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2021-02-19 詩詞樂讀

《次北固山下》

 

唐 王灣

 

首聯: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頷聯: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頸聯: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尾聯:鄉書何處達? 歸雁洛陽邊。

旅途在青山外,在碧綠的江水前行舟。

潮水漲滿,兩岸之間水面寬闊,順風行船恰好把帆兒高懸。

夜幕還沒有褪盡,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還在舊年時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氣息。

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時才能到達,希望北歸的大雁捎到洛陽去。

賞析

詩以對偶句發端,既工麗,又跳脫。「客路」,指作者要去的路。「青山」點題中「北固山」。作者乘舟,正朝著展現在眼前的「綠水」前進,駛向「青山」,駛向「青山」之外遙遠的「客路」。這一聯先寫「客路」而後寫「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馳故裡的飄泊羈旅之小景是難得出現的。如果在三峽行船,即使風順而風和,卻依然波翻浪湧,這樣風平浪靜的小景也是難得出現的。詩句妙在通過「風正一帆懸」這一小景,把平野開闊、大江直流、波平浪靜等等的大景也表現出來了。

讀到第三聯,就知道作者是於歲暮臘殘,連夜行舟的。潮平而無浪,風順而不猛,近看可見江水碧綠,遠望可見兩岸空闊。這顯然是一個晴明的、處處透露著春天氣息的夜晚,孤舟揚帆,緩行江上,不覺已到殘夜。這第三聯,就是表現江上行舟,即將天亮時的情景。

這一聯歷來膾炙人口,說:「『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詩人已來少有此句。張燕公(張說)手題政事堂,每示能文,令為楷式。」(《河嶽英靈集》)明代胡應麟在《詩藪·內編》裡說,「海日」一聯「形容景物,妙絕千古」。當殘夜還未消退之時,一輪紅日已從海上升起;當舊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日生殘夜」、「春入舊年」,都表示時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樣匆匆不可待,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詩人頓生思鄉之情呢?這兩句鍊字鍊句也極見功夫。作者從煉意著眼,把「日」與「春」作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徵,提到主語的位置而加以強調,並且用「生」字「入」字使之擬人化,賦予它們以人的意志和情思。妙在作者無意說理,卻在描寫景物、節令之中,蘊含著一種自然的理趣。海日生於殘夜,將驅盡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現的「春意」,闖入舊年,將趕走嚴冬。不僅寫景逼真,敘事確切,而且表現出具有普遍意義的生活真理,給人以樂觀、積極、向上的藝術鼓舞力量。此句與「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有異曲同工之妙。

海日東升,春意萌動,詩人放舟於綠水之上,繼續向青山之外的客路駛去。這時候,一群北歸的大雁正掠過晴空。雁兒正要經過洛陽的啊!詩人想起了「雁足傳書」的故事,還是託雁捎個信吧:雁兒啊,煩勞你們飛過洛陽的時候,替我問候一下家裡人。這兩句緊承三聯而來,遙應首聯,全篇籠罩著一層淡淡的鄉思愁緒。

詩人乘舟來到北固山下,展現在眼前的是山青水碧的壯麗景色。殘夜將盡,旭日從水中孕育而出;時令雖在舊年,春意已經闖入江南。「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一聯,描寫時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著時光的流逝,蘊含自然理趣。

該詩寫冬末春初、作者舟泊北固山下時看到的兩岸春景。先寫青山重疊,小路蜿蜒,碧波蕩漾,小船輕疾。「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描摹長江下遊潮漲江闊,波濤滾滾,詩人揚帆東下的壯觀,氣概豪邁。「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為歷來傳誦的名句,描繪了晝夜和冬春交替過程中的景象和心中的喜悅,由此而引動末句的鄉思,以歸雁傳書表達了作者對家鄉的思念,春景和鄉思和諧交融。

總之,這首詩抒寫詩人泛舟東行,停船北固山下,見潮平岸闊,殘夜歸雁而引發的懷鄉情思,熔寫景、抒情、說理於一爐。全詩和諧優美,妙趣橫生。堪稱千古名篇。這首題為《次北固山下》的五律,最早見於唐人芮挺章編選的《國秀集》。唐人殷璠選入《河嶽英靈集》時題為《江南意》,但有不少異文:「南國多新意,東行伺早天。潮平兩岸失,風正數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從來觀氣象,惟向此中偏。」本文系據長期傳誦的《次北固山下》。

王灣是洛陽人,一生中,「嘗往來吳楚間」。「北固山」,在今江蘇鎮江市以北,三面臨江。上引《江南意》中首二句為「南國多新意,東行伺早天。」其「東行」,當是經鎮江到江南一帶去。詩人一路行來,當舟次北固山下的時候,潮平岸闊,殘夜歸雁,觸發了心中的情思,吟成了這一千古名篇。 詩以對偶句發端,既工麗,又跳脫。「客路」,指作者要去的路。「青山」點題中「北固山」。作者乘舟,正朝著展現在眼前的「綠水」前進,駛向「青山」,駛向「青山」之外遙遠的「客路」。這一聯先寫「客路」而後寫「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馳故裡的飄泊羈旅之情,已流露於字裡行間,與末聯的「鄉書」、「歸雁」,遙相照應。

相關焦點

  • 唐詩閒讀:「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有人說,是從王勃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開始的,氣象龐大,簡直就是打開唐詩大門的鑰匙。但我倒是頂喜歡把這個開始點歸結給王灣的《次北固山下》這首詩裡的「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這一名句。我們先來看這一首詩的全詩:(詩意圖)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
  •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為什麼是「生」而不是「升」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這首詩中的頸聯「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是千古名句,深得歷代詩評家激賞。摘錄三則有代表性的評價。唐代殷璠編選的專收盛唐詩的選本《河嶽英靈集》中說:「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詩人已來少有此句。
  • 詩詞 |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夜幕還沒有褪盡,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還在舊年時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氣息。我的家書應該送到什麼地方呢?北去的歸雁啊,請給我捎回洛陽那邊!次:旅途中暫時停宿,這裡是停泊的意思。北固山:在今江蘇鎮江北,三面臨長江。客路:旅途。潮平兩岸闊:潮水漲滿時,兩岸之間水面寬闊。風正:順風。懸:掛。海日:海上的旭日。殘夜:夜將盡之時。
  • 煙雨夜讀 |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但這句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在每年的歲末年初,為人稱引。這位詩人名叫王灣。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某年除夕,王灣在先天年間或開元初年遊歷江南,看到綠水青山,想到殘夜舊年,動了鄉關之思,於是,想到故鄉洛陽,願歸雁可以捎去音信。
  • 【說語文】「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為什麼是「生」而不是「升」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為什麼是「生」而不是「升」唐代詩人王灣的《次北固山下》是一首很有名的詩,經常被選入各種語文教材和古詩選本中。次北固山下王灣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這首詩中的頸聯「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是千古名句,深得歷代詩評家激賞。摘錄三則有代表性的評價。 唐代殷璠編選的專收盛唐詩的選本《河嶽英靈集》中說:「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詩人已來少有此句。張燕公(張說)手題政事堂,每示能文,令為楷式。
  •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一切都在迫不及待地辭舊迎新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詩題「次北固山下」,「次」的意思就是停宿,停在北固山下歇息一夜。北固山在哪裡呢?在江蘇省鎮江市的東北,三面臨江,地勢非常險峻。詩人是走什麼路線經過北固山的呢?他是從北向南走,順著京杭運河南下,到揚州又渡江到鎮江。
  • 唐詩閒讀:「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有人說,是從王勃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開始的,氣象龐大,簡直就是打開唐詩大門的鑰匙。但我倒是頂喜歡把這個開始點歸結給王灣的《次北固山下》這首詩裡的「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這一名句。我們先來看這一首詩的全詩:(詩意圖)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
  •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 給孩子讀詩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從來觀氣象,惟向此中偏。」 王灣是洛陽人,生中,「嘗往來吳楚間」。「北固山」,在今江蘇鎮江市以北,三面臨江。上引《江南意》中首二句為「南國多新意,東行伺早天。」其「東行」,當是經鎮江到江南一帶去。詩人一路行來,當舟次北固山下的時候,潮平岸闊,殘夜歸雁,觸發了心中的情思,吟成了這一千古名篇。
  • 詩詞文化: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原文]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鑑賞]廣闊如海一般的江面之上,茫茫夜色尚未退去,一輪明日已然從殘存的夜色中緩緩升起;凜凜寒冬還未逝去,又一年的新春早已從昔日的寒冬之中悄然生發。
  • 海日生殘夜 江春入舊年
    受其啟發,我們可以聯繫《河嶽英靈集》中載述的一則詩學信息:「『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詩人已來少有此句。張燕公(張說)手題政事堂,每示能文,令為楷式。」「海日」兩句系王灣《次北固山下》之頸聯,張說之所以「令為楷式」,顯然不是出於聲律方面的考慮,而「詩人以來少有此句」的評價,作為殷璠之詩學史總體判斷,也當是基於其藝術創意的新境界。
  •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次北固山下
    旅途在青山外,在碧綠的江水前行舟。潮水漲滿,兩岸之間水面寬闊,順風行船恰好把帆兒高懸。夜幕還沒有褪盡,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還在舊年時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氣息。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時才能到達,希望北歸的大雁捎到洛陽去。次:旅途中暫時停宿,這裡是停泊的意思。北固山:在今江蘇鎮江北,三面臨長江。客路:旅途。潮平兩岸闊:潮水漲滿時,兩岸之間水面寬闊。風正:順風。懸:掛。海日:海上的旭日。殘夜:夜將盡之時。
  •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為什麼是「生」而不是「升」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這首詩中的頸聯「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是千古名句,深得歷代詩評家激賞。摘錄三則有代表性的評價。唐代殷璠編選的專收盛唐詩的選本《河嶽英靈集》中說:「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詩人已來少有此句。
  • 每日詩詞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全詩賞析
    讀到第三聯,就知道作者是於歲暮臘殘,連夜行舟的。潮平而無浪,風順而不猛,近看可見江水碧綠,遠望可見兩岸空闊。這顯然是一個晴明的、處處透露著春天氣息的夜晚,孤舟揚帆,緩行江上,不覺已到殘夜。這第三聯,就是表現江上行舟,即將天亮時的情景。        這一聯歷來膾炙人口,說:「『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詩人已來少有此句。
  •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多少思鄉之人感同身受!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是此詩的最為經典的之處。黎明前的黑暗終於被紅日打破,而那江南已經有了春天的氣息。紅日是代表新的一天,新的希望,新的開始,春天是生機勃勃,這一下子就給人樂觀積極向上的力量了。
  •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為什麼是「生」而不是「升」
    這首詩中的頸聯「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是千古名句,深得歷代詩評家激賞。摘錄三則有代表性的評價。唐代殷璠編選的專收盛唐詩的選本《河嶽英靈集》中說:「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詩人已來少有此句。張燕公(張說)手題政事堂,每示能文,令為楷式。明代胡應麟在《詩藪•內編》中評價這兩句詩說:「形容景物,妙絕千古。」
  •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一切都在迫不及待地辭舊迎新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詩題「次北固山下」,「次」的意思就是停宿,停在北固山下歇息一夜。北固山在哪裡呢?在江蘇省鎮江市的東北,三面臨江,地勢非常險峻。詩人是走什麼路線經過北固山的呢?他是從北向南走,順著京杭運河南下,到揚州又渡江到鎮江。
  • 這個詩人名氣一般,但是詩句「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無人不知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這首唐詩的題目是《次北固山下》,作者是唐代詩人王灣。這個詩人在今天的知名度算不上很高,但是他的這首古詩在盛唐就已經得到人們的交口稱讚。「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頗有盛唐氣象,格調直接影響了整個盛唐;而且「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一度成為當時的金句,被後人多次效仿。這是一首很精彩的思鄉詩,開篇兩句就表達自己的羈旅,「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詩人身為北方人,需要到南方處理事情,一到江南就被當地的景色迷住了。詩人的旅途在青山之外,詩人的船隻也在江南的青山綠水之中行走。一切都充滿詩情畫意。
  •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一首唐詩,一份深情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讓我們先了解一下這首詩的作者王灣,他是唐玄宗時期中的進士,曾經因功被封為洛陽尉,之前主要的工作就是編撰和整理一些文章。他的詩所存不多,流傳下來的只有十首,然而只憑這一首《次北固山下》就足以載入史冊,名震唐代。明代胡應麟在《詩藪·內編》裡說,「海日」一聯形容景物,妙絕千古。
  • 海日生殘夜 江春入舊年
    受其啟發,我們可以聯繫《河嶽英靈集》中載述的一則詩學信息:「『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詩人已來少有此句。張燕公(張說)手題政事堂,每示能文,令為楷式。」「海日」兩句系王灣《次北固山下》之頸聯,張說之所以「令為楷式」,顯然不是出於聲律方面的考慮,而「詩人以來少有此句」的評價,作為殷璠之詩學史總體判斷,也當是基於其藝術創意的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