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寄隅於三國亂世中的一抹淨土

2020-12-13 貓咪看歷史

引言

東漢末年,群雄逐鹿於中原,從此進入了中國歷史上長達三百六十年的分裂割據時期。在這段時間裡,中國的政治格局和經濟秩序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導致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北方人口大舉南遷,從此中國的經濟重心開始向南移動。

雖然在經濟和政治方面經歷了巨大的變動和斷層,但是在文化衍延層面卻出了自春秋戰國以來的又一高潮時期,有很多人為躲避戰亂,而選擇潛入山林:行走於高山流水之上,漫步於青山綠水之間,其中最為典型的代表,就是魏晉之際的「竹林七賢」,這七個人也正是擎起此時期哲學思想大旗的代表人物,因其極端崇拜老子,於是時人把《老子》中有關於「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的論述應用與此,統稱其為「玄學」。

圖|曹魏都城—許昌

一、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從時代宏觀角度來看,東漢末年,天下三分,拉開了長達三個多世紀的亂世序章。由於在古代中國的北方是先進生產力的代表,因此各路實力都在此時期處心積慮地粉墨登場。不僅破壞了漢代以降的大一統局面,而且傳統的以男耕女織為核心的小農經濟也在此時期沒有了穩定的環境,廣袤的中原大地成為各方力量的角力場。袁紹、曹操等梟雄先後在此進行統治,由於軍隊建設專注於軍事實力的培養,而在於文化層面的建設較為薄弱,除了以「曹氏父子」為核心的渴望建功立業的「建安文學」成為主流之外,其他流派的學問便備受冷落。其中就包括魏晉時期盛行的「玄學」。

從哲學思想角度來看,自古亂世之中是思想文化發展的樂土,玄學的誕生也可以說是順應時代發展的產物。東漢帝國崩塌之後,佔據了中國思想界的四百年的儒學開始失去統治力,原因有二:一是儒家的「大一統」思想不再適用於魏晉時期,二是東漢以來儒學的學風變得十分繁瑣,以神學迷信為特點的讖(chèn)緯之風盛行。本時期的文人墨客普遍對漢代產生的「三綱五常」感到拘束和厭煩,因此開始尋找新的安身立命之地。此時期的「玄學」思潮興起可視為時代催生的結果。

圖|魏武帝曹操

從個人境遇角度來看,如前文所說,魏晉時期佔據官方正統地位的文風,是以「曹氏父子」為核心的建安文學:他們飽含憂國之思,志在建功立業,渴望在政壇上施展抱負。但受制於魏晉時期採取的「九品中正制」和門閥士族的黑暗統治,普通人根本無法進入上層權力體系,因此他們空有一腔熱血而無處施展而心灰意冷。這些失意文人因為有相似的命運和經歷,便三五成群的歸隱田林,醉心於以 「形上學」為核心的老莊思想的哲學論辯,以此來躲避政治鬥爭,逃避現實,以談論「空虛玄遠」之學為樂,時人稱之為「玄談」或「清談」。在不斷的發展中逐漸形成了一種哲學思潮,在時間的推移中產生有明顯的階段性。

二、聞早回頭參玄學,休被塵勞縛

正始玄學玄學之風,興起於曹魏的正始時期(公元240—公元249年),此時期玄學的主要代表人物是何晏和王弼,他們通過著書立說來表達自己的政治和哲學主張。其中何晏著有《論語集解》和《道德淪》;王弼的主要成就是給《易》和《老子》作注。以二人為代表的此時期玄學家,繼承和發揚老子的哲學。他們主張「有」勝於「無」和「名教本於自然」。他們以著述的方式,將儒家和道家思想雜糅到一起,同時為「名教」的存在找到了理論依據,同時也為後來玄學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圖|坐而論道

竹林玄學玄學發展到這個階段出現了高潮時期,典型代表是以阮籍和嵇(jī)康為代表的「竹林七賢」的誕生。《世說新語》記載:

七人常集於竹林之下,肆意酣暢,故世謂竹林七賢。

圖|竹林七賢

因為這些人都有共同的命運和遭遇,即他們都生活在司馬一族的專權之下,都受到大量迫害。因此在思想方面,以「竹林七賢」為代表的玄學家採取了崇尚自然、放蕩不羈、反對名教、由酒隨性的處世態度。他們在何晏和王弼的思想上進行發展,系統地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觀點,主張「崇簡易之教,御無為而治」,並結合自身遭遇提出了「貴無思想」:認為君主要無為而治,甚至達到「無君」、「無臣」的狀態。雖然以「竹林七賢」為代表的此時期玄學家在有些主張上不同,但是玄學在此階段進入了一個高潮時期。

西晉玄學此時期的玄學代表人物是裴頠(wěi)和郭象。裴頠主張「崇有」,並專門著《崇有論》來表達自己的主張。他認為「無」不能產生「有」,因而「無」和「無為」是沒有任何幫助的,他的觀點是針對玄學思想中的流弊而產生,因此可以視為對玄學思潮發展的一種反思。

郭象則為此時期西晉中後期玄學的集大成者,他把「竹林七賢」時期「萬物自生自化」的理念和裴頠提出的「崇有」觀點相結合,最終提出了「自生獨化論」的觀點:他主張事物是具有獨立性的,是獨立於自然環境而存在的,而且他最終論證出禮法名教、貧富貴賤皆為自然之理。《晉書》記載:

儒墨之跡見鄙,道家之言遂盛焉。

圖|玄學家

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玄學的實質就是道家思想在魏晉時期的發展。這一哲學思潮把《老子》、《莊子》、《周易》奉為圭臬,稱為「三玄」。以春秋戰國時期的老子、莊子為核心的道家思想,就是崇尚「小國寡民」和「無為而治」,而魏晉時期的社會環境也為道家思想的興盛提供了沃土。魏晉玄學經過何晏和王弼、「竹林七賢」、裴頠和郭象三個階段的發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玄學』體系。在中國哲學思想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從其實際應用上看受眾較少,原因有二:一是參悟玄學者多為「名士」,具有較高的知識素養和水平,因此理解能力和創新能力較強,而普通民眾受教育程度有限,因此有「陽春白雪」和「下裡巴人」的區別;二是玄學多為形上學的哲學思想,對社會政治和經濟發展小有裨益,因此不受重視。

圖|嵇康

玄學之風依舊蔓延到南北朝時期,但是由於佛教的傳入,使原本就較為小眾的玄學更加沒有受眾。佛教為尋求理論依據,依託中國本土哲學思想,尤其是玄學理論來解譯佛經,拉低了信眾的入會門檻,因此受到了廣泛的推廣。正如本節開頭描繪的那樣,隨著時間的推移,佛教的興盛,玄學的發展日趨式微。

結語

玄學在魏晉時期的盛行,有他特定的衍生環境:玄學家們把老莊思想和儒家義理相結合,構造出一個具有高度抽象性和思辨性的理論體系,以取代東漢後期儒家的「讖緯神學」體系。這是一種精緻的「形上學」哲學思潮,是一批精英學者對傳統儒家思維方式的破立。他們通過對個人、社會乃至宇宙的認識和反思,來審視整個世界,為魏晉時期的士大夫尋找一片隱匿於亂世的淨土。

參考文獻:

《晉書》

《世說新語》

《老子》

相關焦點

  • 「道德妙要」恆道第一: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據長沙馬王堆漢帛本,《道經》第一章第八句,原文為:玄之又玄,眾妙之門【譯文】這幽微難測的「無」,是玄妙而又玄妙的啊。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句式】並列句,同一個主語,包含兩個分句。共同的主語是「無」,也就是「『客觀有』但『主觀無』」,如暗物質。
  • 道德經第一章——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道德經的文字看似直白如話,但它的表達方式很特別,所以理解起來就很困難。像道可道,非恆道的句式,就是道德經首創,我們也可以試著這樣表達,比如命可命,非恆命;定可定,非恆定。命運一旦被命定,它就起了變化,就不是永恆不變的了。
  • 《道德經》講:「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這是什麼意思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中的「兩者」指虛無和實有;「同出」指虛無和實有二者都是出自同一個東西(或同一個來源),而這個東西就是道;「異」指異化、分化;「名」指有名,即天地與萬物。「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中的「同」與上句的「同」意思一樣;第一個「玄」指玄妙難懂;「玄之又玄」指玄上再疊加一個玄,在萬千世界裡,每個事物都是由虛無和實有所組合的有機體,而它們的虛無和實有都各有不同,千變萬化,錯綜複雜,可以理解為萬千世界的不斷變化;「眾妙」指萬千世界的眾多玄妙;「門」指認識的方法、途徑。
  • 怎樣理解「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這句話呢?有什麼深刻的哲理呢?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老子》第一章,是《老子》全書的總綱領。相當於演講者的開場白,現代作者的導論或序言。它的任務是向讀者概要地介紹全書內容及性質。道是老子特有的概念,但在開場白部分卻不適合系統地介紹它,只能言個大概,而且還要假定讀者對它已經有一定的了解。
  •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道可道,謂經術政教之道也。非常道。非自然生長之道也。常道當以無為養神,無事安民,含光藏暉,滅跡匿端,不可稱道。名可名,謂富貴尊榮,高世之名也。非常名。非自然常在之名也。常名當如嬰兒之未言,雞子之未分,明珠在蚌中,美玉處石間,內雖昭昭,外如愚頑。無名,天地之始。無名者謂道,道無形,故不可名也。
  • 道德經;眾妙之門,玄之又玄
    那今天在下就簡單的介紹一下,道德經這部玄之又玄的文學巨著。再看看道德經創作背景,關於道德經的背景,我們要在史記,《老子傳》中找答案。司馬遷說,老子「居周久之,見周之衰,乃遂去。至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於是老子言,道德五千言而去,莫知始終」。還有一說是函谷關守將尹喜,有一天看到紫氣東來,幾天後就見到了,騎著青牛長發飄飄的老子入關。而尹喜,後來成了道家樓觀派的祖師爺,他有個學生非常會講故事,那就是列子。
  •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就是玄無玄有
    那我們就說這個有與無的關係,有它講有生於無,那它這個裡面涉及到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那這個裡邊涉及到什麼呢?等到以後有機會的時候我們細講,有這樣機緣的時候,細講《道德經》,那這個有和這個無,實際上他叫什麼?
  •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道德經所說的眾妙是指什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道德經既然是開啟眾妙之門的鑰匙,那麼這眾妙又是什麼呢?從個人來講,我相信每個人都渴望一生平平安安、健康長壽、事業有成,有情人得成眷屬、家庭和諧、婚姻幸福美滿,夫妻白頭偕老,財富有餘,朋友滿天下,乃至死後靈魂升入天堂。
  •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玄關是如此重視之地,你還敢馬虎嗎?
    關於玄關的由來,是中國道教修煉的特有名詞,最早是出自道德經中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屬突破關口,通過此過道才能進入正室,現如今泛指客廳的外門,也就是進入家門後入口的一個區域,屬一過渡空間,此空間,用於換鞋,簡單更換衣服,或是從室內到室外的緩衝空間。
  • 悟畫道德經——第一章《眾妙之門》
    道德經第一章《眾妙之門》感悟畫第一章 眾妙之門 原典 同謂之玄⑦,玄之又玄⑧,眾妙之門⑨。 注釋①道:名詞,宇宙本原。引申為原理、原則、真理、規律等。②道:動詞,解說、表述。③名:名詞,「道」的形態。④名:動詞,說明。⑤母:母體,根源。⑥徼(jiào):邊際、邊界。引申為事物的表象。⑦謂:稱謂。
  • 《完美世界》手遊眾妙之門攻略 眾妙之門BOSS打法及獎勵詳解
    眾妙之門的秘密 在萬流城歸宗塔組織中,掌控著一個不斷變化的神秘空間――眾妙之門,這是一個能夠幫助強大修真者繼續提升修真境界的地方。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眾妙之門中蘊含很多難以想像的奇特元氣,不斷流動的能量創造出了不同層級的空間,沒有人知道接下來會遇到什麼樣的境況。只有當眾妙之門打開之時,真正的敵人才會現身。 為聚能之鑰充能 此處還凝聚著仙元與魔元,它們會化身為修真者的敵人,並且同樣具有強大的能力,只有擊敗它們才能將這些元氣收歸己用,達到突破境界的目的。
  • 當開啟了認識「眾妙之門」的時候……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道可道,非常道。」大道本來無言、無相,當我們用方便的語言去表述的時候,就已經不是它的本體。同樣,「名可名,非常名。」當你給道取名為「道」時,這一名字,跟我們要表述的不可說的道已經不一樣了。怎樣才能求到如實之道呢?就要恭敬師長,去除浮躁,清淨內心,這是體解大道的基礎和準備。
  • 道德經 簡譯 眾妙之門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現代語境:道(合一),可道(描述),非常道(德)。玄之又玄(多維),(天地、萬物)眾妙之門(開啟)。平時聽一首交響曲,聲音一定有一個源頭(聲源:電腦、手機),我們從一個聲源中聽出了許多的樂器在演奏。這首交響曲就好比是「道」,從一個聲源中聽出的許多樂器就好比是無量的「眾生意識」。平時看到一束白光(可見光),其實包含許多色彩(赤橙黃綠青藍紫),可見的白光好比是「道」,許多色彩就好比是無量的「眾生意識」。其實我們所見的無量眾生(植物、動物、眷屬、朋友、陌生人),都在道中,我們同根同源。
  • 道學之旅——眾妙之門
    此二者同出而異名,同為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在讀完這一章之後才知道,原來,這句話是指萬物虛無之境,不可名狀的高妙!一切可以用言語去形容的,都不能稱之為真正的道。所以,不要嘗試自以為是地解釋,教授別人一些道理,這樣只會誤人子弟。
  • 亂世之後再無三國 《亂世三義》新版上線
    身在亂世,總會有那麼些的無奈,誰叫三國太過耀眼,三國的人才太過光芒,自三國之後,舉望歷史,再也無法找尋到三國那般的傳奇。隨著9月11日《亂世三義》最新內測的逼近,新版武將也即將上線,無數人都在關注這一歷史時刻,新版系統究竟會帶來怎樣翻天覆地的變化,那就讓小編在此給大家透露一下吧!玩家交流群:136904701。
  • 2020 眾妙之門——當代中國畫名家學術邀請展隆重開幕
    2020年9月12日下午三點「眾妙之門——當代中國畫名家學術邀請展」在李可染畫院圖形學美術館成功舉辦。因疫情原因,主辦方應主管部門要求儘量控制到會人數,但還是有藝術家代表、聞訊而至的熱情書畫收藏界人士和愛好者約百餘人出席了開幕典禮。
  • 道是一切終始的眾妙之門——《道德經》第一章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從哲學角度理解:道是形而上者,它是天地之本,萬物之母;而名則是形而下者,萬物的有名,則是道的孕育。實際上,「道」的一切幽遠、深奧,是萬物的出發點和歸宿,即一切終始的眾妙之門。第一章的譯文:道,是形而上之道;名,是形而下之名。無名,天地之本所屬;有名,萬物之母所生。
  • 眾妙之門的鑰匙,解老子《道德經》第一章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所以,適當的動念去觀察天地空間的運轉來了解「無」的規律,從過程中觀察萬物形態的變化來了解「有」的規律。「無」和「有」聚在一起出現卻是不同的兩個體系。聚在一起稱為玄。玄之又玄就是解開奧秘的大門。
  • 三國殺:亂世中才是真愛?這些武將的臺詞中全是滿滿的愛意
    三國作為亂世,期間的愛情更讓人動容。特別是三國殺中的臺詞,也都將背後的愛情故事娓娓道來,這其中有甜到掉牙的狗糧,也有讓人惋惜的訣別,更有讓人羨慕的真心。本期就來感受一番武將們的臺詞吧!而諸葛亮和黃月英卻可以稱得上是模範夫妻,在三國演義中,黃月英長得不好看,但是諸葛亮卻欣然接受並且非常愛她。兩人的婚後時光非常的幸福,同時諸葛亮出山後,黃月英在家裡辛勤操持家務,又非常用心的教導諸葛瞻。在諸葛亮病逝五丈原之後,黃月英非常悲傷,沒過多久也撒手人寰。
  • 白手起家稱霸亂世《造兵三國》新手攻略
    烽煙萬裡,統領群雄,高自由度策略手遊《造兵三國》首發以來,吸引了很多熱愛SLG的前來大顯身手。但各位主公想要從一窮二白的地方小鎮發展成軍事、經濟全方位發展的巨型帝國,也需要足夠的技巧和長遠的規劃,今天就帶各位新手主公了解遊戲發展的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