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道德經既然是開啟眾妙之門的鑰匙,那麼這眾妙又是什麼呢?
從個人來講,我相信每個人都渴望一生平平安安、健康長壽、事業有成,有情人得成眷屬、家庭和諧、婚姻幸福美滿,夫妻白頭偕老,財富有餘,朋友滿天下,乃至死後靈魂升入天堂。
從國家、民族、社會來講,善良的人都希望社會安定,民族團結,國家和平,長治久安,沒有戰爭殺戮,沒有暴力謊言,沒有爾虞我詐,沒有陰謀詭計,沒有奸邪惡霸,沒有家仇國恨。
以上這些大概就是老子所指的眾妙吧。然而實際情況並不是這樣,有的人努力拼搏仍然鬱郁不得志,有的人遇到自己喜歡的人,卻得不到對方的好感,有的人家財萬貫,卻一身疾病。特別是如今這社會,離婚率越來越高,單親家庭、生男生女、留守兒童也越來也多。世界也並不和平,貧窮和飢餓仍然威脅到許多人。
如何實現我們每個人的美好願望呢?我想這就是老子寫出道德經的目的吧。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
然道德經雖好,沒有人知道她,沒有人傳播她,沒有人學習她,沒有人使用她,我想也是枉然。可惜人常懷寶玉而不識,反被西方人視為珍寶。故吾輩需大力宣傳道德經,使國人皆熟讀之。以下是摘自《妙真經》的一段話:
夫道德治之於身,則心達志通,重神愛氣,輕物賤名,思慮不惑,血氣和平,肌膚潤澤,面有光瑩,精神專固,身體輕強,虛實相成,鬢髮潤光,佼好難終。治之於家,則父慈子孝,夫信婦貞,兄宜弟順,九族和親,耕桑時得,福實積殷,六畜繁廣,事業修治常有餘矣。治之於鄉,則動合中和,睹正綱紀,白黑分明,曲直異理,是非自得,奸邪不起,威嚴尊顯,奉上化下,公如父子,愛敬信向,上下親喜,百姓和集,官無留負,職修名榮,沒身不殆。治之於國,則主明臣忠,朝不隱賢,士不妒功,邪不蔽正,讒不害公,和睦順從,上下無怨,百官皆樂,萬事自然,遠人懷慕,天下向風,國富民實,不伐而強,宗廟尊顯,社稷永康,陰陽和合,禍亂不生,萬物豐熟,界內大寧,鄰家託命,後世繁昌,道德有餘,與天為常。
好了,今天就說到這,如果大家喜歡,歡迎點讚或留言評論,謝謝大家。
我們為什麼要學習道德經?
道德經乃王者書,教你做一個永恆的王者!
道德經:二千多年前的老子就告誡人類要保護環境,保護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