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千山之巔 觀萬水之源——2020西藏行②之悠悠青藏線西藏段

2020-09-05 千墨品鑑

財經時訊消息(朱啟榮/文、攝影)我們一行離開青海從西藏北大門進入了茫茫的藏北高原,走進西藏的第一站——那曲地區安多縣雁石坪鎮。由於我們一行中一車輛輪胎岀現一點小故障,讓我們與這藏北小鎮有緣親密接觸。

雁石坪鎮是沿青藏公路由青海進入西藏的第一個鎮,109國道、青藏鐵路等均從這裡經過,這為該鎮的發展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條件。但是,這裡海拔4721米,年平均氣溫零下4攝氏度,氧氣含量僅是內地氧氣含量的50%左右,一年到頭只有冬季和「大約在冬季」兩個季節。

在雁石坪鎮解除車輛故障繼續前行,一邊欣賞藏北高原美景,一邊「享受」高原坑路無償賜予的顛搖。在風雨相伴中,越過了海拔5231米的唐古拉山口進入藏北高原草原。藏北草原在嚴夏的七月,用飄雪迎接我們的到來。

由於天時已晚,在海拔4900多米的安多縣城小憩一宿。到達安多,一行中少許人已小有「高反」,但總體還能健康前進,我為所有隊員感到驕傲,沒有一人掉隊。

次日清晨,全體整裝出發,藏北草原天空放開笑臉,藍天白雲,好像張開雙臂迎接我們一行。

藏北草原,是西藏自治區面積最大的純天然草原,位於崑崙山脈、唐古拉山脈和岡底斯山脈之間,又被稱之為羌塘草原,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是中國最美六大草原之一。

青藏公路在西藏段過了安多,路況明顯好轉,路面平坦。公路穿越藏北草原中最美的那曲高寒草原,青藏公路如一道道玉帶鑲嵌在茫茫的那曲草原上。

「那曲」藏語意為黑河,那曲市地處西藏中偏北,在唐古拉山和念青唐古拉山之間,是西藏北部最大的城鎮,那曲高寒草原被《中國國家地理》評為中國最美的六大草原之一。那曲高寒草原最大的特點是遼闊壯美,這裡不僅僅是犛牛群和羊群賴以生存的天堂,也是一片文化的沃土,隨處可見保存完整的遊牧文化。

藏北草原猶如雪域高原上的綠色明珠,散發著迷人的光彩。這裡是犛牛與羊群的天堂,周圍的山脈提供給草原豐厚的水源和沃土,不僅是野生動植物的天堂,同時也是一個具有豐厚沉積層的文化沃土。生活在這裡的牧民創造了夢幻迷離、色彩斑斕的遊牧文化。

我們醉迷在藏北高原的美景之中,享受藏北高原給予的眼福,大家忘記了小有的「高反」和長途的疲勞,邊走邊拍,向「天路」和「神湖」、「 神山」進發!

相關焦點

  • 仰千山之巔 觀萬水之源——2020西藏行①之悠悠青藏線青海段
    千墨藝術網消息(朱啟榮/文、攝影)都說西藏是一副「毒藥」,去過的人容易「中毒」,對西藏產生「毒癮」,去了還想去,還沒完沒了。我是一位中了「西藏毒」很深的人之一,對西藏的一草一木、山山水水都是那麼著迷。從2006年伊始,第一自駕進藏,就「染」上了西藏之「癮」,八次進藏,也難解對西藏高原的眷戀,2020應約再次走近千山之巔、萬水之源——西藏。
  • 仰千山之巔 觀萬水之源——2020西藏行(七)之江孜、亞東
    1904年,英帝國主義侵略西藏,江孜人民不畏強暴,浴血衛國,譜寫了一曲英勇悲壯的愛國主義讚歌。江孜從此以「英雄城」聞名中外。亞東,一個被所有經歷過的人津津樂道的地方,一個很少在進藏旅行者的地圖和計劃行程裡標註出來的地方,它在西藏開發得已相當完善的旅遊版圖上似乎還是一塊處女地。這裡更像是西藏的後花園,寧靜、溫情、簡約、自然,卻又有邊陲小鎮所特有的古樸、熱烈和異國風情。
  • 仰千山之巔 觀萬水之源——2020西藏行(二十四)之川藏線
    財經時訊消息(朱啟榮/文、攝影)然烏湖是川藏線上的風景之一,我們從然烏湖繼續東行,邊行邊拍,覽勝現存美景。我們這次川藏線之旅,還能抓住川藏線美景的尾巴,觀賞一些即將消失的絕美之景左貢縣城具有承東啟西、聯結南北的區位之便,是歷代商賈由茶馬古道進出西藏的必經之地。
  • 仰千山之巔 觀萬水之源——2020西藏行(八)之珠穆朗瑪峰
    1978年,西藏自治區政府修建了一條全長110公裡的四級砂石路,路面寬3.5米,起點在中尼公路318國道邊,終點在珠峰腳下的珠峰大本營,即為「珠峰公路」。珠穆朗瑪峰,在3800萬年前,由於印度大陸與亞洲大陸的碰撞,原處為一片海洋的喜馬拉雅山逐漸升起,它在上升過程中跑得更快,超越群峰,挺拔於山原之上,成為地球之巔
  • 仰千山之巔 觀萬水之源——2020西藏行(二十一)之色林錯
    財經時訊消息(朱啟榮/文、攝影)我們車隊離開達則錯東行不久,前方出現一片蔚藍的「大海」,遠遠看去,波光粼粼,美麗絕倫。藍色的天幕上嵌著一輪金光燦爛的太陽,朵朵白雲像碧海上的群艦在自由巡航。車隊行駛至「海邊」,方知此「海」為色林錯。
  • 仰千山之巔 觀萬水之源——2020西藏行(五)之羊卓雍措
    財經時訊消息(朱啟榮/文、攝影)大家在拉薩休息了兩天,全方位休整了一下,整裝出發,環西藏大環線正式開始。從拉薩往南,拉薩機場轉折,一路向東來到乃東,高揚的經幡激蕩著天空中蒼涼而渾厚的迴響,一條藍色的哈達靜靜地飄蕩在蒼山之間,這就是西藏三大聖湖之一
  • 仰千山之巔 觀萬水之源——2020西藏行③之行天路觀聖象天門
    財經時訊消息(朱啟榮/文、攝影)我們一行沿青藏公路不到那曲市就轉向班戈方向,按計劃從那班公路(那曲至班戈公路,是國道317的一部分)再經青龍鄉到納木措北門——-聖象天門,一攬西藏絕景,以飽眾人眼福。這裡牧草豐美,牲畜眾多,形成西藏壯美的那曲高寒草原風光。
  • 仰千山之巔 觀萬水之源——2020西藏行之札達霞義溝土林
    本文轉載自 搜狐號燕趙之聲財經時訊消息(朱啟榮/文、攝影)從古格王朝遺址回到札達縣城已是晩上9點,大家晚餐休整,準備次日覽勝霞義溝土林,再奔獅泉河。霞義溝土林,位於西藏阿里我國廣袤的國土上分布著石林、土林、冰塔林等各種特殊的自然景觀之「
  • 仰千山之巔 觀萬水之源——2020西藏行(十)之岡仁波齊
    幾個世紀以來,這兩山兩湖地區被虔誠的教徒們尊為「神山聖湖」之地。藏語意為神靈之山,被譽「神山之王」。南側斷層降落到象泉河谷地和瑪旁雍錯和拉昂錯湖盆。岡仁波齊峰屹立在西藏阿里地區普蘭縣境內,綿延於中、印、尼三國邊境,素有「阿里之巔」的譽稱。
  • 仰千山之巔 觀萬水之源——2020西藏行(十八)之穹窿銀城
    此行將再次探訪象雄文化之都——穹窿銀城,心裡依舊很是期待。遙遠的西藏阿里腹地穹窿銀城,又作瓊隆銀城,位於海拔4400米的卡爾東山頂,面積10餘萬平方米。藏語為「瓊隆威卡爾」。「瓊」是大鵬鳥之意 ,「隆」即「地方」,「瓊隆」也就是大鵬鳥居住的地方。「威」本意是銀子,這裡引申為銀色,「卡爾」是城堡之意。簡而言之,瓊隆威卡爾即「大鵬銀城」。古象雄文明是西藏文明真正的根。
  • 仰千山之巔 觀萬水之源——2020西藏行(十七)之阿里天文臺
    沿著暗夜公園的入口驅車往其南面連綿起伏的山脈而行,阿里天文觀測基地位於素有「世界屋脊的屋脊」之稱的西藏阿里地區西藏阿里,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有「天邊阿里」「天上阿里」之稱。自阿里暗夜公園建成開放以來,接待的國內外賓客達上萬人次。
  • 仰千山之巔 觀萬水之源——2020西藏行(十六)之班公湖
    班公湖位於藏北高原西端的阿里地區(當地政府隸屬西藏自治區管轄作家子文在《西藏對遊人來說,這裡高原的另類世界,極端乾旱條件下的碧湖、代表生命奇蹟的班公柳、高原鳥類的天堂、教派薈萃的寺廟、五顏六色的經幡等獨特的西域景觀,是西藏高原景觀的經典,對世界各地的旅遊者來說具有極大的吸引力。
  • 仰千山之巔 觀萬水之源——2020西藏行(二十)之達則錯
    財經時訊消息(朱啟榮/文、攝影)走過西藏大北線的人都說,這條線路讓人眼花繚亂,「一錯再錯」,一錯比一錯美,一錯比一錯有魅力。達則錯,又名達克次湖、達格濟錯,藏語意為虎頂湖,位於西藏如果說,山是西藏高昂的頭顱
  • 仰千山之巔 觀萬水之源——2020西藏行(二十三)之然烏湖
    財經時訊消息(朱啟榮/文、攝影)車隊駛出西藏大北線,我們小駐那曲市。在好友的安排下,小憩一宿,直駛林芝,與戰友相聚。河道中許多巖石和小島點綴其間,湖面上春季樹影婆娑、秋冬薄霧瀰漫,四季美景都會使人如臨夢幻之境。
  • 仰千山之巔 觀萬水之源——2020西藏行(六)之扎什倫布寺
    財經時訊消息(朱啟榮/文、攝影)攬勝過聖湖羊卓雍措,經浪卡子向西藏第二大城市、世界青稞之鄉——日喀則進發,抵達日喀則市已是傍晚時分,大家在友人的安排下,就餐休息,按計劃次日參觀日喀則地區最大的寺廟在十世班禪大師確吉堅贊的主持下,五世至九世班禪的合葬靈塔和祀殿歷時四年竣工,定名為班禪東陵札什南捷(吉祥勝利之意)。
  • 仰千山之巔 觀萬水之源——2020西藏行(十一)之拉昂錯
    公路兩邊美景不斷,我們邊行邊停,邊觀邊拍。約一個小時,進入我們計劃中的一個重要參觀點「鬼湖」——拉昂錯。
  • 仰千山之巔 觀萬水之源——2020西藏行(十九)之物瑪措
    財經時訊消息(朱啟榮/文、攝影)在獅泉河鎮休整了三天,洗去一路風塵,繼續東行。我們沿著國道317東行,過了革吉,我們的車隊仿佛進入仙境,山水相連,山在水中立,水繞山腰轉。經了解,這是個景色絕美、面積卻不大的高原湖——物瑪措。物瑪措位於阿里地區改則縣尼瑪鎮物瑪鄉,共有兩個湖但因同在一地,名字完全相同。
  • 奮鬥在千山之巔!西藏基本實現氣象現代化!
    在今年8月召開的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建設團結富裕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西藏。歷史的縱深,鑄就戰略高度。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關心西藏發展。
  • 仰千山之巔 觀萬水之源——2020西藏行之瑪旁雍措
    也是同時觀賞神山岡仁波齊和「聖湖」瑪旁雍措的最佳之地。楚果寺的建築十分簡單,完全與其他寺廟的風格類似,白色的牆壁,黑色的窗戶,配上紅色的邊沿裝飾色彩,在空無一物的湖邊顯得格外醒目。雖說楚果寺是瑪旁雍措湖邊最大的寺廟,但楚果寺本身很小,只有十幾名僧人,我們進去轉了幾圈,基本上沒有遊客,因為寺廟內不能拍照,所以呆在那裡,看著僧人給燭臺添加香油,發了一會兒「呆」。
  • 仰千山之巔 觀萬水之源——2020西藏行(四)之拉薩
    次日,駛向拉薩,開始了拉薩市區的輕鬆之旅。哲蚌寺由黃教創始人宗喀巴之弟子降央曲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