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何大伯在江幹區閘弄口街道蘭苑小區的小花園裡晨練,餘光瞟到旁邊的草叢裡,有什麼東西在動。
「該不會是只大老鼠吧。」他想。
「我看它黑乎乎的一團,就以為是老鼠。」何大伯說,當時,他已經準備去拿工具來滅鼠了。
但是,當他走近一看才發現,這團黑乎乎的東西,渾身長滿了刺。
「原來是只刺蝟。」
「我也不知道要怎麼辦,但總覺得不能放著不管,就把小傢伙帶回了家。」
回到家後,何大伯上網查了查,才知道,刺蝟是國家級保護動物,就給社區打了個電話。
社區接到電話後,馬上聯繫了林業部門,得到的建議是:原地放生。
「這隻刺蝟挺小的,就比成年人的手掌大一些,我把它帶回家後,他就一直乖乖地待著,也沒有亂跑。」何大伯說,這是他第一次在小區裡看到刺蝟,挺可愛的,要放生,還有點捨不得。
「但是,回歸自然才是對它最好的愛護嘛。」何大伯笑著說。
今天中午,這隻刺蝟已經被何大伯放生了。
2015年3月,網友「泥娃娃」也曾打進快報85100000熱線,說他在地下室發現了一刺蝟,不吃也不喝,不知道怎麼辦。
網友「泥娃娃」姓徐,住上城區江城路。
當時,徐先生也把刺蝟帶回了家,用一個紙箱子裝著,在它身邊放了青菜、蘋果和小番茄,但是它都「不領情」。
「我碰碰,就會縮成一團。」徐先生說。
當時,我們也諮詢了杭州動物園,工作人員說,刺蝟是野生動物,最好還是將其放生,找人比較少的地方放生就可以了。
杭州的自然環境越來越好,良好的自然環境,給野生動物營造了豐富的食物來源和生活條件,越來越多的野生動物在杭州繁衍定居。
這幾年,經常有野生動物,到杭州的鬧市區和居民小區裡「做客」。
杭州人在自家的小區裡,還發現了這些「小傢伙」。
2016年8月,有讀者說,他在杭州火車東站附近某小區出現了一隻不明身份的貓科動物。
這隻動物像貓又不是貓,體型比較大,身子有1米來長,體重約20公斤,身上還有豹子一樣的斑點。
後來經過杭州動物園的獸醫專家確定,這是一隻藪貓,屬於《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附錄二中的保護動物,相當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2019年2月,徐女士打進快報85100000熱線,說她在十畝田家園的樹下面,發現了一隻「貓頭鷹」。
後來,她才知道,這隻「長著猴臉」的大鳥,其實是一隻猴面鷹,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2019年11月,有讀者在江幹區錢江府小區的地下車庫,發現了一隻孔雀。後來被送到了杭州野生動物園。
杭州市森林和野生動物保護管理總站的工作人員說,在人類的生活區發現野生小動物,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儘量不打擾它們。不打擾,就是最好的保護。
【來源:都市快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