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名川大山那麼多,終南山有何特殊,為何避世者都選擇此地歸隱

2021-01-10 網易

2020-12-29 23:10:38 來源: 汗青正浩

舉報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這是陶淵明在歸耕田園後,所作的詩句。這樣平靜隱居的生活,成為很多想要歸隱的,文人雅士們的選擇。

  

  他們中,有的人厭倦了繁複的塵世生活,有的人大半輩子都耗在官場仕途中,卻仍舊不得意,這才有了隱居的打算。要說當時,隱士們選擇的隱居地點,終南山可是頭號「網紅打卡處」,從姜子牙到王重陽,選擇在這裡隱居的隱士數不勝數,足足超過了5000名。

  廣義的終南山,指的就是秦嶺,描述的詳細一點,就是陝西境內西起武功,東到藍田的秦嶺中段,自古以來,這座山就是古城西安的天然屏障。那麼,終南山究竟有什麼特殊,為何會吸引這麼多隱士呢。

  

文化底蘊深厚,適合隱居

  我國佛教共分為8個宗派,其中有5宗的中心寺院或者祖庭位於終南山中,尤其對三論宗、華嚴宗和律宗來說,鍾南山就是它們的發祥地,所以文化底蘊相當深厚。

  除此之外,更讓終南山名聲大振的,就是作為我國道教的起源地。有些隱士們選擇隱居,為的是追求仙風道骨,相傳,全真教的創教祖師爺王重陽,就是在終南山參悟得道的。所以也就不難理解,選擇隱居的人,會把這裡當成首要的修煉場所。

  現在終南山的樓觀臺處,仍存有一座說經臺,就是當年道家的祖師爺,給弟子們講述經書的地方。

  

  自隋朝以來,這片土地的隱居氣氛經久不衰,在唐朝達到頂峰,千百年來,也就形成了一種人文風尚,雖不至於遍地高人,但有那種氛圍,還是真的。行走在山中,時不時遇見一位素衣布鞋、面容淡然的僧人,仿佛連自己的境界都提高了。

  另外,與其他山巒不同,終南山的主峰名叫太乙山,盛產藥材,隱居之人修行之時,常要煉丹服藥,在南北界山獨特的地理條件下,當地氣候十分豐富,很多藥材都可供隱居之人採集,這也算實打實的便利了。

  

曲線救國,「隱居」是為了出世

  從隱居訴求上來說,隱士是個特殊的群體,一來他們的學問大都很高,思想層次與常人不同,但又不願意給世人運用自己的學問,二來他們都很有名,又仿佛嫌棄自己的名聲,覺得是一種累贅,想要徹底剔除,才把自己隱藏到深山中。

  根本上,無論是和尚還是道士,與隱士是不一樣的。前面兩者是要拋棄塵世所有雜念,包括物質、功名,他們對外宣揚四大皆空,放棄現世生活。而隱士呢,從某種意義上講,他們卻是為了擁抱現世生活。

  所以有些古人,選擇所謂的「隱居」,並不是想與塵世決裂,而是讓自己發揮更大的作用。

  

  我國古人大都有這樣的觀念,有些知識分子選擇隱居,說明他們的水平很高,且不戀世俗,不求功名,品德高人一等。歷史上,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從張良到諸葛亮,從諸葛亮到劉伯溫,他們都曾做過隱士,從而「曲線救國」,讓自己的名聲變得更大,吸引統治者的側目。

  終南山地處中原腹地,離長安相當近,當年,長安是高度的政治文化中心,達官顯貴之多數不勝數。「隱士」們選擇這裡,與權貴們就更易接觸,獲得賞識、高官厚祿的機會就更大。說到底,還是為了追求出世,獲取功名利祿。

  

人心浮躁,隱居沒「內味兒」了

  「採菊東南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這樣歸隱田園的悠然氣度,如今,已經越來越難找到了。

  要說以前的隱士,是為追求平靜也好,曲線救國也罷,至少都有個目的,踏踏實實做這件事情。現在,隨著「終南山隱士」名氣越來越大,各種網絡新聞鋪天蓋地,什麼「千萬富翁放棄全部身家,隻身來到終南山歸隱,只為追求心中寧靜」、「90後小夥年薪百萬,卻放棄工作,到終南山歸隱山林」。

  

  這讓當地的昔日寧靜不再,反而口碑急轉直下。更可怕的是,是個人都敢稱自己是「隱士」,實際上呢,無非就是到當地住個7、8天,打打卡,拍拍照,發個「心中寧靜,不忘初心」的朋友圈,拍拍屁股走人。

  這些人說到底,只是換個地方,過同樣的生活。而桃花源之所以是桃花源,除了當地的風景外,更重要的,是陶淵明的內心,徹底拋卻了官場上的爭權奪利,無論他在哪裡,都是在桃花源。

  

  歷經千年的終南山聖地,在浮躁喧譁的社會中,也不免沾染塵埃,變成了喧鬧的人間煙火。對我們而言,或許一切並無差別,但對那些真心追求「歸隱」的人,我們破壞的,是他們最後一片淨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終南山「隱士」多達上萬,當真都是看破紅塵?當地居民:都是假的!
    這種地方當然很不好找,我國雖然幅員遼闊,名山大川眾多,可是挑來挑去,也只有終南山能完全滿足他們的要求,於是乎終南山上的「隱士」一下子多了起來,原本終南山內真正的隱士常年看不到身影,現在變成了熙熙攘攘的模樣,數量甚至多達上萬,那這麼多的「隱士」他們真的都看破。
  • 終南山有上萬人「隱居」,當真是看破紅塵?當地村民卻稱皆是假象
    ——《終南山》在我國著名詩人王維的筆下,終南山是巍峨壯觀,綿延不絕的,置身於終南山中猶如置身於一片奇幻的境界,可見終南山是一片秘境。太乙終南山位於陝西境內的秦嶺山脈段,是我國的重要地理標誌和景點。「壽比南山」「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等說法都皆出自於此山。從古到今,終南山都是給人一種隱秘絕麗的感受,古時便有不少人選擇此地作為隱居之地。如今到了現代,人們對山的熱情並沒有消退,反而呈現出漲勢,「終南山」有上萬人隱居,難道他們當真都是看破紅塵?可當地村民卻都說皆是假象。
  • 終南山有上萬人「隱居」,當真是看破紅塵?當地村民卻稱皆是假象
    ——《終南山》 在我國著名詩人王維的筆下,終南山是巍峨壯觀,綿延不絕的,置身於終南山中猶如置身於一片奇幻的境界,可見終南山是一片秘境。太乙終南山位於陝西境內的秦嶺山脈段,是我國的重要地理標誌和景點。「壽比南山」「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等說法都皆出自於此山。從古到今,終南山都是給人一種隱秘絕麗的感受,古時便有不少人選擇此地作為隱居之地。
  • 終南山「隱士」多達上萬,當真都是看破紅塵?當地人:騙誰呢?
    古往今來,有多少人因為遭遇磨難,備受打擊下選擇歸隱山林,從此過上了隱居的生活。但其實,這樣的生活並非是所有人都能忍受的。有幸生在這個科技爆發的年代,許多高科技成了現代人賴以為生的依靠。生活的失意,也令不少人想過那種與世無爭的生活,也因此,隱士也開始多了起來。在一些不良商家的誘導下,一些景區推出了隱士生活的體驗套餐。
  • 為何隱居的人會選擇終南山,他們如今過得怎麼樣了?
    所以很多人會選擇前往終南山,過一段逍遙自在的日子。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都去了終南山歸隱?那些去終南山歸隱的人,如今過得怎麼樣了?終南山位於陝西西安,自古便是道教聖地,也是隱居者的天堂。從這裡走出去的不乏名人高士,如太上老君,姜子牙,趙公明等。因此來看,終南山算作一個非常有文化底蘊的地方。
  • 終南山有上萬名「隱士」,是真的看破紅塵?當地村民一語道破
    前言在古代社會,很多文人雅士甚至是商賈巨富在上了年紀之後選擇歸隱山林。說到歸隱,陶淵明最有話語權,他是田園派詩人,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佳作,他的這些作品大多和隱居生活有關。隱居鍾南山之謎隱居生活有多麼辛苦呢,陶淵明在詩中就提到了「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隱居生活不比城市的生活,衣食住行都得自給自足,想要過得舒服所有的事情必須親力親為。除此之外,還必須有好的心態,需要接受生活的乏味和枯燥,需要在平凡的生活中尋找快樂。如果做不到這幾點,隱居又有何意義呢?
  • 終南山「隱士」多達上萬,有多少是在作秀
    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現代人之中選擇放下一切回歸自然的人少之又少。歸根結底,還是現代文明帶來的便利實在是過於方便,這使得一切都要自給自足、斷水斷電的農耕生活更是只能存在於人們的幻想之中,成為一片腦海裡的理想鄉。
  • 終南山的上萬「隱士」,當真全都看破紅塵?當地人稱都是假的
    終南山高聳入雲,雄偉壯闊,巍峨壯觀,山勢連綿不絕,置於終南山中,總讓人錯認為人間仙境。古時每年有成千上萬的人奔赴終南山,對外聲稱想要「隱居「於此,可如此多的人當真是看破紅塵,想遠離俗世而歸隱山居嗎?當地人說這都是假的。
  • 終南山上的「隱士」為何越來越多?老道士:大多「心中有鬼」
    而這些人,不約而同地選擇了終南山,這個金庸筆下的武俠之地,這個充滿道教傳奇的地方,讓無數懷著歸隱之心的人接踵而至。然而,隨著來這裡的人越來越多,終南山開始暴露給人們,各種各樣的人來到這裡,目的各不相同,老道士承認,那些人都是居心叵測。那麼,老道士為什麼會說出這樣的話。雖然很多人無法接受貧窮的生活而選擇離開,但並不是老道士所說的窩藏鬼,那麼,老道士口中的"窩藏鬼"究竟指的是誰。
  • 武當山是道教聖地,為何隱士卻大多選擇終南山?原因現實而無奈!
    武當山是道教聖地,為何隱士卻大多選擇終南山?原因現實而無奈!在大部分人看來,隱士文化是一種很有逼格的修行方式,反正有沒有本事看不出來,可待在深山老林裡,總會被人當作世外高般供著。事實上,呆在身上老林中的人基本上都是很有本事的人,還真就不是那種沒本事的人。
  • 終南山上幾千名隱士,一般人見不到,老梁說他們在修仙,真相是?
    姜子牙秦末漢初的傑出功臣留文成侯張子房在劉邦成就大業後急流勇退,也選在了終南山的南麓,正是崇巒疊嶂,仙氣淼淼的終南山。後世許多著名的人物都在此隱居過,採菊東籬下的田園派詩歌開創者陶淵明,隋唐時期的藥王孫思邈,創建重陽宮的全真教掌教王重陽等,都隱居於此,終南山逐漸成為士大夫隱居的首選之地。此後數年,出自終南山的名士越來越多,也讓終南山成為更多人的歸隱之處。
  • 終南山「隱士」遍地橫行,不是為了靜心修煉,而是為了索取錢財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生活是令人嚮往的,在看遍了人世間的世態炎涼之後,有許多不在想要追名逐利,而是想找一處佳境,過著山水田園生活,不爭不搶,享受著大自然的美好,所以很多風景優美的大山也成為了隱居的好去處,比如說終南山,終南山上的「隱士」也是越來越多,但是據陝西省當地人描述,
  • 終南山,隱士的福地,5首寫終南山的詩,感受詩人筆下的終南山
    終南山是山水靈秀之地,自古以來,無數修道之人前來求道訪道,也有很多人在此地隱居,不問世俗,盡享自然之美。所以,有很多詩人慕名前往,在終南山駐足,為它寫下詩歌,一起讀幾首,感受詩人筆下的終南山吧。1、王維,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
  • 80後夫婦辭職歸隱大山,你知道中國最適合隱居的地方是哪裡嗎?
    比如唐代大詩人王維就厭倦了官場,晚年就隱居在終南山,用他自己的話講:「晚年惟好靜,萬事不關心。」也許網友會質疑:現在的生活節奏這麼快、生活壓力大,生活習慣等種種原因,現代人已經不能像古人一樣隱居了,也用不著隱居。近日,就有一則消息刷爆了網絡,一對80後夫婦竟然辭職歸隱大山。
  • 終南山為何多隱士?堪比希臘的奧林匹斯山
    終南山歷史上高僧輩出,緇素雲集,出現過智正、靜淵、普安、靜藹、靈裕、虛雲等多位高僧大德,然而終南山卻始終不太被現代人所重視。直到美國著名漢學家比爾·波特的一部《空谷幽蘭》橫空出世,更多的國人才知我們的終南山竟然還有著如此的魅力與價值,簡直可與希臘的奧林匹斯山相媲美。  如今,終南山已經成為全國乃至全世界為數不多的、還存在隱士的地方。每年都有不少人不遠千裡慕名而來在此隱居修行。
  • 他是終南山第一隱士,隱居深山30年,以粗茶淡飯度日修行
    但是,在我國的終南山上,卻有這樣一位隱士,他隱居深山長達三十年的時間,每天都是以粗茶淡飯來度過修行時光的,由於他隱居的時間非常久,因此,他也被人稱為"終南山第一隱士"。那麼,在這位第一隱士的背後,究竟發生過怎樣的事情呢?
  • 26歲小夥隱居終南山,遭到父親嚴厲反對:不是每個人都是陶淵明!
    其實不然,世事冗雜,人心急躁,在急速發展的今天,許多人想擁有一份寧靜,選擇避開繁雜的現實,默默的開始自己的隱居生活。這樣一種淡然自若的生活態度,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畢竟,考慮到自身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情況、穩定的工作環境等原因,都無法過令人嚮往的隱居生活。
  • 高級酒店會所為何越貴服務越多「特殊服務」背後到底有何「貓膩」
    ,在如今這個四處酒店林立的時代,從小到賓館旅社,大到星級高檔酒店,各種各樣數不勝數,而像我們普通的旅行者出去旅行,一般都會選擇比較經濟舒適型的酒店,不單比較溫馨而且還能更好的休息,但是也有許多有錢人會選擇一些非常高檔豪華的星級酒店,而且據說裡面還有非常多的特殊服務,很多的朋友對此都非常的好奇,那麼我們今天就一起來介紹一下星級酒店當中的那些特殊服務到底有什麼?
  • 當初隱居終南山的姑娘,本想了卻凡塵,卻因房租太貴無奈回來工作
    隨著時代的進步以及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對於現實生活感到壓力萬分,他們無法面對朝九晚五的工作,也無法面對上司的責罵同事的不滿,更無法面對越來越高的消費需求。當城市無法給予他們最基本的人道主義的滿足時,就有人開始選擇歸隱山林,當然,不可否認這是一種逃避。但這種逃避對於大多數人而言,卻是心靈的救贖。一.
  • 洪範寺——李自成的最後歸隱之地?
    當時被擁立稱帝的南明皇帝正是福王的兒子朱垏鍵,而李自成也絕不會以皇帝的身份去依附南明臣子何騰蛟,因此李自成若要保全大順軍,立足湖南,聯明抗清只能選擇退居幕後或者完全歸隱。1645年5,6月間,數十萬大順軍移至湖南相繼歸順何騰蛟。其中李自成的主要部將劉體純,袁宗第,牛萬才等部被改編為「忠武營」,與清軍長期作戰於湖南五溪區一帶。  五溪區包括湖南西北,西部及西南一帶,古稱梅山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