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由來與雲霄划龍舟習俗

2021-02-08 雲霄生活

年年節與物相符,筍己成竿燕欲雛。客裡不知端午近,賣花擔上見菖蒲。不知不覺間,端午節就要到了。在我國的傳統節日中,端午節是名稱最多的一個。除端午節外,還有五月節、端陽節、女兒節、龍舟節等諸多專名。時至今天,端午節除了放假一天,吃粽子外,就是南方等地區進行划龍舟比賽。其實,端午節的習俗很多,民間傳說的文化內涵也十分豐富。幾千年的光陰裡,從避瘟驅邪到愛國孝親,端午節一路走來,給我們的民族以健康、信仰和力量。

今年適逢開漳聖王陳元光誕辰1362周年慶典和舉行開漳文化(國際)交流會時節。為此,雲霄縣開漳聖王府燕翼宮管委會藉此盛舉,同時為弘揚開漳精神、傳承開漳文化,組織了「開漳聖王府龍舟隊」,並擔當起主辦方,誠邀雲霄本地的開漳後裔的各姓氏的民眾前來友誼競渡。從而為開漳祖地的傳統節日,增添了光彩和濃濃的鄉俗氣氛,辦了一件實事,又為全民的體育鍛鍊與健康,起到了應有的帶頭作用,因而受到了大家的廣泛支持與好評。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五月節、重午等。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是古代百越地區,如江浙、上海、福建、廣東和廣西、海南等南方一帶,崇拜龍騰圖的部落舉行祭祀的節日,在端午有以吃粽子和競渡等習俗,都與龍相關。而競渡則用的是龍舟。閩南地區端午有掛艾葉、稻枝和榕樹枝以及喝雄黃等習俗。2006年5月,國務院將其列入國家非遺名錄,2008年列為囯家法定節假日。端午節也是中國各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以圍繞才華橫溢、遺世獨立的楚國大夫屈原而展開,傳播至華夏大地,民俗文化共享,屈原之名人盡皆知,追懷華夏,民族高潔情懷。因此,端午節就成了全中華民族(包括臺灣同胞)的節日。

( 陳必成 方章雄 文 圖 )

長按以上圖片識別加入雲霄同城交流群

相關焦點

  • 端午節的由來以及民間習俗
    在二十四節氣中「芒種」前後的節日,以端午節最為有名,端午節也是一年中的三大節之一,「端」是「初」的意思,所以農曆五月初五這天,被稱為「端五」後來又稱為「端午」「端陽」又因為月日重疊為五,也稱為重五。臺灣南部習慣稱為五月節。北部叫做五日節。
  • 端午節的由來及習俗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等。是流行於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自古以來,端午節就有划龍舟、食粽及掛艾草菖蒲等節日活動。
  • 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你知道多少?
    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你知道多少?讓我們來了解一下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吧!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民間的四大傳統節日。自古以來端午節便有划龍舟及食粽等節日活動。自2008年起,端午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2006年5月,國務院將其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審議並批准中國端午節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 盤點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
    盤點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時間:2020-06-25 09:0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盤點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 又到一年端午節,作為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有哪些呢,我們了解一下。
  • 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有哪些?
    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即將來臨,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傳統節日,國家為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在2008年一月一日列入國家法定節假日,並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偉人之名人盡皆知,傳統節日全民共享,小編來給大家介紹一下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
  • 2020端午節是幾月幾日放假安排 由來來歷傳說習俗有哪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端午節是幾月幾日放假安排 由來來歷傳說習俗有哪些? 端午節,作為我們比較重要的傳統節日,許多人都知道是農曆五月初五,可是不是太清楚是公曆幾月幾日,幾天小編就分享下,順帶說說端午節的來歷由來,端午節的習俗等等。
  • 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不只是屈原故事、划龍舟和吃粽子,還有更多
    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不只是屈原故事、划龍舟和吃粽子,還有更多文/@成長新視點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節日,歷史悠久,來歷傳說多樣,習俗更多多彩。最深入人心的來歷,是與屈原有關的故事;流傳最廣泛的習俗,主要是划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和掛艾草(菖蒲)。
  • 【摩瑟家族辦公室】端午節的由來、習俗及詩句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說法甚多,諸如: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 ;紀念曹娥說;起於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吳月民族圖騰祭說等等。以上各說,各本其源。據學者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列舉的百餘條古籍記載及專家考古考證,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比屈原更早。
  • 『端午節的由來和風俗簡介』關於端午節手抄報文字內容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和風俗簡介』關於端午節手抄報文字內容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夥伴都非常有興趣了解,因為這個話題也是近期網絡上非常火熱的,那麼既然大家都想知道『端午節的由來和風俗簡介』關於端午節手抄報文字內容,華圖教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小編便從網上搜集了一些與端午節的由來,端午節手抄報相關的信息,下面分享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吧
  • 端午節的由來與習俗
    農曆五月初五,俗稱端午節,是華人夏季最盛大的傳統節日。端,初也,也就是開始的意思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為午,而午與五又同音,所以,端午又稱端五。
  • 端午節由來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五月節、五日節.在春秋之前端午節是祛病防疫的節日,後因愛國詩人屈原在此日殉國明志而演變成人民祭奠屈原以及緬懷華夏民族高潔情懷的節日
  • 端午節的由來是什麼? 關於端午節的這些冷知識你造嗎?
    端午節的由來是什麼? 關於端午節的這些冷知識你造嗎?時間:2020-06-25 10:1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端午節的由來是什麼? 關於端午節的這些冷知識你造嗎?
  • 端午節的由來及傳說
    端午節是流行於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 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最初為古代百越地區(長江中下遊及以南一帶)崇拜龍圖騰的部族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農曆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後因戰國時期的楚國(今湖北)詩人屈原在該日抱石跳汨羅江自盡,統治者為樹立忠君愛國標籤將端午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部分地區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等說法。
  • 端午節的由來傳說故事50字 端午節傳統風俗有哪些 端午節習俗吃什麼
    端午節簡介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也稱端五,端陽。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龍日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同多於異的。
  • 端午節的這些習俗,除了吃粽子、划龍舟,你還知道哪些?
    蘇軾這一首詩將人的思緒拉到端午節,很多人對端午的習俗還停留在吃粽子紀念屈原上,殊不知端午還有別樣的習俗。汪曾祺《端午的鴨蛋》一文,為我們展示了家鄉端午的風俗:系五色繩、做香角子、貼五毒、喝雄黃酒、畫額、吃十二紅等等。正如他所言,端午習俗早已不是划龍舟吃粽子,時代已經賦予它更多意義。
  • 小學生端午節英語作文:端午節的由來
    小學生端午節英語作文:端午節的由來   Fifth lunar calendar in May for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Dragon Boat Festival' entitled 'terminal five', are the beginning of client
  • 端午節,那些流傳於民間的故事和習俗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端午節,那些流傳於民間的故事和習俗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故五月初五亦稱為端陽節.此外端午節還稱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等.
  • 端午節由來、習俗及溫馨提示
    端午節由來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端午節」為中國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
  • 屈原的故事與端午節的由來!
    端午節是流行於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 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最初為古代百越地區(長江中下遊及以南一帶)崇拜龍圖騰的部族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農曆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後因戰國時期的楚國(今湖北)詩人屈原在該日抱石跳汨羅江自盡,統治者為樹立忠君愛國標籤將端午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部分地區也有紀念伍子胥等說法。
  • 端午節的由來、習俗及意義
    其中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中華民族的四大傳統節日。端午節在中華民族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在2009年端午節還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名錄。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我們生活在大自然的節奏中。每天的日出日落,每月的月圓月缺,每年的春夏秋冬,都蘊含著不變的節奏。我們生活在其中,這是我們和大自然的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