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魯的全稱是秘魯共和國,位於南美洲西部,面積為1285216平方公裡。北鄰厄瓜多、哥倫比亞、東鄰巴西,南接智利,東南與玻利維亞毗連,西瀕太平洋。海岸線長2254公裡。
全國劃分為25個大區,除了卡亞俄憲法特區之外,各省的名稱如下:亞馬孫省、安卡什省、阿普裡馬克省、阿雷基帕省、阿亞庫喬省、卡哈馬卡省、庫斯科省、萬卡維利卡省、瓦努科省、伊卡省、胡寧省、拉利伯塔德省、蘭巴耶克省、利馬省、洛雷託省、馬德雷·德迪奧斯省、莫克瓜省、帕斯科省、皮烏拉省、普諾省、聖馬丁省、塔克納省、通貝斯省、烏卡亞利省。首都利馬。
秘魯的原始居民是奇楚亞、艾馬拉、莫奇卡和普基納等印第安人。
公元11世紀,印第安人開始定居在庫斯科,農業和手工業高度發展。
公元13世紀,屬於奇楚亞的印加部落從庫斯科盆地向外擴張。
公元1438年,佔領整個秘魯和附近一些地區,建立以庫斯科為首府的印加帝國。
公元1531年,弗朗西斯科·皮薩羅率領西班牙遠徵隊入侵。
公元1532年11月16日,在卡哈馬卡俘虜了印加國王阿塔瓦爾帕,勒索大量財寶後背信棄義地將他處死。
公元1533年,秘魯淪為西班牙殖民地。
公元1542年,西班牙王室在利馬設置總督府,建立秘魯總督區,成為西班牙在南美殖民統治的中心。
為了反對西班牙的殖民統治,印第安人舉行過多次的起義,其中規模比較大的有1535年的曼科起義、1742年的胡安·桑託斯起義和1780-1781年的圖帕克·阿馬魯起義。
公元1821年7月28日宣布獨立,建立秘魯共和國。
公元1835年10月28日,玻利維亞和秘魯正式合併,稱為秘魯-玻利維亞聯邦。
公元1839年2月20日,聯邦徹底瓦解。
公元1854年,秘魯廢除奴隸制。
公元1879至公元1883年,秘魯聯合玻利維亞同智利進行爭奪硝石產地的南美太平洋戰爭。秘魯戰敗後,智利奪取了世界最大的硝石產地塔拉帕卡省,並控制了秘魯的塔克納省和阿利卡省。
公元1929年,雙方經過和平談判,秘魯收回塔克納省。
公元1933年,秘魯與哥倫比亞發生邊界戰爭,秘魯戰敗。
公元1948年10月,奧德利亞發動軍事政變上臺。
公元1963年6月,人民行動黨貝朗德·特裡當選秘魯總統。
公元1968年10月3日,貝拉斯科陸軍中將發動政變後出任總統。
公元1975年8月29日,莫拉萊斯將軍接管政權。
公元1977年,宣布「還政於民」。
公元1980年,秘魯舉行民主選舉,恢復文人政府。
公元1990年至公元2000年,「改革90」領導人藤森(日裔)兩任總統。
公元2000年11月,藤森辭職流亡日本。
公元2001年至2006年,「秘魯可行」黨領導人託萊多任總統。
公元2006年至公元2011年,阿普拉黨領袖阿蘭·加西亞·佩雷斯出任總統。
公元2011年7月28日,民族主義黨主席奧良塔·烏馬拉就任總統。
公元2017年6月2日,聯合國大會選舉秘魯為2018年和2019年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
公元2018年3月23日,馬丁·比斯卡拉接任秘魯總統。直至今日。
秘魯是印加文明的發祥地,秘魯文化主要來源於印第安和西班牙傳統,但也被非洲、亞洲和歐洲族群影響。秘魯早期的藝術可追溯至前印加文明的陶器、紡織品、首飾和雕塑。印加人維持了這些工藝的製作,並在建築等領域取得較大的成就。
那麼,哪些建築證明了秘魯是印加文明的發祥地呢?
1.卡拉爾古城
位於首都利馬以北185公裡的卡拉爾古城建於公元前2600年,是一座與埃及金字塔處於同一時代的古城遺址,也是美洲最古老的城市。
2.帕恰卡馬克遺址
該遺址位於利馬以南20多公裡處的「魯林谷地」,在秘魯古文明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它於公元前200年左右興起,15世紀達到鼎盛時期,1533年被入侵的西班牙殖民者毀壞。它原為前印加時期土著人的土地神廟,後被印加王國徵服,成為秘魯中部海岸最著名的神廟,以莊嚴、肅穆、雄偉而著稱。其中最高大的建築物被稱為太陽宮(或太陽廟),背靠大海,建在山頂上。大殿背後建有觀象臺,觀看太陽出沒並據此制定農曆。在太陽廟另一側的低洼處還建有月亮宮。
3.庫斯科
秘魯南部著名古城,古印加帝國首都,現為庫斯科省省會。旅遊勝地,以印加古蹟聞名。「庫斯科」在克丘亞語中意為「世界的中心」。位於比爾加諾塔河上遊,安第斯山高原盆地,居高臨下,四周皆崇山峻岭,林木蔥鬱,氣候涼爽、秘魯人稱它為「安第斯山王冠上的明珠」。庫斯科城是燦爛的古印加文化的搖籃。
4.馬丘比丘
秘魯南部古印加帝國的古城廢墟,是秘魯最著名的遊覽勝地,在1983年,馬丘比丘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為世界遺產。馬丘比丘被稱作印加帝國的「失落之城」。西班牙人在長達300多年的殖民統治期間對它一無所知,秘魯獨立後100年裡也無人涉足。「馬丘比丘」在印加語中意為「古老的山巔」。它位於古印加帝國首都庫斯科城西北112公裡的高原上,四周叢山峻岭環抱。據估計建於四、五百年前。1911年,為美國耶魯大學南美歷史學教授海勒·賓加曼發現。
5.阿雷基帕
秘魯第三大城,南部阿雷基帕省的首府,秘魯最古老城市之一。位於米斯蒂火山山麓、海拔2300米的山谷中。這裡有白雪皚皚的米斯蒂火山,四周峰巒環峙、樹木蒼翠,景色清幽。相傳古印加帝國的最高統治者梅伊塔——卡帕克到達這裡後,對左右讚揚說:「阿雷基帕」,意思是:「好,我們就在這裡住下」,城名由此得來。
6.老瓦努科城
秘魯中部印加帝國遺蹟之一。距瓦努科城140公裡。曾被稱為烏努奎城,也稱瓦努科帕姆帕城。為印第安人城市,建於十五世紀,十六世紀西班牙殖民者入侵時,被遺棄。城內曾有3500座建築物,並建有500多座圓形或方形的地窖。其中以雕刻圖案的巨石建成的城堡最著名,這城堡佔地2.5平方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