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閒讀:「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2020-12-15 談藝錄

有人對唐詩和宋詩的區別何在做了精彩的比喻,稱唐詩是「大風吹屁股,冷氣透膀胱」,從頭到尾的滿滿的「雄渾」,宋詩是「坡陡尿流急,坑深屎落遲」,從頭到尾的講求「義理」。這是話糙理不糙的比喻,看著粗俗,但卻準確。林黛玉不喜陸遊的詩,歸根結蒂是因為他不喜歡宋詩,不喜歡宋詩的原因是因為宋詩太過「講理」。但歸了齊,唐詩的雄渾氣質是從何處開始的呢?有人說,是從王勃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開始的,氣象龐大,簡直就是打開唐詩大門的鑰匙。但我倒是頂喜歡把這個開始點歸結給王灣的《次北固山下》這首詩裡的「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這一名句。我們先來看這一首詩的全詩:

(詩意圖)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唐詩當然不是開始於唐朝,就像篆刻裡面的漢印並不開始於漢代,漢印在秦代已經濫觴出其端莊大氣、平穩正直的風格,而唐詩的唐詩氣象,實質上是起源於魏晉時期文人們自由精神而催生的雄渾大氣。漢印成熟於西漢中期,就如唐詩到了開元盛世之後才真正成為「唐詩」一樣。

這首詩的作者王灣(約693-751),洛陽(今河南洛陽)人。玄宗先天年間(712年)進士及第,授滎陽縣主簿。後由滎陽主簿受薦編書,參與集部的編撰輯集工作,書成之後,因功授任洛陽尉。王灣現存詩10首,其中最出名的是這首《次北固山下》,大概寫於公元713年,也就是王灣中進士的第二年。王灣作為開元初年的北方詩人,他不斷往來於吳楚之間,為江南清麗山水所傾倒,並受到當時吳中詩人清秀詩風的影響,寫下了一些歌詠江南山水的作品,他的這首《次北固山下》名氣尤其大,名氣大到什麼程度呢?詩中的「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兩句,當朝宰相張說極度讚賞,把這兩句親自書寫懸掛於宰相政事堂上,大家來討論政事,張說就把這兩句詩做為文人學士學習的典範。唐末有位詩人鄭谷說「何如海日生殘夜,一句能令萬古傳。」認為自己寫了一輩子詩,都不如「海日生殘夜」這一句,明人胡應鱗的《詩藪》則稱這兩句詩「妙絕千古」,認為這兩句是盛唐和中唐的界限所在。聞一多先生則認為這兩句是盛唐的標準詩風,可為盛唐詩風代言。

(詩意圖)

這首詩詩名《次北固山下》,這裡的「次」是指旅行時停留的處所。如:「旅次」,這裡是詩人走到了北固山下,北固山,是長江邊著名的「京口三山」之一,位於金山和焦山之間,據說山上的甘露寺是三國時孫劉聯姻的發生地,劉備稱此地為「天下第一江山」,甘露寺後的北固樓,辛棄疾寫過著名的句子:「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

本詩的開篇兩句,「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詩人交代自己客行青山綠水之間的寫作背景,自己的小船在水面行走。詩人站立船頭,由此詩興大發。

舉目遠望,「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詩人看到的景象是因為潮水漲潮而顯得水面更加闊大了(潮漲的原因當然也是春天來臨了),此時春天的風正吹著船帆,風「正」極妙,風力是大小合適的,風向是不偏不倚的。潮平而無浪,風順而不猛,近看可見江水碧綠,遠望可見兩岸空闊。細思這裡的「正」換成任何字都不合適,江面闊大正映詩人胸懷寬廣,風正恰似天地正氣流轉。

緊接著,是「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海上一輪朝氣蓬勃的太陽正在升起,像是從昨日的殘夜中生出,當然,這是黎明,殘夜可能未盡,但海日已經升起,光明即將到來。讀到這裡,常讓人想起毛主席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裡的幾個經典比喻:「它是站在海岸遙望海中已經看得見桅杆尖頭了的一隻航船,它是立於高山之巔遠看東方已見光芒四射噴薄欲出的一輪朝日,它是躁動於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個嬰兒。」何等雄闊,何等博大!雖然還在臘月,新年還沒有到來,但江南春來早,春天已經悄悄到來了。這兩句一出,春意、光明,希望,生機充滿全詩,也是充滿了詩人的胸懷,當然也充滿了詩人眼前的大唐江山之間,盛唐氣象由此而生。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尾聯,詩人身在旅途,家信何傳?還是把它託付給北歸的大雁,讓它捎到遠方的洛陽吧,此時的詩人王灣剛剛考中進士,正在遊歷天下名山大川,雖有思鄉之愁,但更多的當然是一腔豪情,更多的是意氣風發,有滿滿的宏圖大志要施展。因此,他只是在詩的末尾提到了鄉書,提到了歸雁,這一抹鄉愁為全詩的博大氣象更添一分真實感,他的鄉思鄉愁,是在他鬥志昂揚,精神奮發卻身在客途的正常情緒,因此,這首詩的氣息是連貫而渾然一體的。並不像有些人論證的一樣:「末句與全詩不搭」。

(詩意照 :風正一帆懸)

年少客行,見海日殘夜升起,詩人覺天下無處不可去,未來的自己無事不可為,這既是對自己的一種認識,當然也是對當時大唐的認識。恰同學少年,漫漫求索路上,忽見早春來臨,詩人王灣在種種機緣巧合之下吟出了「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這樣的壯美詩句,正氣浩蕩,正與盛唐相仿。

(【唐詩閒讀】之22,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頸聯: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尾聯:鄉書何處達? 歸雁洛陽邊。譯旅途在青山外,在碧綠的江水前行舟。潮水漲滿,兩岸之間水面寬闊,順風行船恰好把帆兒高懸。夜幕還沒有褪盡,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還在舊年時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氣息。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時才能到達,希望北歸的大雁捎到洛陽去。
  •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為什麼是「生」而不是「升」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這首詩中的頸聯「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是千古名句,深得歷代詩評家激賞。摘錄三則有代表性的評價。唐代殷璠編選的專收盛唐詩的選本《河嶽英靈集》中說:「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詩人已來少有此句。
  •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一首唐詩,一份深情
    下面介紹的這首唐詩雖然也是家喻戶曉, 但卻有很多人並不知道他的作者,以及詩中的深意,現在就談談自己的感受,一起分享。01原文: 《次北固山下》 唐代:王灣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 詩詞 |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夜幕還沒有褪盡,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還在舊年時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氣息。我的家書應該送到什麼地方呢?北去的歸雁啊,請給我捎回洛陽那邊!次:旅途中暫時停宿,這裡是停泊的意思。北固山:在今江蘇鎮江北,三面臨長江。客路:旅途。潮平兩岸闊:潮水漲滿時,兩岸之間水面寬闊。風正:順風。懸:掛。海日:海上的旭日。殘夜:夜將盡之時。
  • 這個詩人名氣一般,但是詩句「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無人不知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這首唐詩的題目是《次北固山下》,作者是唐代詩人王灣。這個詩人在今天的知名度算不上很高,但是他的這首古詩在盛唐就已經得到人們的交口稱讚。「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頗有盛唐氣象,格調直接影響了整個盛唐;而且「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一度成為當時的金句,被後人多次效仿。這是一首很精彩的思鄉詩,開篇兩句就表達自己的羈旅,「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詩人身為北方人,需要到南方處理事情,一到江南就被當地的景色迷住了。詩人的旅途在青山之外,詩人的船隻也在江南的青山綠水之中行走。一切都充滿詩情畫意。
  •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次北固山下
    旅途在青山外,在碧綠的江水前行舟。潮水漲滿,兩岸之間水面寬闊,順風行船恰好把帆兒高懸。夜幕還沒有褪盡,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還在舊年時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氣息。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時才能到達,希望北歸的大雁捎到洛陽去。次:旅途中暫時停宿,這裡是停泊的意思。北固山:在今江蘇鎮江北,三面臨長江。客路:旅途。潮平兩岸闊:潮水漲滿時,兩岸之間水面寬闊。風正:順風。懸:掛。海日:海上的旭日。殘夜:夜將盡之時。
  •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多少思鄉之人感同身受!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是此詩的最為經典的之處。黎明前的黑暗終於被紅日打破,而那江南已經有了春天的氣息。紅日是代表新的一天,新的希望,新的開始,春天是生機勃勃,這一下子就給人樂觀積極向上的力量了。
  • 海日生殘夜 江春入舊年
    受其啟發,我們可以聯繫《河嶽英靈集》中載述的一則詩學信息:「『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詩人已來少有此句。張燕公(張說)手題政事堂,每示能文,令為楷式。」「海日」兩句系王灣《次北固山下》之頸聯,張說之所以「令為楷式」,顯然不是出於聲律方面的考慮,而「詩人以來少有此句」的評價,作為殷璠之詩學史總體判斷,也當是基於其藝術創意的新境界。
  •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一切都在迫不及待地辭舊迎新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詩題「次北固山下」,「次」的意思就是停宿,停在北固山下歇息一夜。北固山在哪裡呢?在江蘇省鎮江市的東北,三面臨江,地勢非常險峻。詩人是走什麼路線經過北固山的呢?他是從北向南走,順著京杭運河南下,到揚州又渡江到鎮江。
  •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 給孩子讀詩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從來觀氣象,惟向此中偏。」 王灣是洛陽人,生中,「嘗往來吳楚間」。「北固山」,在今江蘇鎮江市以北,三面臨江。上引《江南意》中首二句為「南國多新意,東行伺早天。」其「東行」,當是經鎮江到江南一帶去。詩人一路行來,當舟次北固山下的時候,潮平岸闊,殘夜歸雁,觸發了心中的情思,吟成了這一千古名篇。
  • 盛唐最華美唐詩詩句填空:潮平兩岸闊,(),海日生殘夜,()
    唐詩當中有太多華美的篇章,那個時代的人們對於這個世界的看法,總是充滿著新奇的視角。那個時代呈現在人們眼前的,總是美麗的新世界。人們在世界當中自由的徜徉,人們在世界當中自由的旅行,人們在世界當中自由的感悟天地人。
  • 夜:海日生殘夜 《次北固山下》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鬱鬱蔥蔥的山外是旅客的道路,船行在綠水之間。潮水漲滿,兩岸之間水面寬闊,順風行船恰好把帆兒高懸。夜幕還沒有褪盡,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還在舊年時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氣息。我的家書應該送到什麼地方呢?北去的歸雁啊,請給我捎回洛陽那邊!
  • 王灣的「海日生殘夜」,多少新的生命付諸筆下?
    翻閱《全唐詩》,王灣在後世僅存的詩歌不過十首,為何能得到如此美譽呢?原來,這與他的一首成名作離不開。就是那首著名的遊覽詩——《次北固山下》。詩云: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這首詩寫於何時呢?一般來說是寫於王灣中進士的第二年,也就是開元元年。當時作者從西到東,順江而下,四處遊覽山河氣象。
  • 《中國詩詞大會》康震蒙曼評海日生殘夜,古人為何總把江寫成海?
    這句詩,就是王灣的《次北固山下》裡的句子,「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描寫的是哪裡的景象?海上生明月包括「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看到的仍然不見得是海。
  • 海日生殘夜,人生得此一句,足矣 | 課本裡的古詩詞
    夜殘就是破曉的時候,夜要過去了,只剩下一點點的黑暗了,黎明已然到來了,這叫殘夜,所以是海日生殘夜,在破曉之時,江面升起一輪紅日。上下聯各有一個字,非常精彩,上聯是生,下聯是入。「海上明月共潮生」,「海上生明月」,還有杜牧的「白雲生處有人家」,謝靈運的「池塘生春草」,這都是生,有生命力有活力。
  • 一首與跨年夜最配的絕美唐詩,大氣磅礴充滿希望,最適合迎接新年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縱觀整個唐代詩壇,甚至整個古代文壇,又有哪一首詩能比這一首更與跨年夜相配呢?時光流逝,固然叫人傷感。可同時,跨年之夜也意味著未來的無限可能。儘管是寫於羈旅途中,這首詩卻沒有他太多感傷落寞,有的只是對人生無盡的希望,大氣磅礴,充滿朝氣。
  • 一首唐詩,10個字的盛唐氣象,不經意流露出千年北固山的風採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不錯,這就是王灣的《次北固山下》。少年時代未曾讀過這首詩,但是今天已經入選中學語文課本。北固山,鎮江三山名勝之一,遠眺北固,橫枕大江,石壁嵯峨,山勢險固。
  • 何如海日生殘夜,一句能令萬古傳:唐代·王灣《次北固山下》
    但是,作為旅遊漂泊者,還是有孤寂之情的,但當看到一輪紅日衝破將盡的除夕之夜,透出欣然春意,令人愉悅。全詩寫詩人所見和所感,渾然一體,充滿詩情畫意,故備受世人稱譽,尤其是「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兩句,表現出的那種壯闊高朗的景象,對盛唐詩壇產生了重要的影響。直到唐末詩人鄭谷還說「何如海日生殘夜,一句能令萬古傳」,只到今天,仍然被廣泛傳誦。
  • 《唐詩三百首》中最著名的一首行旅詩,寫景逼真,蘊含深遠!
    《全唐詩》收錄其詩10首。《次北固山下》是一首著名的行旅詩,被收入《唐詩三百首》中,是詩人登科前後旅行江南途中停駐在京口北固山時所作。全詩如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由達?歸雁洛陽邊。這首五言律描寫了詩人泊舟北固山下時所見到的江南早春時節的宏闊景象,抒發了自己的感受和對家鄉的懷念之情。這首詩詞首聯以對偶句起筆,敘述了詩人的行蹤及其在行旅途中所見到的景色。頷聯緊承前句,著力對北固山周圍的景色進一步渲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