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上午,臺灣新竹晴空萬裡風和日麗,備受社會各界關注的「兩岸接力泳渡臺灣海峽」活動就在這裡的南寮漁港海灘舉行,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林中森、臺灣新竹市市長許明財、福建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周青松,中華臺北成人遊泳協會林添進,中國遊泳協會副秘書長江斌,湖南廣播電視臺、中天電視臺等高層領導等嘉賓參加下水儀式;中午12時湖南衛視、湖南都市、中天電視臺並機向全球觀眾直播了此次活動。
下水儀式送上美好祝福
上午12時,氣溫逐漸升高,湖南廣播電視臺、中天電視臺的數臺直播傳輸車在現場依次排開、所有直播工作人員都已就位,而在數公裡的海面上,湖南電視臺的直播船隊早已就位等待;伴隨著海風的輕撫,下水儀式正式開始,新竹市和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領導向與會嘉賓隆重推薦此次活動,並高度肯定了兩岸交流又邁出了歷史性的一步,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林中森應約致辭,為兩岸健兒送上誠摯祝福。
大陸健兒葛煜和臺北遊泳健兒羅寯一起代表全體泳渡健兒宣誓,主辦方向兩人授旗之後,所有遊泳健兒向海邊奔去,而按照當地習俗,現場還舉行了祭海儀式,原住地漁民跳起了當地祈福的舞蹈,共同祝福此次活動取得圓滿成功。
海上直播船編隊拍攝全力護航
遼闊的海面金光閃閃,根據活動先前的組織和安排,湖南電視臺的直播船隊從基隆港出發,經過9個小時的航行,早已在新竹指定海域待命,海灘上熱鬧的下水儀式,船上的工作人員通過望遠鏡都可以一覽無遺。此次核心直播船隊共有1輪3艇組成,其中一艘是噸位近四千噸的「合富號快輪」,另外3艇主力由2艘遊艇和一艘帆船組成,其他還有數艘橡皮快艇為泳渡健兒們提供保駕護航。
中天電視公司董事長馬詠睿、湖南廣播電視臺常務副總編輯盛伯驥,共同為此次活動打響了發令槍,兩岸全體泳渡健兒齊喊著鼓勁打氣的口號一起走向大海,在遊遠之前,他們在海中向岸上的朋友揮手告倍,隨後隊員們像魚兒一樣向著大海深處奮力遊去;雖然今天晴空萬裡風和日麗,但海面的浪花並不平靜,負責下水儀式拍攝的水上摩託艇一線排開,在浪花中左右搖晃,而遠處的大型直播船隊正在等待著泳渡健兒的到來。
接力泳渡面臨諸多危險考驗
臺灣海峽早期被稱為「黑水溝」,水流湍急洶湧,因而有「10去6死3留1回頭」的傳說。臺灣海峽海底地形由深變淺,容易造成漩渦,洋面由寬變窄,水壓增高水流變快,急速的水流加上漩渦,使得臺灣海峽兇險異常。此次兩岸健兒橫渡臺灣海峽活動,引起了社會各界熱切關注,而預計的72小時日夜不間斷泳渡,泳渡隊員們能否克服重重困難,能否挑戰人類自身極限,能否成功橫渡這一切都成了大家關注的焦點和牽掛。其中臺灣海峽的海洋洋流、潮汐、鯊魚、水母等大型海洋生物,都將影響和威脅著此次泳渡的隊員們。
主辦方在直播護航船上安裝了大型鯊魚驅趕聲波設備, 每位泳渡隊員隨身也帶有驅鯊器,隊員們穿著的泳衣經過特殊設計,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水母等海洋生物的攻擊和傷害,而海洋洋流和潮汐,就只能靠隊員們自身的挑戰和努力了。湖南電視臺負責此次直播活動的總導演羅迎春告訴記者:「如果海浪在五六米左右,隊員們都會努力去挑戰,如果超過六米,考慮到泳渡隊員的安全,將會通過衛星定位後,讓泳渡隊員上船暫避等待風浪過後再繼續下水橫渡,按照國際泳協仍可的方式,預計此次橫渡將實行日夜接力遊,大約需要七十多個小時,全體一線直播工作人員也將在船艇上連續幾天堅持拍攝紀錄;但不排除碰上惡劣天氣,泳渡面臨的困難更大,時間自然將更長,湖南電視臺直播團隊也為此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但大海的環境變化誰也無法具體預料和安排,大家都將全力以赴去共渡」。
此次兩岸健兒接力泳渡臺灣海峽,規則如下:所有遊泳健兒將一起下水泳渡一段距離,之後,第一棒的臺灣泳渡健兒繼續前行,其餘健兒上船等待,數小時後,將由大陸的第一棒泳渡健兒下海,接力替換臺灣泳渡者,如此交叉循環,最後離終點岸邊1公裡時,全體運動員再一起下水,和最後一位抵達岸邊的泳渡者攜手登岸。在挑戰過程中,如遇不可抗拒力因素,泳渡者可在衛星定位後上船等待下水時機,待氣象條件允許時再繼續進行挑戰。
海路雖遙但心越走越近
「兩岸健兒橫渡臺灣海峽」活動經國務院臺辦和國家體育總局遊泳運動管理中心批准,由湖南廣播電視臺、臺灣中天電視公司、福建平潭社會發展局、北京橫渡體育發展有限公司聯合發起並協辦,由中國遊泳協會、中華臺北成人遊泳協會共同主辦。截止記者發稿之時,泳渡隊員們已經遊至大海深處,前面許多未知的困難將考驗健兒們,同時考驗著湖南電視臺的直播團隊。此次湖南衛視、湖南都市、臺灣中天電視臺將對外進行數場大直播,並全程開出新聞窗口報導最新進展,此次活動還有數十個電視臺和電臺、網站通過全面開放的公共直播信號,全面轉播和直播報導此次活動。
湖南衛視頻道、湖南都市頻道,臺灣中天電視臺將攜手並機直播這場史無前例的艱險挑戰,這不斷是一次體育挑戰盛世,也是兩岸文化交流的重大創新之舉。兩岸泳渡隊員帶著夢想啟程遊向大海之時, 更代表著兩岸同胞血脈相連心手相牽的祝福和夢想。
咫尺海峽,兩岸健兒攜手用臂膀丈量,每一次奮力的向前,都是血濃於水的同胞之情的融合,海路迢迢,但在兩岸同胞心中的距離越走越近,祝福泳渡健兒們好運,祝福他們挑戰成功。
來源:新浪(湖南)
責任編輯:左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