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旅遊小鎮概念定義
(一)旅遊小鎮定義
本研究所提出的旅遊小鎮概念,是指以開發當地具有價值的自然或人文景觀為基礎,以整體景區化為核心特質,以休閒核心為增長極,以旅遊產業綜合發展為目的的一種有效的自然生長的,社會化的政府支持與市場化的運作相結合的一種就地城鎮化模式。
旅遊小鎮是一個有機生命體,是一個有效運轉的生態系統。它是旅遊在景區結構下發展的一種新的業態。是新型城鎮化下,以產城一體化發展為目的,一種就地城鎮化的創新形態。首先,它是一個以自身資源為基礎發展起來的小型旅遊目的地;其次,是一個有效運轉的經濟系統;最後;是旅遊產業聚集區。
(二)有關概念辨析
1、旅遊小鎮與行政建制村鎮的關係
旅遊小鎮不等同於行政建制村鎮。從一般規律上看,旅遊小鎮位於鄉鎮政府所在地、旅遊產品與行政區域為一體的概率很高,這是由於鎮政府的所在地一般是該地區經濟、政治和文化的中心,是區域內資源與資金、人口與文化的聚集區,開發基礎相對較好。但依然有很大一部分的旅遊小鎮本身並不是行政建制村鎮,這些小鎮可能依託於某項突出的旅遊資源(如生態資源、歷史文物等),在建制村鎮的其他區域形成旅遊聚集區。
2、旅遊小鎮與鄉村旅遊的關係
從旅遊小鎮所處的區位、產品特色、市場等來看,部分旅遊小鎮(位於鄉鎮區域內或以農業資源為基礎的旅遊小鎮)在一定程度上隸屬於鄉村旅遊的範疇;但作為旅遊產品,旅遊小鎮與鄉村旅遊又有很大的不同。鄉村旅遊的核心是:依託生態、自然或文化資源解決「三農」問題;而旅遊小鎮是基於生態、自然或文化資源發展泛旅遊產業,兼顧解決「三農」問題,更側重城鎮生產生活體系的構建。
3、旅遊小鎮與旅遊度假區、旅遊景區之間的關係
從旅遊產品的角度,旅遊小鎮不僅僅是旅遊度假區或旅遊景區,它還是「旅遊綜合體或旅遊聚集區或新興旅遊目的地等」。旅遊小鎮不是一般的景區,遊客來此不是單一的觀光或休閒,而是有多種目的重複遊;旅遊小鎮也不是一般的度假區,因為旅遊者來此不僅僅是為了度假,會有更多樣的個性化旅遊需求。旅遊小鎮是保留原住民生活結構的新興旅遊目的地,旅遊者的觀光、休閒、娛樂、購物等多種需求在這裡都可以得到滿足。
二、旅遊小鎮的特徵
旅遊小鎮不同於一般小城鎮,具有自身的鮮明特徵。
(一)景區特徵
旅遊小鎮本身就是一個文化氣息濃鬱,環境優美的景區,它是觀光旅遊的載體。依託其空間布局形成的遊線結構,形成X街X景、一街一品的布局,具有非常好的可遊樂性。從文化底蘊上講,旅遊小鎮是文化旅遊的重要載體,城鎮風貌及建築景觀體現一定的文化主題;旅遊小鎮所擁有的特殊文化,能轉化為旅遊小鎮獨特的形象特徵。從旅遊的角度講,旅遊小鎮的景區,具備食、住、行、遊、購、娛、體、療、學、悟等旅遊要素。
(二)休閒產業聚集特徵
旅遊小鎮的主導產業是旅遊服務業、休閒產業。圍繞主導產業,小鎮還將形成賓館服務業、商品零售業、娛樂休閒業、餐飲服務業、會議會展演藝等。以產業為核心,旅遊小鎮的產業人口構成主要為旅遊人口及旅遊服務人口,其中,旅遊服務人口主要為小鎮常住居民。
(三)城鎮化特徵
從城鎮化的角度講,旅遊小鎮是圍繞休閒旅遊,延伸發展出有常住人口、完善的城鎮公共服務配套設施的小城鎮。它有居民,有產業,形成居住,並在此基礎上有安全保障管理體系。
基礎設施:旅遊小鎮的服務設施配套主要圍繞遊客的吃、住、行、遊、購、娛展開,有大量的演藝場所(如影劇院廣場等),餐飲、購物商業步行街,有大量的休閒會所,養生健身中心等。除此之外,還有為小鎮常住居民服務的公共設施,如醫院、學校、行政管理辦公樓等。
交通設施:旅遊小鎮承擔著旅遊集散與夜間休閒功能,其交通規劃必須處理好人車分離、停車集散與遊線組織的關係。
(四)綜合發展特徵
本書所提出的旅遊小鎮概念,突破了傳統的建制村鎮概念,在規模布局上,圍繞幾十畝,上百畝或者千畝的景區核心區域,以圈層結構向外延伸形成城鎮聚集形態,延伸發展範圍可以達到幾平方公裡或者數十平方公裡。它專注於在合宜的尺度內構建旅遊吸引物,強調的是以休閒核心為增長極的各個發展階段。整體規模應當達到一般小城鎮的水平,從宜居的城市規模、人口密度來說,總面積不宜超過25平方公裡,總人口不宜超過5萬人。
旅遊小鎮圍繞休閒業態、客流、餐飲、演藝的多重聚集的休閒集散核,以核心集散廣場或是中央公園為核心,形成公共服務圈、居住圈、外圍村落等圈層式結構。從經濟發展的角度來說,旅遊小鎮以旅遊業為支柱型產業,並以旅遊為引擎,通過「住、食、行、遊、購、娛」、「商、養、學、閒、情、奇」等元素的建設,帶動小鎮餐飲、居住、商業、交通等一系列產業的發展,進而促進小鎮經濟的綜合發展。
旅遊小鎮在以上基本特徵基礎上,可分為景區型、休閒型、城鎮化型等類型。城鎮化型的旅遊小鎮包括建制鎮和非建制鎮兩種,非建制鎮旅遊小鎮的基礎設施、城市設施、政府的管理建設相對滯後,而建制鎮則過分強調政府職能與城鎮功能。旅遊小鎮在進行開發建設時,應在政府的支持下,和市場有機結合,並根據小鎮類型的不同進行各有側重的打造,以形成小鎮發展的就地城鎮化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