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臺綜」水土不服,《聲林之王》暴露華語樂壇發展現狀

2020-12-24 有點娛樂範兒

近幾年來,大陸綜藝在數量上呈現井噴之勢,在這其中,諸如《中國好聲音》、《偶像練習生》、《聲入人心》等選秀節目更是成為年度現象級。而回憶起臺灣一檔算得上盛榮之景的選秀節目,則要追溯到2007年的《超級星光大道》。在此背景下,我們在2018年末迎來了一檔來自臺灣的選秀節目,名為《聲林之王》。

在臺灣地區近年來本土選秀熱門缺乏的情況下,《聲林之王》引起了臺灣媒體至民眾的廣泛關注和好評。

第一期播出後,節目視頻就立刻登上了Youtube發燒榜榜首,在Dcard論壇引起熱烈討論的同時,PTT臺綜板也被推爆,最高在線人數高達81379人;第二期播出後,節目在愛奇藝臺灣站被票選為「綜藝熱度榜」第5名;第三期《聲林之王》10月26日在ETtoday新聞雲APP上播出,同時最高在線人數達12.16萬人,總觀看人數近百萬。

因為單集製作費約千萬新臺幣(約等於人民幣幾百萬),對比當初火遍大江南北的《康熙來了》每集幾萬新臺幣的製作費,《聲林之王》還被評為臺綜裡的大製作。

但就是這樣的一檔大型臺綜,卻被許多大陸網民指出畫質粗糙、剪輯凌亂、字幕組不專業、製作老舊等問題。

《聲林之王》的舞臺布景整體呈現大陸十幾年前的水平

事實上,若從華語綜藝節目的歷史來看,臺灣綜藝節目的巔峰要比大陸來得更早一些。在那個還沒有《中國好聲音》、《偶像練習生》的年代,臺灣的綜藝史上就已經迎來了如《超級星光大道》和《超級偶像》這些歌唱選秀節目,並佔領了大陸的綜藝市場。

以至於在後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大陸節目都深受臺灣綜藝的影響。

而當大陸綜藝在多年探索之下,相繼從臺灣引進主持人、製片人到引進國外優秀綜藝再到開始自我創新之路並穩步前進時,臺灣綜藝卻日漸沒落。

與內地強大的資源配置相反,臺灣綜藝因為沒有資金投入,只能在簡陋的攝影棚裡錄製完成,紅了多年的《康熙》也一直是室內取景類訪談對話節目;特別是當早期像江吉雄這樣的製片人,後來是歐弟、蔡康永這樣的主持人,然後是小甜甜、寇乃馨、小s這樣的綜藝咖,逐漸進入到大陸綜藝界,在推動大陸綜藝發展的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臺灣綜藝界的人才空心化。

一定程度上,《聲林之王》也暴露了臺灣樂壇的現狀。

在《聲林之王》中,我們可以看到2007年在《超級星光大道》一舉成名的「星光幫」兩大王牌林宥嘉和蕭敬騰擔任導師,在後期還能看到徐佳瑩、李千娜、李佳薇這些同樣來自星光大道的學弟妹。從某個側面來說,在華語樂壇群雄割據、百家爭鳴的這十年間,星光大道的歌手仍然佔據了臺灣地區主流市場上不小的份額。

從左至右依次為徐佳瑩、李千娜、李佳薇

當我們仍然能夠在臺灣的主流音樂市場上看到張惠妹、蔡依林、陳綺貞等人發新歌引起不小的迴響時,大陸地區發新歌的歌手則是華晨宇、易烊千璽、毛不易、艾熱這些我們在十年前根本沒聽過的新晉歌手,這似乎也側面反映了華語主流音樂的行進之路。

從左至右依次為華晨宇、易烊千璽、毛不易、艾熱

從80、90年代香港歌手的光輝歲月,到90年代末和2000年時期臺灣樂壇的一片榮景,這十年來華語樂壇的天平逐漸倒向大陸地區似乎是一個趨勢。至少,我們能看到大陸推陳出新的選秀節目,而臺灣地區這幾年幾乎沒有像《超級星光大道》一樣能夠引起關注的選秀節目,如《聲林之王》。當然,這並不是說大陸地區已然成為了華語主流音樂的重鎮,因為到今天為止,樂壇最紅的歌手仍然是那些以臺灣地區為起點的歌手如周杰倫、張惠妹、五月天、蔡依林、林俊傑等人,而歷來許多大咖歌手稱王封后的臺灣金曲獎也仍然是華語流行音樂的最高指標之一。

從左至右依次為周杰倫、張惠妹、蔡依林、林俊傑

如果說今天的臺灣流行樂壇呈現出來的是一種欲振乏力的現象,大陸流行樂壇卻也並見未有崛起之勢,遑論之香港樂壇。我們會說,今天的大陸流行樂壇有毛不易、李榮浩、薛之謙、易烊千璽、張碧晨、張靚穎、周筆暢、張杰等人,但他們之中卻沒有一個是稱得上「紅透半邊天」的。比起上世紀90年代的四大天王,抑或是千禧年之際的周杰倫、陶喆、王力宏,這個年代幾乎是沒有超級巨星的。

整體上,臺灣綜藝和華語樂壇呈現同樣的狀況:青黃不接、後續乏力。但困境之後是遁入低谷還是絕處逢生?相信在新生代的努力奮鬥下,未來會是光明的!

相關焦點

  • 警惕華語樂壇「狼來了」周杰倫專輯預售滿堂紅
    是華語樂壇所提防的狼?還是所期盼的重整華語樂壇新指標的歸來郎呢?本文透過華語樂壇時事評論分析,透過本文,你能了解到什麼是華語樂壇的所畏懼「狼」來了。主流音樂壟斷及其意義目前能只能通過早一步全球大首播的《牛仔很忙》來測聽周杰倫的新音樂理念;對於這首新歌,歌迷中也不乏反對的聲音傳來,直白得近乎「口語化」。
  • 他是《中國好聲音》的「棄子」,卻驚豔了華語樂壇:塵土難掩天籟
    而如果說《歌手》系列節目是展現了樂壇老將的風採,那麼《中國好聲音》就是將新生代素人推到大眾眼前的最快途徑,兩者相輔相成完美循環,為華語樂壇不斷創造新可能,這種節目絕對是意義深遠的。但是《中國好聲音》卻也並不總是那麼「公正」。
  • 華語樂壇最不可或缺的5位歌手,沒有他們,華語樂壇不知會怎樣?
    華語樂壇自1917年前後開始,發展至今已有百個年頭,期間湧現出了非常多的優秀華語歌手,風格也越來越多樣化,在國際樂壇的地位也越來越高,在奧斯卡、格萊美等舞臺上,也能看見諸如李玟、張靚穎這些華語歌手獻唱的身影。
  • 從《Mojito》看華語樂壇現狀,20年前神仙打架,20年後垃圾遍地
    世紀之初,周杰倫橫空出世,今年剛好是出道20周年,對於很多老粉們來說,可以再次聽到周董的新歌,那是一種難以名狀的幸福。 也不由讓人想起了世紀之初的那幾年,華語樂壇如同神仙打架一般佳作倍出,而二十年之後的華語樂壇則垃圾扎堆,周杰倫只要一出手,依然可以打敗一眾流量歌手。編者不知該高興,還是悲哀呢?
  • 《聲林之王》:師徒廝殺互不相讓,蕭敬騰放話師妹艾薇放馬過來
    《聲林之王》冠軍女聲艾薇以最新單曲〈失重前幸福〉衝出佳績! 來勢洶洶的她完全「沒在怕」,不僅和亦師亦父蕭敬騰(老蕭)的新歌〈薩哈星球〉於11日同天發行,且兩首單曲點聽率互不相讓,在KKBOX 華語新歌周榜分居冠亞軍。
  • 中國TOP排行榜獲獎名單發布 華語樂壇眾星雲集
    當家DJ主持 華語樂壇群星閃耀  獲獎名單發布會由MusicRadio音樂之聲當家DJ但茹主持,且DJ寅子、梅卿源、文超、徐曼、李潔、裴衝、卓然、魏野作為引言人來到現場為獲獎藝人頒獎。  用實力歌聲徵服了華語樂壇的「天生歌姬」A-Lin,此次憑藉專輯《罪惡感》獲得了「2014年度MusicRadio中國TOP排行榜」港臺地區年度最佳女歌手和MusicRadio音樂之聲年度推崇歌手大獎。A-Lin通過《我是歌手》的舞臺走進了內地觀眾的視野,也讓內地觀眾慢慢的愛上了這個會唱情歌、渾身都散發著滿滿的愛的「歌姬」。期待她繼續用好音樂來徵服歌迷的心。
  • 03、04年的華語樂壇有多奇幻?
    最新一期《明日之子》進行了聲樂小考,「復古女孩」洪一諾憑藉甜美的聲線和穩定的發揮蟬聯六星徽章! 2003年,他成為了《時代周刊》的封面人物;同一年,他從《東風破》開始嘗試「中國風」歌曲,到2004年,林俊傑的《江南》、王力宏的《心中的日月》都是「中國風」的成熟之作了,這時的華語樂壇向世界宣布「Chinked-Out」即將來到: 2004年:
  • 華語樂壇新生代三巨頭,未來的華語音樂大旗就靠他們扛起來了!
    華語樂壇曾經有過10年的輝煌時期,在2000年到2010年這10年之間誕生了太多的天王天后。但是隨著時代不斷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新人也要逐漸登上舞臺,而且那些老人們他們有的時候也真的需要休息一下了,但是華語音樂這10年間發展得其實並不好。
  • 臺灣樂壇發展史——天王盛行、教父輩出的華語樂章
    華語樂壇由臺灣、內地及香港歌壇三足鼎立形成掎角之勢,由外圍東南亞的華語圈作為補充,從早期的藩鎮割據,到中期的互通有無,再到當下的緊密聯繫,越來越趨於一個有機的整體形態。但不可否認的是,臺灣樂壇在整個華語音樂流行體系中,始終處於執牛耳的領軍位置。從鄧麗君,到羅大佑,再到周杰倫,不論深度廣度、音樂屬性、兼且豐富程度,臺灣樂壇始終引領著華語音樂勢力的潮流與走向。
  • 從喻言全開麥被贊,看現在的華語樂壇,還有幾個專業歌手
    喻言很多網友感嘆:「作為歌手在舞臺上開麥真唱,不是應該的嗎?」,從網友的反應看確實比較震驚。華語樂壇排名客觀說現在的樂壇的假唱流行風,已經嚴重阻礙了華語樂壇的發展。唱的不好,也能通話後期製作提高歌曲水平,誰還願意踏踏實實的苦練歌唱技術。
  • 華語金曲獎評選30年樂壇經典 12月12日廣州揭曉
    為紀念華語歌壇交流融合的輝煌30年,傳承經典華語音樂,聯結全球華人情感,由全球華語音樂工作者之協作推廣機構「國際華語音樂聯盟」經三年籌備的「華語金曲獎」30年經典評選正式啟動,在廣州亞運即將開幕之際,歷史性地選出華語樂壇的「30人30歌30碟」。
  • 華語樂壇發展史上,可以「封神」的歌手有哪些?
    華語樂壇中,能被封神的歌手,還是有很多的,比如周杰倫、張學友、鄧麗君、羅大佑、李宗盛……等等。不過,我覺得他們封神的理由並不都一樣,下面具體說說。而陳奕迅和林俊傑這兩個後來者在華語樂壇打拼十多年,也都功成名就,被稱為「行走的CD」,他倆的唱功其他人也是難以望其項背的,林俊傑這兩年寫的歌越來越難唱,但他似乎嗓音越來越好,一直在不斷突破自己。
  • 音樂不息,新一代華語樂壇不可缺少的四人,每一個都是音樂才子
    在當下的娛樂圈,最為活躍的不過是演員和歌手,這兩類大眾接觸最廣的明星,演藝圈不斷迎來新的演員,樂壇也是音樂才子群星璀璨。音樂不息,新一代華語樂壇不可缺少的四人,每一個都是音樂才子。說到華語樂壇,已經有了百年的歷史,華語樂壇包括中國內地、香港、臺灣、馬來西亞、新加坡以及歐美等華語音樂,從1917年開始便有了起源。從最開始的具有殖民半殖民色彩的音樂開始,我國知名的曲詞作家聶耳、冼星海等人。隨後發展到二三十年代的華語樂壇逐漸成為具有中國民族風格的音樂創作表演。
  • 《說唱新世代》竟然真的請了「騰格爾」,華語樂壇次元壁又要破了
    最近隨著《說唱聽我的》持續熱播,隔壁《中國新說唱》海選也正式開啟,另一方面B站的《說唱新世代》在重重壓力下終於官宣了導師陣容。雖然前有《乘風破浪的姐姐》後有《樂隊的夏天2》等重磅級音綜,但不得不說哈人場面終於找回來了。
  • 你什麼時候對華語樂壇感到失望?當我看到十大金曲排行榜的時候!
    知乎上有個經典問題:你什麼時候會對華語樂壇感到失望?問題描述是因為看到當下音樂榜單的現狀,有感而發。這個問題收穫了七千多萬的閱讀量,吸引兩萬多人關注,熱情的網友們貢獻了接近1萬條的回答。鑑於時下「流量當道、神曲盛行」的現狀,大家對華語歌壇感到失望,就顯得再正常不過。所以大家才會聚集在這個問題下面,宣洩對華語歌壇的失望情緒。這個問題的高票回答裡,歌手鄭鈞談音樂榜單的一段視頻被置頂。
  • 從喊麥《驚雷》看華語樂壇:17年前神仙打架,17年後垃圾扎堆
    如今的華語樂壇早已今時不同往日,十幾二十年前那一批天王歌手或是結婚生子或是忙於副業,好作品出的越來越少,新一批歌手又擔不起重任,導致如今的年輕人只能聽到《學貓叫》這樣的口水歌,《離人愁》這樣的抄襲糟粕,甚至連《驚雷》這樣的半成品都有成千上萬的追隨者。以前的華語樂壇是神仙打架,如今的華語樂壇卻是垃圾扎堆。
  • 周杰倫:十大鬼才音樂人榜單唯一的亞洲人,實力改變華語樂壇現狀
    在80年代的時候,中國的華語樂壇很是落後,可以說是這麼多的歌手,而且大家不全是聽中國風的歌曲,那時候的華語樂壇到處都是翻唱日本歌曲的情況。那時候的中國風音樂並不是很火,反而是靠著港臺音樂撐起了華語樂壇的半邊天。要說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大家開始關注中國風的歌曲是,我想說可能是因為那個男人的出現,那就是周杰倫。說起當時的周杰倫,改變華語樂壇現狀一點也不為過。
  • 華語樂壇流行歌曲榜單出爐,這些名字都在名單中,華語樂壇的悲哀
    華語樂壇的流行音樂榜至今都是個熱議話題,曾經給聽眾帶去了很多的經典歌曲,比方說周杰倫、林俊傑、五月天等,他們都是音樂界的天才,那個時候的華語樂壇也是真正的音樂天堂,但是現在的華語樂壇卻非常的讓人失望,失望的不是華語樂壇,而是人們的審美。
  • 年度華語音樂:《我們的紀念冊》
    2002娛樂年鑑之年度評選   2002年最得人心、最具左右潮流指數能力的,還數《我們的紀念冊》。Twins 主張的「青春歌謠」在2002年橫霸一方。    2002年華語樂壇勢力均等。  Twins的成功讓香港樂壇再次看到組合生存的希望,並催生了一批少年組合。2002年度在香港樂壇頒獎典禮上出現的大大小小組合或多或小多帶著Twins的影響。從這個角度上說,Twins是新一代組合的領頭人。  《流星雨》F4  2002年眾多聽歌的人或不聽歌的人,都情願地或不情願地接受了「流星雨」的洗禮。
  • 從鄭鈞直懟音樂排行榜到集體懷念曾經的華語樂壇,我們經歷了什麼
    在上了熱搜的背後,不少網友紛紛懷念起曾經的華語樂壇。那個百花齊放,才華橫溢的華語音樂時代。說起華語樂壇,我們通常簡單的劃分為內地華語和港臺華語。當然也包括新加坡,馬來西亞等有華語文化的地區。在上世紀80年代到新世紀10年代,近30年間,是華語樂壇從崛起到巔峰再到衰落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