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中午,福建平潭龍鳳頭海灘,14名泳渡隊員上岸後振臂歡呼。歷經5天4夜的接力挑戰,兩岸健兒成功橫渡臺灣海峽。
8月18日中午,臺灣新竹南寮海灘,兩岸健兒泳渡臺灣海峽活動舉行下水儀式。
18日15時51分,來自臺灣的蘇子傑完成第一棒上到母船接受身體檢測,媽媽來到他身邊看望。19歲的蘇子傑遊了近12公裡,也打破了個人最長遊時,回到母船,蘇子傑認真的說,「為了後面的選手少遊一點,當然要盡力往前遊」。
18日21時48分,隊友們齊齊來到下水點為即將接力的張婕加油打氣。
8月19日中午,「泳渡臺灣海峽」母船合富輪甲板上舉行放飛氣球儀式,慶祝泳渡過程過半。
19日19時,合富輪船員在底層甲板拉吊皮艇。當天下午開始,風浪逐漸加大,氣象預報當晚風力平均7級,伴有10級陣風。基於安全考慮,活動組委會做出決定,暫時中斷挑戰,母船合富輪進行GPS打點後行駛到附近海域避風等候,選手及所有保障人員返回母船,臺灣方面派出的三艘保障船隻連夜返回臺灣淡水港。
20日上午,合富輪所在海域,一隻海鳥在風浪中貼著海面飛行。經過一夜風浪,「泳渡海峽」活動母船合富輪所在的海域情況趨於穩定,經聯繫協調備用保障船隻,泳渡活動將恢復進行。
20日13時43分,從平潭開來的保障船隻抵達合富輪所在海域,與合富輪嘗試接駁失敗。
20日下午16時,第10棒選手葛煜從合富輪底層右舷一躍而下入水,標誌著中斷了20多小時的泳渡挑戰恢復進行。
20日23時50分,泳渡隊的候補選手蘇詩涵準備下水接力,標誌著第一輪接力完成。
21日上午,來自臺灣的選手羅寯在出水後出現不適,在接受醫療人員的處置。經過兩天挑戰,不少泳渡隊員先後出現不適情況。
21日上午,從臺灣派出的兩艘遊艇重新投入保障團隊。
21日中午開始,挑戰所在海域遭遇亂流,泳渡隊決定改變策略,用6位選手組成衝刺突擊隊,每人下水半小時左右,試圖用速度衝破這片複雜水域。
21日下午18時30分,泳渡海峽活動母船合富快輪上響起廣播,船長向全體乘客報告,離福建平潭已經不到40公裡,這也意味著在正常情況下,整個挑戰將在24小時內結束。
22日晨,泳渡活動船隊向著海岸線進發。距離終點不到12公裡。
距離終點不到5公裡。但接近中午時分,受退潮影響,接力選手需要花費更多力氣奮力向前。
11時05分。除仍在接力的選手外。其餘泳渡選手從母船合富輪換乘小艇準備登岸。登岸計劃為:距離終點一公裡處張健下水,距離300米處,所有運動員下水登岸。
泳渡登岸終點,福建平潭龍鳳頭海灘清晰可見。距離下水點臺灣新竹128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