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印加文明到新藝術派:秘魯的世界性建築

2020-12-25 國際在線城市頻道

  從神奇的印加遺蹟到利馬的現代天際線的旅程

  從殖民時期阿雷基帕的街道到繁榮時期城市的裝飾藝術設計,秘魯的建築之旅可追溯到印加石匠精湛的石工技藝。許多印加文明仍留存至今,與現代秘魯設計一同吸引著世界的關注,這也是前印加建築師們的精神影響和環境意識的證明。秘魯三個標誌性的建築時期——前哥倫布時期、殖民時期和當代時期,影響了秘魯神奇的印加文化遺產、前印加文化、西班牙文化遺產,以及兼收並蓄的移民文化。

  溫暖的秘魯北部是這個國家豐富建築遺產的起源,距離利馬約三小時車程。在查文·德·萬塔爾建築遺蹟發現的前印加文化,包括莫切文化、奇穆文化和查文文化,其中的建築可追溯到大約公元前1200年。進入這座見證古老歷史的建築可以看到標誌性的平頂金字塔,還能看到沉入地下的圓形劇場,這裡據說曾是進行儀式的場所。寺廟內部的牆壁上裝飾著講述古代情景的雕塑和雕刻,體現了古代秘魯人對於圖畫敘事的熱愛。

  古城昌昌位於莫切河入海口,據說這裡曾是前哥倫布時期南美最大的城市。公元900年到1470年,昌昌曾是歷史上奇穆帝國的首都,後來被印加人打敗,併入強大的印加帝國。走進城市中有圍牆的城堡,那裡有奇穆國王的儀式室、墓室、寺廟、儲藏室和住宅,隨葬的陶瓷製品彰顯了死者的權利和重要性。土磚牆上雜亂地雕刻著動物圖案,其中包括海洋生物,他們刻畫了附近太平洋海域中他們所看到的海洋生物。

  公元100年到800年,莫切文明在秘魯北部建造了不容錯過的太陽金字塔和較小的太陽神廟。土磚建造的太陽金字塔有四個主層設計,隨著時間推移,由一代代的統治者不斷擴張。值得注意的是,13世紀初起源於秘魯高原地區的印加文明,至今仍保留著許多完整的建築。從太平洋沿岸的沙漠到山區高原,甚至在秘魯的亞馬遜叢林裡,這些龐大的建築經受住了無數次的地震、殖民入侵和自然元素的侵蝕。

  從薩克塞瓦曼這樣的遺蹟可以看出,印加建築因只用尺寸正好的石頭,不用一點灰漿而聞名。印加工匠們在石頭的頂部、底部和側面用咬合互鎖的方式建造,一些證據表明,這些石頭甚至有和銀粘合在一起的痕跡。印加建築師也會考慮地震的破壞力,他們用碎石和沙礫在圍牆下建造地基,從而增強其靈活性。毫無疑問,印加建築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世界著名的馬丘比丘城及神聖的祭拜場所,那裡還可以俯瞰聖谷的壯麗景色。

  1572年,最後一個印加要塞落入西班牙徵服者手中,此後西班牙徵服者開始建立南美洲第一批殖民城市。這種風格被稱為西班牙殖民風或者總督式建築,在保留傳統印加建築風格的同時融合了流行的歐洲風格。如今參觀庫斯科,你會感謝西班牙殖民者保留了印加時期網格狀的城市街道規劃。

  許多現存的印加宗教建築被羅馬天主教堂取代,印加精英的住宅也被西班牙殖民者侵佔。如果你近距離觀察這些建築,仍然可以在建築下方看到完好的印加石基。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中的利馬和阿雷基帕恐怕是西班牙總督式建築最清晰的例證,特別是阿雷基帕的修道院Santa Catalina。利馬也有一些此類建築,比如追溯到1590年的皮拉託斯之家(House of Pilatos)。

  秘魯的建築不僅是前印加、印加和西班牙殖民風格之間的衝突和相互影響。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首都利馬經歷了經濟繁榮的時期,隨著來自世界各地移民的大量流入,利馬建起了許多宏偉的新藝術派建築。利馬唐人街是利馬的一個街區,19世紀以來,許多在利馬的中國人稱這裡為烏卡亞利中央大街的家,這裡有許多令人驕傲的中式建築。

  從繁複的石碑到印加和前印加文明,從西班牙殖民遺蹟的教會工藝到20世紀繁榮時期的建築及其國際化元素,秘魯是建築風格和文化的萬花筒。不論是利馬海濱的奢華,還是阿雷基帕山區的冒險,又或是庫斯科王室的宏偉豪華,秘魯為藝術、美學和建築愛好者提供了一場盛宴。

相關焦點

  • 世界歷史:哪些建築證明了秘魯是印加文明的發祥地呢?
    秘魯的原始居民是奇楚亞、艾馬拉、莫奇卡和普基納等印第安人。公元11世紀,印第安人開始定居在庫斯科,農業和手工業高度發展。公元13世紀,屬於奇楚亞的印加部落從庫斯科盆地向外擴張。公元2017年6月2日,聯合國大會選舉秘魯為2018年和2019年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公元2018年3月23日,馬丁·比斯卡拉接任秘魯總統。直至今日。秘魯是印加文明的發祥地,秘魯文化主要來源於印第安和西班牙傳統,但也被非洲、亞洲和歐洲族群影響。
  • 在秘魯,與印加文明「零距離」接觸(國家人文地理)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位於太平洋沿岸的南美國家秘魯,是世界文明古國、印加文明發源地。印加文明博大精深,是人類文明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從美洲最古老的文明到南美最強盛的帝國,秘魯保存了流傳至今的歷史和文化藝術遺蹟。從空中俯瞰,可以看到神秘的納斯卡線條。這些壯觀的線條呈現人類與動物圖形,是由納斯卡文化時代的居民以30釐米深的溝渠挖成,歷經1500年仍然保持著當初的原貌。雲霧森林中的馬丘比丘遺址,讓遊客與印加帝國「零距離」接觸。
  • 千年印加古城,南美秘魯的庫斯科,孕育了美洲三大文明之一
    但還好不會過於擁擠,我想因為秘魯畢竟是比較遙遠的旅行目的地,並且它的住宿、旅遊相關的硬體條件很一般,讓很多人心生退卻。來聊一聊庫斯科的歷史文化,印加,與瑪雅,阿茲特克並稱美洲三大文明。印加是南美洲古代印第安人文明。印加人生活在安第斯山區,即現在厄瓜多、玻利維亞、秘魯和智利北部一帶的印第安人。
  • 從印加黃金到庫斯科巴洛克:秘魯的藝術
    從印加黃金到庫斯科巴洛克:秘魯的藝術  從安第斯山脈山坡上梯田所展示的古印加人的建築壯舉,到前哥倫布時期人民的精雕細琢的黃金和紡織品,秘魯的歷史藝術實力不可置否。來到利馬和庫斯科等城市的遊客一定會被生動的巴洛克風格建築和裝飾室內的藝術品所震撼,這些建築和藝術品講述了這個多元化國家豐富多樣而古老的藝術傳統。
  • 神秘的印加文明——秘魯太陽節
    在大洋彼岸的秘魯在四季相反的南半球幾乎全體印加人民與遊客都將參與這個感謝太陽神的盛典。,於每年6月24日舉行,以紀念受印加人民尊敬的印加太陽神god Inti,感謝他在過去一年中為大地賞賜的光明與溫暖。
  • 攻略 | 秘魯的神秘印加文化!
    來這裡找旅行發騷友秘魯孕育了美洲最早人類文明之一的小北史前文明,以及前哥倫布時期美洲的最大國家印加帝國。
  • 世界古代文明——印加文明
    15世紀起勢力強盛,極盛時期的疆界以今秘魯和玻利維亞為中心,北抵哥倫比亞和厄瓜多,南達智利中部和阿根廷北部,首都在秘魯南部的庫斯科。16世紀初由於內亂日趨衰落,1532年被西班牙殖民者滅亡。1、簡介(1)文明區域印加文明與瑪雅文明、阿茲特克文明並稱為"印第安三大古老文明"。
  • 對印加帝國抱著十萬個為什麼,直到來到秘魯!
    1492年,哥倫布抵達了美洲大陸,預示著美洲進入到了航海文明時代。第二年,即1493年,印加帝國十世君王圖帕克 · 印卡 · 尤潘基去世。而他的父親帕查庫提 · 印加 · 尤潘基則被公認為是馬丘比丘的修建者。這個自認為是太陽神的子孫的部落,在安第斯山脈中蓬勃發展,又在槍炮與火藥之中轟然崩塌。
  • 世界風景之秘魯:記憶中失落的空中之地,那是印加文明的起點
    文:森世界上不同國家不同文明,絢麗多彩的背後,是自然與人文的交織,提到南美的秘魯,地理上只是簡單地了解到這兒的冰山一角,但如果有幸來過一次,你就會知道記憶中的這座失落之城,原來是印加文明的起點,失落不過是過去的代號罷了,多的是現代與古老的交融
  • 有世界風景的秘魯,是記憶中落下的空中之地,那是印加文明的起點
    世界不同國家不同文明的多彩場景背後,是自然與人文的交織。當你提到南美洲的秘魯時,你在地理上可以簡單地理解這裡的冰山一角,但如果你來過一次,你就會知道記憶中這座失落的城市原來是印加文明的起點。失落只是過去的代號,更多的是現代與古代的交融。
  • 【秘魯散記之二】「帕查卡馬克」,前印加神殿遺址
    他邊走邊向大家介紹,強調這處遺址時間跨度逾1700年,它比印加帝國還要古老,起源時間可追溯到公元前200年,至1450年形成規模。它函蓋了公元1-7世紀的利馬(Lima)文化、5-10世紀的瓦裡(Wari)文化、10-14世紀的依切瑪(Ychsma)文化,直至15世紀達到鼎盛時期的印加文明,1533年被入侵的西班牙殖民者毀壞。
  • 2019秘魯人文探索馬丘比丘印加古道徒步
    秘魯(利馬集合)秘魯,一個總被遺忘的美麗地方,這裡曾經演繹了印加文明的繁榮,在經歷了西班牙殖民時期的影響,這個倚靠安第斯山脈的國家神奇地結合了古印加的神秘與歐洲的風情自成一格濃鬱西班牙風情的首都利馬,「天空之城」馬丘比丘,神秘多彩的印加文化,為人稱道的美食與徒步體驗,珍貴的自然奇觀和種種神秘的失落文明為世人留下了無數遐想空間,讓我們一起深入秘魯城市和印加古道,揭開它的神秘面紗,探尋這個耐人尋味的國度吧。
  • 秘魯|從奇克拉約到阿雷基帕,21天縱穿昔日印加帝國
    厄瓜多算不得乾淨,但到了秘魯,發現錯怪赤道國了。天亮後,海拔也降到幾近海平面,景致也大不一樣,雖一直沿著離海不遠的泛美公路行駛,卻是荒涼無比。戈壁灘上,很多建築似是中途停工擱淺,垃圾最是常見。難以置信,這是太平洋沿線,如果不是為了印加文明前的那個古文明,也不太可能在奇克拉約停留。身邊的90後小朋友嘟囔著,我們是到印度了嗎?
  • 世界自然文化雙重遺產:秘魯印加遺址馬丘比丘
    馬丘比丘,位於現今的秘魯境內庫斯科西北75公裡,整個遺址高聳在海拔約2350米的山脊上,俯瞰著烏魯班巴河谷,為熱帶叢林所包圍,是秘魯著名的前哥倫布時期印加帝國建於約公元1500年的遺蹟,也是世界新七大奇蹟之一。圖:秘魯阿瓜斯·卡利恩特斯,遊客參觀秘魯印加城市馬丘比丘。
  • 秘魯馬丘比丘——一座正在消失的印加遺址
    然而,依據秘魯政府的規劃,秘魯打算在這裡蓋國際機場,有人害怕這個計劃會帶來馬丘比丘無法挽回的災害,尤其是對[神聖山谷]傷害。秘魯藝術歷史學家馬裡夫對政府這項決定相當不滿,他在網絡上發起了請願活動,號召大家反對這項計劃,他說這項計劃是[完全破壞了世界上最珍貴與最重要的歷史及建築瑰寶。]他說政府的計劃破壞了[神聖山谷],也破壞了[馬丘比丘],他們是一體的兩面。
  • 印加文明最後的避難所
    在南美洲國家秘魯庫斯科省庫斯科城西北約43千米,有一座建於公元15世紀的古城遺址——馬丘比丘聖城遺址。馬丘比丘位於秘魯庫斯科省烏魯班巴河左岸安第斯山脈海拔2430的一個高地上,佔地13平方千米,由近200座巨石建築組成,其城市格局按不同功能分為農業區、上城區和下城區。
  • 旅遊:世界新七大奇蹟之一,古老建築馬丘比丘,失落的印加城市
    旅遊:世界新七大奇蹟之一,古老建築馬丘比丘,失落的印加城市「我看見,石砌的古老建築,鑲嵌在青翠的安第斯高峰之間。……在這崎嶇的高地,在這輝煌的廢墟,我尋到能續寫詩篇所必需的原則信念。」——《馬丘比丘之巔》/ 巴勃羅·聶魯達。
  • 神秘的印加文明遺址馬丘比丘
    深山峻岭中的馬丘比丘馬丘比丘(Machu Picchu ),位於現今的秘魯(Peru)境內庫斯科(Cuzco)西北75公裡,整個遺址位於海拔約2300米的山上,四周被熱帶叢林所包圍,是秘魯著名的印加帝國建於約公元1500年的遺蹟,也是新世界七大奇蹟之一。
  • 秘魯探秘 秀麗景致的印加古道
    從世界上最令人期待的熱帶雪山到擁有璀璨文明和秀麗景致的印加古道秘魯無疑是不可不去的地方它隨時準備為旅行者打開充滿驚奇的一扇門資訊補給站秘魯與中國沒有直達航線,到秘魯旅遊航線須經西班牙馬德裡秘魯的貨幣原為索爾(Sol),但1985年又發行新幣印蒂,1991年秘魯政府批准發行新貨幣,以新索爾代替印蒂,1新索爾等於100萬印蒂。舊貨幣印蒂仍可流通。匯率比價: 1印蒂約為100索爾,1 秘魯索爾約為2.4元 人民幣。秘魯位於南半球。每年12月到次年3月是庫斯科地區的雨季,晝夜溫差大,夜間氣溫可降到10攝氏度以下,需配備雨具和厚外套等。
  • 印第安文明的頂峰:印加文化
    在人類文明的廢墟上,讓我們深情的回望南美洲文化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印加文化。「印加」意思是「太陽的子孫」,因為這支印第安人自認為是太陽的後代,國王是太陽的化身(亦稱印加)。他們原居今秘魯的庫斯科,講歧楚阿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