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簡稱鄂,別名楚、荊楚。省名源自清朝康熙三年(1664年)時湖廣分治,當時大體以洞庭湖為界,洞庭湖以北即為湖北。武漢是湖北省省會,長江與漢江在此交匯劃分出漢口、武昌和漢陽,形成武漢三鎮隔江鼎立的天然格局。武漢自古以來便坐擁水陸交通樞紐,以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素有「九省通衢」的美譽。
武漢的飲食,以過早和宵夜最為經典,可謂一早一晚。武漢人將吃早餐稱為「過早」,武漢最具代表性的特色美食之一,便是過早時的首選:熱乾麵。熱乾麵色澤金黃油潤,醬汁香濃馥鬱,入口筋道鮮美,形態口感均獨樹一幟。
熱乾麵為一方特色,與常見的其它麵條均不相同,既不同於湯麵,也不同於涼麵,形態上與炸醬麵有相似之處。主要特點是將鹼水面經過預加工處理,煮至八成熟時撈出以油拌勻,放涼備用;吃的時候再以此下鍋,迅速燙熟撈出瀝乾水分,精華在於淋上芝麻醬,成品是不帶湯汁的。其它配料酸豆角、蘿蔔丁、蔥姜蒜、辣椒等並無差別;但醋是建議要加點的,因為鹼性的麵條加點醋中和之後,味道會更柔和、醇厚,細嚼會有淡淡的回甘。
武漢是著名的火爐城市,因為氣溫高,所以人們會在麵條中加入食用鹼以防變質。熱乾麵源自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選材使用了不易腐敗的鹼面,預處理是為了能夠縮短現場烹製時間。這麼一看,頗有速食麵條的風採啊,一百年後的今天,各種方便麵都應該得拜熱乾麵為祖師爺。
熱乾麵,從字面上看,可以從三個角度來品味:熱、幹、熱和幹的組合。
熱的意思一方面代表了預加工處理,另一方面代表著要趁熱吃。因為熱乾麵沒有湯汁,撈出後淋上芝麻醬要趁熱才能拌勻,冷卻後一是難以入味,二是麵條成型質感下降會嚴重影響口感。
幹的意思就是不帶麵湯,入口的爽滑沒有麵湯的助攻,那就只能靠其它方面了:一是靠麵條在預處理八成熟時以油拌勻帶來的,二是要趁熱吃方得其味。
熱和幹這兩個字組合在一起,在武漢就發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熱乾麵獨特的口感從這獨特的名字上可見一斑。熱乾麵必須趁熱吃,相比其他麵條,涼麵自不必說,湯麵涼一點依然尚可入口,但熱乾麵稍微涼一點,入口就會感覺乾澀;如果等到涼透,麵條粘在一起再難以分開,甚至用筷子都撬不動了,入口的話連吞咽也會感到困難。所以吃貨們都知道會用一碗現衝現制的蛋酒來配熱乾麵,一邊吃一邊喝。武漢當地的老店也會安排好排骨藕湯或雞湯來搭配,遇到不喜歡太幹的食客,就可以澆點湯汁來調和。
伴隨著升騰的熱氣,瀰漫著獨特的鮮香,那一碗又熱又幹的熱乾麵,那順著麵條的翻轉而流動的芝麻醬,以及所有那些因人而異定製的細節,都是為了能吃出熱乾麵那獨特的味道。這種味道,就是流過心頭的幸福感,是煙火人間的踏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