化。

搭建東莞高端當代藝術平臺

對於「趁景」展覽的主題設定,展覽策展人孫曉楓表示是來自於萬江傳統龍舟賽的啟發。他認為,對於水路密布的東莞,龍舟賽既是傳統民俗,也是居於精神層面的象徵,糅合了記憶、觀念、禮儀、經驗、宴樂、競技、倫理與社群認同等不同的層面,這其實也契合了當代藝術在當下中國的複合身份。

孫曉楓還表示,東莞經過改革開放四十年的發展,特別是在上一世紀末,東莞工廠林立,是人力市場的集散地之一,這種特定的社會階層構造在輸出巨大的產能之外也生產出種種複雜的社會議題,其豐富性與深刻性,為研究中國的城市化進程,研究文化地理,討論社會分工與財富分配,這為當代藝術的批判機制提供了差異化的、立體的角度與素材。「這些藝術家代表著中國當代藝術走向國際的力量,而萬江壹號美術館能將這些藝術家引到東莞,證明了這座美術館的獨特魅力。」孫曉楓說。

「趁景邀請展不僅展現了萬江壹號美術館的藝術資源,也展現了其搭建東莞高端當代藝術平臺的定位。我們希望通過美術館這個平臺,讓最前沿的當代藝術與東莞產生碰撞,從而迸發出新的藝術效果。」陳小燕解釋說。

相關焦點

  • 兩岸當代藝術家作品交流展在湖北美術館舉行
    兩岸當代藝術家作品交流展在湖北美術館舉行 (1/5) "← →"翻頁
  • 大新美術館舉辦2018臺灣當代藝術家駐村成果展
    大新美術館舉辦2018臺灣當代藝術家駐村成果展 2018年02月07日 16:03: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2月7日廣州訊 1月30日下午,「2018大新美術館臺灣當代藝術家駐村成果展
  • 從黃永砅到肖魯,17位當代藝術家作品回望紅磚美術館五周年
    以當代藝術家黃永砅《千手觀音》作品為同名展的北京紅磚美術館五周年館藏展「千手觀音」日前在京開幕。展覽通過奧拉維爾·埃利亞松、丹·格雷厄姆、何子彥、黃孫權、黃永砅、加藤泉、安德裡亞斯·穆埃、蘿拉·普羅沃斯特、肖魯等17位藝術家的作品對美術館的五年進行一次回顧與展望。
  • 匯聚粵港澳三地藝術家作品 廣東美術館新展呈現當代水墨生態
    近日,由廣東美術館主辦、皮道堅擔任策展人的「臆象——當代水墨藝術譜系(2000-2020)」在廣東美術館舉行,並將持續展出至2021年1月15日。展覽現場48位藝術家作品展本次「臆象——粵港澳當代水墨藝術譜系(2000-2020)」共邀請來自粵、港、澳地區的48位優秀藝術家的作品參展。
  • 10位央美藝術家在廈門展現當代雕塑的裂變
    央美藝術家展現當代雕塑的裂變發展 此次展覽以「至上之形--央美當代雕塑的裂變發展」為主題,由盧徵遠、金釹、楊心廣等10位中央美院畢業的新銳雕塑家展示雕塑裂變。 地上一堆陶瓷碎片,觀眾用鏟子從一處鏟到另一處。
  • 「2019藝術合肥·當代藝術季」活動舉行
    安徽合肥合柴1972園區攜手著名藝術活動家、當代藝術策展人梁克剛策劃組織的「2019藝術合肥·當代藝術季」系列活動日前在合肥舉行。據了解,「合柴1972」園區是安徽當代文化藝術創意產業的新高地。這裡將利用合柴舊廠房空間創建「合肥當代美術館」,還將引進國內數家一流水準的品牌現當代美術館在此開辦分館。未來將在整個園區形成美術館、藝術中心、畫廊、藝術家工作室、藝術出版、藝術機構聯合辦公、藝術產業投融資平臺等產業鏈形態。
  • 「造化心源——當代山水畫系列展」亮相雲南美術館
    展覽現場此次系列展推出「山水精神·當代山水畫邀請展」「遊心方外·藝術家眼中的山水」「墨寫家山·當代名家山水寫生作品展」「東方欲曉·肖映川繪毛澤東詞意山水畫展」「院風新體·當代山水畫專題展」「墨語新象·當代青年山水畫提名展」。
  • 德國當代藝術家作品在中央美院美術館展出
    中青在線訊(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程璨)9月16日下午,「德國8」之《藝術之規——德國當代藝術》展覽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舉行。在40天的展出時間裡,包括弗朗茨·阿克曼、霍斯特·安特斯等在內的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德國當代藝術家的近90組作品與公眾見面。
  • 18個國家、82位國際當代藝術家作品亮相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
    2020年下半年,藝術博物館恢復對社會開放,並陸續推出『蔡斯民鏡頭下的吳冠中』『立象盡意——白雪石中國畫作品展』『童思妙筆·耕繪奇境——西方插畫師作品展』『東瀛的鐘聲——井上有一作品回顧展』等展覽,展現了藝術博物館的格局和責任。「也是在2020年,清華藝博開始啟動當代藝術的收藏計劃,包括程昕東先生捐贈的17件藏品將成為清華藝博的重要館藏。」
  • 「在上方——當代雕塑邀請展」亮相上方美術館
    9月20日,「在上方——當代雕塑邀請展」亮相京北寶隆藝術區上方美術館。本次展覽展出Bharat Singh、Gurjinder Kaur、Shin Hoyoon、曹雲、陳金慶、程一峰、竇付坤、高孝午、孔景才、申紅飆、王大朋、王立偉、謝遠清、張慧、章華、趙凱等16位雕塑藝術家的137件作品。此次展覽以豐富的面貌,且從不同維度的形式和風格展現出當代雕塑創作的深度和活力。
  • 崔振寬美術館2017年度當代藝術大展15日開啟
    10月15日(周日)下午16:30,崔振寬美術館2017年度當代藝術大展「8種提出問題的方式——當代藝術個案研究展2017」即將隆重開啟。本次展覽由西安崔振寬美術館主辦,著名批評家、策展人王林與青年策展人王檬檬共同策劃,崔迅為出品人。經過近一年的籌備,邀請了八位在當代藝術領域頗有建樹的西安籍藝術家——蔡小華、戴耘、賀丹、侯拙吾、劉西潔、王風華、楊晨、周斌參展。
  • 美國美術館和媒體對於中國當代藝術的反應
    因此美術館的活動往往對市場起著不可估量的影響和作用,從這一角度看,過去十幾年來美國美術館對中國當代藝術和市場的發展無疑起到了添薪加火的作用。1998年高名潞策劃的首屆中國先鋒藝術展「由內向外:新中國藝術」(Inside Out:New Chinese Art) 分別在舊金山當代美術館以及紐約著名的P.S.1 藝術空間展出,參展者包括蔡國強、谷文達和徐冰等上世紀80 年代末移民海外的華人藝術家。據說以張洹的攝影作品《為魚塘增高水位》為形象的展覽海報貼滿了紐約每一地鐵站臺。這是美國本土美術館首次成規模地展出中國當代藝術。
  • 書畫家影像網|繪夢——當代藝術家·吳釗作品欣賞
    繪古典山水、文房花卉、古典人物畫,擅篆刻.有國畫專業文章以及繪畫作品發表於《中國文化報》、《北京商報》、《投資與理財》、《私享藝術》等雜誌刊物。著有《雅致小品·小寫意技法教程》。吳釗自幼習書畫,喜詩文,傳統文化與生活,他是位以讀書遊歷畫畫,閒靜自適,嚮往文人生活方式有活力的文藝青年畫家,近年國畫作品精彩紛呈,多次舉辦個人畫展和參加聯展等藝術活動,較多作品被國內外機構和個人收藏。
  • 「首屆中國當代藝術名家邀請展」將在西安崔振寬美術館開幕
    2018年5月5日,「新寫意主義——首屆中國當代藝術名家邀請展」將在西安崔振寬美術館開幕。本屆當代藝術大展由西安崔振寬美術館、西安市水墨長安藝術博物館主辦,著名美術理論家劉驍純和王林聯袂策展,提名包括崔振寬、周春芽、谷文達、郭全忠、鄭連傑、蘇新平、隋建國、李津、王易罡、王冬齡等具有「新寫意主義」創作取向的重量級藝術家參展。展出作品將匯集水墨、油畫、雕塑、裝置、攝影、新媒體、行為等不同藝術門類。本次展覽不僅是崔振寬美術館,也是近年西安較大規模、極具影響力與學術高度的中國當代藝術展。
  • 「當代藝術」的新標杆:坪山美術館2020年觀展超10萬人次
    館長劉曉都進行了2020年度工作總結和2021年工作展望,截至12月,坪山美術館線下+線上展廳參觀數超10萬人次,全年推出11場展覽項目,75場公共教育活動。吳筠表示,坪山美術館一年來,無論是對藝術品質的追求和堅持,還是在體制機制上的創新,或是對公眾藝術的引領,都邁出了自己堅實的步伐,展示了一往無前的姿態。
  • 首爾拍賣首次攜手多位香港藝術家展出一批當代藝術作品
    今年 8 月,首爾拍賣 (以下簡稱 SA +) 很榮幸首次攜手連同多位香港藝術家展出一批當代藝術作品。是次藝術展覽以「物 Matter」為主題,由香港著名建築師和藝術收藏家林偉而先生策劃,展覽將於8月1 日至 9 月 18 日,由 18 位香港藝術家以及 6 位韓國藝術家在 SA+展覽廳擺放一系列當代藝術作品。
  • 烏鎮當代藝術邀請展落幕 妹島和世作品將永久落戶
    圖說:卡特婭·辛克作品《天空》昨日,由文化烏鎮股份有限公司主辦,陳向宏發起並擔任展覽主席,馮博一任主策展人的「時間開始了——2019烏鎮當代藝術邀請展」圓滿落幕。兩屆展覽留下的作品讓烏鎮的公共空間,多了幾分藝術氣息,也讓當代藝術血液融入小鎮常態化運營再度被賦予新的文化意義。圖說:烏鎮北柵絲廠、糧倉主展區 官方圖據悉,「時間開始了——2019烏鎮當代藝術邀請展」共邀請了來自全球23個國家和地區的60位/組藝術家的90件/組作品參加展出。
  • 來合美術館看傅中望的「楔子」、以及當代藝術家的青澀時光
    楚天都市報記者徐穎 通訊員孫江舒 10月16日下午,「楔子:傅中望」、「顯形——鍾飆的圖像世界」、「徐志偉鏡頭下的中國當代藝術1992-2002」和「隱真:郭子」四個展覽,同時在合美術館開幕。眾多藝術界嘉賓、批評家等齊聚合美術館,見證開幕。
  • 僑福當代美術館·北京《相遇亞歐III》盛大開幕
    展覽簡介相遇亞歐 Ⅲ策展人:羅蘭·艾格 (Lorand Hegyi)僑福當代美術館北京榮幸宣布即將推出新展《相遇亞歐 Ⅲ》 。此次展覽由國際著名策展人羅蘭·艾格先生受邀策劃,參展的四位參展藝術家分別來自亞洲和歐洲的不同國家,分別為:凌健(中國)、米蘭可·帕瓦奇(新加坡)、休伯特·沙伊布爾(奧地利)和吉賽普·戛洛(義大利)。
  • 館長對話|西安美術館:帶著「飢餓感」為西安當代藝術補課
    沿著唐高宗時代營造的大雁塔往南百米,走過由盛世帝王、歷史人物串起的唐風步行街,右手邊一棟紅色的仿唐建築便是「西安美術館」,雖建築外觀是舊的,但這座2009年開館的美術館,展示的卻是中西方的現當代藝術,馬克·呂布的攝影、中德平面設計和當代藝術、井上有一特別展,以及何多苓等的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