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一切都在迫不及待地辭舊迎新

2020-12-11 大學老師談閱讀與教育

次北固山下

唐·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詩題「次北固山下」,「次」的意思就是停宿,停在北固山下歇息一夜。北固山在哪裡呢?在江蘇省鎮江市的東北,三面臨江,地勢非常險峻。詩人是走什麼路線經過北固山的呢?他是從北向南走,順著京杭運河南下,到揚州又渡江到鎮江。揚州和鎮江,一個在江北,一個在江南。北固山在鎮江旁邊,在長江以南。王灣要去哪兒呢?是沿長江順流而下往東走,還是沿著運河往南走呢?是後者。因為他要去的地方是蘇州。長江是不經過蘇州的,他想從鎮江去蘇州,就得繼續走京杭運河。

知道路線之後,我們再讀第一句,可能就更清楚一些。第一句是「客路青山外」。「客路」,就是一路的旅程,呼應著後面那句的「行舟」。他走的不是陸路,走的是水路,是坐船。「客路青山外」,為什麼用「外」字呢?剛才我們說了,他停在北固山下還得繼續走,會離北固山越來越遠。「青山外」,指的就是繼續往南的水路,也就是江南運河。那麼,跟它相對應的「綠水前」,就是指剛剛走過的長江。

一、二兩句合在一起看,就是展望將要走的水路,回顧已經走過的大江。為什麼要寫這麼一種延續性的目光和心態呢?這與題目是呼應的。詩人「次」在北固山下,是短暫的停留,旅途還會延續下去,他一定會看看不遠的將來,想想剛經歷的過去。

下面看第二聯,「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既然我暫時不走,停在北固山下,那麼看到了怎樣的景色呢?我要選取最美的景物,把它呈現出來。「潮平兩岸闊」,「平」在這裡就是水滿的意思。正因為江水漲起來了,才會造成一個結果叫「兩岸闊」。張若虛《春江花月夜》上來就說「春江潮水連海平」,這個「平」字,也是水滿、水漲的意思。江水水勢大,比較寬闊,才會有「海上明月共潮生」的圖景。

「風正一帆懸」,也包含因果關係。因為風正,不是歪風、斜風,所以船帆就不會扭來扭去,而是懸掛得當,鼓得很飽滿。「一帆」指的是誰呢?注意,這不是詩人自己的船。我們想一想,客船如果停在水邊,想讓它不走,一定要做的事情就是把船帆給收起來,對不對?你不能把帆撐開,不然風一吹,船就跑了。所以,「一帆懸」寫的不是他乘坐的客船,而是江面上的其他船。

可是,為什麼只有「一帆」呢?長江上不是應該「千帆隱映來」嗎?我們別忘了,詩人「次北固山下」,那別人也得「次」啊,不能大半夜還繼續行船。通過下面要寫的情景我們知道,「風正一帆懸」寫的應該是清晨的時候。清晨出來的船還很少,就像我們現在清早四五點鐘出門,會發現大街上的車也很少,寬闊的馬路上偶爾有一輛車飛馳而過。同樣道理,「風正一帆懸」寫的就是清晨江面的景色。

下面第三聯,是最有名的句子,「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什麼叫「海日」呢?我們剛剛提到「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唐朝時候,長江入海口比現在更靠近內陸,距離揚州、鎮江不遠。往東一看,真的能看到海。當然,古人也經常用海去形容寬闊的江面、湖面。這裡的「海日」,我們不妨就理解成寬闊江面上升起的紅日。

什麼叫「殘夜」呢?就是破曉的時候,夜晚要過去了,只剩下一點點黑暗,黎明已然到來。「海日生殘夜」,寫的是破曉之時江面生出一輪紅日。注意「生」字,有孕育、誕生的意思,仿佛是黑夜孕育了朝陽,寫得非常樂觀、積極。古詩很喜歡寫「生」,比如「海上明月共潮生」「海上生明月」「白雲生處有人家」「池塘生春草」,都寫出了蓬勃的生命力。

下句「江春入舊年」,寫出了一種特殊的驚喜感。王灣是北方人,他來到南方之後,看到了一幅大不同於北方的新年圖景,感到很意外。「舊年」,說明這個時候應該還是年底。年底的時候,北方仍然是冰天雪地,而江南則氣候溫暖。舊年還沒過去,春天已經來了。行船的時候,已是春風和煦,好像春天不需要等待「春節」的召喚。所以,「入」字非常精彩,它寫出了「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感覺。江南春天的氣息,不知不覺之中就滲透到了山山水水,就吹拂到了花花草草,給「舊年」帶來了新意,這就叫「江春入舊年」。

上句的「生」字,下句的「入」字,合而觀之,既寫出了北方人眼中那種新奇壯美的江南景象,同時也寫出了天地萬物無窮變化、無窮創新的精神。「海日」是嶄新的,丟棄了昨天的「殘夜」;「江春」也是新的,丟棄掉了即將過去的「舊年」,一切都在迫不及待地辭舊迎新。所以這兩句讀起來氣勢磅礴,奮發向上。

最後一聯是水到渠成的。前面六句,先寫我從哪兒來,要到哪兒去,停在哪兒了;然後寫看到了什麼風景;再寫感受到了什麼新奇氣象。寫到結尾的時候,要回落到「次北固山」的「次」了。為什麼要「次」在這裡?因為離家漂泊。他看到北歸的大雁,牽動了思鄉之心。春天即將到來,在南方過冬的大雁慢慢又開始往北飛了。他希望鴻雁傳書,於是說「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這些北歸的大雁,估計要飛到洛陽去吧?為什麼要提洛陽?因為王灣就是洛陽人。在整首詩的最後,他非常自然地抒發了思鄉之情。不過,他並沒有表現出背井離鄉的傷感,而是始終保持著振奮的精神、樂觀的意趣。旅途固然艱辛,但是內心蓬勃向上。

詩中名句「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在當時就非常有名氣。當時的宰相張說,把這首詩題在自己辦公室裡,每當遇到一些號稱會寫詩的人,就跟他說,你好好學習學習人家王灣吧,你看這句「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寫得多妙!後來到了晚唐,有一位詩人鄭谷感慨了一句,叫「何如海日生殘夜,一句能令萬古傳」,真是羨慕王灣啊!大家看,大唐真的是詩的國度。皇帝、群臣、平民,都愛詩!多少年之後,人家還記得你的詩,只要你寫得好。大唐真的是詩人的天堂!

相關焦點

  •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頸聯: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尾聯:鄉書何處達? 歸雁洛陽邊。譯旅途在青山外,在碧綠的江水前行舟。潮水漲滿,兩岸之間水面寬闊,順風行船恰好把帆兒高懸。夜幕還沒有褪盡,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還在舊年時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氣息。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時才能到達,希望北歸的大雁捎到洛陽去。
  •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為什麼是「生」而不是「升」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這首詩中的頸聯「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是千古名句,深得歷代詩評家激賞。摘錄三則有代表性的評價。唐代殷璠編選的專收盛唐詩的選本《河嶽英靈集》中說:「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詩人已來少有此句。
  • 唐詩閒讀:「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有人說,是從王勃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開始的,氣象龐大,簡直就是打開唐詩大門的鑰匙。但我倒是頂喜歡把這個開始點歸結給王灣的《次北固山下》這首詩裡的「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這一名句。我們先來看這一首詩的全詩:(詩意圖)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
  • 詩詞 |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夜幕還沒有褪盡,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還在舊年時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氣息。我的家書應該送到什麼地方呢?北去的歸雁啊,請給我捎回洛陽那邊!次:旅途中暫時停宿,這裡是停泊的意思。北固山:在今江蘇鎮江北,三面臨長江。客路:旅途。潮平兩岸闊:潮水漲滿時,兩岸之間水面寬闊。風正:順風。懸:掛。海日:海上的旭日。殘夜:夜將盡之時。
  •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 給孩子讀詩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從來觀氣象,惟向此中偏。」 王灣是洛陽人,生中,「嘗往來吳楚間」。「北固山」,在今江蘇鎮江市以北,三面臨江。上引《江南意》中首二句為「南國多新意,東行伺早天。」其「東行」,當是經鎮江到江南一帶去。詩人一路行來,當舟次北固山下的時候,潮平岸闊,殘夜歸雁,觸發了心中的情思,吟成了這一千古名篇。
  • 這個詩人名氣一般,但是詩句「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無人不知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這首唐詩的題目是《次北固山下》,作者是唐代詩人王灣。這個詩人在今天的知名度算不上很高,但是他的這首古詩在盛唐就已經得到人們的交口稱讚。「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頗有盛唐氣象,格調直接影響了整個盛唐;而且「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一度成為當時的金句,被後人多次效仿。這是一首很精彩的思鄉詩,開篇兩句就表達自己的羈旅,「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詩人身為北方人,需要到南方處理事情,一到江南就被當地的景色迷住了。詩人的旅途在青山之外,詩人的船隻也在江南的青山綠水之中行走。一切都充滿詩情畫意。
  •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次北固山下
    旅途在青山外,在碧綠的江水前行舟。潮水漲滿,兩岸之間水面寬闊,順風行船恰好把帆兒高懸。夜幕還沒有褪盡,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還在舊年時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氣息。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時才能到達,希望北歸的大雁捎到洛陽去。次:旅途中暫時停宿,這裡是停泊的意思。北固山:在今江蘇鎮江北,三面臨長江。客路:旅途。潮平兩岸闊:潮水漲滿時,兩岸之間水面寬闊。風正:順風。懸:掛。海日:海上的旭日。殘夜:夜將盡之時。
  • 海日生殘夜 江春入舊年
    受其啟發,我們可以聯繫《河嶽英靈集》中載述的一則詩學信息:「『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詩人已來少有此句。張燕公(張說)手題政事堂,每示能文,令為楷式。」「海日」兩句系王灣《次北固山下》之頸聯,張說之所以「令為楷式」,顯然不是出於聲律方面的考慮,而「詩人以來少有此句」的評價,作為殷璠之詩學史總體判斷,也當是基於其藝術創意的新境界。
  •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多少思鄉之人感同身受!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是此詩的最為經典的之處。黎明前的黑暗終於被紅日打破,而那江南已經有了春天的氣息。紅日是代表新的一天,新的希望,新的開始,春天是生機勃勃,這一下子就給人樂觀積極向上的力量了。
  •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一首唐詩,一份深情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讓我們先了解一下這首詩的作者王灣,他是唐玄宗時期中的進士,曾經因功被封為洛陽尉,之前主要的工作就是編撰和整理一些文章。他的詩所存不多,流傳下來的只有十首,然而只憑這一首《次北固山下》就足以載入史冊,名震唐代。明代胡應麟在《詩藪·內編》裡說,「海日」一聯形容景物,妙絕千古。
  • 夜:海日生殘夜 《次北固山下》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鬱鬱蔥蔥的山外是旅客的道路,船行在綠水之間。潮水漲滿,兩岸之間水面寬闊,順風行船恰好把帆兒高懸。夜幕還沒有褪盡,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還在舊年時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氣息。我的家書應該送到什麼地方呢?北去的歸雁啊,請給我捎回洛陽那邊!
  • 盛唐最華美唐詩詩句填空:潮平兩岸闊,(),海日生殘夜,()
    精美的華章都是這樣被創作出來的。雖然歷經千年的傳承,其中的精美卻絲毫沒有受到時間的侵蝕。反而經歷了歲月的打磨,變得更加耀眼,甚至光芒萬丈。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這首唐詩的題目是《次北固山下》,作者是唐代著名詩人王灣。雖然看上去是一首人在江南思念北方故鄉的思鄉古詩,但是其中卻有著精美絕倫的唐詩名句。
  • 王灣的「海日生殘夜」,多少新的生命付諸筆下?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這首詩寫於何時呢?一般來說是寫於王灣中進士的第二年,也就是開元元年。當時作者從西到東,順江而下,四處遊覽山河氣象。因此就想借著這江上殘夜,看一看日出。巴金不是說了嘛?「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王灣亦是如此。只不過他所看日出並非於海上,而是在江上。只見此時,潮水已經張起來了。尤其是北固山,三面環水,對湖水起落的感知更加明顯。而風呢,吹得帆布如同懸掛著一般。所以不由想到了「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這可真是一場不大「愉快」的旅行啊?!
  • 海日生殘夜,人生得此一句,足矣 | 課本裡的古詩詞
    夜殘就是破曉的時候,夜要過去了,只剩下一點點的黑暗了,黎明已然到來了,這叫殘夜,所以是海日生殘夜,在破曉之時,江面升起一輪紅日。上下聯各有一個字,非常精彩,上聯是生,下聯是入。「海上明月共潮生」,「海上生明月」,還有杜牧的「白雲生處有人家」,謝靈運的「池塘生春草」,這都是生,有生命力有活力。
  • 《中國詩詞大會》康震蒙曼評海日生殘夜,古人為何總把江寫成海?
    究竟是什麼樣的詩句,讓這個玄宗的封禪泰山大使,一生都佩服的五體投地呢?這句詩,就是王灣的《次北固山下》裡的句子,「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描寫的是哪裡的景象?
  • 何如海日生殘夜,一句能令萬古傳:唐代·王灣《次北固山下》
    山上亭臺樓閣、山石澗道,無不與三國時期孫劉聯姻等歷史傳說有關,成為歷代文人尋訪三國遺蹟的嚮往之地,王灣是其中之一。此詩寫詩人在北固山下止宿時,所見景色,青山綠水,波平浪靜,天寬地廓,船帆高掛,境界開闊。但是,作為旅遊漂泊者,還是有孤寂之情的,但當看到一輪紅日衝破將盡的除夕之夜,透出欣然春意,令人愉悅。
  • 一首與跨年夜最配的絕美唐詩,大氣磅礴充滿希望,最適合迎接新年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縱觀整個唐代詩壇,甚至整個古代文壇,又有哪一首詩能比這一首更與跨年夜相配呢?時光流逝,固然叫人傷感。可同時,跨年之夜也意味著未來的無限可能。儘管是寫於羈旅途中,這首詩卻沒有他太多感傷落寞,有的只是對人生無盡的希望,大氣磅礴,充滿朝氣。
  • 9句唐詩經典名句,侯門一入深如海,從此蕭郎是路人,句句經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王灣《次北固山下》)這兩句在當時已稱名句。兩句詩從與眾不同的角度,寫出了早春江南的海上風光:殘夜未盡,一輪朝陽從海上噴薄而出;舊年未完,江中已經感到了春意。這說明黎明、春天都已在迫不及待地匆匆來到,它們勢將完全驅散殘夜和舊年,給大地帶來光明和生機。「生」、「入」兩個擬人化的動詞用得很確切,給詩中的景色增添了意想不到的情趣。原詩: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