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會不會與人類共存?局部少量感染不可避免?鍾南山最新回應

2020-12-21 生活報

4月14日,騰訊醫典聯合「南山呼吸」,邀請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鍾南山解答新冠肺炎疫情相關問題。

鍾南山:

新冠病人不會有很明顯肺部的後遺症

主持人問:治療後的新冠患者會不會有後遺症?類似纖維化。

鍾南山回答:跟17年前的SARS患者比起來,肺的纖維化程度比較輕,纖維化改善恢復比較快;三、四個月以來我們做過一部分患者肺功能的檢查,總的來說肺的功能有些下降,特別是肺的彌散功能,即肺泡裡利用氧的功能,通過一個屏障,氣體交換的功能有些下降,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功能會恢復,所以我不認為新冠病人會有很明顯肺部的後遺症。

鍾南山:

中國醫生都是好樣的

主持人問:到底是什麼樣的意志支撐著這些支援武漢的醫生?

鍾南山答:救死扶傷,治病救人,一方有難救八方支持,中國的醫生從來都是白衣天使,本性沒有改變,並不是地震來了,疫情來了,才是白衣天使。中國的絕大多數醫生只要提出請求,號召大家去武漢,去國外,還有去形勢動蕩的地區,都二話不說去馳援了。作為最根本的素質,大多數中國醫生都是很負責任的,特別是在這次疫情中更明顯地體現出來了。中國醫生有犧牲的,說明他們沒有計較他的家庭,積極響應地去了,後來也順利地完成了任務。從某種程度來說,中國醫生都是好樣的。

鍾南山:

將新冠肺炎說成流感

還為時尚早

主持人問:新冠病毒會不會較長時間與人類共存?

鍾南山答:新冠病毒現在變異很適合在人體內生存和傳播。現在新冠病毒的傳播力很高,比SARS、MERS、流感都高。病死率遠遠比流感高,以後雖然它的傳播力很高,但病死率慢慢降下來了,病毒的演變我們沒辦法操縱,但會有一個過程。將來會不會變成象流感一樣存在下來,不是沒有這種可能。但是目前看起來還不行,因為現在的病死率還很高。

我們指望的是疫苗。幾十年前,在中國在世界,有幾個傳染病,天花,小兒灰脊質炎、傳染率、病死率都很高。後來就是發展了天花疫苗才免疫了。對新冠病毒真正要解決問題還是靠疫苗來解決。決不能靠群體免疫,代價太高了,死亡的病人太多。

新冠病毒,我估計新冠病毒還不會那麼快消失。17年前的SARS能傳染人,但沒有真正人傳人,6-8%的人感染過SARS,當年果斷把果子狸的傳染源切斷了,就好很多。

現在新冠病毒的演變,一方面還要看自然演變,另一方面還要看我們的防治情況。現在說它會變成流感為時太早,估計還不會。一般呼吸道的疾病到了夏天就會減少,到了秋天會不會再來?沒有辦法斷定,會不會到明年再來?沒辦法斷定。這就是為什麼全世界非常積極的發展針對性疫苗的原因,因為目前看起來,新冠肺炎的病毒還沒有出現明顯的突變,用疫苗還是有效的。

鍾南山:

局部少量感染不可避免

保持距離、平時不參加集會

大疫情機會不大

主持人問:隨著國內疫情相對穩定,但隨著輸入性病例持續存在,對我們會有什麼潛在性的危險?復工復產的情況下,輸入性病例會讓國內疫情嚴重化嗎?

鍾南山答:經過前一階段將近三個月的積極防控,我們國家採取非常強力的抑制政策,現在國內傳播基本沒有或者很少。中國處於聯防聯控的情勢下,自己產生新的病人以及傳播降到最低,現在的問題是在國外,中國以外的很多國家,包括歐洲、美洲、非洲、東南亞,現在的疫情比較嚴重,患者繼續增高。這些人凡是有交流,就有可能重新發生一些疾病。風險是永遠存在的,我們不可能沒有交流,現在國內國外很大的差距,國外病例還在增加,接觸人群感染存在的機率很高,他進來(入境)以後可能會有傳染,要避免出現群體性的暴發。

鍾南山說,目前群防群控,大家都有了自我的防護意識,比如聚會、在小的地方開會等,我們都有明確規定。按照這樣的規定,即使有一個或者幾個感染,一旦早發現、早診斷、早隔離,就不會出現像第一波那樣的暴發,局部有少量的感染是不可避免的。

對於復工、復產、復學,鍾南山表示,現在大多數地方已經復工、復產了,復學很快要開始了。在同一個地方,同一個房間裡面有很多人群聚集,當然很值得警惕。「再加上我們各方面的自我保護,我自己的看法,產生比較大的互相傳染機會不大。最後可能面臨著外來輸入的傳染風險,風險不等於現實,如果能夠做到原來那一套積極的防控,保持距離,平時不參加集會等情況,我想不應該產生比較大的疫情。」

鍾南山:

很少數患者會「復陽」

但病毒已經死了,不存在感染性

主持人問:多次核酸檢測陰性之後轉陽的病人是否普遍存在?如面對這種病例應如何應對?復陽之後的病人是否具有傳染性?復陽後的病人是不是很難完全排除這個病毒?

鍾南山答:首先可以這樣說,在臨床治癒的病人裡頭有一小部分存在這個情況,核酸檢測是陰性的,後來又出現陽性情況。從我們現在所有掌握的資料看起來,還要做一些檢測,比如說檢測血清裡的抗體,比如它產生了大量的保護性抗體IgG,對病人本人來說即使查出來是陽性的核酸,但他不會再感染,因為他身體產生足夠多的IgG。就像得了流感以後,相當長一段時間不會再得流感,因為產生了抗體,有抵抗力。

另外還有一種可能,這個可能相對少一些。在大便、糞便或者上呼吸道又檢測出陽性,這對絕大多數病人應該是一個核酸的片斷而不是病毒。因為有人做過觀察,對樣本進行培養,發現培養不出病毒。說明病毒死了,已經不存在感染,它只是有核酸的片斷可以檢測出陽性,這是大多數情況。

有很少數的情況是這個病人並沒有康復,可能他免疫功能低下,可能有很多合併症。在這種情況下,他發燒退了,檢查上呼吸道是陰性,但實際上他沒有好,過一段時間就出現陽性,這個情況還是可能存在的。所以出院之後14天還要緊密跟蹤他,另外注意他的周圍,會不會有傳染性。我們臨床觀察發現,他傳染給別人的機率不太高,他本人絕大多數不會再感染,他會不會傳染給別人?大多數不會。當然因為我們對這個疾病的認識還不夠,我們還要持續觀察,觀察他本人,也觀察他周圍的人。

鍾南山:

瑞德西韋、氯喹

的確對新冠病毒肺炎治療有效果

中藥連花清瘟、血必淨

療效已有初步研究數據證實

針對目前藥物研究和疫苗研究有何進展的問題,鍾南山表示,在《新英格蘭雜誌》發表的一篇很多個國家聯合做的研究,有相當大的進展,在疫情開始階段,美國吉利德公司研發的瑞德西韋,當時認為有效,但做得不夠。昨天在《新英格蘭雜誌》發表的最新報告,研究了53個重症病人,發現它的有效率能夠達到68%,也就是說重症病人原來病死率差不多是50%,用了藥以後可以降到18%,那是相當大的成績,這是比較有效的。

鍾南山說,中國做了不少嘗試,目前看克力芝效果並不是太明顯,我們對氯喹做了一些研究,發現氯喹的確對新冠病毒肺炎是有效的,平均病毒轉陰的時間是4天,對照組是8、9天,這個症狀改善是非常肯定的,我們很快就要發表,這也是很有效的辦法。到目前為止,真正作為藥物來說,這兩個看起來比較肯定。

主持人提出,包含中醫藥在內的傳統醫學在本次疫情中研發出了很多處方、方藥、成藥、治療方案等等,但是網絡中很多人對此提出很多異議,傳統醫學對新冠肺炎防控的價值體現在哪裡?

鍾南山表示,新冠肺炎從中醫來講主要症狀是熱和溼,主要是溫熱、溼熱。它有很多症狀,比如咳嗽、發燒、無力甚至腹瀉等等,中醫藥對這些症候的治療一般是有效的。

據鍾南山介紹,中藥在此次新冠肺炎防控過程中一開始就介入了,它是有些效的。我們現在用了很多中成藥,有辨證論治的參與,看起來有一定效果。

「我們實驗室發現連花清瘟雖然對抗新冠病毒肺炎比較弱一些,但是由新冠肺炎引起的組織細胞炎症的損傷,它有很好的抑制作用,這是從基礎的研究中發現的問題。」鍾南山說。

鍾南山進一步解釋,連花清瘟對減輕發燒,減少呼吸道咳嗽症狀,加快恢復都有效。對於病毒的轉陰率和對照組相比,它有縮短的傾向。對減輕發燒,減少呼吸道咳嗽症狀,加快恢復都有效。我們認為,對於輕症和普通型,連花清瘟就被證明有效,不光在國內,在國外也可以推廣。

鍾南山透露,對重症也使用了血必淨,血必淨主要是活血化瘀的方子,我們通過研究發現對重症肺炎有效,對新冠肺炎是否有效,也需要一些循證醫學的證據。我們現在正在總結,初步看起來它也是有效的,減少了病死率。

鍾南山表示,中醫和西醫治療是否有效,不能憑印象,一定要用現代循證醫學的方法來證明,有效就要推廣。在中國它是常用的藥物,新冠肺炎是新問題,是否有效要證實。對國外來說就是一類新藥,你證實它有效國外也可以推廣。

鍾南山答惠若琪:

體育運動要變成

像吃飯、睡覺一樣必須的活動

同時,直播還邀請中國女排前任隊長惠若琪參與互動提問,鍾南山分享了運動健身心得。

惠若琪提出,您曾經在全運會獲得400米欄的冠軍。在經歷了非常高強度的體育鍛鍊之後,轉變成日常的生活,您是如何進行體育鍛鍊的?怎麼把體育鍛鍊變成一種生活方式來面對挑戰?

鍾南山說,「我一直關注中國女排的比賽,女排精神對我鼓舞很大。」

據鍾南山介紹,他年輕的時候喜歡競技體育,在1959年第一屆全運會上的400米欄項目中打破了當時的記錄。他在年紀大了以後很少參加競技體育,但是鍾南山形成了一個習慣,喜歡體育活動。

在他看來,體育運動要變成像吃飯、睡覺一樣必須的活動。

鍾南山說,我年輕的時候喜歡跑步,也喜歡打球,後來年紀大了,還是堅持跑步、快行,健身等運動。

他透露,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根據實際的情況,他選擇了在室內騎自行車,室內健身等體育運動。

「堅持體育運動,一般在三四十歲,鍛不鍛鍊感覺不會很大,到了五十歲,六十歲,你就會感覺有區別。當然到我這個年齡,就有更明顯的區別。」鍾南山說道。

來源:新民晚報

相關焦點

  • 鍾南山最新解讀!局部少量感染不可避免!信息量很大!
    4月14日,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鍾南山接受媒體訪問。新冠肺炎藥物研究進展如何?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是否有後遺症?新冠病毒是否會較長時間與人類共存?對公眾而言,應該做好哪些準備?鍾南山院士最新解讀來了!
  • 鍾南山最新回應……
    新冠肺炎藥物研究進展如何?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是否有後遺症?新冠病毒是否會較長時間與人類共存?對公眾而言,應該做好哪些準備?鍾南山院士在接受騰訊醫典的採訪中一一解答。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功能會恢復,所以我不認為新冠肺炎恢復的大部分病人會有很明顯肺部的後遺症。鍾南山:將新冠肺炎說成流感還為時尚早鍾南山:新冠病毒現在變異很適合在人體內生存和傳播。新冠病毒的傳播力很高,比SARS、MERS、流感都高。
  • 鍾南山稱「新冠病毒出現環境傳人」,難道新冠真的要與人類共存了嗎?
    鍾南山稱「新冠病毒出現環境傳人」,這有別於人傳人。 以前鬧得很厲害的禽流感,豬瘟,由於不會動物傳人,所以雖然在動物界鬧騰得天昏地暗,但是仍然被人類控制住了。 而新冠病毒的傳播方式主要是人傳人,導致新冠發現一年後,歐美國家依然得不到有效控制。
  • 蚊子會傳播新冠病毒嗎?新冠肺炎是否有後遺症?鍾南山最新回應→
    我不認為這個辦法(可行),我們有很多辦法,我們能預防、我們能防護、我們會爭取時間、爭取製成疫苗。」鍾南山說。單純乾咳不能說明感染新冠肺炎乾咳一定就是感染新冠肺炎麼?是否可自檢?沒有任何證據表明新冠病毒會通過蚊蟲傳播直播中,鍾南山表示,病毒在高溫下的存活率以及活動率較差,但沒有任何證據表明新冠病毒能夠通過蚊蟲傳播。
  • 流感與新冠共同感染怎麼辦?鍾南山最新觀點來了
    11月27日,首屆中國衛生健康科技創新發展大會在廣東深圳召開,主題為「科技創新助力新冠疫情防控」。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出席大會主論壇,並作《中國臨床科技進展與新冠疫情防控》主題發言。回顧武漢抗疫過程:中國及時向世衛組織報告新冠疫情鍾南山表示,在中國最早發現新冠肺炎有聚集性感染、報告給有關部門的是湖北中西醫結合醫院呼吸與重症醫學科主任張繼先,當時是2019年12月27日。經過全系列分析,隨後中國及時向世衛組織報告新冠疫情。
  • 板藍根能治新冠?鍾南山回應了……
    板藍根能治新冠?中國基金報 安曼你搶購的板藍根可能還沒有到貨,事情就逆轉了……鍾南山回應:有人斷章取義10月23日,據第一財經報導,鍾南山在回應板藍根可以治療新冠肺炎這一說法時表示
  • 全球疫情形勢嚴峻,哈佛大學研究發現:新冠病毒或與人類長期共存
    哈佛大學最新發現:新冠病毒可能與人類長期共存但大家先別高興得太早,因為最近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發了一篇論文,根據文中描述,無論是否能研發出疫苗,新冠病毒都可能會陪伴人類到2025年。
  • 鍾南山最新預警:已出現4例!
    11月27日,在深圳舉行的首屆中國衛生健康科技創新發展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發表了題為《中國臨床科技進展與新冠疫情防控》的主旨演講,對當前疫情、新冠病毒與冬季流感共感染、疫苗研發等問題作出最新研判。
  • 鍾南山擔心的事發生了,世衛公布疫情新消息:抗體減少或再次感染
    在新冠肺炎病毒大流行背景下,世界人民可能要度過一個十分黑暗的冬天,而最近鍾南山擔心的事情發生了。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疫情的最新消息,隨著痊癒的時間增加新冠肺炎病毒確診患者體內抗體減少,有可能會再次感染。
  • 全球抗擊新冠政策大比拼:零新冠感染病例政策 Vs. 與新冠病毒共存...
    本論文的後半部分將對比分析「零新冠感染病例政策」和「與新冠病毒共存政策」,驗證有效的抗疫政策路徑。當然,要將這種傳播性極強的新冠病毒的感染病例維持在零狀態,的確並非易事。因此,在中國每當發現新確診新冠病毒感染病例時,就會對局部地區實施嚴格的行動限制和徹底地核酸檢測,以防止傳染擴散。
  • 今年冬天,新冠疫情還會再次發生嗎?
    無獨有偶,鍾南山院士在接受採訪時,也表示:新冠肺炎將與人類共存,就如同2003年非典SARS一樣。實際上,17年前的非典SARS並沒有被完全消滅,每年在南方地區都會有人感染,只是感染人數較少,沒有產生大規模疫情而已。鍾南山院士還表示: 「新冠肺炎疫情與非典SARS類似,一旦產生之後,就作為一個新物種在世界上存在,未來將與人類共存!」
  • 鍾南山:中國不會再現幾萬人感染,希望自己能活到2035年
    據世界衛生組織最新數據,歐洲區域新冠累計確診病例已突破1000萬例。此外,美國最近7天平均單日新增新冠確診病例74532例,創下疫情暴發以來7天平均日增數的最高紀錄。對於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是否會在中國暴發的問題,10月31日,鍾南山在2020第二屆中國醫師公益大會上表示,中國採取這麼強力的防控措施,最突出的是在社區層面的群防群控,做得非常出色。
  • 約90名中國工人在以色列感染新冠!關於近期疫情,鍾南山作最新判斷
    約90名中國工人在以色列感染新冠!關於近期疫情,鍾南山作最新判斷 2020-08-19 17: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冠病毒新變體蔓延歐洲!國內會爆發二波疫情嗎?鍾南山最新判斷
    面對歐洲疫情的擴散,國內是否會爆發第二波疫情?新疆喀什出現的大量無症狀感染者是否會影響國內的疫情防控呢?連日來,歐美新冠疫情急劇反彈,每日新增病例持續維持在高位,面對洶湧的疫情,歐洲多國也開始出臺新一輪的防控舉措。
  • 鍾南山稱已出現同患流感和新冠病例,防控關鍵是做好自我防護
    冬季流感和新冠防控感染的關鍵是什麼?11月27日,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為深圳疫情防控點讚。他說,流感與新冠防控感染的關鍵是做好自我防護,他鼓勵深圳乃至全國的科技工作者要繼續抓緊開展新冠病毒科技研發,不要放緩科研的腳步。
  • 鍾南山、張文宏談無症狀感染者;青島嶗山衛生局回應核酸檢測外國人...
    鍾南山判斷國內不會有第二波疫情暴發4月1日,接受採訪時,鍾南山表示無症狀感染者不會引起大暴發。他表示,因為我們有強有力的監測系統,一旦發現(無症狀感染者)立即隔離,同時對相關接觸者也立即隔離觀察,第一時間切斷傳播鏈的話,不會出現像第一波那樣的疫情暴發。談及無症狀感染者是否具有傳染性、有多強的傳染。
  • 新冠疫苗哪家強?鍾南山這樣說……
    新冠疫苗哪家強? 11月16日,鍾南山院士出席2020官洲國際生物論壇,對當前疫情作出了最新研判:「目前世界對疫情發生的規律還沒有摸清,也未進行溯源,治療也沒有極具針對性且非常有效的藥物,部分藥物如瑞德西韋僅在一開始發現對治療新冠有用。」
  • 鍾南山最新提醒!
    鍾南山最新提醒!,新冠病毒的環境傳播是新出現的課題,需要科學家尋找規律並研究預防措施。鍾南山指出,國內疫情防控面臨兩大風險,一是境外輸入,二是新冠病毒通過環境進行傳播。「冷鏈外包裝的病毒會不會使人感染?病毒濃度達到多高會出現感染?病毒能夠存活多少天?這些新問題都需要我們找出規律,研究預防措施。」
  • 新冠病毒將會終結人類?舒蘭聚集感染的背後讓人細思極恐
    直到新冠肺炎疫情在新澤西州暴發,麥可·梅爾赫姆才突然驚覺:「我以前也患過流感,但症狀從未如此嚴重」。他堅持去做了血液抗體檢測,結果是已有新冠病毒抗體,而且是IgG抗體,其持續時間比通常感染後約一周產生的IgM抗體的壽命更長。梅爾赫姆還回想起,身邊的朋友也曾在去年11月、12月生病,這些人也許早已被新冠病毒感染。
  • 三種假設 新冠患者治癒後會再次被感染嗎?|新冠病毒|新冠|新型冠狀...
    專家們對有關新冠病毒患者治癒後是否會再次被感染的問題提出了幾種假設和分析,他們試圖對這一問題做出回答,而這些問題引發了對遏制新冠病毒流行病抱有幻想的研究人員的擔憂。新冠病毒疫情最初爆發地中國的相關報導稱,廣東省的新冠病毒治癒率約為14%,《人民日報》援引廣東省疾控中心副主任的說法稱,有關新冠病毒治癒者可能會再次被感染的說法引發了人們的擔憂,擔心治癒者被再次感染後會出現相同的症狀,並且有可能傳染健康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