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如遠古的風,從巷子裡吹來,撞個滿懷。
久住大理,看膩了洱海,便跟隨小伴夢回南詔,到巍山小城裡追尋記憶去吧。
雲南四大文獻名邦中,巍山最為低調、安靜。
同屬大理白族自治州管轄的她,如同陽光下的燈光,長期被大理古城所遮蔽,所湮沒;加之千年以來的朝代更迭、稱為變更,如今的巍山,些許寂寞和冷清。
些許冷清的背後,卻又透出一絲雄魁六詔、文治武功的光芒。
巍山,南詔故城。
昔日王榭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市井的生活,在昔日的國都裡。
巍山很多巷子都是窄窄的,小小的,入口藏在民居之間,從外面看像是民居的入口,進入便知別有洞天。
蒙陽公園是巍山最大的公園,也是一個深藏不露的地方。
至少,一進公園那一片片的唐松宋柏就會告訴你,這個公園不簡單。550年的側柏,隨處可見~
很難想像一座小縣城裡有如此景致的樓閣,鬥拱榫卯,雕梁畫棟,典雅精緻,如墜紅樓。
文廟大殿外,樹影斑駁,是在陳述歷史,還是在緬懷時光?
作為蒙陽公園的前身,巍山文廟更是以直觀的面積規模告訴後人,這個偏遠的滇南小城,曾經的尊師重道,曾經的儒學興盛,曾經的文運功名。
人們開始穿梭於星拱樓下,開始平常卻又不平凡的一天。
日復一日的生活,但不會看出絲毫的浮躁。
如這座城市一般,平常卻又不平凡的活著。
拱宸樓是古城當之無愧的中心,自六百年前建成之日起,她就這樣,默默地注視著腳下的熙熙攘攘的人群,默默注視著這個輝煌而又歸於平淡的城市。
魁雄六詔,掩飾不住的驕傲。
也許,這就是巍山骨子裡的性格吧。
要想了解一座城池,逛市場是個不錯的選擇。
尤其雲南的市場,總有數不清的千奇百怪,總有看不完的民俗風情。
比湯圓更好的,是賣湯圓老奶奶的笑容。
街邊晾曬的長壽麵,如同這座城池一般,綿長,悠遠。
文化的傳承,並不是通過修復幾棟建築,修幾個廣場就完事的。
真正的文化傳承,是滲透在一座城池的方方面面的,他們也許很細微,很渺小,但是卻有無處不在。
南詔書刻部,路轉溪頭忽見。
浸入日常生活的文化,才能得以持久傳承。
南詔故城,就如同這古城中心星拱樓下的十字路口,該何去何從?無人知曉。
抱著私心,希望這座城池,永遠低調的安寧下去,無論春秋冬夏。
旅遊小貼士
交通:
巍山距離大理市區50公裡,去巍山的朋友可以在大理市區西南部客運站坐班車(只有大理西南部客運站有班車到巍山,20分鐘一班)1小時即達。
巍山客運站到古城拱宸樓(北門)1.5公裡左右,沒有公交車,建議步行或者坐三輪摩的前往古城,5-10元一車(客運站的三輪摩的一聽不是本地口音就會提價,注意講價)
天氣:
巍山天氣和大理差不多,5-10月雨季,11-次年4月旱季,四季氣溫比較恆定,晝夜溫差大,雨季日平均溫度在15-25左右,旱季平均溫度在5-18左右。
其餘景點:
南詔發祥地、道教名山巍寶山,中國歷史文化名村、茶馬古道馬幫發源地東蓮花回族村等,建議在巍山停留1天半至2天,半天東蓮花村半天古城半天巍寶山,才算是深玩巍山。
其中,巍寶山需要從巍山坐面的前往,城東北文華書院外的十字路口就有到巍寶山的面的,坐滿即走,車程大約20分鐘。
東蓮花村所在的建興鎮位於大理到巍山的公路旁,距離大理市區、巍山的距離都是20幾公裡,所以建議可以把東蓮花村放在最前或者最後,從大理先去東蓮花村(大理到建興鎮有直達班車,到了後坐一個三輪摩的,15元到東蓮花村),玩完後在回到公路上攔班車到巍山,反之亦然。
飲食:
巍山古城開化較早,飲食習慣和風味與中原相似,以米食(餌絲)和麵食(一根面)為主;東蓮花村為回族聚居區,飲食以清真風味(撒子、油香)為主。
巍山的美食基本都集中在巍山小吃街和北街上,市場、蒙陽公園附近也有少量分布。巍山小吃品種多樣,老王過江餌絲、蘇老三一根面、小糕、巍山醃菜、鍋鍋菜、肉醬餌塊、油香、撒子等,不過請各位蜂友注意,巍山以及大部分未旅遊商業開發的雲南地區,小吃只是早上中午吃的,到下午就沒有了,所以要吃小吃,請趕早。
另外要注意的是,巍山古城沒有商業開發,因此,這些餐館一般到8點就關門了,8點以後吃飯會很麻煩,所以,到巍山,請摒棄大城市的生活習慣。
本周四晚雲南衛視21:20分《你是我的旅伴》之夢回南詔,帶領大家來到有著六百多年歷史的南詔國發祥地——大理巍山,尋找古城居民閒寧的生活之道,探尋絕密的《巍山秘籍》,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