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旅行者一號的疑問:它為何沒被天體撞擊?速度如何變化?

2020-12-17 閒雲趣談科學

不得不說,美國航空航天局在宇宙探索的道路上走得很遠,他們在這一領域始終保持著領先地位。自從1961年阿波羅登月計劃啟動後,美國就在星際探索上取得了許多令世人矚目的成就。但他們並不滿足,所以美國又開始了新一輪探測計劃。這次他們的目標,不再是月球,也不再局限於太陽系,而是整個宇宙空間。於是在1977年,旅行者一號出發了。

旅行者一號是一艘無人空間探測器,旅行者一號和它的名字一樣,是我們人類派到宇宙空間的旅行者。它的身上,還帶著地球的信息,比如那張包括多國語言的唱片,中國的古典名曲《高山流水》也在其中。攜帶唱片的原因也很簡單,如果有地外文明遇見了旅行者一號,它們就可以通過這些信息來了解地球。不過這麼做也是有風險的,萬一地外文明比人類文明還要厲害怎麼辦,如果它們突然造訪地球,這對人類來說是好事還是壞事呢?當然這些都還是未知的。

現在的旅行者一號,已經出了太陽系,向另一個恆星系進發。科學家估算,這個時間或許要四萬年。那它是靠什麼飛行了四十多年的時間呢?是科學家給它配備的三塊核燃料電池,這種電池具有很長的壽命,能夠為旅行者一號提供強大的動力。旅行者一號飛行了這麼長的時間,而且還在繼續飛行,這就有了兩個有意思的疑問了:它為什麼沒有被一些像隕石之類的天體撞擊呢?它的飛行速度是怎麼變化的?

第一個問題產生的合情合理,畢竟宇宙空間中危險性還是很大的。問題的答案是不會,旅行者一號被天體撞擊的可能性比買彩票中五百萬的概率還要小。我們來看看它的大小就知道了,它才只有10米,放在一望無際的太空中,和一粒沙子沒什麼區別。在它穿越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的時候,也是因為體積太小而沒有被撞擊,即使小行星的數量超過了五十萬顆。當它穿越柯依伯帶的時候也是如此,柯依伯帶中包含著巨量的微星,它們被認為是沒有能力形成行星的物質遺骸。柯依伯帶在海王星附近,已經是太陽系的外圍了,其直徑約有200個天文單位。根據科學家的觀測,柯依伯帶中沒有直徑超過3000千米的天體。這樣的天體放在太空中,和沙子一樣的旅行者一號沒好到哪裡去,而且它們的分布比較分散,旅行者一號碰到它們是難上加難。

第二個問題是關於旅行者一號的飛行速度,據資料顯示,旅行者一號的速度是每秒鐘17千米,這樣的速度是太空探測器中最快的,目前還沒有超越它的探測器出現。從地球到太陽系外圍,如果它一直按照每秒17千米的速度飛行,那它在2012年的時候就應該飛出太陽系了。但現實是旅行者一號在太陽系外圍逗留了兩年多的時間,直到2014年秋才成功飛出太陽系。很明顯了,它的速度變慢了。

這一情況自然引起了科學家的注意,他們猜測是磁場變化的緣故。在太陽系外圍,磁場發生了某種尚未知曉的變化,影響了旅行者一號的速度。也有科學家說,是因為柯依伯帶的原因,裡面的微星數量太多,在它們運動時對旅行者一號產生了影響。不過如今這些問題都沒什麼意義了,因為旅行者一號已經成功離開太陽系。在2020年,旅行者一號將會陸續關閉科學探測儀器,再過5年,它身上的動力能源也將耗盡。到了那個時候,旅行者一號將會成為一顆流浪衛星,和地球的聯繫也將斷絕,誰也不知道它未來的命運會是什麼樣子。

相關焦點

  • 旅行者一號為何能飛行40多年,而且沒發生過一次撞擊?
    最終在1977年的5月,NASA正式將人類歷史上第一架星際探測器「旅行者一號」發射升空。據了解旅行者一號還攜帶了一張特質的金屬唱片,唱片裡收錄了地球上自然和人文的聲音,由此可見旅行者一號不僅僅是星際探測器這麼簡單,它還有可能成為人類文明的使者。
  • 「旅行者」一號飛了40多年,為什麼一次也沒撞上小行星帶?
    在這樣的背景下,美國發射了「旅行者」系列探測器,距今已經過去了40餘年。科學家們表示,「旅行者」一號已經成功飛出了太陽系,在未來將與地球失去聯繫。人們感到遺憾的同時,也十分好奇它在這40多年間的經歷。「旅行者」一號作為人類歷史上飛得最遠的探測器,它甚至飛躍了太陽系邊緣的小行星帶,為何沒有小行星與其相撞呢?甚至沒有被大型天體捕獲呢?有觀點認為,科學家們在發射「旅行者」一號時,可能已經為其規劃了固定的飛行路線,畢竟它目前仍然處於地球的信號控制範圍之內。
  • 旅行者號在宇宙中飛了42年,為什麼從未發生過撞擊?
    旅行者號代表著人類探索宇宙的輝煌成就,1977年,旅行者一號和二號由NASA先後發射升空,數據顯示到2019年11月,旅行者一號和二號與地球的距離分別為221億公裡和188億公裡,目前旅行者兄弟正以48,000公裡/小時的速度向宇宙深處飛去。
  • 飛行了40多年的旅行者一號,科學家如今發現它的速度越來越慢
    引言:為了探索更遙遠的宇宙,美國人早在上個世紀就開始設計一種能夠飛出太陽系的探測器,它就是最終於七十年代發射的旅行者一號和二號。到目前為止旅行者一號已經在宇宙中飛行了四十多年,但它的速度越來越慢,這是為什麼呢?
  • 旅行者一號已經飛出地球40多年了,為什麼沒有被其他天體捕獲?
    ,由於其並沒有過多的造訪土星以後的行星,因此它是最快離開太陽系並且在新視野之前保持了速度最快的飛行器記錄!並不是因為旅行者可以自動避開這些天體,而是即使在小行星帶,各個天體的之間的平均距離都在50萬千米以上,這個距離相當於地月平均距離的1.5倍以上,而旅行者只有不到十米的尺寸,想要撞上一個都必須不斷調整軌道啊..甚至比連續中十次六合彩頭獎還要難!!
  • 旅行者一號距離地球216億公裡,它如何傳遞信息?科學家給出答案
    旅行者一號距離地球216億公裡,它如何傳遞信息?科學家給出答案引言:宇宙是人類一直都想要探索的地方,從人類知道宇宙之後,就對宇宙產生了巨大的好奇,宇宙真的是非常大,宇宙中充滿了各種天體,比如說恆星,行星還有其他的一些天體,宇宙中的天體多的數不過來,所以科學家也在不斷的探索宇宙的奧秘, 就是希望有一天能夠解開宇宙中的奧秘,科學家派出很多探測器在宇宙中,也是為了能夠在宇宙中找到更多我們意想不到的事情,其中旅行者一號就是人類在
  • 太空中小行星這麼多,為何「旅行者一號」能飛行200多億公裡?
    旅行者一號已經飛了兩百多億公裡,她為何不會撞上太空中的小行星呢?一九七七年九月五號,著名的空間探測器旅行者一號網發射升空。經過四十多年的飛行之後,現在的旅行者一號已經飛到了兩百多億公裡,成為了距離地球最遠的人造物體。
  • 旅行者一號的速度為什麼會越來越慢?
    在之前的貼吧論壇中,這樣的說法被歸結為陰謀論,他們認為旅行者一號速度逐漸降低是因為太陽系實則是一個囚籠,一個關押著人類文明的囚籠,因此任何探測器都不會真正飛離太陽系,抵達星際空間。1977年升空的旅行者一號為何會降速?這本是一個很淺顯的原因,因為旅行者一號早已失去了加速來源,一直憑藉著慣性在往前飛,速度肯定是降低的,如果加速才是真的怪事了呢。
  • 旅行者一號距離地球212億公裡,它是如何執行那麼多的操作的?
    1977年9月5日,旅行者一號發射升空,時隔41年過去了。有的人好奇,旅行者一號如何與地球保持聯繫呢?到底飛出太陽系了沒?等等之類的問題。按照如今旅行者一號的速度,飛出奧爾特雲還需1.7萬年。旅行者一號如今距離地球212億公裡外,那麼它是如何與地球保持聯繫的呢?旅行者一號上搭載3塊放射性同位素溫差發電機,這保證了電能的供應,據說,可以支撐到2025年左右,目前電能供應的儀器數量單一,大部分科學儀器都已關閉。
  • 旅行者一號速度一直在下降,那麼它最終會折返回來嗎?不是沒可能
    旅行者一號是距離我們地球最遠的人類飛行器,經過近42年的不間斷飛行,它已經遠在217億公裡之外,遠遠超過了八大行星中海王星的軌道位置(距離太陽平均45億公裡),接近該軌道距離的五倍,然而實際上旅行者一號飛行的速度一直在下降,如今的速度大約接近每秒鐘16公裡,比它發射升空時的速度還要低很多
  • 旅行者一號最終會飛到哪?結果你可能想不到
    上個世紀美國共發射了四顆星際探測器,旅行者一號只是其中一顆。旅行者一號對於它們的探測主要是拍攝一些圖片,在通過木星和土星的引力彈弓加速之後直接朝著太陽系外飛去。旅行者一號飛行42年,目前距離我們220億公裡,旅行者一號的速度為17公裡每秒,這個速度超過了它所在位置的第三宇宙速度,這意味著它會保持這樣的速度飛出太陽系。
  • NASA網站對旅行者一號實時監控相對太陽和地球速度為啥相差很大?
    如果你現在打開NASA關於旅行者1號實時監控的網站,可以看到旅行者1號相對太陽的速度為每秒17公裡,而相對地球的速度為每秒44公裡。這是怎麼回事呢?難道旅行者1號離開太陽的速度更慢,而離開家鄉地球的速度更快?現在時空通訊就來通俗地說說這個問題,與大家共同探討。
  • 旅行者號飛行了41年,終於突破太陽系邊緣,它在那裡發現了什麼?
    ,它和旅行者2號全都攜帶著關於人類的許多重要信息,以及刻錄了地球上美麗風景、音樂的金色光碟,以期待在遙遠宇宙其他地方遇到智慧文明,向它們傳達人類的友好問候。根據科學家建立的模型預測,它們最大的可能性是與「奧爾特雲層」中的某一顆天體相遇。一種可能性是被天體撞擊毀滅,另一種可能性是被捕獲成為衛星。此前,許多天文學家經過計算認為,在奧爾特雲層中可能存在一顆太陽的不發光的伴星,正是這顆伴星帶來了太陽系內8顆行星無法解釋的擾動現象。
  • 旅行者一號飛的太快恐給人帶來危害,美國宇航局是否可終止允許?
    旅行者一號飛的太快恐給人帶來危害,美國宇航局是否可終止允許?終止怕是不可能了,目前旅行者一號的速度,已經達到了17.062公裡每秒,這個速度超過了第三宇宙速度,離開太陽系完全沒有問題,那麼就目前的數據來看,旅行者一號正在朝半人馬座的方向前進,預估計在7萬年之後,它將抵達4.22光年的比鄰星。
  • 旅行者一號已經飛行了42年,未來還能和地球保持聯繫嗎?
    旅行者一號是NASA在1977年9月發射的星際探測器,目的是為了探測木星、土星以及它們的衛星,最終朝著太陽系外飛去。旅行者一號目前已經飛行了42年,距離我們大約220億公裡,按照旅行者一號當前的速度和飛行方向,第一個目的地可能就是距離太陽最近的恆星-比鄰星。
  • 揭秘旅行者一號,飛出太陽系要17571年,2025年電池耗盡
    1977年9月5日,美國宇航局發射了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探測器,它就是旅行者一號。截止到2019年10月23日,旅行者一號處於太陽系211億公裡區域的範圍內。旅行者一號是人類發射過最遠的外太陽系探測器,讓人不可思議的是,旅行者一號至今都還沒有飛出太陽系。
  • 是誰讓旅行者一號減速,不讓它飛出太陽系?真的有人控制人類嗎?
    如果這個推測存在,那麼旅行者1號想要飛出太陽系,至少還需要數萬年甚至更久的時間。特別是如今旅行者一號的速度已經開始慢了下來,就好像無形中有一股神秘力量在操控它一般,阻止它離開太陽系。早在2012年的時候,科學家們就發現了旅行者1號的反常行為,當時旅行者1號已經非常接近太陽系邊緣了(如果不存在奧爾特星雲,那麼馬上就要飛出太陽系),不過卻突然減慢了速度,並且一直經過了3年的「衝刺」,才最終成功飛過,關於這股神秘力量,科學家們做出了以下幾種推測:在銀河系邊緣地帶,存在著1顆巨大的神秘行星,這顆行星的體積要比木星大很多倍
  • 抵達太陽系邊緣的「旅行者1號」,飛行中為何能避免撞上其它天體
    旅行者1號是NASA研製的一艘宇宙探測器,重815千克,於1977年9月5日發射,它曾到訪過木星和土星,是第一艘提給人類供木星、土星和其衛星詳細且清晰照片的宇宙探測器,同時,它也是離地球最遠的人造宇宙飛行器。
  • 旅行者一號距離地球有216億公裡,它是如何把信號傳回地球的?
    引言:美國在上個世紀七十年末發射了一架名為「旅行者一號」的太空探測器,它經過了長達四十幾年的飛行已經快要到達太陽系的邊緣。科學家預測它會突破太陽系的邊界越飛越遠,那麼人類如何接收到它傳輸回來的信號呢?這是個難題。
  • 距離地球217億公裡,「旅行者一號」如何將數據傳回地球?
    上個世紀60年代,阿波羅11號攜帶著阿姆斯特朗等人類太空人降落在月球表面,這是人類第一次踏上地球之外的天體,代表著人類已經將「宇宙文明」的大門推開了一絲縫隙,雖然僅是一絲縫隙,但是從這縫隙中所窺見的「美景」,已經足夠讓人類熱血澎湃心弛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