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塔美食街」封路倒計時3天?讓我再吃上一遍,從南到北

2020-12-23 武漢三鎮吃喝玩樂

29天前,江漢路步行街宣布將封閉改造,水塔美食街成為了圍改進程中留下的一隅。

和已是一片「廢墟」的步行街不:這裡逐步恢復了元氣,人日漸增多,似乎又變回了那條曾打敗上海外灘、北京建外的全國最擁擠街道TOP4。

但就在昨天,當我再次來到這裡,和老闆們閒聊起近況時,他們告訴我:「5月12號,這裡也要封路改造了。"

儘管官方新聞還沒出,但倘若他們所言屬實,那麼就意味著,我們再度擁有這些美食不出一月,即將又一次失去。也許最好的告別莫過於再體會一遍它們的美味。

只有200米的街

美食雲集

十年以上的老字號店面

從中山大道這邊的路口走進,第一家敖四燒烤永遠是這條街的人氣王。

做了十來年的敖四,憑藉2個轉動烤爐,僅用2項菜品:雞腿和雞翅,便已俘獲了無數人的心,無論晴天還是下雨,總有一群人排著長隊,就為那一口肉。

雞腿烤得外酥裡嫩,最外層的皮焦脆可口,不是很愛吃雞皮的我,稍微嘗試了一口,便意猶未盡。

內裡的肉應該是醃製過的,和孜然的香氣融匯在一起,很入味。不過美中不足的是,有一點點小小的腥味,介意的朋友可以謹慎選擇。

再走過幾個檔口,小路易生煎包黃色的招牌便映入眼帘。如果你問我,武漢這麼多家生煎包哪一家最合我的口味?三鎮民生?阿寶生煎包?江漢路一絕?

NO,我還是會選擇小路易。

他家的煎包含著充盈的湯汁,每一顆都很飽滿,表皮又煎得酥脆平滑,不會過於焦糊,讓人有充分品味的餘地,很是有江浙風味。即使漲到了10塊錢4個,性價比仍是不低,讓人心甘情願買單。

在小路易不遠處的鞠氏黑芝麻糊,冬天時,門口的隊常常排到轉了一個彎。

這據說平均7分鐘出一鍋的手工現熬糊糊,是此條街上獨此一家的特別存在。想必,沒有哪個武漢姑娘伢的冬天不曾被它濃鬱的黑芝麻香氣充斥過吧?

芝麻糊再配上其斜對面的李強板慄,即使過了冬天,也能在梅雨時節的陰冷氣候裡,給人以最大的溫暖。

早年間,在粒上皇還沒有遍布大街小巷時,武漢人最常去買板慄的地方,除了武廣後面的長城板慄,再就是這裡了。

他們家板慄有多好吃?我姑媽家住在後湖,冬天常常搭上半個小時的車,就為來買上兩三斤他家的板慄,解解饞。

沒有開口的板慄,硬硬的殼子雖然有些難剝開,但一旦嘗到內裡糯糯甜甜的慄子肉,所有花費的力氣都令人感到值得。

近年來的新晉網紅小吃

到了夏天,人手一碗的甜品主角便會變成冰粉。

冰粉似乎是近兩年才開始逐漸於武漢街頭走紅的。這晶瑩剔透的食物,撒上餈粑、紅棗片、 葡萄乾 、花生米 、醪糟等輔料,滿滿一碗,光是吃前攪拌一下,已讓人感到萬分滿足又口舌生津。

這條街上的冰粉不少,從團購10元不到的絲糖甜社到接近20元一碗的蘋果妹,各有特色。但如果你問我推薦哪一家,那定是這家來自成都的龍冰粉。

均價10元一碗的價格,用料豐富,天氣再熱一點,還有冰湯圓賣,冰火兩重天的體驗,很是「渝化」。

當然,作為武漢人,一餐一定得有2樣以上的東西。儘管一碗冰粉好像已能把人吃撐,但秉持著武漢老餮的習俗,必須還是得配些什麼來一起食用才是最美妙。

火鍋味的降龍爪爪,是首選。

皮滷得很軟很軟,完全吸收了湯汁的濃香馥鬱之味,入口輕輕一抿就骨肉分離,軟糯的口感之外是老火鍋麻辣香醇的餘味。

不喜歡吃滷的,可以選擇旁邊的球球烤爪爪。

和辣滷風味不同,烤制後的鳳爪表皮帶著一絲焦脆的口感,灑了芝麻,香氣誘人。而啃完一整隻,孜然特有的風味還殘留在舌尖,讓人意猶未盡。

值得一提的是,他家處理得比降龍要乾淨一些,每一根雞爪的指甲都剪得精光,不會讓人在視覺上有些反感。

當然,除了鳳爪這種常見的烤物外,一些「別具一格」的烤物,在這條街上也能找到。

大盛烤腦花:腦花在爐子上冒著泡,咕嘟咕嘟的,越走近越能聞到一股子焦香。

等上片刻,迫不及待地挖上一勺:紅油將腦花團團包裹住,每一口都能感受紮實的香味,孜然和辣椒的雙重風味相碰撞,簡直是嗜辣者的狂歡。

毫不誇張的說,這份不足5平米的小店,烤出來的腦花簡直可以和聲名遠揚的重慶九村烤腦花相媲美了。

去年新開的烤腰子,亦是風味十足。

不過首先得聲明一下,其上寫的「武漢吃貨研究所」可和咱們帳號沒任何關係喔~

但它還是深得吃貨君的喜愛:羶味不是很大,10元一串,性價比很高。

它家有豬腰和羊腰,像我一樣比較喜歡帶點油脂口感的,推薦羊腰。烤得內圈很嫩,外圈不會特別肥,兩者一口咬下,順滑可口。

此外,豬腰筋也很有嚼勁,充滿膠原蛋白,適合女孩吃。

承包武漢特色的過早店

除了很多你意想不到的烤物這裡都有所聚集,這條街的神奇之處還在於,武漢地道的過早在這條200m的街上也能找到,並且味道還不差。

辣妹子鮮魚糊湯粉,是武漢為數不多,到下午還有糊湯粉賣的店。不過美中不足的是,你何時去,他家好像永遠都沒有油條。

沒有油條的糊湯粉就像沒有糊米酒的豆皮,被拆散的鴛鴦,總讓人覺得差點什麼。儘管他家用撒子來找補了。

撒子泡進糊湯裡一小會兒再吃上,富有嚼勁的同時又帶著魚鮮味。細細的粉吃起來順滑可口,胡椒也帶著一絲辛辣,令人在夏初的驕陽下,吃上得酣暢淋漓,好不快活。

緊鄰其左的老吳記水餃,賣著很多老武漢人小時候對」餛飩「最初的印象:薄薄的皮,一小坨肉,尾巴拉得很長一片,浮在湯裡。

多年下來,一碗從4元漲到10元,最初的味道還是不變,縱使武漢開了愈來愈多的新式水餃店,但這一小口,仿佛才應是武漢人記憶中的古早味。

就和這條街一樣,縱使近年來,更迭的店面不在少數,但每當走在這裡,就仿佛又回到了最初走在這裡時的古早感:被種類繁多的美食看花了眼,被消防局門口的救火龍颯到冒星星眼……而好幾代人的青春亦都能在這裡找到印記。

美食以外幾代武漢人的青春記憶

1906年,寧波商人宋煒臣邀集10名巨商,成立「商辦漢鎮既濟水電股份有限公司」,建成宗關水廠和「第一高樓」漢口水塔。它們讓漢口比武昌早25年用上自來水。

對很多武漢人來說,漢口水塔不止是曾經的」第一高樓「這麼簡單。在40~60後心中,這裡曾是大漢口最繁華的存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愛跳舞的」班子們「總愛去這裡碰頭,然後再去周遭的舞廳跳上諸如三步踩之類時髦的舞步。

之於80~90後,美食的雲集比其在歷史上的地位更加重要,在漢口,它是遠遠超越戶部巷的存在。

40後 蒿奶奶:

『我以前住六渡橋,我年輕的時候,水塔還是個「氣象臺」,各種大字報貼在塔樓牆上,我們就會在這裡了解新聞。86年的時候,不是變成商場了嗎?就蠻多廣告牌在這邊,也還沒這麼多吃的。

2000年以後,我們家搬到香港路了,我和老伴沒事就會搭個車來江漢路逛逛。13年,老頭子走了。我幾乎再也沒有來過江漢路,上次還是軍運會,我孫姑娘帶我來逛了逛,完全變了個景象啊!跟以前完全不一樣,變化太大了!』

60後 彪哥:

『我小時候住花樓街,二十幾歲時喜歡跳舞,那個時候民眾和旋宮都是舞廳,我就總是往江漢路這裡跑……我記得,水塔上面好像也有個舞廳?現在完全拆變了咩,不過我每次跑車路過,都蠻想找個機會吃哈子的。每次來江漢路,我都拉著我老婆來水塔這裡吃一圈,感覺好多吃的啊!』

80後 毛毛姐:

『水塔這裡,是個武漢的特色吧!很多外地朋友,每次來問我有什麼好吃的位置,我都說你去水塔一家家的吃。

不過,我以前都是自己吃爽,現在有了孩子,想坐著安靜吃個東西挺難的,很多時候都是去買了打包回來吃,雖然有點麻煩,但還是擋不住我們對美食的喜愛,隔段時間就會來上一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作為95後,水塔美食街在我的印象裡,則是初中和同學約在happy站臺碰面前,會走過去端上一碗涼麵,抵抵餓氣;成年後談戀愛,和男友約會時一起走上一圈,排隊買些小吃的存在。

後來,曾經在錢櫃唱著《那些花兒》的同學們也沒能逃過各奔東西的未來,並肩坐著分享同碗糊湯粉的男友也終究離開,諸如此類的散場,似乎和那些歲月更迭中, 沒能逃過「曇花一現」命運的店面有著不可言說的共通之處。

//水塔街上的聯保裡,和外面的嘈雜截然不同,氛圍寧靜而安詳。

但,這條街還在。或許一條老街最美妙的意義莫過於,無論你曾在這裡發生過什麼,愉悅或紛爭,都能被其沉靜地「包容」,一如對天南海北美食的包容,一如那屢次路過,卻鮮少有人會想去探究的聯保裡內,安寧的氛圍:不管外界多麼紛紛擾擾,其內裡的煙火氣和人情味,仍舊生生不息。

水塔美食街的小店你吃過哪家?

最喜歡吃哪一家?

歡迎在評論區告訴我們。

編輯 / 一甜南瓜

攝影 / Path 來源武漢吃貨 侵刪

相關焦點

  • 想再看你一遍 從南到北
    從南到北上天下海奇妙際遇分享而已 臺北-花蓮-墾丁-高雄-臺南-臺中-臺北 順時針環島之行,費用大概人均15000,機票與住宿不多做介紹,會安利幾家自己覺得舒服喜歡的,自行airbnb,booking選擇呀,好房源提前預定喲。
  • 漢口水塔美食街人氣旺,物價與戶部巷差不多
    武漢來了兩年,熟悉的小吃美食街只去過胡夫巷、吉慶街、江漢路步行街,只知道這樣的地方。但是在去江漢路的路上去過很多次,但從未發現周圍有這樣的「好吃的景點」。真是個更熟悉的地方,更容易忽視珍貴的東西。漢口水塔美食真熱鬧。
  • 水塔街乾飯清單已就位,請笑納!
    畢竟在武漢,我真想不到比在水塔街乾飯更便宜的地兒了。串串燒烤麻辣燙,花甲爪爪大雞腿,如果這都不夠味,還有腦花牛蛙臭豆腐.乾飯人,乾飯魂,乾飯也得人幫人。這不,作為一個已經吃遍整條街的乾飯人,水塔街種草/拔草清單,都已經安排的妥妥的!
  • 江漢路蝶變後迎客,帶起了水塔美食街人氣
    22日中午,漢口前進五路水塔美食小吃街,香氣襲人,一排門面100多家貨品琳琅滿目,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街人頭攢動,多家店前坐無虛席,有的還排起了長隊。據悉,此美食小吃街,原本也是武漢一條小有名氣的小吃街。今年,它緊跟江漢路步行街改造升級也進行了整治升級,隨著江漢路步行街重新啟動,它也以全新的整治面重新迎接武漢內外食客。
  • 走出Happy站臺,這條水塔下的美食街,足以讓吃貨們吃上一整天!
    漢口水塔  /在武漢,沒去過黃鶴樓的大有人在,沒逛過江漢路的恐怕沒幾個。守望了武漢百年的「漢口水塔」,鑄就了江城武漢的不朽記憶,而這條水塔美食街,在經歷了重修變遷後有了這條新興的小吃街。這家在水塔開了十幾二十年的板慄絕對算是老字號炒板慄了,原來小編每次來江漢路必須來排隊稱點來解饞,現在價格雖然漲到15塊錢一斤,味道還是當年。
  • 600路沿線嗨吃攻略 105家美食讓你從南吃到北
    躺在床上想一想,早餐、午餐、晚餐、夜宵什麼的,分分鐘鯉魚打挺~不是有首歌這樣唱:「我要從南走(chi)到北,我還要從白走(chi)到黑」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了從南到北貫穿大西安的600路沿線嗨吃攻略,105家美食,從不能割捨的早餐攤到夜市扛把子應有盡有,快來看看吧~
  • 臺灣,讓我再看你一遍,從北到南
    作為一名自由行去過臺灣7次的旅遊者來說,無疑不讓我感到惋惜。惋惜短期內無法自由地出入臺灣,惋惜還沒有踏上過這片土地上的人們短期內也無法自由地感受它動人的風土人情。臺灣究竟是怎樣的一個地方?就讓去過7次的我,從北到南,帶你領略它的美。臺灣,是小時候臺劇中出現的浪漫場景,也是讓周杰倫長胖的珍珠奶茶的故鄉。
  • 鄭州地鐵2號線最新美食攻略,從南到北吃到嗨!
    我要從南走到北,我還要從白吃到黑。我要吃貨們都看到我,但不知我是誰。
  • 在這裡,看清中國南與北:秦嶺為什麼被稱為「中央水塔」?
    從方位上看,秦嶺矗立在秦國都城之南,「天之中,都之南,故名中南,亦稱終南。」所以,秦嶺又被稱作終南山,或者南山。嬴政則認為,「秦為天下之脊,南山則秦之脊也」,於是將終南山改稱秦嶺。今天,終南山、大巴山、中條山、鳥鼠山、華山等都是秦嶺山脈。秦嶺最高峰太白山的主峰是拔仙臺,海拔為3771.2米,是青藏高原以東海拔最高的山峰。
  • 戶部巷封街75天,武漢還有這10條美食街給你填補空缺!
    戶部巷從4月22號起,進行為期75天的改造升級。也就是說,今年五一期間,都不能吃到戶部巷的美食啦!
  • 迎世博600天先行先試示範街——雲南路美食街開街
    東方網12月20日消息:雲南路美食街變了:洪長興、燕雲樓、德大西菜社……一個個閃亮的老字號金字招牌紛紛入住,昔日的違章搭建、破舊的門頭店招一掃而空。昨天,作為本市首條迎世博600天先行先試示範街,雲南路美食街正式開街。
  • 南寧民生路將重現古城門 83歲老水塔華麗變身(圖)
    當陽街經改造呈現新面貌在新華街水塔腳打造水塔廣場5月3日,記者在新華路與當陽街交界處看到,這一帶的建築已被拆除大半,昔日高低錯落的老舊民房和商鋪變成了堆滿砂石瓦礫的平地,只餘高高的水塔仍舊屹立在街角。對於「90後」「00後」的南寧新生代來說,水塔腳是個陌生的地名,但它卻承載了幾代南寧人的記憶。新華街水塔於1937年建成,塔高35.1米,容積300立方米,日供水量約1000噸。水塔建成後,可供水到興寧路、民生路、解放路和當陽街一帶。由於設備老化及供水能力有限,這座水塔於1965年停止使用。1994年被列為南寧市文物保護單位。
  • 東營北二路最新封路情況公布
    大眾網·海報新聞2月26日訊(記者 李江峰)近日,有不少市民諮詢東營北二路封路最新進展情況,2月26日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到施工現場進行了實地探訪為您帶來最新的道路封閉情況供您出行參考
  • 倒計時2天!榆樹這幾家餐廳全場5折等你來吃!
    >天特色:乾鍋鴨頭、乾鍋大蝦地址:繁榮大街與三盛路交匯(法院)北行80米原始韃子烤羊腿持卡5折!好吃上癮的牛扒地址:鐵北路與中心街交匯天天浴池旁電話:;83681499特色超好吃的蝦鍋吃肉不如吃魚 吃魚不如吃蝦地址:繁榮大街與健康路交匯
  • 關於并州南(北)路、府東(西)街等周邊18條街(路、巷)命名的通知
    北)路、府東(西)街在改(擴)建完成後,周邊產生了多條次級街(路、巷),經你們城區上報,我局實地勘察、公示、研究,現命名如下:郵電南巷:位於并州北路與雙塔西街交叉口西北角,南北走向,南起雙塔西街,北至郵電前街。
  • 從北吃到南 臺灣最值得前往的小眾夜市指南
    原標題: 從北到南 這是一份需要你準備好十個胃的臺灣小眾夜市指南   「如果你沒來過臺灣夜市,就等於沒來過臺灣。」   從北到南,這裡的每座城市幾乎都有紅火的夜市。>  || 饒河街夜市 - 臺北數一數二的火熱夜市 臺灣夜市   全長五百多米,這裡算得上是臺北最早一批的夜市了,吃的與其他夜市倒是差別不大,但當地民眾仍絡繹不絕。
  • 上海三大著名美食街,你想吃的都在裡面
    乍浦路美食街乍浦路位於上海虹口區,南起北蘇州路,北至武進路。不要小看這條名不見經傳的小馬路,它是全上海最早崛起的老牌美食街!全程僅1038米,卻是吃貨們的天堂,過去創下無數個第一。雲南南路美食街「步入雲南路,口福,口福,淌下口水無數」這是吃貨們對於雲南南路美食街的讚譽。雲南南路南起金陵東路,北迄延安東路,短短391米,卻匯集各路美食,精彩紛呈。
  • 不要再被忽悠了,真正的武漢美食街在這裡
    有人說來到水陸街才知道,什麼叫「武漢過早界的神話、美食街的泰鬥」。這條街上藏著一家又一家幾十年的老店,餵飽了一代又一代的武昌人。吃刁了嘴的水陸街人,從來不羨慕那些住在網紅美食街的,因為他們想吃什麼下樓就有,隨便一家都能滿足你的心和胃。
  • 我帶著100塊錢,吃遍了兩條街的美食,厲害了我的靖江路,讓你吃到撐!
    在天津有一條神奇的路叫「靖江路」靖江路附近有兩條街全都是美食
  • 武漢本地人都去這條街覓食,堪稱美食寶地
    說到武漢風味,蒸煮煎炸炒,十八般武藝用盡,一個「過早」就已教人垂涎欲滴。再說到武漢小吃街,那更是街頭巷尾,五花八門,有名氣的,沒名氣的,遊客扎堆的,本地人聚集的,像戶部巷、吉慶街再尋常不過。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武漢風物深入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