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摩託車行遊菲律賓

2021-01-08 青年參考
騎摩託車行遊菲律賓

柳傑 文/攝 《 青年參考 》( 2016年01月06日   27 版)

    在菲律賓馬尼拉見到摩託車滿街跑,不免想起20多年前的廣州街景。但是如今,大城市還能見到這麼多摩託車的,大概也就在東南亞國家了。在馬尼拉,外國遊客可以租到摩託車,不過我到底沒敢染指:在路況如蟻穴般複雜的大城市裡,裹在汽車、摩託車、行人交織的洪流裡,又不認得路,不是好耍的。

    等到了保和島,摩託車的必要性一下子提高了。保和島的名勝巧克力山,離那個島的治所所在地——港口城市巴克拉蘭有40多公裡,沒有觀光車,計程車又太不經濟,坐當地最受歡迎的交通工具——三輪摩託車也並不合適:它們雖然通風好、視野開闊、馬達聲音雄壯,但威風凜凜地跑個三五公裡,已經是風味體驗的極限了,因為它們大都很破,也跑不快。

    找了家出租摩託車的店,因為到得太晚,只剩一輛摩託車了,是一輛125CC排量的名牌小賽車。我騎著在店門口的街上跑了幾個來回,剎車、油門沒問題,就租下了。手續很簡單,填一張紙質的租車合同,不外乎姓名、國籍、證件號碼之類,要緊的就兩樣:車資要先付,然後押上證件。按在別國的經驗,我把護照押在租車店,互留手機號碼。車資是一天350比索(約合人民幣50元)。我是下午兩點租的車,第二天下午兩點前還回來就行。

    租車店給了我一張地圖,其實哪裡用得著。出了城區,基本上就一條路,想迷路都沒可能。要翻山,山不高,但樹又密又高,路有時候變得像高敞、四面通風的綠色隧道,乾淨的水泥路上清清爽爽,只是偶爾有別的摩託車和汽車跑過。沒有開車人在你後面嘀嘀按喇叭地催你讓路,也沒有人離你很近嗖的一聲超車。

    島的中央地帶,群集著1000多座幾十米到100多米高的小山包,像倒扣的窩頭,頂部渾圓,通體被草木覆蓋得嚴嚴實實。據說在旱季草木變成褐色,因此得名巧克力山,造就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奇景。我的目的地就是那1000多座山裡的1座,算是制高點。

    山腳下,用別的交通方式過來的遊客,可以坐當地的摩託車上山到觀景臺入口,不到1公裡路程,車資300比索(約合人民幣42元)。

    在觀景臺上四望,哪邊都是彌望的綠色巧克力,讓人又驚奇又納悶:怎麼可能有1000多座山長得像孿生兄弟呢?小山包之間的小塊平地似乎都有人耕種,成熟的稻子還沒收割,一片片泛著金色,田邊、山腳下通常都會有幾棵亭亭玉立的椰樹,也遙遙地看得到幾幢農舍,難免和詩人同懷:「桃花源裡可耕田?」

    回程的路上,不似來時那麼心急,消消停停地在晚風中騎車、拍照,跟放學回家的當地孩子逗樂,一直晃到炊煙嫋嫋、晃到山路一片漆黑,此時忽然發現車燈不亮,措手不及!拼了命跟著幾部過路車的尾燈才跑回巴克拉蘭。

    第二天還車,車鑰匙一交,人家就把護照找出來還我,沒有多看一眼摩託車。還擔心被人訛上呢。

    到了錫基霍爾島,我訂了個山上的旅館,下了船先問碼頭的警察哪裡有摩託車出租,果然,碼頭就有一家。車主是個看樣子不到20歲、學生模樣的小夥子,感覺像是臨時把車出租換個零花錢的意思,新新的一輛125CC小踏板,300比索開24個小時。這回我學乖了,試了試車燈,當然沒問題。稀裡馬虎地籤了合同,付了小夥子錢就把車騎走了。

    到了旅館才知道我這旅館訂得有多奇葩:全島的旅館都在海邊或者城裡,只它一家離城七八公裡,還在山上。山又高又陡,難度係數足夠用來舉行登山比賽,然而風景自然沒話講。這麼奇葩的旅館專門就是給騎摩託車的人預備的。那個小踏板也真爭氣,我在國內很少騎摩託車爬那麼陡的坡,這小車閒庭信步一般就上去了。

    錫基霍爾島並不是像夏威夷或者義大利的阿瑪菲那樣,一眼看上去性感無比的海島、海濱,島也很小,環島公路也就80公裡長。但是,如果你想的是躲開人群,騎上摩託車在有山有海的地方放飛一下自己的心情,很難找到比這裡更好的地方了。

    給車子加滿油合人民幣十幾元,我又回到了帶20元錢可以放心出門的時代。

    讓我覺得滿意的是,我又看到了完整的、生機勃勃的鄉村:街邊有各種年齡的孩子在玩耍、打鬧;田間多是壯年的男女在工作;稻田裡稻草人多得驚人;動物的隊伍也很整齊,牛、羊、豬、狗、雞、鴨,熱熱鬧鬧。每個小鎮子上都有幾個籃球場,雖然有點破,但大部分都有人在打球。

    每個居民集中一點的地方都有幾棵漂亮的大樹,最漂亮的幾棵在島上的修道院裡,樹冠像籃球場那麼大,美得驚人。

    在路邊茅棚裡喝酒聊天的當地人看到我過去拍照,就倒一杯加冰塊的朗姆酒請我喝,然後大家一起擺姿勢讓我拍照。還有人問我喜不喜歡他的鬥雞,喜歡就帶走。

    農舍有的精緻,有的簡陋,但大都還耐看,沒有那種對城市的拙劣模仿。

    途中方便的時候,偶然發現一棵巨大的榕樹下有一泓清泉,泉池裡魚很多,有人賣票,你可以花錢泡腳、餵魚。我的腳一下水,魚們就蜂擁而至,魚唇緊嘬,我奇癢鑽心。大魚有一尺長,像長了牙。我感覺它們好久沒碰到這麼新鮮美味的「食物」了。這是我在島上唯一付費參加的「旅遊項目」,票價約合人民幣7角,且不限時。

    在菲律賓的駕乘體驗是路很好,人少車少,而且都很規矩,你只要提防路上遊蕩、睡覺的小狗和牛。偶爾橫過馬路的巨蜥,算是不多見的野生動物,也要格外當心。陽光照下來,乾乾淨淨,清清靜靜,遠處海天一色,我的坐騎像個小野獸一樣彪悍、強勁,我有時候會飆到90公裡/小時,耳邊風聲颯颯。我發誓,等我發了財,每個朋友送一輛小踏板,誰不要就跟誰絕交。

    在菲律賓馬尼拉見到摩託車滿街跑,不免想起20多年前的廣州街景。但是如今,大城市還能見到這麼多摩託車的,大概也就在東南亞國家了。在馬尼拉,外國遊客可以租到摩託車,不過我到底沒敢染指:在路況如蟻穴般複雜的大城市裡,裹在汽車、摩託車、行人交織的洪流裡,又不認得路,不是好耍的。

    等到了保和島,摩託車的必要性一下子提高了。保和島的名勝巧克力山,離那個島的治所所在地——港口城市巴克拉蘭有40多公裡,沒有觀光車,計程車又太不經濟,坐當地最受歡迎的交通工具——三輪摩託車也並不合適:它們雖然通風好、視野開闊、馬達聲音雄壯,但威風凜凜地跑個三五公裡,已經是風味體驗的極限了,因為它們大都很破,也跑不快。

    找了家出租摩託車的店,因為到得太晚,只剩一輛摩託車了,是一輛125CC排量的名牌小賽車。我騎著在店門口的街上跑了幾個來回,剎車、油門沒問題,就租下了。手續很簡單,填一張紙質的租車合同,不外乎姓名、國籍、證件號碼之類,要緊的就兩樣:車資要先付,然後押上證件。按在別國的經驗,我把護照押在租車店,互留手機號碼。車資是一天350比索(約合人民幣50元)。我是下午兩點租的車,第二天下午兩點前還回來就行。

    租車店給了我一張地圖,其實哪裡用得著。出了城區,基本上就一條路,想迷路都沒可能。要翻山,山不高,但樹又密又高,路有時候變得像高敞、四面通風的綠色隧道,乾淨的水泥路上清清爽爽,只是偶爾有別的摩託車和汽車跑過。沒有開車人在你後面嘀嘀按喇叭地催你讓路,也沒有人離你很近嗖的一聲超車。

    島的中央地帶,群集著1000多座幾十米到100多米高的小山包,像倒扣的窩頭,頂部渾圓,通體被草木覆蓋得嚴嚴實實。據說在旱季草木變成褐色,因此得名巧克力山,造就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奇景。我的目的地就是那1000多座山裡的1座,算是制高點。

    山腳下,用別的交通方式過來的遊客,可以坐當地的摩託車上山到觀景臺入口,不到1公裡路程,車資300比索(約合人民幣42元)。

    在觀景臺上四望,哪邊都是彌望的綠色巧克力,讓人又驚奇又納悶:怎麼可能有1000多座山長得像孿生兄弟呢?小山包之間的小塊平地似乎都有人耕種,成熟的稻子還沒收割,一片片泛著金色,田邊、山腳下通常都會有幾棵亭亭玉立的椰樹,也遙遙地看得到幾幢農舍,難免和詩人同懷:「桃花源裡可耕田?」

    回程的路上,不似來時那麼心急,消消停停地在晚風中騎車、拍照,跟放學回家的當地孩子逗樂,一直晃到炊煙嫋嫋、晃到山路一片漆黑,此時忽然發現車燈不亮,措手不及!拼了命跟著幾部過路車的尾燈才跑回巴克拉蘭。

    第二天還車,車鑰匙一交,人家就把護照找出來還我,沒有多看一眼摩託車。還擔心被人訛上呢。

    到了錫基霍爾島,我訂了個山上的旅館,下了船先問碼頭的警察哪裡有摩託車出租,果然,碼頭就有一家。車主是個看樣子不到20歲、學生模樣的小夥子,感覺像是臨時把車出租換個零花錢的意思,新新的一輛125CC小踏板,300比索開24個小時。這回我學乖了,試了試車燈,當然沒問題。稀裡馬虎地籤了合同,付了小夥子錢就把車騎走了。

    到了旅館才知道我這旅館訂得有多奇葩:全島的旅館都在海邊或者城裡,只它一家離城七八公裡,還在山上。山又高又陡,難度係數足夠用來舉行登山比賽,然而風景自然沒話講。這麼奇葩的旅館專門就是給騎摩託車的人預備的。那個小踏板也真爭氣,我在國內很少騎摩託車爬那麼陡的坡,這小車閒庭信步一般就上去了。

    錫基霍爾島並不是像夏威夷或者義大利的阿瑪菲那樣,一眼看上去性感無比的海島、海濱,島也很小,環島公路也就80公裡長。但是,如果你想的是躲開人群,騎上摩託車在有山有海的地方放飛一下自己的心情,很難找到比這裡更好的地方了。

    給車子加滿油合人民幣十幾元,我又回到了帶20元錢可以放心出門的時代。

    讓我覺得滿意的是,我又看到了完整的、生機勃勃的鄉村:街邊有各種年齡的孩子在玩耍、打鬧;田間多是壯年的男女在工作;稻田裡稻草人多得驚人;動物的隊伍也很整齊,牛、羊、豬、狗、雞、鴨,熱熱鬧鬧。每個小鎮子上都有幾個籃球場,雖然有點破,但大部分都有人在打球。

    每個居民集中一點的地方都有幾棵漂亮的大樹,最漂亮的幾棵在島上的修道院裡,樹冠像籃球場那麼大,美得驚人。

    在路邊茅棚裡喝酒聊天的當地人看到我過去拍照,就倒一杯加冰塊的朗姆酒請我喝,然後大家一起擺姿勢讓我拍照。還有人問我喜不喜歡他的鬥雞,喜歡就帶走。

    農舍有的精緻,有的簡陋,但大都還耐看,沒有那種對城市的拙劣模仿。

    途中方便的時候,偶然發現一棵巨大的榕樹下有一泓清泉,泉池裡魚很多,有人賣票,你可以花錢泡腳、餵魚。我的腳一下水,魚們就蜂擁而至,魚唇緊嘬,我奇癢鑽心。大魚有一尺長,像長了牙。我感覺它們好久沒碰到這麼新鮮美味的「食物」了。這是我在島上唯一付費參加的「旅遊項目」,票價約合人民幣7角,且不限時。

    在菲律賓的駕乘體驗是路很好,人少車少,而且都很規矩,你只要提防路上遊蕩、睡覺的小狗和牛。偶爾橫過馬路的巨蜥,算是不多見的野生動物,也要格外當心。陽光照下來,乾乾淨淨,清清靜靜,遠處海天一色,我的坐騎像個小野獸一樣彪悍、強勁,我有時候會飆到90公裡/小時,耳邊風聲颯颯。我發誓,等我發了財,每個朋友送一輛小踏板,誰不要就跟誰絕交。

相關焦點

  • 酷炫拉風 菲律賓狗狗和主人騎摩託旅行吸引眼球
    菲律賓甲米地,摩託車愛好者Gilbert Delos Reyes經常帶著自己的寵物狗Bogie,經常一起騎摩託車到處旅行,一路上吸引了無數的目光。菲律賓甲米地,摩託車愛好者Gilbert Delos Reyes經常帶著自己的寵物狗Bogie,經常一起騎摩託車到處旅行,一路上吸引了無數的目光。菲律賓甲米地,摩託車愛好者Gilbert Delos Reyes經常帶著自己的寵物狗Bogie,經常一起騎摩託車到處旅行,一路上吸引了無數的目光。
  • 騎遊菲律賓
    在菲律賓馬尼拉見到摩託車滿街跑,不免想起20多年前的廣州街景。但是如今,大城市還能見到這麼多摩託車的,大概也就在東南亞國家了。在馬尼拉,遊客可以租到摩託車,不過我到底沒敢染指:在蟻穴般複雜的大城市裡,裹在汽車、摩託車、行人交織的洪流裡,又不認得路,不是好耍的。
  • 大西北自駕遊,到底是開車好,還是騎摩託車好呢?
    還有的朋友,騎著摩託車,無拘無束,全國打卡,一個人自由自在,走到哪裡玩到哪裡,拍到哪裡,住到哪裡,吃到哪裡,總之是吃住行遊,全程直播。路上跋山涉水,看到朝聖的人,匍匐前進,也要報導一下。總之是摩託車之旅,更細膩,更加體會到了風土人情,油耗小,而且相當於窮遊,但是看的風景沒有少,反而更多。那麼,大西北自駕遊,到底是開車好,還是騎摩託車好呢?
  • 大西北自駕遊,到底是開車好,還是騎摩託車好呢?
    還有的朋友,騎著摩託車,無拘無束,全國打卡,一個人自由自在,走到哪裡玩到哪裡,拍到哪裡,住到哪裡,吃到哪裡,總之是吃住行遊總之是摩託車之旅,更細膩,更加體會到了風土人情,油耗小,而且相當於窮遊,但是看的風景沒有少,反而更多。
  • 張繼聰帶子女享受騎摩託車的樂趣 一對子女騎兒童摩託車有模有樣
    他在休息的時候就喜歡騎摩託車看風景,沒想到他的興趣也慢慢變成了子女的興趣,昨天他就帶著一對子女騎兒童電動摩託車,一對子女還騎得有模有樣。現在的張繼聰已經是很多人認識的藝人,再也不是當年的「廢柴老公」。他和老婆孩子住在一個環境很好的豪宅裡,平常一家人過得非常幸福。而他就有2個興趣,一個就是拍攝,另外一個則是騎摩託車。
  • 朝鮮見聞,為什麼朝鮮人很少騎摩託車?
    如果去過越南旅遊,對越南的摩託車一定印象深刻。每天上下班高峰期,越南街頭的摩託車非常多,稱越南為摩託車王國也不為過。摩託車在越南百姓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去朝鮮旅行之前,我以為朝鮮和越南很像,在街頭隨處可以見到摩託車。
  • 汽車駕駛證能騎摩託車嗎?為什麼?
    有汽車駕駛證是不能騎摩託車的,汽車駕駛與摩託車駕駛是不同的;不要認為駕駛摩託車簡單有駕駛汽車證就能代替駕駛摩託車證;它們是有區別的,要拿到摩託車駕駛證還是要經過訓練考核合格才給發的,所以有汽車駕駛證是不能騎摩託車的。
  • 騎摩託車上下班,這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2、摩託車機動性好,想走就走,想停就停,不怕某種人過來找麻煩,很多時候也不用找什麼停車位,上班中途,朋友要喝茶,隨便就可以找到地方了。3、以往80年代人騎摩託車,是身份象徵,上下班時候整條街人都會看你;90年代後很長時間,摩託車是交通工具,是普通人上下班的工具,後來慢慢變成民工們上下班用的機器了。
  • 有一個騎摩託車的女朋友是什麼樣的體驗?
    一般人交女朋友約會什麼的,不是看電影就是逛街壓馬路,然而我交的女朋友就與眾不同了,喜歡和我飆車,而且飆的是摩託車,怎麼樣?是不是覺得我好像中獎一樣。能交一個有摩託車愛好的女朋友,確實比中獎機率都低。請關注:容濟點火器因為我本身就是一個摩託車愛好者,喜歡摩託車的瀟灑與自由,本來對自己能交到女朋友的機會都覺得渺茫,沒想到認識一個和我有共同愛好的女朋友,所以,一直覺得是老天在眷顧我,有一個喜歡騎摩託車的女朋友真是我人生的一大幸運。
  • 一家四口騎摩託車2020年-臺灣生活必備品摩託車
    我剛來臺灣的時候,看到摩託車大軍,總是很驚訝,想來臺北這個怎麼算也是大都市的地方,不應該是車水馬龍,高樓大廈的嗎?車應該是汽車公車之類的,並不是自行車和摩託車,誰想到,高樓大廈很少,車水馬龍是摩託車,我記得我拍到過一張照片,是從臺北的臺北橋下面的紅綠燈,烏央烏央的摩託車,很像北京的七八十年代滿大街的自行車,所以臺北的摩託車總是會忍不住把我拉回到那個年代。
  • 越南印象:為什麼越南人喜歡騎摩託車?
    在我國現在騎摩託車人很少,去遠一點的地方,人們會開車前往。如果近一點的地方,很多人會騎電動車。到越南旅行的時候,我發現越南的摩託車很多。在越南,不管是城市裡還是農村,騎摩託車的人都非常多。為什麼越南人喜歡騎摩託車?大家都知道,越南的天氣炎熱,冬天也不會很冷。
  • 澳大利亞賽車手騎著摩託車衝下飛機(圖)
    麥克法蘭4公裡高空騎摩託車衝下了飛機  澳大利亞黃金海岸摩託車越野賽車手吉米·麥克法蘭同時也是一名跳傘愛好者,為了將「摩託車越野賽」和跳傘兩項愛好「合二為一」,今年4月17日,麥克法蘭乘坐一架飛機來到至少
  • 車友問,摩託車怎麼騎?
    專業解析摩託車故障,精準推薦所需車型。大家好,我是 騎士分享 歡迎您的關注!摩託車怎麼騎?這個問題很容易會招來一些老司機的嘲笑,但事實上每個老司機也是從新手過來的,所以也沒必要笑話別人。說了這麼多那麼摩託車到底應該如何騎呢?要想駕駛好摩託車沒有任何的捷徑,首先應該了解車輛的操作特性,然後就是勤加苦練,如若不然新手永遠是新手,不可能成為老司機。
  • 越南規定騎摩託車者必須戴頭盔
    15日,越南河內騎摩託車者均戴上了頭盔。 圖/IC越南警方15日開始強制推行騎摩託車必須戴頭盔的新法令,當天騎摩託車的人很少出現違規,但人們顯然對頭盔還不適應,將其戲稱為「米鍋」。美聯社報導,儘管一天前河內街頭還很少看到戴著頭盔騎摩託車的人,但新法令實施第一天,看到大街小巷都有警察執勤,為避免遭受罰款,人們騎摩託外出時幾乎全部戴上了頭盔。新法令規定,騎摩託車的人如果不戴頭盔,將被處以15萬越南盾(約合9.4美元)的罰款。而那些用於出租載人的摩託車必須有兩頂頭盔,一頂屬於司機,另一頂為乘客準備。
  • 為什麼很多人看不起騎摩託車的?摩友:摩託車是種享受生活的方式
    為什麼很多人看不起騎摩託車的?摩友:摩託車是種享受生活的方式以前,我們的生活水平很差,在物質上也很缺乏,要是誰能騎輛摩託車出門,那絕對是有錢人的象徵,看到這樣的人時,很多人都會覺得他們很帥氣,根本沒有人說摩託車的不是,因為大部分的人根本買不起,但現在滿大街都是開四輪的了,汽車已經是最普遍的出行工具,而兩輪的摩託車已經到了沒人撿的地步,看到騎摩託車的人時,甚至會有種看不起的眼神
  • 菲律賓巴拉望島摩託車騎行計劃 單親媽媽 帶5歲女兒 500-700km
  • 騎摩託車旅行看不一樣的風景
    騎摩託車旅行看不一樣的風景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喜歡騎摩託車進行長途旅行。與轎車相比摩託車的裝載能力有限,且沒有遮風擋雨的功能,所以騎摩託車長途旅行需要更大的勇氣和魄力。但是騎摩託車旅行的優點是可以與大自然更親密,可以更容易的融入沿途的風景,感受不一樣的風土人情駕駛自己喜歡的摩託車去尋找詩歌和遠方確實是一件令人興奮的事情。但是如果要滿足此需求,則對摩託車的續航裡程有一定要求。
  • 男明星騎摩託車,吳亦凡被摩託車搶鏡,楊洋姿勢瀟灑又帥氣!
    明星最man的座駕就是跑車與摩託車,你們覺得哪個更吸睛呢?小編今天介紹的幾位男明星,他們的座駕就是摩託車,又酷又man,非常潮流。大家一起和小編來看看吧,一定有你喜歡的男明星。李易峰,李易峰非常尊重電影、愛電影,尊重角色。他表現不俗,進入狀態很快、一氣呵成。
  • 泰國曼谷:一座騎在摩託車上的大城市,路上聽著全是摩託車的聲音
    曼谷是泰國的首都,也是東南亞第二大城市,這個大城市高樓林立,看著非常現代化,不過,交通太擁堵了,街頭全是車,有汽車,也有摩託車。跟很多東南亞國家一樣,泰國的城市都是不禁摩的,在這裡,騎摩託車比開汽車還方便。
  • 河北青龍破獲「系列摩託車騎搶案」
    河北青龍破獲「系列摩託車騎搶案」 2008年09月23日 17:16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網秦皇島9月23日電 (陳國林 王寶德)記者今日從河北省青龍縣公安局獲悉,在青龍縣城製造「系列摩託車騎搶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