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福州到可可西裡、從海拔0米到4600米、從零上25度到零下40度,這是一場品質見證之旅;拼搏的海洋文化、革命的星星之火、荊楚、秦川、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青海長雲暗雪山,這是一段人文追溯之旅;美食、美景、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這是一個挑戰探索之旅;東南汽車、書繪未來,凝心聚力、公益無界,這是一次愛心公益之旅。
東南汽車駛向第三極
和東南DX7星躍一起挑戰極限
一起突破自我
一起碰撞古今文化
一起感受名山大川
東南DX7星躍遊記
「紅旗捲起農奴戟,黑手高懸霸主鞭。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在離別了32年之後,毛主席在一九五九年六月二十五日回到韶山,做了這首《七律·到韶山》,通過對韶山人民革命歷史的回顧,讚揚了革命人民艱苦卓絕的戰鬥精神,歌頌了中國人民戰天鬥地的風貌,鮮明地體現了毛澤東高遠的思想境界。
離開南嶽衡山,我們繞道到了韶山,開了40多公裡狹窄的縣道,終於回到了高速公路,139公裡的路程,我們用了兩個半小時。
在縣道上行駛,的確讓人有些不爽。雙向2車道,不時需要跨到對向車道去超車,還有行人、拖拉機、三輪摩託穿出路面,對車輛的動力、剎車、NVH都是考驗。東南DX7星躍在動力上完全夠用了,全新的動力組合讓我們可以輕鬆地完成車隊超車的動作。剎車上,DX7星躍在後半段的靈敏度很高,剎停的動作也很穩。再來就是NVH,給我們最直接和最表面的感覺就是舒適,很好地降低了噪聲、振動和聲振粗糙度。在車上,我們可以好好地休息,這樣,晚上才有更多的精力寫稿、編片。
我們開著DX7星躍來到韶山景區服務區,領了車輛通行證,開始了朝聖之路。
其實,我腦海中關於韶山的印象一直是從電影電視中,從文學作品中,從照片畫作中,從音樂舞蹈中……不知多少遍看過讀過寫過,但卻一直沒有機會踏過這片土地。
我們的首站,是毛澤東同志故居。那裡是一幢坐南朝北、背山面水,呈凹字型(俗稱一擔柴式)土木結構的農舍。故居屬三合院,泥牆瓦房。房前農田阡陌,兩池碧水。四周青山環繞,翠竹蒼鬱,青松婆娑,一展江南秀色。
1893年12月26日,一代偉人毛澤東誕生在這裡,並在此度過了16載春秋。
一瞬而過,這已經是一個多世紀前的往事了。
瞻仰毛澤東同志故居,那半瓦半茅草遮蓋的農舍,那碧波蕩漾的池塘,原物原貌依舊,可偉人逝矣。睹物情生,思緒萬千,心潮起伏,久久不能平靜……
到韶山,不能不去毛澤東詩詞碑林。在韶峰的山腰,這些造型別致,大方得體的漢白玉、大理石、花崗巖組成的方陣,構成了陡峭韶峰的自然美景。一碑一詩,一詩一景,一景一情,讓我們留連忘返,回味無窮……
我一直很喜歡毛主席的詩詞,沒有文人的秀氣,更多的是至情至性,霸氣十足!
拾級而上,我們仿佛走進了昨天,走進了歷史的風煙。我們看到了一群風華正茂的青春少年,「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我們聽到了悽婉美麗的愛情吟唱,「我失驕揚君失柳,揚柳輕揚直上重霄九」;我們看到了革命霹靂的漫天風煙,「萬木霜天紅爛漫,天兵怒氣衝霄漢」;我們感受到了殘陽如血的悽涼與悲壯,「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更有戰地黃花的幽香,臘梅傲雪的怒放,鯤鵬展翅的豪邁,亂雲飛渡仍叢容的氣概……詩言志,毛主席的每一首詩,都是他心靈洞開的一扇窗戶,都是他文韜武略的真實寫照,都是他革命意志的真情流露,都是艱苦的紅色歷程的生動記錄,都是二十世紀中國歷史的最好注釋。
在毛澤東廣場上,我們看到了重3.7噸,高10.1米,以開國大典時手執文稿的姿勢為母本的巨大銅像。看到了很多老兵向銅像敬獻花籃,莊嚴的《獻花曲》徐徐響起,一種儀式感瞬間擺在面前。的確,我能感同身受這些老人對毛主席的敬仰,也正是他們這輩人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了我們現在幸福的生活。
半天的時間,沒辦法逛全韶山,開著DX7星躍在韶山的街頭,我的心靈一次又一次被震撼、被感染、被淘洗。
故鄉是中國的縮影,中國是故鄉的擴大與延伸。對故鄉湖南,對生育養育他的中華大地,毛主席是充滿深情的。他的故鄉之情,是博大的天地之情,是浩然的人間深情,他把畢生的精力和心血都獻給了這片土地,他深深地愛著腳下的土地和這片土地上的人民。
結束韶山之行,我們開著東南DX7星躍前往長沙,80公裡的路程,我們在DX7星躍裡,好好休息了一下,下一站,長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