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落泰國的原國軍93師後裔現狀慘景(組圖)

2021-02-13 宣威同城會

凡是到過泰國旅遊的中國人,大多到過一個叫「美斯樂」的地方。凡是進入美斯樂的中國人,心情一定格外沉重 因為居住在這裡的人曾經是中國人,但他們失去了國籍,不得不加入泰國國籍而求得生存。

這些失去中國國籍的人便是原國民黨軍隊93師殘部的後裔。

93師隸屬於原國民黨雲南地區的第八軍,1949年戰敗後在中將團長李國輝帶領下進入現在的金三角地區,與滯留在當地的原國民黨抗日遠徵軍殘部合併為93師。由於無法退回臺灣島,被蔣介石勒令畏縮於金三角地區,等待所謂的「光復大陸」的時機東山再起。

然而,蔣介石食言了,這些殘軍直到老死,也沒有看到老蔣描述的那個時刻的到來。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支殘軍進入了泰國在金三角的國土。讓泰國第一次正視這股勢力的是幾次圍剿的失敗。在解放軍手下屢戰屢敗的國民黨殘部93師對於幾倍於自己的當地軍隊卻強大得很,屢戰屢勝,終於,泰國政府明白他們不是93師的對手,加之自己國內有不少令他們非常頭疼的販毒武裝,需要有強有力的幫手為自己解決這些難題,於是主動謀和了。泰政府願意提供一片地區供93師定居,但不得離開這片區域。唯一的條件是要求93師作為僱傭軍協助泰國政府軍圍剿泰國其他販毒武裝。93師為了自己的生存,不得已向泰皇宣誓,加入泰籍,為泰國政府出生入死。

現在,他們居住的地方美斯樂已成為一個旅遊景點,成為兩岸中國人心中的痛。當遊客來到美斯樂參觀時,導遊首先會帶領大家進入放映室觀看一段紀錄片,紀錄片播放的就是93師的前世今生,當悲傷的音樂低旋,每個中國遊客的心中都擰得緊緊的,紀錄片中的歌詞令人憂傷:「在遙遠的中南半島,有幾個小小的村落,有一群中國人在那裡生活。流落的中華兒女,在別人的土地上日子難過。飽受戰爭的折磨。關心她,美斯樂,看我們該做些什麼;幫助她,美斯樂,看我們能做些什麼。」

從放映室出來,遊客來到「93師博物館」,只見館前的標語上寫著:「斬不斷中國結,理不清臺灣情」,館內陳放著六七十年前93師官兵使用過的各種武器,這些武器很眼熟,因為我們看多了反映抗戰和解放戰爭的影視劇。

來到「異域(殘軍)民族村」,門前懸掛的對聯讓人低頭沉思:「十年北伐,八年抗戰,四年內戰,叱吒金三角,成敗論狗熊」「年年難過年年過,處處無家處處家」,一種曾經效命舊政權、流落他鄉的無奈情緒深刻在每個漢字上。

在村裡,遊人時不時看到一些戲嘻的兒童,他們同樣黑頭髮黑眼晴黃皮膚,也許是殘軍後裔同當地女性通婚了,這些兒童有了泰國人的影子,但也許是血脈的原因,他們看到中國遊客時,感到格外的親切。

讓碧華先生無限感慨的是,這些殘軍後裔雖然加入了泰國籍,但他們絲毫不掩飾他們想念故國的心情,「孤兒是我們的名字,回家是夢裡的呼喚」,一排草房上碩大的「還我國籍」幾個字更是讓人心悸,顯然,他們已拋棄過去的不同政見,認同一個中國,為海峽兩岸目前的強大與富裕感到高興,當然,他們就像棄兒,只能在夢裡露出苦笑。

點擊看大圖

如何從女人背後一眼看出是否是.處.女

由於內容過於隱私,不宜公開。想知道就,關注「宣威同城會」後,回復「處女」二字,即可獲取答案。

加小編微信xuanweizhan報料身邊事。根據投稿內容,可獲5-100元報料獎!

©2016 宣威同城會

(部分內容來自網絡,如涉及版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國軍戰敗後,師長段希文帶著93師逃往泰國,如今他們的後人怎樣?
    很快,泰國政府就得知了這支部隊的存在,原本他們也和緬甸一樣,想要把國軍93師驅逐出境的,不過後來泰國政府見國軍93師人數不多,沒有很大的攻擊力,也不會給泰國帶來很大的威脅,便逐漸放棄了驅逐他們的念頭。
  • 被遺棄的國軍93師,定居泰國幾十年,如今最大願望是「回歸祖國」
    這之中的典型代表就是國民黨93師部隊,他們不僅被國民黨拋棄,而且還因為戰爭的原因被迫流亡。這些人在師長段希文的帶領下,曾經轉戰過緬甸,後來遭遇多國部隊圍攻,無奈只能躲在了泰國。曾經的老兵們已經逐漸的去世,而剩下的那些後人,他們都渴望著回國。歷史的恩怨已經過去,他們心心念念的要回家。那麼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 香港歌星張明敏唱的歌,揭流落泰國山地的中國後裔
    美斯樂 [mqms2]03:52來自呂航在遙遠的東南半島有幾個小小的村落有一群中國人在那裡專生活流落的中華兒女三十年後才知道,這是臺灣資深音樂人陳彼得到泰國清萊採風,見到了當年國軍殘部後代在異國過著流民一樣的慘澹生活,深為同胞們的遭際痛心疾首,當時就掩面失聲痛哭流涕,回到酒店當夜就揮筆作詞譜曲,寫下了這首歌。2013年,我到泰國北部的派縣旅行,邂逅了當地的中國人,他們熱絡地介紹他們來自中國村,就叫美斯樂。
  • 泰國北部有個美斯樂鎮,都是中國遠徵軍後裔,死後墓碑都朝向祖國
    美斯樂是一個很特別的鎮,因為這裡被稱為中國村,美斯樂及附近村落聚居了近十萬居民,其中約有6萬是華人,華人中大部分都是國民黨93師的後裔。他們都是炎黃子孫,過著中國傳統的節日,說漢語,寫漢字,學校也用中文授課。居民以種茶葉為主,直到1970年才加入泰國國籍,但他們會告誡後人永遠是中國人。雖然身居異域,依舊嚮往祖國,死後墓碑都朝向北方,因為北方才是他們的家鄉。
  • 泰國北部有個美斯樂鎮,有5萬中國遠徵軍後裔,死後墓碑朝向祖國
    美斯樂是一個很特別的鎮,因為這裡被稱為中國村,美斯樂及附近村落聚居了近十萬居民,其中約有6萬是華人,華人中大部分都是國民黨93師的後裔。他們都是炎黃子孫,過著中國傳統的節日,說漢語,寫漢字,學校也用中文授課。居民以種茶葉為主,直到1970年才加入泰國國籍,但他們會告誡後人永遠是中國人。雖然身居異域,依舊嚮往祖國,死後墓碑都朝向北方,因為北方才是他們的家鄉。
  • 國民黨93師,全體加入泰國國籍的國軍部隊,也是唯一敢反攻的部隊
    國民黨93師是國共合作時期的傳奇部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加入中國遠徵軍。在同古保衛戰、斯瓦阻擊戰、東枝收復戰等戰役中,這支部隊立下了很大戰功,為敵人提供了有力的支援。渡江戰役後,93師在湖南失利。第八軍軍長李彌丟了部隊,一個人逃到了臺灣島。
  • 93師後代在金三角依舊自稱為中國人,門上貼4個字,字字戳心
    當我們去泰國旅遊的時候,總能遇到一些說著流利中文的黃種人面孔。他們不是泰國人,而是泰國華人。他們總會說自己是國民黨93師的後裔,而這個93師到底是什麼來頭?在泰國境內也有這樣一個地方,他們擁有和我們一樣的黑頭髮、黑眼睛。也說著一口流利的漢語,在他們的門口也貼著春聯,但他們卻沒有中國國籍。這樣一批人的人數龐大,有超過20萬人紮根於金三角處,他們就是國民黨93師的後裔。為什麼這樣一群中國人會流落至金三角,至今無國籍?
  • 正被遺忘的歷史——國民黨第93師
    在高高的孫中山頭像的左右,分別放置有毛澤東與蔣介石的頭像,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旗與所謂的「中華民國」「國旗」也醒目地分列兩邊。我們對於這種毫無立場的設計的疑惑絲毫沒有從這個展示廳的名稱-「國民黨殘軍93師-海外孤軍」中得到任何的解釋。隨著解說員的圖文並茂的介紹,我們才逐漸知道了那段被揭開的歷史。
  • 這支流落外國21年的國軍部隊,告誡後代:我們永遠都是中國人
    在泰國,有一個特殊的地方,叫作美斯樂。隨著網絡信息的發達,我們了解到在緬甸某一處的深山生活著近2500名國軍部隊,這2500人一直在期待某一天能夠回到朝思暮想的祖國,但最終卻無奈定居在了泰國,在這裡和子子孫孫生活,同時他們的子孫都說自己是中國人。這2500人,就是我國解放前的第九十三師。抗日戰爭的時候,印度和緬甸尋求中國的支援,一起對抗日軍。
  • 國民黨93師,建國後反攻雲南還連克四城的部隊,又大勝印軍精銳
    國民黨軍93師原隸屬於國民革命軍第八軍,這支部隊在抗戰時期曾被編入中國遠徵軍序列。1942年2月,第八軍49師,93師進入緬甸景棟地區,在東南亞轉戰1500多公裡,多次重創日軍,給予日軍前所未有的沉重打擊。第八軍在湖南被解放軍擊潰之後,軍長李彌扔下部隊自己逃到了臺灣,93師一路往南方撤退,從廣西逐漸逃到了緬甸和泰國境內。
  • 這位國軍少將國內名不見經傳,但因率部幫泰國平叛卻成泰國人偶像
    美斯樂地處一千三百多米的高山上,風景優美,位於泰國北部。近幾年,茶業發展也讓這裡多了些「名頭「,但這裡更讓外界所熟知的是,這裡有一支曾經被蔣介石拋棄的孤軍,而現在生活在這裡的中國人,多是這支孤軍的後代,這裡的居民多是國軍第 93 師撤退至此的殘部及其眷屬與後裔所組成 ,他們大多祖籍雲南昆明、保山一帶。而這裡面卻誕生了一位傳奇式人物,在解放戰爭中名不見經傳,後來卻成了泰國人的偶像。
  • 揭秘印度皇族後裔現狀:貧民窟求生存(組圖)
    揭秘印度皇族後裔現狀:貧民窟求生存(組圖) 來源:人民網-國際頻道  2013年09月24日15:58 近年來,在一些倡導者的提議下,像蘇丹娜這樣的皇室後裔的生存窘境才得到了政府和社會的關注。 自1980年,蘇丹娜的丈夫Bedar Bukht王子去世後,蘇丹娜便陷入貧困之中。儘管她擁有皇家血統,卻也不得不依靠著每月僅60英鎊的基本救濟金來維持生計,養活5女1子。她所居住的棚戶荒涼、狹小,不得不與鄰居共享廚房,用街邊公共水龍頭洗涮。
  • 揭秘印度皇族後裔現狀:貧民窟求生存(組圖)【7】
    揭秘印度皇族後裔現狀:貧民窟求生存(組圖)【7】 來源:人民網-國際頻道  2013年09月24日15:58 近年來,在一些倡導者的提議下,像蘇丹娜這樣的皇室後裔的生存窘境才得到了政府和社會的關注。 自1980年,蘇丹娜的丈夫Bedar Bukht王子去世後,蘇丹娜便陷入貧困之中。儘管她擁有皇家血統,卻也不得不依靠著每月僅60英鎊的基本救濟金來維持生計,養活5女1子。她所居住的棚戶荒涼、狹小,不得不與鄰居共享廚房,用街邊公共水龍頭洗涮。
  • 泰國有個「中國村」:村民是中國人的後裔,學習中文說漢語
    2020-12-27 14:02:47 來源: 小明娛樂觀察室 舉報   泰國是大部分中國人去玩的國家
  • 解放後,逃入緬甸的國軍後來怎麼樣了?結局讓人唏噓
    不過,大多數士兵都不願意離開,李彌只能帶走了心腹93師。緬甸山高林密,那裡都是一望無際的叢林。剛剛來到這裡,第八軍的殘餘部隊就損失慘重了。即便如此,他們還是咬緊牙關堅持。最後,經過一番摸查,他們和抗日遠徵時期的國軍殘部進行了匯合。從此,這些國民黨士兵便駐紮了下來。此時的蔣介石依舊野心勃勃,他始終通過電臺遙控指揮著。
  • 建國後唯一敢反攻的國軍,一周攻克四縣,最後全體加入泰國國籍
    在這些部隊中,有一支軍隊比較特殊,這個國家是國民革命軍93師。國民革命軍93師隸屬於李彌的第八軍,抗戰時期,93師曾參加中國遠徵軍,這支部隊曾和第五軍等精銳部隊在緬甸轉戰1500餘公裡,浴血奮戰,給日軍造成了沉重打擊。解放戰爭期間,第八軍在湖南被四野擊敗,李彌放棄部隊獨自逃往臺灣,第八軍各部一直往南退,從廣西,雲南退到了緬甸和泰國,寮國的交界地帶。
  • 美斯樂——泰國北部華人聚居村的中國小鎮
    美斯樂原是泰國北部崇山峻岭中的一個普通小山村。這裡地勢險要,山路崎嶇,不僅沒有一塊平地,而且除了幾戶傈傈族原住民外可謂山高林密,人跡罕至。公元1961年,一群由緬甸撤退到此的原國民黨軍殘部開始在這裡駐紮,並給它起了個浪漫的中文名字『美斯樂』。
  • 在泰國有一個小村莊,居民都是我們中國人,一起來看下是哪裡?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是在泰國有一個被遺忘的村莊,被稱為美斯樂,這個村莊就位於泰國北部的清萊府,是泰國目前非常重要的茶葉生產地和旅遊勝地。村裡還有一個非常好聽的名字,叫做中國村。因為村裡有許多華人和當地的泰國少數民族居住在一起,但心裡並沒有忘記我們的祖國,那裡的居民都在中國大陸解放的時候,國軍第93師軍隊從雲南敗退緬甸邊境、流離失所,幾經輾轉來到此地安家,他們很多人都是來自雲南昆明一帶,所以保留著非常濃厚的中國味道,並盛產茶葉。大家都知道,這裡恰好也是泰國盛產茶葉的地方,我相信,當小夥伴來到這裡遊玩的話,就會感到格外親切。
  • 泰國的村落中國人的天下,這裡的同胞很不幸,回國是他們的念想
    泰國的村落中國人的天下,這裡的同胞很不幸,回國是他們的念想1949年,對於很多中國人來說是一件非常艱難的選擇,而在泰國的北部山區中,就有一個村落有著數萬中國人,而在泰國眼中它們是另一個小中國。那麼就和小編一起了解了解吧~在這個泰國深山裡,有一個小村叫美斯樂,裡面生活著很多自稱雲南人的「國軍,在解放戰爭末期,一部分國民黨殘軍逃離至緬甸邊境,這裡的同胞很不幸,回國是他們的念想,由於60年過去了,國軍93師老兵和後裔多達數十萬人,並且在泰北已經形成近百個「中國村」並且人居還達到13000由於他們長時間的漂泊,他們為了能夠在異鄉保留中國文化的根
  • 1949年解放戰爭結束,這支國軍隊伍流亡海外,至今未能回國
    除了前往臺灣的國軍各部,大陸還殘留著許多國民黨的殘軍敗將,93師就是其中之一。據資料顯示,國民黨93師是隸屬於雲南地區的第八軍,前後共更換過四位統帥,分別是呂國銓、李國輝、李彌和段希文。當年,解放戰爭結束,蔣介石只帶走了部分的國軍精銳,93師作為國民黨殘部,無法前往臺灣,被留在了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