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學過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桃花源中芳草鮮美,落英繽紛,那裡的人遠離戰亂,生活富足,因此世外桃源一直是中國從古至今的理想國。
相信很多人在學這篇課文的時候就注意到了結尾,這個世外桃源後來再也沒有被找到,甚至去找的人還因此生病。那麼桃花源到底在哪裡?這個謎題好像只留下一個玄幻的疑問號。
首先,雖然這個故事現實中並不存在,但是應該也會有原型,畢竟馬克思老爺子說過:「任何想像都基於現實的土壤」。
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試著結合作者背景猜想一下這個謎題吧!

如果你細讀文章,就會發現一些不合理之處。比如,漁人來到村中,村民邀請他到家裡去「設酒殺雞作食」,交談中村民說「避秦時亂」「不知有漢,無論魏晉」,可見村民是秦朝人。那麼問題來了,秦朝是上古音,東晉是中古,隔了這麼多個朝代,居然還能無障礙溝通?
而且按常理說沒有電話,漁人應該避免家裡人擔心趕緊回家的,但是村民卻各自把漁人邀請到自己家中,拿出酒菜款待他,於是他就在村中挨家挨戶吃了幾天。
臨走時,漁人說好不外洩桃花源的秘密,結果又在路上到處標記,一出去就找來了太守,但帶著官兵尋找之前所做標記,卻迷失了方向。
種種疑點,只有一個解釋,那就是桃花源的村民說謊了。
首先,村民「避秦時亂」的秦並不是我們認為的秦朝,而是北方十六國之一的前秦(350-394)。只有這樣才解釋的通為什麼漁人可以與村民無障礙交流,而且在陶淵明的老家潯陽當時就有很多先秦流民。
村民們為什麼要撒謊呢?最大的可能就是逃避賦稅。而漁人的闖入很明顯打破了他們的秘密。所以他們拖住漁人請他吃飯,很有可能是計劃怎樣解決這個問題。但漁人一回去就告密去了,這對於太守來說,冒出來的人口就等於多了賦稅。而村民早有防範,在官兵重新去找時,標記已經被摘除。
「世外桃源」在陶淵明的描繪之下成為了人們嚮往的美好世界,令人嚮往,但是還有人說桃花源記是一個鬼故事,你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