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艾餈製作 感受客家文化

2021-01-20 大眾網

  4月13日,韶關仁化縣2019第四屆客家艾餈傳統文化節在世界自然遺產地丹霞山舉行,來自各地的親子家庭共2000多人體驗艾餈製作、品嘗艾餈、參加百米長卷創意繪畫等文化活動,體驗傳統客家民俗文化,感受濃鬱的鄉情。

  帶著小孩專程從廣州前來參加活動的鐘女士製作的艾餈尤為漂亮。「有10多年沒有親手做艾餈了,記得小時候每逢春天艾草長起來時,總會跟母親去田園裡採艾草回家做艾餈,學會了各種做法。參加這個活動就是想讓小孩體驗艾餈文化。」鍾女士說。活動當天,主辦方還安排了創意艾餈評選、舞春牛客家民俗文化表演、客家舊物展等豐富多彩的活動。

  南方日報記者畢式明潘俊宇

  見習記者唐音通訊員譚玉玲攝影報導

推薦閱讀

據生態環境部官方微信消息,生態環境部12日通報2019年3月和1-3月全國空氣品質狀況。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3月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74.5%,同比上升20.8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5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8.0%。[詳細]

4月12日,深圳消防救援人員在發生人員失聯的東湖公園下遊沙灣河進行搜救。記者從深圳市應急管理局、羅湖區應急辦、福田區應急辦採訪了解到,事故發生於羅湖區西湖賓館、東湖賓館,以及福田區鳳塘河香蜜湖路段附近河段。[詳細]

2019年2月25日,投訴人某女士與西安利之星汽車有限公司(簡稱「利之星」4S店)籤訂了分期付款購買全新進口奔馳CLS300汽車購車合同。4月13日,市場監管部門再次責成「利之星」4S店儘快落實退車退款事宜,聽取了投訴人新提出的八項訴求。[詳細]

我國18例有藥可用,無集中爆發  所謂的「超級真菌」,實際名為「耳念珠菌」。在美國發現的耳念珠菌,對臨床常用的氟康唑、伏立康唑、兩性黴素B等種類抗真菌藥物具有較高的耐藥性。[詳細]

在5G領域突出「美國優先」。這次他罕見地直接出面宣布美國必須要獲得全球5G競爭的主導權,並直白地宣布「要確保5G網絡不被敵人掌握」,讓世界擔憂美國未來為維護霸權,很有可能利用政治、貿易、法律甚至軍事等各種手段,在5G等高科技領域也推行攻擊性政策[詳細]

川普稱美國必贏5G競賽。此前,美國一直要求盟友拒絕使用華為等中國公司的5G設備,卻發現它越來越難以說服其他國家[詳細]

相關焦點

  • 博羅酥醪村艾餈的「下山路」
    這樣的時節裡採上一把艾草、榨取艾汁製作糕點,在以羅浮山周邊為代表的客家地區,是最應節的食品之一。如今,盛夏已過,春日裡鮮嫩的艾草已經長成樹狀,花已經開過了,枝條上結出密密麻麻的草籽。普通大小的兩個冰櫃,可以放上千斤煮過的艾葉,足夠讓他們在春天以外的其他季節裡,如常足量生產艾餈。留住春艾,是他們留住春天的方式。製作艾餈的流程並不簡單。
  • 清遠艾餈、刀切餈、灰水餈、水角餈、油餈--你吃過幾種?
    艾餈是傳統的漢族小吃,一般在清明節食用。在客家人的餐桌上,艾草可算是一種常見的食材。
  • 福建清明食俗:烏稔飯、潤餅和艾餈
    比如福州人必吃清明粿,廈門、漳州、泉州必備潤餅菜,畲族人必做烏稔飯,客家人的餐桌上必見艾餈等,採用的都是應季的新鮮材料,既養生又健康。畲家「烏稔飯」:烏黑悠香,開脾健胃驅溼。烏稔飯又名烏米飯,每年農曆三月初三,畲族人家家戶戶都會煮「烏稔飯」,並饋贈漢族的親戚朋友,久而久之,當地的漢族人也有了清明食「烏稔飯」的習俗。
  • 聚焦中國豐收節|從深山艾草,到惠州手信艾餈(視頻)
    這樣的時節裡採上一把艾草、榨取艾汁製作艾餈,在以羅浮山周邊為代表的客家地區,是最應節的食品之一。.如今,盛夏已過,春日裡鮮嫩的艾草已經長成樹狀,花已經開過了,枝條上結出密密麻麻的草籽。用手囫圇搓一把,草籽沾了滿手,仔細曬乾後,來年春天還能再播種,孕育出新的艾草。一年四季,就這樣在艾草的生長中走過了一個輪迴。
  • 感受客家傳統文化 坪地四方埔社區居民體驗餈粑製作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8月25日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張凡 通訊員 王毅龍)近日,四方埔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開展「四方埔情滿堂」客家餈粑製作活動,吸引了轄區20多名媽媽們參加,一同體驗做客家餈粑的樂趣,感受客家傳統文化底蘊。
  • 【岡州天地】遠鬧市、近清溪,在大澤同和村體驗不一樣的客家風情
    在新農村的建設中如何展現本土特色讓群眾深入了解村域文化內涵是每一個鄉村重點打造的要素之一今天我們將帶大家走進新會最大的客家村落一起體驗客家文化喜山居,遠鬧市,近清溪,這片山清水秀之地就是新會客家人所居住的大澤同和村。
  • 清明時節,這個軟軟綿綿的艾餈,中國人都愛吃!
    在古代,清明前一天是寒食節,這天不生火做飯,只吃冷食,而艾餈就是這種提前做好不用加熱的食品,每年清明前後,人們在外出祭祀、踏青時,便會採摘些鮮嫩的艾葉,用於製作各類清明節氣食物。鮮嫩的艾草採回後搗爛成汁,混入糯米粉,裹入餡料,做成一個個帶著青草香味的艾草糰子,蒸熟了冷食;過清明,品艾餈,
  • 感受客家文化 體驗生態農業
    本報訊 (記者林婉萍)3日至5日,由省臺辦和省農業農村廳共同主辦的第七屆臺灣青年嶺南行活動分線路六「客家文化與生態農業體驗之旅」在我市舉行,來自暨南大學、嘉應學院梅州師範分院、惠州學院、河源職業技術學院等高校的大陸、臺灣學子,以及在梅州、河源、惠州的臺商、臺胞、臺屬約80人參加活動。
  • 艾餈、山坑螺、鮮芋……探尋「藏」在肇慶北嶺山上的春季美味
    艾餈清明前後是艾草生長的旺盛期,許多肇慶人都喜歡在這個時間採摘艾草,做一種綠色美食——「艾餈」它也是春季調理的小幫手,艾草平喘消火以及驅寒除溼的功效,動動手就能調理身體的好事,吃貨們自然不會放過。艾餈做法把新鮮採摘回來的艾草衝洗乾淨,放到鍋裡進行大火燜煮,將煮軟的艾草倒入盆中,用木棍將盆裡的艾草搗碎,一邊添加糯米粉一邊攪拌,將艾草和糯米粉更加充分地揉勻揉透。我們今天採用的是甜餡料(花生、芝麻、白糖),將揉好的艾團捏成大小相當的小麵團,然後旋轉艾團捏成碗狀的餈胚,隨後往餈胚裡放入餡料,再慢慢地用手捏緊餈胚口,一個個扁扁地的艾餈便誕生了。
  • 客家風味,食在綠葉家.
    作為客家人重要標誌的客家語言,在不同的省,不同的市,甚至相鄰的鎮,發音腔調都有所差異,不過,客家人彼此卻能聽得明,這就是文化符號。這種文化符號,在客家菜也有所體現。客家人用近似的食材,以不同的手法,就有不一樣的舌尖體驗。成品不同,但能一眼看出,這就是客家菜品。《風味人間》導演陳曉卿曾在採訪裡說:「美食背後總有故事不斷發生,透過美食你能看到歷史、社群、情感」。
  • 綠油油的艾餈,把春天吃進肚子裡
    艾餈艾餈~拖延症重症患者的我,最反常的一次吧!?昨天被焙友們撩起的艾餈,昨天還不知道在哪能買到艾草,今天就做起來了~多虧朋友圈的力量,昨天的一條信息,1020個熱心朋友評論信息視頻告訴我,市場有賣~不負重託~今天買今天做~這一口,滿足了~民間有這樣的諺語:「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艾葉自古以來就在我國民間廣泛運用,艾餅、艾米果、艾條、艾葉浴劑、艾蒿枕……人們有用其治病養生,尤其對女性來說是聖品~有溫經止血、散寒止痛、平喘止咳、安胎……等作用。
  • 穿上狀元服 品客家美食感受客家文化
    5月10日即將開幕的甘坑客家小鎮分會場,是深圳市龍崗區重點創意文化產業園區,也成為深圳市「十三五」重點打造的十大特色文化街區之一,列入深圳市「十三五」文化產業發展十大新地標之一。文博會期間精彩活動多達20項。
  • @親子家庭,這個周末,客家艾粄製作線上體驗活動等你來參與!
    @親子家庭,這個周末,客家艾粄製作線上體驗活動等你來參與!欣欣向榮一棵草,一片葉都讓人心情歡暢已經復工復產的爸爸媽媽們面對繼續宅家的「神獸」有沒有很困惑我們可以做些什麼寓教於樂讓孩子對傳統節日有更深的認識共同了解客家文化的
  • 好吃的梅州客家傳統特色小吃,你都吃過了嗎?
    客家醃面,是梅州客家一道特色風味小吃。客家人對客家醃面的喜愛那已經是很難形容了。在客家人中幾乎早餐,夜宵都是以它為主,再配上一份客家地道肉丸湯或是瘦肉艾草湯,那就是一絕。其實,除了這客家醃面外,還有這些好吃的梅州客家傳統特色小吃,你都吃過了嗎?
  • 【解饞】大澤艾餈、陳皮水鴨湯、陳皮排骨,讓我嘗一口......
    客家特色小吃艾餈春天是萬物復甦的季節,因為春天雨水多,所以艾草都長得很嬌嫩,以前菜園裡和田埂上都能看到艾草的身影。清風徐過,蔥蔥綠綠的艾草給人一種清新的感覺。剛從田裡摘回來的艾草十分新鮮窄葉的艾草做艾餈味道最好艾餈美味,但製作這道美味一點也不簡單!製作艾餈,首先採摘一定數量的艾草。艾草,是一種冬春長于田間的草本植物。據說,艾草有兩種,一種是闊葉的,一種是窄葉的。
  • 藏在江南西小巷裡的正宗客家糯米餈粑!老闆居然是一對90後小夫妻!
    這裡就有一家小店,有客家糯米餈和艾草糕等自家製作的的糕點,讓我重拾了兒時的味道。除了糯米餈,店裡還有每天新鮮製作的客家艾餈。墨綠色的艾餈,可以清楚看到裡面一點點的艾草末。艾草味越香,艾餈的味道就越好。很有韌勁,不像糯米餈那麼好扯,口感紮實,嚼起來又賊Q彈。
  • 艾餈青團傻傻分不清楚?這裡一文讀懂
    艾餈和青團都是這段時間的時令食品,看上去都是綠意盎然,與春季也確實很是般配,那到底它們有什麼不同?或者根本就是同一種食物? 吃青糰子是古時傳下的習俗,清明節也叫寒食節,這一天人們所吃的食物都必須是冷的,所以青糰子就成了祭祖和節日人們所吃的食物,主要流行於江浙一帶。
  • 客家美食,你吃過幾種?
    1、客家釀三寶客家釀三寶是一道廣東省的漢族名菜,包括釀豆腐、釀茄子、釀苦瓜,具有色澤各異、形狀美觀、味道獨特的特點。7、客家蛋角煲客家「釀文化」是一絕。9、客家餈粑餈粑是用熟糯米飯放到石槽裡,用石錘或者蘆竹搗成泥狀製作而成,富有彈性,柔韌爽口。
  • 人間小團圓:體驗有滋有味的客家元宵
    體驗地一:上青鄉體驗內容:橋燈上青橋燈在泰寧最富盛名,人們提前一個月就開始準備,用上好的杉木做燈橋,上等的竹子做燈籠。龍頭和龍尾靠手工剪出龍鱗,由村裡德高望眾老的人給龍頭點眼,挨家挨戶地舞一遍,戶主要放鞭炮迎接。
  • 增城客家特色小吃被列入非遺名錄
    原標題:增城客家特色小吃被列入非遺名錄   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在廣州增城,有一種客家特色小吃叫鵝湯餈,最近被列入第五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