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直播營銷將加強監管:不得銷售菸草、特定全營養配方食品等...
圖片來源:新華社 7月29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公告,就《市場監管總局關於加強網絡直播營銷活動監管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徵求意見稿》提出,嚴格規範商品或服務營銷。通過網絡直播營銷商品或服務,應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建立並執行進貨檢查驗收制度,依法查驗有關證明文件。不得通過網絡直播銷售法律、法規規定禁止生產、銷售的商品或服務;不得通過網絡直播銷售菸草製品等法律、法規規定禁止進行商業推銷、宣傳的商品或服務;不得通過網絡直播銷售特定全營養配方食品等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禁止進行網絡交易的商品或服務。《徵求意見稿》還要求,嚴格規範廣告審查發布。
-
特定全營養配方奶粉只能在醫療機構或藥店銷售
特殊醫學用途配方奶粉包裝上會註明「國食注字TY」字樣及編號。□記者璩介力攝蘇報訊(蘇報融媒記者璩介力)近日,湖南郴州母嬰店將固體飲料當特殊醫學配方奶粉出售導致嬰幼兒出現營養不良、佝僂病等症狀一事引發社會廣泛關注。
-
山西加強中藥配方顆粒監管 零售藥店不得經營免煎中藥
新華社太原7月14日電(記者霍瑤)記者14日從山西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了解到,為進一步規範中藥配方顆粒的使用,山西加強了中藥配方顆粒的監管,根據新規,免煎中藥今後只能在區級以上醫院使用和銷售,藥店不得經營免煎中藥。 中藥配方顆粒,俗稱「免煎中藥」,是近年來增長迅速的新型中藥製劑。
-
嬰輔食品生產大省江西構建全閉環監管體系
構建全閉環嬰輔食品監管體系為防止出現監管事項不清晰、監管責任不明確,以及監管任務重疊、監管方式重複等問題,《指導意見》構建了以日常檢查為基礎、飛行檢查為重點、體系檢查為補充的全閉環嬰輔食品監管體系,對嬰輔食品許可和監管職責事權進行了明確劃分。
-
直播帶貨引發的那些糟心事兒
食品行業是一個門檻極高、風險極大的行業,我國相關法律、法規對食品全產業要求嚴苛,如果沒有足夠的食品專業知識和法律專業知識,一定要謹慎參與。公眾往往對此認識頗淺,包括這個燕窩直播團隊顯然沒有意識到其已經參與到了高風險領域,而他們連最基本的產品鑑別能力都沒有。比如,帶貨的這款產品為風味飲料,如果稍有專業知識,就會提出疑問,風味燕窩飲料怎麼能當燕窩賣?就像風味乳品飲料不能當奶賣是一個道理。
-
如何將火熱的直播帶貨帶入法治軌道
直播帶貨是近年來新興的一種網際網路電商營銷模式。經線上直播平臺播出,通過主播的推介,讓消費者了解商品和服務,吸引和推動消費者在線購買商品和服務。直播帶貨將網絡視頻直播與商業營銷相結合,藉助直播平臺達到推銷商品和服務的目的。在促進商品和服務在線銷售的同時,也實現平臺和主播的流量變現,已成為網際網路經濟的新業態,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達到新高度。
-
特醫食品到底是什麼食品?一文帶你了解特醫食品產業
全球首個真正意義上的特醫食品產於1957年,當時經美國FDA批准作為孤兒藥上市,用於苯丙酮尿症的膳食治療。之後隨著一系列相關規定出臺美國的醫用食品逐步走上正軌,開始進入了高速發展階段。1.3分類標準目前我國特醫食品主要分為三大類第一類:全營養配方食品適用於需對營養素進行全面補充且對特定營養素沒有特別要求的人群。
-
直播平臺帶貨調查:宣傳用極限詞語 部分主播涉違法
雲櫃姐」直播帶貨;品牌汽車廠商將幾個部門的負責人組織起來,推出「高管直播天團」,向觀眾介紹產品亮點、銷售政策及產品如何維修、保養等;市長、縣長親自出馬,在網際網路平臺擔任出鏡「主播」,親自「帶貨」……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催生了直播經濟的空前繁榮。
-
電商每周熱點:農村電商監管待完善 直播帶貨成平臺競爭主戰場
農村電商蓬勃發展,行業問題逐漸凸顯,加強直播電商培訓和監管等問題亟待解決。疫情以來最大購物節「618」即將來臨,除常規的百億補貼之外電商平臺紛紛引入「直播帶貨」刺激消費。「直播帶貨」已成行業發展新趨勢,各平臺將直播帶貨提升至核心戰略地位,積極推動「直播+」布局,構建多元化、差異化、高品質的直播生態體系。 1.
-
辛巴辛有志主動退賠央視分析:直播帶貨需長效監管
直播帶貨,是指通過一些網際網路平臺,使用直播技術進行商品線上展示、諮詢答疑、導購銷售的新型服務方式。近年來,直播帶貨這一新型網絡銷售形式迎來了大規模發展的熱潮,其以粉絲流量為基礎產生的價值不可估量,因此衍生出了眾多網紅主播,人們的購物生活也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與網絡產生了密不可分的聯繫。
-
聚焦東莞直播帶貨大賽㉑|新盟網商電商直播基地:充分發揮食品...
依託於東莞市新盟食品有限公司在食品產業的優勢,今年5月份,新盟網商電商直播基地開始布局電商板塊。目前,該基地的主播在專場活動中,能夠在直播間賣出4萬-5萬元的銷售額,最高的一場在三小時內近5萬元銷售額。新盟網商電商直播基地還報名參加了2020品質東莞直播帶貨大賽,希望通過大賽連結到更多直播電商資源。
-
直播帶貨陷入售假風波,辛巴應該負全責嗎?
最近辛巴直播帶貨陷入售假風波。經過網絡的持續發酵,據稱相關部門已經已對辛巴公司立案調查。據相關媒體報導,四川的甄先生買了9瓶假茅臺酒,後起訴商家。法院一審判決涉事商家退還甄先生購貨款,駁回10倍賠償的訴求。甄先生不服提起上訴。
-
@食品小作坊:產品須進行預包裝銷售 這些食品不得生產加工
經濟導報記者 吳淑娟經濟導報記者24日從省政府網站獲悉,山東將加強食品小作坊監督管理,同時引導食品小作坊轉型升級,進入集中園區集約化生產。根據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印發的《關於進一步加強食品小作坊監督管理的規定》,將對符合條件的食品小作坊及時予以登記,對申報列入食品小作坊負面清單的食品類別及品種明細的一律不予登記。對已經按食品小作坊進行登記的現場製售食品經營者,建立退出機制,逐步將其納入食品經營許可管理。
-
紅豆羽絨服供應商寄樣直播帶貨
紅豆羽絨服供應商寄樣直播帶貨 原標題:無規矩不成方圓,直播帶貨首次有規可循 「直播帶貨」是目前當仁不讓的風口,但蠻生長、迅速擴張之下,行業也面臨良莠不齊、缺乏監管而帶來的諸多亂象。近日,中國廣告協會發布《網絡直播營銷行為規範》(以下簡稱《規範》)。作為國內個關於網絡視頻營銷活動的專門自律規範,7月1日起正式施行,直播帶貨首次有規可依。衛浴。
-
直播帶貨引發糟心事兒 買到假貨誰該為此「買單」?
食品行業是一個門檻極高、風險極大的行業,我國相關法律、法規對食品全產業要求嚴苛,如果沒有足夠的食品專業知識和法律專業知識,一定要謹慎參與。公眾往往對此認識頗淺,包括這個燕窩直播團隊顯然沒有意識到其已經參與到了高風險領域,而他們連最基本的產品鑑別能力都沒有。比如,帶貨的這款產品為風味飲料,如果稍有專業知識,就會提出疑問,風味燕窩飲料怎麼能當燕窩賣?
-
新加坡特殊食品監管(下)
通過上期對新加坡特殊食品監管的介紹,我們了解到新加坡的特殊食品主要包括特殊用途食品和健康補充劑兩大類,分別由新加坡食品局和衛生科學局進行監管,本期食品夥伴網將針對這兩類特殊食品的產品要求進行具體介紹。
-
關於依法加強河豚魚及其產品全過程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意見
為進一步強化食品安全屬地管理責任,加強河豚魚及其產品全過程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有效防範河豚魚及其產品食物中毒事件發生,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準確把握河豚魚監管的工作依據與要求 (一)實行有條件放開部分養殖河豚的加工經營。
-
[網連中國]加強進口冷鏈食品安全監管,各地都在咋操作?
建立專倉、追溯全程,各地創新冷鏈食品安全監管方式 為進一步加強進口冷凍食品監管,防範進口冷凍食品輸入疫情風險,山東建立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專倉制度,在進口冷鏈食品第一入境點,即山東口岸、目的地市或縣(區、市),設立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專倉,集中開展核酸檢測和預防性全面消毒工作。
-
直播帶假貨?收錢就拉黑?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意見》保障消費者...
《每周質量報告》2020年11月29日這兩年網絡直播帶貨是越來越火了,據預測,今年將達到9000億的規模。但就在直播帶貨快速發展的同時,相關消費投訴也增長到了接近前一年的5倍。
-
中國和美國嬰(幼)兒配方食品監管比較分析
食品夥伴網訊 為保障嬰(幼)兒健康,滿足其生長發育需求,世界各國/地區紛紛制定了嬰(幼)兒配方食品的相關規定,實行嚴格的食品監管,嚴格把控食品安全。為使更多讀者了解嬰(幼)兒配方食品,食品夥伴網將從定義、分類、監管機構及管理模式四個方面對中國和美國的嬰兒配方食品進行比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