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歷史:哪些建築證明了秘魯是印加文明的發祥地呢?

2020-12-13 赤手空拳向前走

秘魯的全稱是秘魯共和國,位於南美洲西部,面積為1285216平方公裡。北鄰厄瓜多、哥倫比亞、東鄰巴西,南接智利,東南與玻利維亞毗連,西瀕太平洋。海岸線長2254公裡。

全國劃分為25個大區,除了卡亞俄憲法特區之外,各省的名稱如下:亞馬孫省、安卡什省、阿普裡馬克省、阿雷基帕省、阿亞庫喬省、卡哈馬卡省、庫斯科省、萬卡維利卡省、瓦努科省、伊卡省、胡寧省、拉利伯塔德省、蘭巴耶克省、利馬省、洛雷託省、馬德雷·德迪奧斯省、莫克瓜省、帕斯科省、皮烏拉省、普諾省、聖馬丁省、塔克納省、通貝斯省、烏卡亞利省。首都利馬。

秘魯的原始居民是奇楚亞、艾馬拉、莫奇卡和普基納等印第安人。

公元11世紀,印第安人開始定居在庫斯科,農業和手工業高度發展。

公元13世紀,屬於奇楚亞的印加部落從庫斯科盆地向外擴張。

公元1438年,佔領整個秘魯和附近一些地區,建立以庫斯科為首府的印加帝國。

公元1531年,弗朗西斯科·皮薩羅率領西班牙遠徵隊入侵。

公元1532年11月16日,在卡哈馬卡俘虜了印加國王阿塔瓦爾帕,勒索大量財寶後背信棄義地將他處死。

公元1533年,秘魯淪為西班牙殖民地。

公元1542年,西班牙王室在利馬設置總督府,建立秘魯總督區,成為西班牙在南美殖民統治的中心。

為了反對西班牙的殖民統治,印第安人舉行過多次的起義,其中規模比較大的有1535年的曼科起義、1742年的胡安·桑託斯起義和1780-1781年的圖帕克·阿馬魯起義。

公元1821年7月28日宣布獨立,建立秘魯共和國。

公元1835年10月28日,玻利維亞和秘魯正式合併,稱為秘魯-玻利維亞聯邦。

公元1839年2月20日,聯邦徹底瓦解。

公元1854年,秘魯廢除奴隸制。

公元1879至公元1883年,秘魯聯合玻利維亞同智利進行爭奪硝石產地的南美太平洋戰爭。秘魯戰敗後,智利奪取了世界最大的硝石產地塔拉帕卡省,並控制了秘魯的塔克納省和阿利卡省。

公元1929年,雙方經過和平談判,秘魯收回塔克納省。

公元1933年,秘魯與哥倫比亞發生邊界戰爭,秘魯戰敗。

公元1948年10月,奧德利亞發動軍事政變上臺。

公元1963年6月,人民行動黨貝朗德·特裡當選秘魯總統。

公元1968年10月3日,貝拉斯科陸軍中將發動政變後出任總統。

公元1975年8月29日,莫拉萊斯將軍接管政權。

公元1977年,宣布「還政於民」。

公元1980年,秘魯舉行民主選舉,恢復文人政府。

公元1990年至公元2000年,「改革90」領導人藤森(日裔)兩任總統。

公元2000年11月,藤森辭職流亡日本。

公元2001年至2006年,「秘魯可行」黨領導人託萊多任總統。

公元2006年至公元2011年,阿普拉黨領袖阿蘭·加西亞·佩雷斯出任總統。

公元2011年7月28日,民族主義黨主席奧良塔·烏馬拉就任總統。

公元2017年6月2日,聯合國大會選舉秘魯為2018年和2019年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

公元2018年3月23日,馬丁·比斯卡拉接任秘魯總統。直至今日。

秘魯是印加文明的發祥地,秘魯文化主要來源於印第安和西班牙傳統,但也被非洲、亞洲和歐洲族群影響。秘魯早期的藝術可追溯至前印加文明的陶器、紡織品、首飾和雕塑。印加人維持了這些工藝的製作,並在建築等領域取得較大的成就。

那麼,哪些建築證明了秘魯是印加文明的發祥地呢?

1.卡拉爾古城

位於首都利馬以北185公裡的卡拉爾古城建於公元前2600年,是一座與埃及金字塔處於同一時代的古城遺址,也是美洲最古老的城市。

2.帕恰卡馬克遺址

該遺址位於利馬以南20多公裡處的「魯林谷地」,在秘魯古文明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它於公元前200年左右興起,15世紀達到鼎盛時期,1533年被入侵的西班牙殖民者毀壞。它原為前印加時期土著人的土地神廟,後被印加王國徵服,成為秘魯中部海岸最著名的神廟,以莊嚴、肅穆、雄偉而著稱。其中最高大的建築物被稱為太陽宮(或太陽廟),背靠大海,建在山頂上。大殿背後建有觀象臺,觀看太陽出沒並據此制定農曆。在太陽廟另一側的低洼處還建有月亮宮。

3.庫斯科

秘魯南部著名古城,古印加帝國首都,現為庫斯科省省會。旅遊勝地,以印加古蹟聞名。「庫斯科」在克丘亞語中意為「世界的中心」。位於比爾加諾塔河上遊,安第斯山高原盆地,居高臨下,四周皆崇山峻岭,林木蔥鬱,氣候涼爽、秘魯人稱它為「安第斯山王冠上的明珠」。庫斯科城是燦爛的古印加文化的搖籃。

4.馬丘比丘

秘魯南部古印加帝國的古城廢墟,是秘魯最著名的遊覽勝地,在1983年,馬丘比丘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為世界遺產。馬丘比丘被稱作印加帝國的「失落之城」。西班牙人在長達300多年的殖民統治期間對它一無所知,秘魯獨立後100年裡也無人涉足。「馬丘比丘」在印加語中意為「古老的山巔」。它位於古印加帝國首都庫斯科城西北112公裡的高原上,四周叢山峻岭環抱。據估計建於四、五百年前。1911年,為美國耶魯大學南美歷史學教授海勒·賓加曼發現。

5.阿雷基帕

秘魯第三大城,南部阿雷基帕省的首府,秘魯最古老城市之一。位於米斯蒂火山山麓、海拔2300米的山谷中。這裡有白雪皚皚的米斯蒂火山,四周峰巒環峙、樹木蒼翠,景色清幽。相傳古印加帝國的最高統治者梅伊塔——卡帕克到達這裡後,對左右讚揚說:「阿雷基帕」,意思是:「好,我們就在這裡住下」,城名由此得來。

6.老瓦努科城

秘魯中部印加帝國遺蹟之一。距瓦努科城140公裡。曾被稱為烏努奎城,也稱瓦努科帕姆帕城。為印第安人城市,建於十五世紀,十六世紀西班牙殖民者入侵時,被遺棄。城內曾有3500座建築物,並建有500多座圓形或方形的地窖。其中以雕刻圖案的巨石建成的城堡最著名,這城堡佔地2.5平方公裡。

相關焦點

  • 從印加文明到新藝術派:秘魯的世界性建築
    許多印加文明仍留存至今,與現代秘魯設計一同吸引著世界的關注,這也是前印加建築師們的精神影響和環境意識的證明。秘魯三個標誌性的建築時期——前哥倫布時期、殖民時期和當代時期,影響了秘魯神奇的印加文化遺產、前印加文化、西班牙文化遺產,以及兼收並蓄的移民文化。
  • 在秘魯,與印加文明「零距離」接觸(國家人文地理)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位於太平洋沿岸的南美國家秘魯,是世界文明古國、印加文明發源地。印加文明博大精深,是人類文明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從美洲最古老的文明到南美最強盛的帝國,秘魯保存了流傳至今的歷史和文化藝術遺蹟。從空中俯瞰,可以看到神秘的納斯卡線條。這些壯觀的線條呈現人類與動物圖形,是由納斯卡文化時代的居民以30釐米深的溝渠挖成,歷經1500年仍然保持著當初的原貌。雲霧森林中的馬丘比丘遺址,讓遊客與印加帝國「零距離」接觸。
  • 世界歷史:印加文明與瑪雅文明
    瑪雅文化是美洲文明的源泉,在天文、數學、建築和藝術等方面都有光輝成就。瑪雅人很早就發明了象形文字和二十進位計數法,已知應用「0」的符號。瑪雅人曆法以農業季節為基礎。明太陽年為365日,52年為一曆法周期。當時已↑提卡爾一號神廟精確計算出日食的時間以及月和行星的周期。
  • 千年印加古城,南美秘魯的庫斯科,孕育了美洲三大文明之一
    南美行記:秘魯古城庫斯科初印象。當我第一次踏上遙遠的秘魯的土地,我來到了古城庫斯科。它是位於秘魯南部的著名古城,也是古印加帝國的首都,在1983年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被聯合國列為「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
  • 世界風景之秘魯:記憶中失落的空中之地,那是印加文明的起點
    文:森世界上不同國家不同文明,絢麗多彩的背後,是自然與人文的交織,提到南美的秘魯,地理上只是簡單地了解到這兒的冰山一角,但如果有幸來過一次,你就會知道記憶中的這座失落之城,原來是印加文明的起點,失落不過是過去的代號罷了,多的是現代與古老的交融
  • 神秘的印加文明——秘魯太陽節
    在大洋彼岸的秘魯在四季相反的南半球幾乎全體印加人民與遊客都將參與這個感謝太陽神的盛典。,於每年6月24日舉行,以紀念受印加人民尊敬的印加太陽神god Inti,感謝他在過去一年中為大地賞賜的光明與溫暖。
  • 世界古代文明——印加文明
    15世紀起勢力強盛,極盛時期的疆界以今秘魯和玻利維亞為中心,北抵哥倫比亞和厄瓜多,南達智利中部和阿根廷北部,首都在秘魯南部的庫斯科。16世紀初由於內亂日趨衰落,1532年被西班牙殖民者滅亡。1、簡介(1)文明區域印加文明與瑪雅文明、阿茲特克文明並稱為"印第安三大古老文明"。
  • 有世界風景的秘魯,是記憶中落下的空中之地,那是印加文明的起點
    世界不同國家不同文明的多彩場景背後,是自然與人文的交織。當你提到南美洲的秘魯時,你在地理上可以簡單地理解這裡的冰山一角,但如果你來過一次,你就會知道記憶中這座失落的城市原來是印加文明的起點。失落只是過去的代號,更多的是現代與古代的交融。
  • 世界自然文化雙重遺產:秘魯印加遺址馬丘比丘
    馬丘比丘,位於現今的秘魯境內庫斯科西北75公裡,整個遺址高聳在海拔約2350米的山脊上,俯瞰著烏魯班巴河谷,為熱帶叢林所包圍,是秘魯著名的前哥倫布時期印加帝國建於約公元1500年的遺蹟,也是世界新七大奇蹟之一。圖:秘魯阿瓜斯·卡利恩特斯,遊客參觀秘魯印加城市馬丘比丘。
  • 攻略 | 秘魯的神秘印加文化!
    來這裡找旅行發騷友秘魯孕育了美洲最早人類文明之一的小北史前文明,以及前哥倫布時期美洲的最大國家印加帝國。
  • 對印加帝國抱著十萬個為什麼,直到來到秘魯!
    3POLAR將帶領大家深入安第斯山脈,走進秘魯,玻利維亞和厄瓜多。我們對自然一向充滿愛意,對榮光的帝國則更心存敬畏。沒有文字的文明印加人類文明,之所以被傳承和發展,文字是不可缺少的載體。從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到古巴比倫的楔形文字,即使文明消逝,但是我們依舊可以在文字中解讀出那曾經的輝煌文明。而,印加,除外。這個在安第斯山脈發展壯大起來的部落,在數學、水利、天文和建築乃至藝術上都有著輝煌成就的文明,卻始終沒有屬於自己的文字。
  • 【秘魯散記之二】「帕查卡馬克」,前印加神殿遺址
    他邊走邊向大家介紹,強調這處遺址時間跨度逾1700年,它比印加帝國還要古老,起源時間可追溯到公元前200年,至1450年形成規模。它函蓋了公元1-7世紀的利馬(Lima)文化、5-10世紀的瓦裡(Wari)文化、10-14世紀的依切瑪(Ychsma)文化,直至15世紀達到鼎盛時期的印加文明,1533年被入侵的西班牙殖民者毀壞。
  • 秘魯不僅景色優美,文化歷史悠久,還是古印加文化發祥地!
    文化編輯 秘魯是聞名世界的古印加文化發祥地,文化事務原由秘魯國家文化局負責,2010年7月14日,秘魯國會通法案過設立文化部,負責管理國家博物館丶廣播電視局以及國家文化研究所等機構。秘魯首位文化部長,著名的人類學家和歷史學家胡安·馬丁·奧西奧在9月4日宣誓就職。
  • 印加文明、印第安文化,二者血脈相融,而如今,盡皆歸於此國
    秘魯位於南美洲西部,大自然賦予這個國家多樣的地貌、複雜的氣候和良好的生態系統。寬廣的沙漠,雄偉的安第斯山脈,茂密的叢林,使這個國家擁有了種類繁多的動植物資源。當名望極高的人裝扮成印加國王和王后乘轎來到廣場上時,沸騰的人群頓時鴉雀無聲,印加王會虔誠地向太陽神敬酒獻祭,等大祭司點燃祭壇上的聖火後,人們便會圍著聖火跳起歡快的印第安民間舞距,把慶祝活動推向高潮。印加文明印加文明是在南美洲西部、中安第斯山區發展起來的印第安古代文明。"印加"為其最高統治者的稱號,意為"太陽之子"。
  • 展覽預告:「秘魯古代文明展——探尋印加帝國的源流」即將開展
    安第斯山縱貫南北,形成了獨特的自然生態環境,養育著一代又一代的印第安原住民和後來移民,創造出絢爛多姿,令人無盡遐想的悠久文明。想知道秘魯先民賦予了「虎鯨」怎樣的強大海洋神靈力量?總重達2公斤的奢華皇金冠,哪位超級VIP才擁有佩戴的特權呢?
  • 去秘魯哪裡好玩,秘魯旅遊景點有哪些?看我介紹你就懂了
    導語:秘魯位於南美洲西部,正處太平洋邊,有著兩千多米的海岸線,自然風光美不勝收。在古印第安語中「秘魯」是玉米之倉的意思,意味此處盛產玉米,物產的豐富致使文明在此生長,這些歷史變換,使作為印加文明發祥地的秘魯註定不同凡響。
  • 2020十大壯遊 | 印加古道,穿越千年歷史探秘印加文明
    壯遊天下與印加文明的不解之緣,從2018年開始。這是一條國內首次同時完成印加古道徒步、亞馬遜極致體驗和古老城市深度解讀的路線,受到秘魯駐華使館文化處和商務處聯合推薦。2020年的夏天,壯遊天下將再次帶你深入被「遊客」們遺忘的地球角落——南美秘魯,探秘最大的印加帝國遺蹟,行走世界十大徒步路線之一的印加古道,深入亞馬遜熱帶雨林,來一場一生一定要走一次的旅程。
  • 你聽過印加文明嗎,了解馬丘比丘這座古城嗎,來看印加文明的宿命
    馬丘比丘是印加人聖谷的終點,位於秘魯境內庫斯科西北部的安第斯山脈中,就是所謂的印加古城,也是人和環境和諧共處的完美呈現。馬丘比丘古城已經擁有很悠久的歷史了,位於險峻的山脊上,面對洶湧的烏魯班巴河。它被包圍在群山中,覆蓋於隱秘的叢林之下,數百年之久沒有人類的足跡到此,直至1911年才被發現。
  • 秘魯「羊駝世界」博物館展現獨特印加文化
    秘魯「羊駝世界」博物館展現獨特印加文化   觀光客到秘魯南部印加古城阿雷基帕,遊覽老城區殖民地時期建築、科爾卡大峽谷等名勝後,一般還會到訪市中心廣場附近的「羊駝世界」博物館,感受印加傳統文化一脈的編織藝術。
  • 從印加黃金到庫斯科巴洛克:秘魯的藝術
    從印加黃金到庫斯科巴洛克:秘魯的藝術  從安第斯山脈山坡上梯田所展示的古印加人的建築壯舉,到前哥倫布時期人民的精雕細琢的黃金和紡織品,秘魯的歷史藝術實力不可置否。來到利馬和庫斯科等城市的遊客一定會被生動的巴洛克風格建築和裝飾室內的藝術品所震撼,這些建築和藝術品講述了這個多元化國家豐富多樣而古老的藝術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