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行43年的旅行者一號,到了什麼位置?科學家的解釋令人驚嘆

2020-12-11 小牧科技密探

在人類航天史上最具裡程碑意義的兩件大事:阿波羅計劃中的登月壯舉和NASA發射的「旅行者號」宇宙探測器。上個世紀中期,人類科技取得了實質性進展,為了探索更為浩瀚的宇宙星空,科學家先後研發並成功發射了「旅行者一號」和「旅行者二號」宇宙探測器,其發射目的是為了探測外太陽系的四顆體量較大的氣態行星以及衛星公轉狀態。

時至今日,旅行者號宇宙探測器已經完成了最本初的使命,即將逼近太陽系的邊緣。在過去的43年間,旅行者號宇宙探測器兢兢業業堅守在崗位上,表現出非凡的韌性和令人嘆為觀止的高科技裝備,最值得稱讚的是,在惡劣的宇宙環境中,旅行者號宇宙探測器遠遠超過了其設計的最大使用周期。換句話說,旅行者號探測器應該在過去幾年就要開始報廢,並在2024年前後徹底耗盡攜帶的能量。現如今,旅行者一號宇宙探測器依然表現出強大的能量供應能力,讓外界對之嘆為觀止。

截止到目前為止,最先發射的「旅行者一號」宇宙探測器已經距離地球224億公裡,並以超過6萬公裡的時速全面逼近太陽系邊緣。眾所周知,太陽系相對於更為浩瀚的銀河系來說,是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為了更加清晰地描述太陽系在銀河系中的位置,科學家將奧爾特星雲邊界延伸了10萬AU,每一個AU都代表了固定的裡程。現如今,旅行者一號已經位於173AU的位置,也就是說,距離奧爾特星雲的邊界還不到500分之一。科學家預估,旅行者一號逼近奧爾特星雲的邊界,至少還需要3000,這一時間周期幾乎是令人絕望的。

在過去的43年中,旅行者一號宇宙探測器先後拜訪了太陽系的八大行星和不計其數的小行星。成為現如今,人類航天史上單次任務拜訪天體數量最多的宇宙探測器。在過去的幾年中,科學家根據旅行者一號傳輸的數據,預測旅行者一號探測器的能量將會在2024年前後耗盡,也就是說,在2024年前後,旅行者一號的信號發射裝置將會斷電,並與地球失去聯繫。那麼旅行者號探測器是否還能繼續向前推進,科學家並沒有給出準確的結論。那麼,到底是什麼高科技能夠讓旅行者一號飛行近50年呢?

原來,當初在設計「旅行者號」探測器的時候,科學家規避了太陽能電池板,而是採用了更加小巧精悍的核能電池。據了解,這種利用同位素溫差發電機其實就是利用輻射性同位素製成的電池,其攜帶的核能量可以為11類科學儀器提供電量,而且還能有效降低探測器的重量。最重要的是,旅行者1號宇宙探測器需要不斷向地球發射無線電波(也稱電磁波),與地球保持聯繫,而這個裝置需要耗費大量的能量。

按照旅行者一號目前所處的位置,它受到的太陽引力越來越小,對此也有專家預測,就算到了2024年前後,旅行者一號的電池電量耗盡,它也會因為強大的慣性而繼續向前推進。不知道大家對此怎麼看,歡迎在下方互動留言,感謝您的關注!

相關焦點

  • 飛行了40多年的旅行者一號,科學家如今發現它的速度越來越慢
    引言:為了探索更遙遠的宇宙,美國人早在上個世紀就開始設計一種能夠飛出太陽系的探測器,它就是最終於七十年代發射的旅行者一號和二號。到目前為止旅行者一號已經在宇宙中飛行了四十多年,但它的速度越來越慢,這是為什麼呢?
  • 旅行者1號飛行43年,在太空遇到什麼?究竟有沒有飛出太陽系?
    大家都知道,在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地球排行第三,而旅行者1號則主要探測木星、土星以及天王星和海王星,旅行者1號發射於1977年9月5號12點56分,距今已有43年的時間,且還在持續飛行,同時它也是距今離地球最遠的人造衛星,那麼旅行者1號在這43年期間經過哪些星球?現在是不是已經飛出太陽系了呢?
  • 「旅行者一號」的飛行,到底能帶給我們什麼?
    早在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的時候,人類就曾無數次向宇宙深處發射探測器,其中最為著名的是美國宇航局向宇宙中發射了「旅行者一號」宇宙探測器。從那時候開始,隨著世界各國科研能力的增強,對外太空的探索也就越來越頻繁,而美國的宇宙事業更成為全世界關注的焦點。
  • 41年飛行了217億公裡!旅行者一號究竟使用什麼作為動力?
    於1977年發射的旅行者一號如今距離地球已經超過了217億公裡,人們在感到不可思議的同時,也有不少人感到好奇,旅行者一號究竟使用了何種燃料亦或是以什麼作為動力的呢?
  • 飛行43年,距離地球223億公裡,旅行者1號的最終命運是什麼?
    我認為這確實是一句非常好的話,因為這句話讓人類迄今為止已經取得的任何文明成就,在浩瀚無窮的宇宙面前,都顯得極其微不足道,從而可以遏制人類試圖徵服宇宙的狂妄之念,謙卑地敬仰我們這個令人敬畏的宇宙。不過,作為人類文明的一個重要標誌,發射於43年前的旅行者1號探測器,仍然是人類值得驕傲和自豪的傑作,那麼,這個距離地球超過223億公裡的太空飛行器,它的最終命運會是什麼?
  • 旅行者一號飛至距離地球216億公裡,究竟依靠什麼動力持續飛行?
    人們想要進一步與宇宙有些密切的接觸,於是在1977年美國航天局發射了「旅行者一號」,目的就是為了探索更遠的宇宙。當這一架飛行器成功進入宇宙後,就開始了漫長的旅行。直至今日已經在太空漂泊了43年之久。並且,旅行者一號還在不斷地向前行駛,絲毫沒有要回頭的念想。
  • 安全飛行了43年的旅行者號,未來會在宇宙中遇到什麼呢?
    旅行者號探測器是源於美國NASA「星際之旅」的項目,它有兩艘姊妹飛船,分別是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它們都是NASA的驕傲。自1977年發射升空以來,距今已經有43年了,它們在這40多年的時間裡,都有什麼成就呢?未來在宇宙中又會遇到些什麼呢?我們一起往下看看。
  • 旅行者一號為什麼43年都沒有撞上小行星?運氣太好?
    1957年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到太空,表明從這一刻開始人類進入太空的速度開始了。只有人類真正離開地球,才能知道宇宙有多廣闊,地球在宇宙面前像灰塵一樣小。人類從地球上出來,看到浩瀚宇宙的瞬間,外星文明是否存在?相信所有人都對外星文明很好奇,想知道外星文明是什麼樣子嗎?對外星文明的探索對科學家來說越來越熱。
  • 揭秘旅行者一號,飛出太陽系要17571年,2025年電池耗盡
    1977年9月5日,美國宇航局發射了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探測器,它就是旅行者一號。截止到2019年10月23日,旅行者一號處於太陽系211億公裡區域的範圍內。旅行者一號是人類發射過最遠的外太陽系探測器,讓人不可思議的是,旅行者一號至今都還沒有飛出太陽系。
  • 旅行者一號距離地球216億公裡,它如何傳遞信息?科學家給出答案
    讓我們看看科學家的回答!美國在上個世紀的時候發射了一架旅行者一號,一直向太陽系的邊緣飛去,這架飛機成功的進入宇宙中後,一直到現在,它還在向前面飛行,根據科學家的測量顯示,旅行者一號目前距離地球大約是216億公裡,這段距離相當於144個天文單位,旅行者一號不僅僅在不斷的創造人類飛行器的最遠距離,還在不斷的給人類傳輸數據,那麼他們是如何將這些數據傳回來的呢?
  • 飛了42年的「旅行者一號」還能再飛回來嗎?科學家:等不到了!
    直到現在,各個國家的科學家們都不甘落於人後的極力探索著宇宙中的未知世界。在人們心中一直都有一種猜測,那就是除地球之外,宇宙的其他地方還有著外星生命的存在。為了證明這種猜測,尋找到宇宙的外星生命,讓地球不再孤獨,人們不斷地研究科學技術,每年都會有大量的衛星以及宇宙飛船飛上太空。在這些探測器中有一個距離地球最遠的探測器,那就是旅行者一號。
  • 旅行者號飛行了41年,終於突破太陽系邊緣,它在那裡發現了什麼?
    2014年9月13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就召開了新聞發布會,宣布在當時飛行了37年的旅行者一號飛船已經成功離開了太陽系,向著別的恆星飛行了。而現在,旅行者二號也即將要跨過這個門檻了。(補充說明:NASA使用宇宙飛船界定的太陽系,是指當時狹義上的太陽系範圍,即「太陽離子能夠到達的極限」範圍,而非後來學術界在廣義上使用奧爾特雲層劃定的太陽系範圍。)
  • 「旅行者一號」暴露人類位置,想摧毀已來不及,科學家後悔了嗎?
    直到今天,「旅行者」系列已經成為人類歷史上飛行距離最長的探測器,為我們傳來了大量寶貴的資料,為科學家研究太陽系邊緣的天體提供了重要的線索。從現實角度來看,「旅行者」系列在近半個世紀的時間裡經歷了數次休眠,可以說命運多舛,加上它們本身的零件已經老耗,所以還有可能出現很多幹擾因素,這並不是一件樂觀的事情。
  • 旅行者一號飛了40多年,如今怎麼樣了?
    後來美國在1969年成功地將太空人送上了太空,說明了那個時期人類的航天水平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隨著科學家們的深入鑽研,越來越多的航天科技被研發出來,其中在1977年發射的旅行者一號就是其中一項黑科技。如果以當時人類的科技水平來看待旅行者一號的話,它無疑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探測器。
  • 旅行者一號為何能飛行40多年,而且沒發生過一次撞擊?
    從那之後人類的航天事業就根本停不下來,作為當時蘇聯對立陣營的代表,美國也不甘落後,在發奮圖強十幾年後最終在六十年代末實現了人類歷史上首次載人登月,美國宇航局的阿波羅計劃就這樣展開了。阿波羅計劃從七十年代初延續到九十年代初,有不少美國太空人登上過月球表面,他們也代表地表上的人類對月球表面的真實情況進行探索。
  • 旅行者一號已經飛行了42年,未來還能和地球保持聯繫嗎?
    旅行者一號是NASA在1977年9月發射的星際探測器,目的是為了探測木星、土星以及它們的衛星,最終朝著太陽系外飛去。旅行者一號目前已經飛行了42年,距離我們大約220億公裡,按照旅行者一號當前的速度和飛行方向,第一個目的地可能就是距離太陽最近的恆星-比鄰星。
  • 飛行43年的旅行者1號,預計2025年失聯,這期間它發現了什麼?
    自從1977年開始,旅行者1號已經在太陽系內生存了長達43年的時間,那麼在這43年的時間,是否觸碰到太陽系的邊界呢?是否拍攝到了外星人存在的證據呢?為何旅行者1號難以走出太陽系?1977年的時候,旅行者1號初次發射,首先進入到的土星和木星,不僅拍攝到了木星背面極光,讓人類首次意識到原來木星竟然還有如此美好一面,同時還拍攝到了很多漂亮照片,隨後它去朝著太陽系的邊界運動。早在2012年的時候,科學家預測它已經到達了太陽系邊界,截止到2019已經在太陽系內行駛了200多億公裡。
  • 旅行者一號可能在未來給人類帶來危險,這是咋回事?
    其實科技發展到今天,針對費米悖論已經有了很多解釋,其中小編認為最靠譜的解釋是,宇宙尺度太大,及時文明不斷發展,也會因為能源和材料的限制,只能在一定範圍內活動,因為光速不可超越的限制,不能離開自己的母星太遠,其次地球上的生命用了40億年才有了今天複雜的生態圈,可能現在的宇宙中,只存在人類這樣的初級文明也說不定。
  • 旅行者1號飛行40年後,以為能夠飛出太陽系,卻出現這個問題!
    旅行者1號飛行40年後,以為能夠飛出太陽系,卻出現這個問題!在當時,美國的航天事業單位就已經發射出了一顆衛星,這是旅行者一號,在當時來說旅行者一號完全可以稱得上是最高科技的探索設備了,旅行者1號飛行40年後,以為能夠飛出太陽系,卻出現這個問題!而且旅行者一號的任務非常的簡單,就是只要能夠走出太陽系就好了。
  • 關於旅行者一號的疑問:它為何沒被天體撞擊?速度如何變化?
    自從1961年阿波羅登月計劃啟動後,美國就在星際探索上取得了許多令世人矚目的成就。但他們並不滿足,所以美國又開始了新一輪探測計劃。這次他們的目標,不再是月球,也不再局限於太陽系,而是整個宇宙空間。於是在1977年,旅行者一號出發了。旅行者一號是一艘無人空間探測器,旅行者一號和它的名字一樣,是我們人類派到宇宙空間的旅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