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千山之巔 觀萬水之源——2020西藏行(二十一)之色林錯

2020-09-26 千墨品鑑

財經時訊消息(朱啟榮/文、攝影)我們車隊離開達則錯東行不久,前方出現一片蔚藍的「大海」,遠遠看去,波光粼粼,美麗絕倫。藍色的天幕上嵌著一輪金光燦爛的太陽,朵朵白雲像碧海上的群艦在自由巡航。車隊行駛至「海邊」,方知此「海」為色林錯。

西藏的湖泊眾多,而最有名的,無疑是納木錯。但西藏面積最大的湖泊,卻是位於藏北高原上的色林錯。

色林錯,藏語意為「威光映復的魔鬼湖」,是西藏第一大湖泊、中國第二大鹹水湖,是青藏高原形成過程中產生的一個構造湖,為大型深水湖。

色林錯地處西藏申扎、班戈和尼瑪3縣交界處,位於崗底斯山北麓,湖面海拔4530米,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色林錯水面開闊,美到極致。它景色的美妙除了透徹的湖水、皚皚的雪山、湛藍的天空相互輝映之外,還有在不同時間、不同光線下呈現出不同的色彩帶來的驚豔。

西藏的湖非常有意思,面積可以增長。據史料記載:納木錯本來也是西藏的第一大湖,而且也不斷增加面積,只是增加速度不如色林錯,目前已被色林錯超越了。

以前的納木錯面積1961平方公裡,而色林錯在1976年測量時只有1666平方公裡,小了一圈都不止。2010年再進行測量時,納木錯面積增到2017平方公裡,但色林錯在10年間就增加了600平方公裡的水面,達到2323平方公裡。現在色林錯的面積還在增加,在2017年,已達到2391平方公裡。有學者表示:色林錯的面積不會固定,以後還要隨時更正數據。

同樣是西藏面積較大的湖泊,納木錯和色林錯的待遇卻有天壤之別。這裡的人們把納木錯稱為天湖、聖湖。每到藏曆新年的時候,大家都會來到藍藍的納木錯邊,遙望遠處神聖的念青唐古拉山,借著陽光與白雪,人們祈求新的一年風調水順。而色林錯呢?高原的人們談之色變,稱之為「魔鬼湖」,能離多遠就離多遠。西藏有兩個「鬼湖」,一個是位於阿里地區普蘭縣的拉昂錯,一個就是色林錯。

色林錯被稱為「鬼湖」,有一個傳說:很久很久以前,有個魔鬼叫色林,經常出沒在高原上,無惡不作,弄得人們不得安生。仁慈的神就施展法術,捉住了魔鬼色林,把他壓在藏北的大湖裡。神對色林說:這裡就是你永久的歸宿,你需要在這裡永久懺悔,不許離開半步,以免你再欺負百姓。久而久之,人們就把這個湖稱為色林堆錯,就是魔鬼湖的意思。

當然這只是神話傳說,那從現實角度,色林錯為什麼這麼「慘」,淪為「聖湖」納木錯的背景板呢?論風景,納木錯和色林錯都有各種震撼的美。色林錯有無數野生動物,而納木錯則很少有野生動物了。

納木錯有兩個色林錯無法相比的優勢:一、納木錯就在神山——念青唐古拉山附近;二、青藏公路青藏鐵路就在納木錯南邊經過,京藏高速已修到格爾木,以後還會到通拉薩,去納木錯遊玩非常方便。色林錯則位於人跡罕至的藏北高原,周邊沒有交通主幹線,只有省道,路況不是特別好。尤其是公路距離色林錯有十幾公裡,遍布沼澤,不是太好走。

納木錯既然是「聖湖」,那就需要一個「反面角色」來映襯自己的聖潔。色林錯只好充當「反面角色」,以「魔鬼湖」的身份,把納木錯襯託得越高大越好。各種劣勢,導致色林錯的旅遊開發不如納木錯,但這在客觀上也起到了保護色林錯原始生態的作用。

色林錯更多地保留了藏北高原那種撼人心魄的原始的美。成群結隊的藏羚羊,在色林錯的湖畔快樂地奔跑,還有藏野驢、棕熊、狼、兔猻、藏狐等很多種可愛的高原動物。

幸虧色林錯成了「魔鬼湖」,少有人來。這樣的「魔鬼湖」,多點無妨!不過,如果任由色林錯面積增長,對周邊的村莊、公路會造成不小的影響,同時也會影響到牧民的生產、生活。祈求上天讓色林錯不要再增大了。

作者簡介:朱啟榮,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河北省攝影家協會媒體專業委員會秘書長,資深媒體人。

(編輯:彭海峰)

相關焦點

  • 仰千山之巔 觀萬水之源——2020西藏行(十六)之班公湖
    財經時訊消息(朱啟榮/文、攝影)我們一行離開霞義溝土林,一路北上。傍晚時分到達阿里地委、行署辦公所在地——獅泉河鎮。在友人幫助下,順利入住阿里「河北大廈」。在藏西秘境的阿里,有種回家的感覺。班公湖位於藏北高原西端的阿里地區(當地政府隸屬西藏自治區管轄
  • 仰千山之巔 觀萬水之源——2020西藏行①之悠悠青藏線青海段
    千墨藝術網消息(朱啟榮/文、攝影)都說西藏是一副「毒藥」,去過的人容易「中毒」,對西藏產生「毒癮」,去了還想去,還沒完沒了。我是一位中了「西藏毒」很深的人之一,對西藏的一草一木、山山水水都是那麼著迷。從2006年伊始,第一自駕進藏,就「染」上了西藏之「癮」,八次進藏,也難解對西藏高原的眷戀,2020應約再次走近千山之巔、萬水之源——西藏。
  • 仰千山之巔 觀萬水之源——2020西藏行(二十四)之川藏線
    財經時訊消息(朱啟榮/文、攝影)然烏湖是川藏線上的風景之一,我們從然烏湖繼續東行,邊行邊拍,覽勝現存美景。左貢縣城具有承東啟西、聯結南北的區位之便,是歷代商賈由茶馬古道進出西藏的必經之地。5009米),覺巴山口(海拔3390米),拉烏山口(海拔4380米)。
  • 仰千山之巔 觀萬水之源——2020西藏行(八)之珠穆朗瑪峰
    財經時訊消息(朱啟榮/文、攝影)在邊陲名城、藏地秘境——亞東休整兩日,與戰友歡聚,賞邊陲美景,嘗秘境美食,大家狀態極佳。第三日一早,告別戰友,向珠峰大本營進發。)。1978年,西藏自治區政府修建了一條全長110公裡的四級砂石路,路面寬3.5米,起點在中尼公路318國道邊,終點在珠峰腳下的珠峰大本營,即為「珠峰公路」。
  • 仰千山之巔 觀萬水之源——2020西藏行③之行天路觀聖象天門
    財經時訊消息(朱啟榮/文、攝影)我們一行沿青藏公路不到那曲市就轉向班戈方向,按計劃從那班公路(那曲至班戈公路,是國道317的一部分)再經青龍鄉到納木措北門——-聖象天門,一攬西藏絕景,以飽眾人眼福。這裡牧草豐美,牲畜眾多,形成西藏壯美的那曲高寒草原風光。
  • 仰千山之巔 觀萬水之源——2020西藏行(十)之岡仁波齊
    財經時訊消息(朱啟榮/文、攝影)從佩枯措、希夏邦瑪峰出發,到薩嘎縣約50公裡,行駛近兩個小時。大家安頓休息,準備第二天進入阿里地區第一站——岡仁波齊。薩嘎縣屬日喀則地區,與阿里地區交界,海拔4700多米。大家在此靜息一宿,第二天早餐完畢,駕車沿國道219向岡仁波齊出發。
  • 仰千山之巔 觀萬水之源——2020西藏行(五)之羊卓雍措
    財經時訊消息(朱啟榮/文、攝影)大家在拉薩休息了兩天,全方位休整了一下,整裝出發,環西藏大環線正式開始。剎那間,時空好像停滯,我久久地停在那裡,如同進入一個藍色的夢幻之境。這就是絲雨下的羊卓雍措,這就是夢到人間。她靜靜地徜徉在山巒之間,含情脈脈,凝神獨處。它有玉石一樣的肌膚,它有薄紗一樣的輕柔,它有少女一般的腰肢,又有母親一般的沉靜而柔和。只有上天的神來之筆才能創作這樣的畫面,只有自然的鬼斧神工才能造就羊卓雍措這樣的神品。
  • 仰千山之巔 觀萬水之源——2020西藏行(十七)之阿里天文臺
    財經時訊消息(朱啟榮/文、攝影)阿里獅泉河鎮海拔雖然4300餘米,但我們一行在「河北大廈」息駐了三天,狀態都非常好,已基本習慣了高廈生活。在友人安排下,晚餐過後,參觀世界海拔最高的天文臺(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天文科普站)。
  • 仰千山之巔 觀萬水之源——2020西藏行(七)之江孜、亞東
    財經時訊消息(朱啟榮/文、攝影)離開扎什倫布寺,向西藏邊陲名城——亞東進發。我們車隊沿349國道,經白朗縣到達沿途第一站——江孜縣。多情措(即「多情湖」),也有人戲稱為「多情有錯」。一個浪漫而美麗的名字,一個少有人煙的天上湖泊。多情湖位於亞東帕裡鎮,湖中的卓木拉日雪山主峰高達7600米,素有「神女峰」之稱。湖與山渾然一體,雪山與湖水熠熠生輝。
  • 仰千山之巔 觀萬水之源——2020西藏行(十八)之穹窿銀城
    財經時訊消息(朱啟榮/文、攝影)在阿里「河北大廈」,邊休整邊賞遊。按照預先計劃,將再次走進穹窿銀城。2018年7月,在阿里地委宣傳部蔡雲峰副部長的帶領下曾首次進入穹窿銀城,給我留下了永生難忘的印象。此行將再次探訪象雄文化之都——穹窿銀城,心裡依舊很是期待。
  • 仰千山之巔 觀萬水之源——2020西藏行(十九)之物瑪措
    財經時訊消息(朱啟榮/文、攝影)在獅泉河鎮休整了三天,洗去一路風塵,繼續東行。我們沿著國道317東行,過了革吉,我們的車隊仿佛進入仙境,山水相連,山在水中立,水繞山腰轉。經了解,這是個景色絕美、面積卻不大的高原湖——物瑪措。物瑪措位於阿里地區改則縣尼瑪鎮物瑪鄉,共有兩個湖但因同在一地,名字完全相同。
  • 仰千山之巔 觀萬水之源——2020西藏行(十一)之拉昂錯
    財經時訊消息(朱啟榮/文、攝影)叩攬過神山岡仁波齊,沿國道219,向普蘭縣城方向行駛。公路兩邊美景不斷,我們邊行邊停,邊觀邊拍。約一個小時,進入我們計劃中的一個重要參觀點「鬼湖」——拉昂錯。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河北省攝影家協會媒體專業委員會秘書長,資深媒體人(編輯
  • 仰千山之巔 觀萬水之源——2020西藏行(六)之扎什倫布寺
    財經時訊消息(朱啟榮/文、攝影)攬勝過聖湖羊卓雍措,經浪卡子向西藏第二大城市、世界青稞之鄉——日喀則進發,抵達日喀則市已是傍晚時分,大家在友人的安排下,就餐休息,按計劃次日參觀日喀則地區最大的寺廟在寺內建立了鐵桑林、夏爾孜和吉康三大扎倉(僧院),住寺僧侶達1600餘人,來源遍及後藏、阿里地區以及境外的尼泊爾、克什米爾地區。扎什倫布寺成為格魯派在後藏的根本道場。
  • 仰千山之巔 觀萬水之源——2020西藏行(二十)之達則錯
    財經時訊消息(朱啟榮/文、攝影)走過西藏大北線的人都說,這條線路讓人眼花繚亂,「一錯再錯」,一錯比一錯美,一錯比一錯有魅力。達則錯地處乾旱、寒冷的北羌塘,年均氣溫0~2.0度,年降水量僅200毫米,湖水補給主要依賴波倉藏布(又名莫昌藏布
  • 仰千山之巔 觀萬水之源——2020西藏行(二十三)之然烏湖
    財經時訊消息(朱啟榮/文、攝影)車隊駛出西藏大北線,我們小駐那曲市。在好友的安排下,小憩一宿,直駛林芝,與戰友相聚。)、翠林和那藍天白雲,景色異常迷人。,湖水有些渾濁)。河道中許多巖石和小島點綴其間,湖面上春季樹影婆娑、秋冬薄霧瀰漫,四季美景都會使人如臨夢幻之境。
  • 仰千山之巔 觀萬水之源——2020西藏行(四)之拉薩
    財經時訊消息(朱啟榮)納木錯北岸的聖象天門,讓大家著迷難捨,但天色漸晚,大家不得不離去。從聖象天門沿納木錯湖向東行駛,環湖行駛近190公裡到達納木錯景區大門,天還有些放亮,可已是晩上10點多了。次日,駛向拉薩,開始了拉薩市區的輕鬆之旅。
  • 仰千山之巔 觀萬水之源——2020西藏行之札達霞義溝土林
    本文轉載自 搜狐號燕趙之聲財經時訊消息(朱啟榮/文、攝影)從古格王朝遺址回到札達縣城已是晩上9點,大家晚餐休整,準備次日覽勝霞義溝土林,再奔獅泉河。霞義溝土林,位於西藏阿里倘若到阿里而不到霞義溝一睹其芳容,實為人生之憾事也!
  • 仰千山之巔 觀萬水之源——2020西藏行②之悠悠青藏線西藏段
    財經時訊消息(朱啟榮/文、攝影)我們一行離開青海從西藏北大門進入了茫茫的藏北高原,走進西藏的第一站——那曲地區安多縣雁石坪鎮。由於我們一行中一車輛輪胎岀現一點小故障,讓我們與這藏北小鎮有緣親密接觸。雁石坪鎮是沿青藏公路由青海進入西藏的第一個鎮
  • 仰千山之巔 觀萬水之源——2020西藏行(十二)之瑪旁雍措
    財經時訊消息(朱啟榮/文、攝影)從「鬼湖」拉昂措翻過山坡,駛上國道564,再轉鄉道757,翻越兩個小埡口,到達瑪旁雍措的湖邊。我們沿湖南岸的鄉道向東前行,行駛約一個小時,抵達瑪旁雍措的目的地——楚果寺。
  • 心中的聖地(66)——色林錯
    離開當惹雍錯,接下去我們要去的一個錯是此行比較重要的一個錯——色林錯。據科學家考證,色林錯面積曾達到1萬平方公裡,後因氣候變化,湖泊退縮,從中分離出格仁錯、錯鄂、雅個冬錯、班戈錯、吳如錯、恰規錯、孜桂錯、越恰錯。 色林錯流域四面群山環抱,湖盆面積廣闊,湖濱水草豐美,是藏北重要的牧業基地之一,也是保護黑頸鶴及繁殖區生態系統的申扎溼地自然保護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