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會不會嚴重低估了新冠肺炎通過接觸傳染的風險?

2020-12-16 騰訊網

昨天晚上發了一條微博,表示2020東京奧運會可能會因為新冠肺炎遭遇相當程度的挑戰。

隨後就有網友評論說:所以日本為了還能夠開成功奧運會而故意不去作廣範圍的核酸測試。

這毫無疑問是一種完全站不住腳的陰謀論。日本迄今沒有像中國韓國那樣大範圍作核酸測試背後可能有各種原因、很值得討論,但可以很確定地說無論是什麼原因,肯定不是為了隱瞞患者人數而故意掩耳盜鈴般地以不作測試來自欺欺人。這不僅僅是因為沒有證據,而且若真的只是想要這樣做的話那絕對是紙包不住火,很快就會露出馬腳的,根本不用等到夏天奧運會到來的時候——和普通季節性流感相比新冠肺炎除了早期階段十分相似之外,病程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兩者差異還是相當明顯的,包括重症度和死亡率,包括病理、症狀等各方面細節上微妙卻顯著的差異,只要時間稍微前進一點就根本不可能逃得過醫療機構、媒體和公眾的火眼金睛。所以武漢最初的隱瞞失敗了、伊朗最初的隱瞞也失敗了。換言之,就算日本政府愚蠢到想要撒這樣的謊,國內外也不可能真正給到機會。至於日本為什麼不進行普遍核酸測試,之後有時間了打算另外寫一篇分享。

但不管怎麼樣到這裡就可以簡單總結的是:說日本是為了奧運會而故意阻礙公眾去做核酸測試的說法,就和前幾天微信公眾號糞坑裡冒出的一篇題為『美國這一季導致上萬人死亡的流感裡其實隱藏著許多新冠肺炎!』的垃圾文章一樣荒誕不經、經不起最起碼的推敲:兩種疾病在流行病學特性上的差異決定了假如流感裡真的潛伏著那麼多新冠肺炎案例的話,統計數據早就發生偏差甚至扭曲,怎麼可能逃得過監管機構和科學家們的法眼。

如果真要隱瞞,何必故意營造出北海道這麼地廣人稀的區域裡這麼高患者人數的假象?這麼做不僅不會讓外界對日本更加放心,而且還會讓很多人合理地擔憂起東京大阪等大城市裡的感染狀況。

到這裡,一個非常耐人尋味的新問號就自然而然地浮出水面了——為什麼到現在為止相比東京這樣人口擁擠的超級城市,北海道這樣顯然在地理風貌上更像美國遼闊鄉村的區域會有更多感染者呢?

對此,前日本厚生勞動省傳染病學專家、衝繩縣立醫院中部醫院醫師,也就是前幾天和因為上傳視頻向外界傳達鑽石公主號遊輪裡防疫應對情況問題的巖田健太郎教授展開大辯論的高山義浩寫了一篇長文,提出了若干自己的洞察與見解。雖然這其中難免有一些主觀推測的成分,但非常有參考價值,因此在這裡把文章裡的核心要點分享給蕨經的讀者們,供大家參考。

高山義浩表示,現在日本的狀態有可能像是在乾草垛子下面發生火情,在那裡悶悶地燒,不是集中在一個地方冒出熊熊烈火,而是這一處那一處地呈現星星之火的勢頭。日本應該以鑽石公主號上的狀況為鑑,做好日本本土可能產生鑽石公主號上那樣的集團感染(cluster)、甚至是大型集團感染(megacluster)的最壞準備,想盡辦法提前布置好策略,甚至若局部還有機會的話應該努力爭取將病原封堵。

是的情況的確不容樂觀,但同時也不都是壞消息。根據日本國內到現在為止用心的流行病學調查研究,發現新冠病毒這一病原的感染力似乎並沒有那麼強大,至少似乎沒有普通流感那麼強大。

譬如說發現在電車和餐館等處共享空間的時候日本流行病學調研發現不太會傳染(更不用說在城市裡不會發生空氣傳染了)。如果有人咳嗽或者打噴嚏的話的確有感染風險,也就是飛沫傳播,但現在看起來似乎就連通過咳嗽與噴嚏的傳染都比原先認為的有限。真正高風險的行為是在密閉空間裡與感染者長時間共處等行為。

那這究竟應該如何解讀呢?合理猜測之一是有可能傳染途徑上更加高效的是(間接的)『接觸感染』——門把手、扶手或者衛生間用具上沾染的病毒被手碰觸之後再摸到了自己的眼鼻口等處黏膜而發生感染。換言之有可能接觸感染是更加關鍵的原因。

譬如現在千葉縣確認的三名被感染人員,他們都曾去過同一家健身中心,而且互相在時間點上也不同,提示著健身中心這一公共環境裡沾染病原導致傳染的可能性相當高。假如存在空氣傳染,那麼現在日本早就應該爆發得更加猛烈。假如飛沫傳播真的那麼高效的話,那麼只要人在那裡遊走,就會帶動一大片cluster的產生。一旦變成了cluster就很難追蹤,會在各個區域裡隨機地蔓延開來。但如果不是這樣,如果是接觸傳染扮演更重要角色的話,那麼傳播模式中『場所』的痕跡就會更強,同時也就更加容易把握和控制。所謂的場所包括各種設施、事務機構和醫院等等。

雖然現在還不敢隨意下結論,但是病毒這一潛在特性可能值得重視並加以利用。萬一接下來發現新冠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是接觸感染的話,那麼我們甚至不應該放棄將病毒封死的努力。同時基於這一點,我們還能對什麼樣的聚集活動風險更高進行預判。或許特別需要警惕的是不特定多數人群可能會在一起用到同一些道具的聚集形式,譬如說酒店裡早晨的自助餐就可能風險很高,因為大家可能都會去用同一個夾子去夾菜。這個時候讓酒店裡的服務員來幫大家統一夾菜可能會降低風險。

基於這個思維,學生的畢業典禮可能風險不是很大,因為大家不會那麼多地共用一個道具去頻繁接觸,身體本來就不太舒服的人不來就行了,也可以考慮縮短儀式的時間。學生之間可以避免擁抱握手,而是用碰手肘來互相問候,室內場景時充分保證換氣通風良好,廁所裡可以準備好酒精消毒劑。健身中心和公眾溫泉等地就可能風險較高,能不去就不要去了。總之現階段下,未必需要將所有公共活動停下來,而是基於病原在流行病學調研裡已經展現出來的特性,努力減少不特定多數人員之間直接或者通過道具間接接觸的機會,多準備酒精類消毒劑、縮短時間、確保通風等等。做到這些之後,現階段應該怎麼樣生活就怎麼樣生活。去商場購物一下的感染絕對風險其實並不大。真正最高風險的地方是醫院,目前最理性最有效的預防感染措施恐怕應該是沒事不要隨便去醫院。

根據上述高山義浩的觀點,東京到現在沒有因為地鐵發生爆發式的集團性感染,反而地廣人稀的北海道那裡中刀嚴重這一點就有了可以理解的根據,那就是我們可能高估了新冠肺炎通過地鐵等傳播的風險程度。誠然這種flag是肯定不能亂立的,但事實常常也的確會不符合常識帶來的直覺。另一方面東京地鐵可能也有一些特殊性:身體不適的人可能更願意主動戴上口罩不給周圍的人添麻煩,同時車廂裡常常比較靜默死寂,不停高聲說話的乘客的比例相當低。只要有可能,大家就儘量互相站開或者坐開以保持距離,各自玩各自的手機。在共處絕對時間長度有限的前提下,主動戴口罩、閉嘴、沉默,可能有助於抑制疾病的傳播。東京是這樣,大阪也差不多是這樣。

互相伸出手來能夠碰到一起的距離要小心不要進入,這個距離風險較高,也正是咳嗽噴嚏能夠達到的飛沫距離(1.5米到2米左右)。互相說話時間能短則短,長時間說話增加飛沫感染的風險。說話對象人數能少則少。

但地鐵畢竟是公共場所。回家之後和周圍關係親密的人相處時可能狀況就和地鐵裡完全不同了,各種親密的直接接觸和非直接接觸,最後導致北海道那裡發生了集團性傳播,雖然實際上在湖北遊客還能自由出入日本的那段關鍵時期裡跑去大阪和東京的觀光遊客人數一定超過北海道。從這個意義上說,雖然新冠肺炎很隱匿,完全可能在各地都有水面下發展著的隱藏案例,但如果地鐵裡非常容易傳播的話,到現在這個時間點位上東京的患者人數就應該已經遠超北海道才對了。雖說如此,擠得水洩不通的地鐵車廂毫無疑問是高風險的,應該極力避免。

今年發布的一項研究提示冠狀病毒如SARS和MERS等有能力在非生命體表面上(玻璃、金屬或者塑料)存活長達9天之久。結合今天的內容,我們就更加能夠理解一個行為是有多重要,其重要性無論怎麼去強調都不為過——對,就是洗手了必須了解的真相:洗手在防疫方面的價值遠比你想像的還要大具體病毒可以活多少天,以及具體在各種表面上長時間沾染之後就算不死還有沒有致病能力這些細節,對於普通公眾而言並沒有任何非要去了解、去研究透徹的價值。我們只需要做好我們能夠控制的最關鍵環節就足夠了,其他的以不變應萬變即可。所以前幾天在看到鍾南山團隊繼發表新冠病毒在糞便裡存在之後又宣布尿液裡也發現,導致民間一片沸騰的時候,實在忍不住寫下了一段帶有點戲謔和譏諷的文字:

鍾南山團隊發現尿裡有病毒?!

洗手。

鍾南山團隊發現糞裡有病毒?!

洗手。

電梯裡按鍵上病毒到底可以存活多久?!

洗手。

快遞寄過來到底多少天后才能碰?

洗手。

菜場裡萬一有無數無症狀的患者怎麼辦?!

洗手。

地鐵裡吊環上有病毒的可能性到底多高?!

洗手。

臉上好癢想撓!

洗手。

鼻子裡積累了一個月量的鼻屎想挖個痛快!

洗手。

公廁裡的馬桶蓋子上是不是全是病毒啊?公廁裡到底可以大便還是小便還是既可以大便也可以小便還是既不可以大便也不可以小便啊?

洗手。

廁所裡刷了幾下手機上的朋友圈感染新冠肺炎的可能性到底多高啊?

洗手。

若TA是你最好的朋友,TA就一定會為了你洗手、因為俗話說得好:金朋洗手。

我們會不會嚴重低估了新冠肺炎通過接觸傳染的風險?這個問題的精確答案揭曉還需要時間,但流行病學研究就是這麼有意思:它就好像一個解密機,將一款全新傳染病當做一個高難度拼圖遊戲去解謎。一片又一片、一個線索接一個線索,努力、執著而細膩,最終還原出一副最最接近疾病真實面貌的肖像畫。從這個角度而言,全程密切注視新冠肺炎的動向能夠令我們自己最終收穫很多。除了知識,更有思考和應對未知風險的能力。

相關焦點

  • 新冠肺炎有親密等級之分嗎?飛機上會不會氣溶膠傳播?今晚,張文宏...
    因為愛情,夫妻之間不會互相傳染?有人提問,目前封城已經有兩個星期了,聽張文宏教授提過因為愛情,夫妻之間不會互相傳染,真有這樣的好事嗎?住在高樓裡,如果有鄰居感染了,是不是要立即搬遷?張文宏透露,很多傳染病都可以通過愛情來傳播,第一個是愛滋病、第二個就是新冠疫情。
  • 不小心接觸到癌症病人的血,會不會被傳染?醫生:小心4種病毒
    有位粉絲私信小艾:「去年母親的身體不舒服,去醫院檢查,結果發現得了癌症,那之後我每天都會給母親清洗身上的癌病性潰瘍,結果現在發現自己乳房上也出現了腫塊,有點擔心,所以請問身體不好,接觸了癌症病人的血液會被傳染嗎?」
  • 新冠病毒無症狀感染者是什麼意思 會傳染嗎傳染風險有多大
    二是隱性感染,即人體幾乎沒有症狀或僅有輕微的組織損傷,通過抗體檢測可得知感染過。大多數人能因此獲得特異性免疫力,不但病原體被清除,還能防止再次感染。三是病原體留在被感染的組織中,人體可能沒有任何症狀,但會通過血液、呼吸道或消化道等排出病原體,具有一定傳染性。  「無症狀感染者通常指第三種情況,也包括第二種隱性感染人群的病毒還未完全清除階段。」
  • 韓國酒吧群聚感染:1人傳染102人,2000名接觸者失聯,軍官感染後引發...
    根據最新通報,目前與首爾梨泰院夜店相關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數已升至86例,其中63例為曾到訪過夜店的人員,其餘23例則為上述人員的家人、朋友等密切接觸者。年輕人低估感染病毒的風險韓國的一項調查顯示,20—30歲的年輕人可能會更多地使用大眾交通工具,也難以保持2米的安全距離。此外,認為「新冠肺炎會對健康產生嚴重影響」的民眾平均佔比約75.2%,但在20多歲的年齡段中,這個比例只有66.4%。△韓國一項調查顯示,20多歲的人低估了自身感染的嚴重性。
  • 述評:新冠肺炎疫情風險增大 香港防控措施升級
    新華社香港3月24日電(記者王旭、丁梓懿)隨著海外疫情加劇,大批海外香港居民回港,香港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大幅增加。醫衛專家警告,海外輸入病例有帶來社區暴發的風險。香港特區政府連日來不斷升級防控措施,全力應對疫情擴大風險。
  • 新冠會不會與人類共存?局部少量感染不可避免?鍾南山最新回應
    現在新冠病毒的演變,一方面還要看自然演變,另一方面還要看我們的防治情況。現在說它會變成流感為時太早,估計還不會。一般呼吸道的疾病到了夏天就會減少,到了秋天會不會再來?沒有辦法斷定,會不會到明年再來?沒辦法斷定。這就是為什麼全世界非常積極的發展針對性疫苗的原因,因為目前看起來,新冠肺炎的病毒還沒有出現明顯的突變,用疫苗還是有效的。
  • 江蘇一洗浴中心8人被傳染!新冠病毒在高溫高溼條件下也可傳播
    近日,國際頂尖醫學期刊《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 子刊 JAMA Network Open的一項研究給人們提了一個醒,即使夏季到來,仍要警惕近距離的飛沫傳播和直接接觸傳播。研究發現,江蘇省淮安市某洗浴中心的一位有武漢接觸史的新冠肺炎患者在浴場高溫高溼環境下傳染了8個人。
  • ...市,北京四地升級為中風險!多地緊急下架三文魚,會否傳染病毒?還…
    房山區長陽鎮疫情風險等級已升級為中風險地區北京市海澱區玉泉東商品交易市場檢測出1例無症狀感染者 市場今日已休市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和海澱區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公告稱:近日,在新冠病例密切接觸者排查工作中,發現玉泉東商品交易市場檢測出1例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檢測陽性,為無症狀感染者。
  • 澳洲航空近60名員工確診新冠肺炎 空姐傳染給自己孩子
    航空圈訊澳洲航空(Qantas)員工感染新冠病毒的人數已經升至59人,而且一名空姐還傳染給了自己的年幼孩子。據《雪梨先驅晨報》4月10日報導, 澳大利亞工會理事會表示,共有59名澳航員工(包括37名機組人員)的新型冠狀病毒檢測呈陽性,另有幾名家屬和室友正在等待結果。
  • 國家衛健委宣布新冠肺炎英文簡稱NCP
    江德元表示,新冠肺炎病毒快速檢測試劑一旦有成熟的產品,將繼續組織納入應急審批程序,進行評估和審核。此前,1月26日、28日、31日,國家藥監局已經先後批准7家企業7個產品註冊,擴大了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的供給能力。
  • 海外包裹會造成病毒傳染嗎?吳尊友提醒海淘要注意這些
    11月15日,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關於對高風險進口冷鏈食品實行中轉查驗的通知》,相關中轉查驗從今天11月16日零時起實施。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此前在接受專訪時表示,新的研究發現,原本以為只有冷鏈運輸環節作為新冠病毒載體,實際上進入冬季以後,很多貨物運輸在低溫環境下也產生了類似於冷鏈運輸的傳播環節。所以,除了冷鏈以外,其他涉及到國外的貨物也應該加強檢測。那麼,如果有海外的貨物被新冠病毒汙染了,它們傳染給人的概率大嗎?
  • NHK告誡人們戴口罩來減少被COVID-19患者傳染的風險
    儘管我國疾控中心與諸多醫學專家都在呼籲民眾外出戴口罩,以減少被 COVID-19 患者傳染的風險,但全球仍有許多地區的人們對狡猾的新冠病毒掉以輕心。結果發現,儘管人們最近幾個月一直被告知保持六英尺的距離,但含有病毒載量的飛沫仍有可能被他人不經意間接觸,然後通過觸碰口鼻、眼睛的方式造成感染。當然,這項研究並未徹底推翻早前的衛生清潔建議。疫情期間,人們仍應注意勤洗手和避免觸摸臉部。
  • 腳氣真菌會留在床單上嗎?腳氣會通過床單傳染嗎
    腳氣會留在床單上嗎腳氣由真菌感染引起的,傳染性強,像腳氣通過床單傳染屬於一種間接接觸傳播的方式。它和穿腳氣患者的鞋襪,用同一個擦腳毛巾,睡同一個床單,用同一個被罩,屬於同樣的傳播方式。在日常生活中,儘管這種間接接觸傳染的機率較低,但我們用肉眼觀察不到的是,真菌的生命力頑強,繁殖能力又快,腳氣患者使用的很多家居用品上都會有真菌的影子。可能還有些情況,沒有引起我們的注意,那就是當腳氣脫皮留在床單上時,可能會導致感染,尤其是身體肌膚有破損處,或是身體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極易出現感染。
  • 新聞分析:美國新冠肺炎住院患者為何青壯年居多
    這看似與世界衛生組織此前報告中有關「老年人面臨較高新冠肺炎嚴重感染風險」的說法有所不符。美疾控中心發布的這份報告研究了從2月12日至3月16日之間報告的4226例新冠肺炎病例。在508名住院患者中,年齡在20歲至54歲之間的佔38%,佔比最大。此外,55歲至64歲之間的佔17%,65歲至84歲之間的佔36%,85歲以上的佔9%。
  • 哪些人更容易感染新冠?——年齡、患病史、性別與新冠肺炎患病死亡...
    新冠病毒並不是一個公平的殺手,患病致死率在不同患病人群中差異很大:年老或患有其他疾病會大大增加新冠肺炎的致死風險,同時,男性也可能面臨較高的風險。了解哪些人群最容易受感染/容易出現重症症狀,有助於我們每個人了解自己是否需要採取額外的預防措施。
  • 想愛愛又怕感染新冠肺炎?醫學專家推薦的防疫體位居然是…
    CNN 提到,Theresa 還有更多對抗新冠肺炎的妙招。眼看著秋冬就要來臨,面對孤寂寒冬,人們一定會想聚在一起互相討拍拍。對此 Theresa 建議大家:「當然有美好的性生活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但是在這種非常時期性生活會帶來比平常更大的風險。其實,最零風險的方式就是……自己來。」 沒錯!各位觀眾!快點打開今天第十三次 PornHub 專用無痕視窗,用力給他尻爆!
  • 貓咪的弓形蟲會不會傳染給人?
    貓咪的弓形蟲會不會傳染給人?貓咪會不會傳染給人弓形蟲?答案是會,但是不要看到這一句馬上就告訴身邊人不要養貓貓了啊,看看接下來的詳細內容,讓我來告訴你,貓咪的弓形蟲是什麼,到底怎麼樣才會傳染給你,不要隨意丟棄貓咪哦!!
  • 吃三文魚會傳染新冠病毒?病毒專家:三文魚無罪,但暫時不要吃
    從案板檢出新冠病毒有可能是來自汙染,比如感染者的飛沫、其他物品等造成案板汙染。目前暫未發現,海產品、肉產品是疫情傳播的源頭,沒有證據表明新冠病毒通過三文魚傳染。不過,三文魚在捕撈、儲藏、加工、運輸、銷售等環節中,有可能被病毒汙染。 國家衛生健康委專家組專家施國慶稱,新發地場所發現三文魚有被汙染的情況,但是進入汙染場所之前的三文魚並沒有檢測出新冠肺炎病毒。
  • NBA發布新冠肺炎通知!「Curry庫裡感染新冠肺炎」?
    新冠肺炎在美國的情況日趨嚴重,截止到今天早上九點,美國已經累計確診572例新冠肺炎患者,佛羅裡達洲已經早已宣布進入公共衛生緊急狀態,前幾天洛杉磯24小時內接連確診6例新冠肺炎患者,使得洛杉磯政府官員也宣布當地進入緊急狀態!
  • 馬來西亞一公司董事確診新冠肺炎,曾與一名前政府部長有過接觸
    《馬來郵報》2日披露一則消息稱,馬來西城市發展機構控股(UDA)當天證實該公司一名董事近日確診感染新冠肺炎。報導稱,據悉該患者曾與多名馬來西亞政府高官共同出席活動,還和一名前政府部長及其副手有過接觸。不過,《馬來郵報》同時援引一名消息人士的話說,目前,與該患者接觸過的兩名前政府官員均未被發現感染新冠肺炎,仍在進行相關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