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貞昌只有兩天時間「組閣」 如何能「大破大立」?

2020-12-15 中國臺灣網

臺當局「行政院長」蘇貞昌率領的新行政團隊14日正式走馬上任。以臺灣的人情政治慣例,人們似乎應對新局給予道賀與期許;但看到蘇貞昌上周末草草完成的「行政院」布局,外界卻很難說出宏圖大展、前途明亮之類的祝福。臺灣《聯合報》15日發表評論說,除了所謂的「敗選者聯盟」外,蘇貞昌的人事絕大多數繼承了賴清德的原班人馬,甚至連因「卡管案」求去的前臺當局「教育部長」潘文忠都重新請回鍋。這樣一支缺乏新意的團隊,能拿出什麼不同政績,令人存疑。

賴清德堅辭「行政院長」時說,只有他離開,蔡英文才能「大破大立」。現在他如願離開,但接任的蘇貞昌採用的卻仍是他的原班老兵馬,九成以上官員不變。如果民眾選後期待的是「大破大立」,蘇卻選擇「賴規蘇隨」的現成路數,只求點到為止。連「破」都不想破,請問,這有什麼「大立」的希望?

民進黨或許會辯稱,蘇貞昌只有兩天可以「組閣」,這麼短的時間讓他很難從容布局人事,因此只能遵循穩定及經驗法則多用舊人。乍聽似乎言之成理,問題是,什麼因素導致蘇貞昌僅剩區區兩天的時間布局?賴清德去年12月初即堅決表明辭意,蘇貞昌「組閣」的消息也在去年12月下旬即有風聲,但臺當局形勢拖在那裡,不進不退。諷刺的是,辭意已決的賴清德拖了50天,接手的蘇貞昌卻只有兩天可以布局;這樣輕重緩急不分的更迭手法,不是在浪費時間和能量嗎?

蘇貞昌的新行政團隊讓人感到新意不足,除了「敗選聯盟」之譏及多數官員原封不動之外,最讓人訝異的,是把因管中閩校長案下臺的潘文忠又找回來重掌臺當局「教育部」。事實上,蘇貞昌前兩天已宣布臺當局「教育部長」將由「科技部長」陳良基轉任;而今為了安插自己的舊屬,他又把已經昭告天下的任命倒轉回去。如此毫無理路的安排,真是令人瞠目結舌。蔡英文請蘇貞昌「組閣」,外界批評是「囊中已空」,沒有人才可用;而蘇貞昌又讓潘文忠重出江湖,更顯示蘇亦是「囊中空空」,毫無變革更張的想法。

尤其讓人納悶的是,蔡當局「卡管」一年落幕,至今猶未交代原由,使是非真相宛如迷霧。而潘文忠在下臺275天後東山再起,莫非是他因不願受賴指使「卡管」故憤而求去,今天則由蘇還他一個公道?如果是這樣,蘇何以不公開褒揚,卻把謎團留給社會大眾?亦或者,蔡當局對葉俊榮放行「管案」仍有不滿,還要讓始作俑者的潘文忠繼續未竟之業?三任「教育部長」耗掉一年的「卡管」事件,如今再回到潘文忠的原點;如此沒完沒了的循環,正見證蔡當局的效率不彰,以及對臺灣虛弱的不以為意。

蔡英文上任兩年多,迄今已陸續任命了三名「行政院長」。首任「行政院長」林全擁有蔡英文的高度信任,卻因政治性格及手段較弱,而難獲綠營人士支持。第二任「行政院長」賴清德雖是民進黨內力挺的明日之星,卻因政治視野較窄及修養厚度不足,時有剛愎的演出。如今,蘇貞昌重作馮婦,其長處是擁有「行政院長」的實戰經驗及執行力強的稱譽,雖無法像林全那樣取得蔡英文全心全意的信任,至少不致像賴清德那樣執拗難以溝通。但蘇貞昌也有他的問題,他過度老派的政治意識,未必足以應對今天的現實;這點,從他參選新北市長時的演出即可見一斑。

無論如何,蘇貞昌最大的挑戰,是如何在蔡英文不時撈過界對行政決策指指點點的情況下,保持自己的行政尊嚴及自主性,繼而培養出兩人從相互容忍到相輔相成的互動關係。蘇貞昌這次組建行政團隊,做得最多的布局其實只是「留人」,沒有提出什麼新面孔;他昨天卻還得意洋洋地宣稱「官員都是我決定的」,未免暴露了自己底氣猶虛。在這種但求「不破」的心態下,要談「大立」,將純屬奢想。蔡英文若仍一意孤行,未來一年臺灣政局要想止跌為升,恐怕希望不大。

相關焦點

  • 傳蘇貞昌農曆年後下臺?陳其邁「闢謠」:捕風捉影程度居多
    @銳看臺灣報導 傳臺灣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農曆年後可能下臺,改由前臺灣地區副領導人陳建仁組閣?曾任蘇貞昌副手的高雄市長陳其邁今對此指出,這個都是空穴來風,從來沒有聽過類似說法,他認為捕風捉影的程度居多。
  • 王廣發:中國企業正在經歷一個「大破大立」的階段
    在全體大會上,圍繞「中國企業海外投資如何開始重塑全球商業版圖」話題,法政集團董事長王廣發表示,由於中國經濟的全方位快速發展,中國企業正在經歷一個「大破大立」的階段,正朝著未來國際遊戲規則積極參與者角色進發。 王廣發指出,中國的國際地位和責任擔當今非昔比,已經開始向全球輸出維持秩序的正能量,甚至連「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都紛紛參與到展示中國正能量的行列中來。
  • 蔡英文留給蘇貞昌時間不多了,別再演了!
    臺灣網絡媒體工作者汪葛雷在臺灣中國時報撰文說,好的包裝能提高產質量感,替銷量加分,但一旦變成過度包裝,縱然短期內評價好,長期必會讓大眾膩煩。這正是蘇貞昌的處境。這次買漫畫給孫女被抓包報統編事件,就是過度包裝的最好案例。
  • 賴清德北上「組閣」牽動新北、高雄市長選情
    黨內人士分析,賴清德北上「組閣」,牽動民進黨在新北市長候選人及臺南市長人選布局,但畢竟候選人的推派不是個人表達意願就有用,還是得由蔡英文點頭才算數。據報導,民進黨內人士指出,民進黨內原本還寄望賴清德參選新北市長,但缺乏這顆亮眼的明星後,可能就會回到中生代的思考,包括吳秉叡、羅致政都有意參選,但這兩人都又各有各的問題,在民調上又未超過半數,若是無法爭取到多數人支持,地方上勸進蘇貞昌、遊錫堃等老將出馬。不過據了解,遊錫堃已公開表態無意再戰,可能要重新思考擬定戰略。
  • 大盤大破大立3300點不堪一擊
    來源:金池jinchill每日點評;10/15 大盤大破大立 3300點不堪一擊周三大盤低開低走,縮量小陰,重心下移,板塊及個股普跌,四大股指委比均為負值,資金分流嚴重,市場人氣低迷;上證50 領銜三劍客走弱,短期權重股無力回天,周六新月,未來兩天大盤修復概率偏弱;由此判斷:大盤不破不立,3300點不堪一擊;技術分析:滬指連續4日K線脫軌,5日均線上攻乏力,新月前後大盤失守中短期均線為大概率;分時段做線空間狹小,絕非熱點量能所能拉起
  • 德國組閣談判有進展:默克爾看到隧道盡頭的亮光
    德國組閣談判有進展:默克爾看到隧道盡頭的亮光 2018-01-22好消息是,經過近4個月馬拉松式溝通談判,默克爾終於看到隧道盡頭的一絲亮光——社民黨在21日的特別黨代會上表決同意該黨正式參與組閣談判。  默克爾因組閣不順而備受煎熬,大致有兩方面原因:一是在去年9月大選中其領導的聯盟黨得票率低於預期;二是與自民黨和綠黨的組閣談判失敗。但追根溯源,還是讓德國和歐洲飽受衝擊的難民危機惹的禍。
  • 大破大立重整田疇 良田沃土潤澤百姓
    大破大立高標準農田改造項目區   7月,行走在臨河區新華鎮東方紅村和召閣臺村大破大立高標準農田內,只見路通渠連,筆直的田埂向遠處延伸,田成方、樹成林、渠相通、路相連、旱能灌、澇能排、漬能降的美麗田野正譜寫著豐收的序曲。
  • 耗時9個月 黎巴嫩完成組閣
    耗時9個月 黎巴嫩完成組閣鄭昊寧黎巴嫩新一屆政府內閣1月31日組建完成。薩阿德·哈裡裡第3次出任總理,就組閣耗費時間過長向民眾道歉。總統奧恩任命哈裡裡為新一屆政府總理,授權他組閣。然而,各政治派別就新內閣席位分配爭執不休,組閣遲遲沒有結果。哈裡裡31日晚些時候在總統府宣讀一份聲明,就組閣時間過長道歉,承諾解決國內各種問題,包括政府債務過高、經濟增速低和腐敗。按照他的說法,「沒有更多時間可以浪費」。
  • 臨河區:大破大立重整田疇 良田沃土潤澤百姓
    今天本平臺繼續圍繞三個配套辦法中的《巴彥淖爾市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實施辦法(試行)》推出第二期報導《臨河區:大破大立重整田疇 良田沃土潤澤百姓》,敬請關注。人不虧地,地不虧人,土地肥了好種糧。盛夏時節,行走在臨河區新華鎮東方紅村和召閣臺村大破大立高標準農田內,只見路通渠連,筆直的田埂向遠處延伸,田成方、樹成林、渠相通、路相連、旱能灌、澇能排、漬能降的美麗田野正譜寫著豐收的序曲。
  • 義大利總統授權貝爾薩尼組閣
    義大利總統授權貝爾薩尼組閣 原標題 [義大利總統授權貝爾薩尼組閣]
  • 德國組閣危機 挑戰政治傳統
    然而,正在發酵的德國組閣危機,不僅讓默克爾總理遭遇執政12年來最嚴重的挫折,更使以「穩定」著稱的德國政治文化傳統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德國組閣危機,有其國內政治勢力分化組合的複雜原因。但如果從整個歐洲政治版圖去觀察,特別是結合過去一段時間其他歐洲國家的選情來看,德國組閣危機所折射的,是社會階層和利益加劇分化背景下歐洲政壇的大氣候。
  • 蘇貞昌焦慮動怒,與鄭文燦脫不了干係?
    除了金門,鄭文燦還造訪了澎湖、雲林等地,並且接連兩天在臺北和新北出席活動。蔡英文愛將鄭文燦的2024年參選臺灣地區領導人的意圖已經十分濃厚,鄭文燦上跑下跑就是在「熱身」。前「藍委」陳學聖直言,從鄭文燦的積極舉動,似乎可以看出,為何最近蘇貞昌在「立法機構」答詢時經常動怒。因為鄭文燦功高震主,震的就是蘇貞昌。
  • 蘇貞昌蔡英文內訌?
    臺灣《聯合報》14日稱,蘇貞昌日前透露早餐和午餐都和蔡英文在一起,12日兩人又罕見地兩度公開同臺,蘇貞昌更是六贊蔡領導有方,顯見外界熱議蘇貞昌是否被架空、「行政院長」是否換人做等話題已讓兩人的關係起了變化。
  • 蔡英文、蘇貞昌開始互相算計
    而臺當局衛福部門主管陳時中不但沒把民眾健康放在心上,卻在媒體上語出驚人說出 「一個人每天吃33塊瘦肉精豬肉,吃好幾輩子都吃不到會生病的量」;隔兩天他又坦言自己也「不想帶頭吃美豬」,一切都是「不得已」。秋鬥以後,蔡英文不得不親自站出來安撫憤怒的民眾,她說:「開放美豬進口只是讓市場多一個選擇,沒有強迫民眾吃。」
  • 蘇貞昌下臺時間點曝光 遊盈隆預言民進黨風暴襲身
    華夏經緯網1月16日訊:據臺灣媒體消息,民進黨當局行政主管部門蘇貞昌就職屆滿2周年,「內閣改組」甚至「撤換閣揆」聲浪不斷,臺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遊盈隆分析,蔡英文沒有信賴的人能力可以跟蘇貞昌依樣穩住陣腳,因此客觀上現階段蔡英文不能沒有蘇貞昌,這是蘇貞昌留任的理由,但是民進黨當局尚未脫離「萊豬」風暴,如果8月「萊豬公投」通過,蘇貞昌勢必要走人負責。
  • 蘇貞昌被「架空」?蔡英文表態:沒有改組的計劃
    撰文:泉泉眾所周知,臺灣「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的地位可以說是僅次於民進黨當局。在許多重大事務上,都會看到蘇貞昌的影子。無論是此前的「振興三倍券計劃」,還是前段時間的「進口美豬事件」,蘇貞昌都是堅決地站在民進黨當局這邊。按道理來說,蘇貞昌與民進黨當局之間的關係應該親密無間。但沒想到,島內近段時間有輿論表示「蘇貞昌被民進黨當局架空了」。那麼,蘇貞昌是否真的被架空了?臺灣「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被架空?
  • 馬來西亞新政府完成組閣
    新華社吉隆坡7月2日電(記者林昊 劉彤)馬來西亞政府最新確認的13名內閣部長2日在首都吉隆坡國家皇宮宣誓就職,標誌著在大選結束近兩個月後,馬哈蒂爾領導的新政府終於完成了組閣。馬來西亞最高元首穆罕默德五世和馬哈蒂爾出席了當天的就職儀式。
  • 蘇貞昌被潑豬內臟
    蘇貞昌被潑豬內臟 據臺灣媒體報導,「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第13次前往「立法機構」發表施政報告。因前幾次收到國民黨阻擾,蘇貞昌無法上臺發表演講。所以此次的會議現場,民進黨採用了人海戰術來佔據主席臺。而國民黨「民代」則是高聲喊叫表示要蘇貞昌道歉。一時間,現場的反對聲持續高漲。但蘇貞昌在民進黨「民代」的保護之下,依舊上臺做了報告。此時,國民黨不滿民進黨對蘇貞昌的保護,便將一桶豬內臟潑向了蘇貞昌,而民進黨也不甘示弱,進行了「反擊」。在民進黨的「保駕護航」之下,蘇貞昌完成了4分鐘左右的施政報告。
  • 馬來西亞組閣博弈加劇
    繼馬哈蒂爾·穆罕默德24日請辭總理職務,土著團結黨、馬來民族統一機構(巫統)等主要政黨圍繞組閣動作不斷。【黨內辭呈遭拒】馬來西亞《新海峽時報》報導,馬來西亞執政聯盟四黨之一土著團結黨24日深夜召開緊急會議並通過決議,拒絕接受馬哈蒂爾辭任黨主席和總理。
  • 聯合報:蘇貞昌的末班車 或蔡英文的頭班車
    中新網3月1日電 臺灣《聯合報》1日刊出社論《蘇貞昌的末班車或蔡英文的頭班車》。社論說,傳出民進黨天王蘇貞昌將宣布競選臺北市長,可謂快準狠。民進黨連傳捷報,2012年有重回「執政」可能。這或許已是蘇的「末班車」。未來民進黨的風格路線,應跟蘇貞昌走?或是跟蔡英文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