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北大「強基計劃」正式啟動
涵蓋十大北大「A+」強勢基礎學科
從浪漫文學到嚴謹數理
從文物之美到哲學思辯
從邏輯推演到縝密試驗
從科技攻關到醫者仁術
選擇北大「強基計劃」
就是選擇廣闊未來與無限可能
以「強基計劃」,育「博雅人才」
你的精彩,北大與你共同見證
在北大強基計劃學科直播中
北大哲學已經亮相
今天,我們一起來感受
北大百年哲學的氣質與精神
視頻:北京大學哲學系介紹
主講人介紹
程樂松
北京大學哲學系(宗教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副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道家道教思想、兩漢思想史
威廉·詹姆斯說:「時代的哲學氣候不可避免地影響著我們每個人。」
存活於當下,所有人無一例外受著哲學的薰陶。
康德說:「沒有目標而生活,恰如沒有羅盤而航行。」
每一個野蠻生長的我們,都依靠哲學的信條摸索向前。
1912年北京大學設立「哲學門」
成為中國現代意義上的哲學系開端
陳獨秀、梁漱溟、金嶽霖、馮友蘭等大師
曾在這裡慷慨激昂
百年後的北大哲學
依然群英薈萃、思想碰撞
開啟哲學之門
讓我們一起感受北大哲學的魅力!
北大哲學系擁有怎樣的氣質與精神?
她是現代中國哲學學科的
首創者、開拓者、探索者、領軍者
她建立中西並舉
史論結合的學科範式與培養體系
她獨具一格的學術傳統與思想底蘊
成為孕育中國思想家的搖籃
她扛起與時代並肩的使命與自覺
北大哲學系的學科優勢?
北京大學哲學系有全面完善的
專業課程體系、跨學科及通識課程平臺——
2個一級學科、8個二級學科、9個教研室
2個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17個研究中心……
這裡有學術聲譽卓著的教學和科研隊伍——
2名外籍人文講席教授
5名「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4名博雅講席教授
……
在2017年教育部全國高校學科評估結果中
北大哲學學科以連續4次排名第1的絕對優勢
佔據中國哲學教育的高地
北大哲學的人才培養?
北大哲學強基計劃旨在選拔和培養未來的哲學家,使學生通過本科學習深入了解多元文明傳統中的哲學智慧,初步掌握哲學研究能力,致力於通過哲學理論的探索與創新,應對個人及人類社會面臨的時代問題,引領人類未來的發展。
⒈ 完善的組織指導
設立工作委員會與導師團隊,凝聚全系科研與教學的核心力量,對學生的成長給予全方位的指導。
⒉ 個性化的培養方案
在強化專業基礎與核心訓練的同時,制定動態的個性化培養方案,為學生提供多元的學術發展路徑。
⒊ 精準化的小班教學
由指導教師開設具有針對性的小班課程,培養學生獨立開展科研工作的能力。
⒋ 國際化的學習資源
依託國際化的教學團隊與學術交流項目,鼓勵學生掌握多語種的學習和交流能力,幫助學生融入全球哲學學術共同體。
⒌ 跨學科的學習項目
鼓勵學生依託「古典語文學」、「思想與社會」等成熟運行的交叉學科項目,開展跨專業學習。
⒍ 激勵性的專項支持
設立專項獎學金,鼓勵並支持本項目優秀學生。
在這裡,你可以精專哲學、科學哲學與邏輯學、宗教學,也可以同時跨學科領略中國古典學、西方古典學、思想與社會。
你參加講座聆聽大師教誨,也同樣在小班課上暢所欲言。你以思想為進路,用反思的深度與關切的溫度,關注人類命運的現實問題。
以思想為點,你將錘鍊紮實的專業基礎和廣闊的學術視野;以時代為線,你將感受古典哲學與前沿科技的思想碰撞;以社會為網,你將直面經典到現實的思想跨度與現實聯結。
北大哲學人的獨特氣質
在這裡,你會感受到——
思想探索與理性質疑的開放
學科交叉和學術選擇的多元
集體生活與個性塑造的兼容
深思審問與趣味日常的並行
敢於追問,不怕質疑
尊重思想,不斷反思
共同成長,接軌世界
融入社會,關切未來
北大哲學人,思考而探索,領悟且行動
在北大學哲學,是什麼體驗?
北大學子談哲學
1
王 子 路
哲學系2019級本科生
畢業於河南省西峽縣第一高級中學
王子路說,高考填報志願並不一定與未來職業相關,但在塑造人生的過程中選擇自己更適合、更喜歡的專業會成為促進你學習的巨大動力。王子路坦言,他之所以選擇哲學是因為對學科本身已經有一定的了解,熱愛思考、擁抱思想。
對於高中與大學生活的差異,他認為在北大哲學系的生活十分「新鮮」。學習上不必一直在固定的教室學習應試的知識,而是穿梭於教學樓之間學習自己熱愛的知識;課下也不必埋頭題海,而是通過閱讀經典來擴充視野,增加思考深度。最為重要的是學習目標的不同,高中的學習是為了進入理想的大學,而大學的目標則是學會規劃自己的人生,為了想要成為的自己而努力。
在北大哲學系,獨立的思考和自由的思想是每一個哲學人追求的目標。但獨立不等於孤獨,哲學系會給你關懷與鼓勵。哲學系的老師與同學們關係密切,你會不自覺地產生歸屬感。
「歡迎加入哲學系的大家庭!」
2
李 潔 睿
哲學系2018級本科生
畢業於北京大學附屬中學
李潔睿說,大學生活與高中生活有所不同,在學術上有更多自由空間,在生活上也有更多選擇,比如加入學生工作和社團活動。哲學系有團委學生會,無論你在高中有豐富的學生工作經驗,還是想拓展自己的可能性,都可以參與進來。
李潔睿作為哲學系實踐部部長,在這學期舉辦了雙學位輔修交流會,為服務同學們而感到開心;她還參與了儒行社,一起解讀經典,傳播知識。她深有感觸地說道:「哲學不僅是文本的解讀,更包括了從道理到現實的回歸。」
3
嘉 若 曾
哲學系2017級本科生
古典語文學項目中學方向成員
畢業於四川省綿陽南山中學
哲學系的課程設置有利於幫助同學們了解中西哲學史和各個流派的不同理論,打破刻板印象和既有知識結構。老師們的教學風格鮮明,學生能從中學到很多有益經驗。在問題意識的培養上,通過把不同的理論關切放在同一個問題域中,可以獲得更深入細緻的思考;同時也需要自主在文本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而對於學術訓練,哲學系培養了學生們的學術視角,以便於進行更好的思考與表達。哲學系還培養了同學們的學術關切,在這裡你可以閱讀偉大思想家們對時代的反思與批判,並把你的所思所想與現實世界建構聯繫。
嘉若曾還介紹了她在古典班的學習情況。古典班採用跨學科培養方式,幫助同學們了解不同學科對同一文本的處理方式,打好學術基礎。在與導師的交流過程中,也可以更好地反思自己,探索熱愛的領域。古典班活動豐富,可以在與前輩的多學科交流中加深對於所在學科的認識。
4
黃 清 揚
哲學系2016級本科生
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
目前保研哲學系宗教學專業佛教方向
黃清揚認為專業選擇和學術訓練是一個通過持續閱讀和積累,在自我塑造的過程中發現自我,並培養自我在學術上的視野和趣味的過程。她強調學術研究要做到專精與博通,並認為廣泛閱讀讓她受益匪淺,對於進入中古佛教話語體系有所幫助。她提到哲學經典閱讀、閒散閱讀的不同好處,以及寫哲學筆記、進行寫作訓練、語言學習的重要性。
「本科階段的專業選擇雖然重要,卻並非板上釘釘。」
5
山 衝
哲學系2019級碩士生
目前在馬克思主義專業就讀
山衝著重介紹了哲學系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區別。本科生主要是哲學知識的接受者,研究生則在既有知識的基礎上生產創造新的知識。本科生需要有鮮明的問題意識,研究生則從事創造性哲學研究,關注文本,關注社會,具備勤勉的學術精神和敏銳的社會洞察力。
在就業方面,哲學系博士畢業生大多數以哲學研究作為終身職業,走向高校和科研機構的教學科研崗位。碩士畢業生中有同學繼續深造;也有同學紮根基層,在中央地方和黨政機關參與政策出臺;還有同學進入國有企業、事業單位參與國家建設。在北大,所有的職業選擇都會受到尊重和肯定。
山衝認為哲學研究的方法和解決問題的程序具有相似性,幫助我們培養研究能力、寫作能力、創造力、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理性精神、邏輯意識、現實洞察力、獨立思考和判斷力,支撐我們在崗位上有所作為。
「一個問題從提出到解決,都要以大量的文獻閱讀,深入的哲學思考和經常的寫作訓練作為支撐。」
6
朱 江 成
哲學系2018屆本科畢業生
畢業於武漢華中師範大學附屬中學
畢業後加入黑土公益組織
將攻讀耶魯大學工商管理碩士
朱江成坦言,在高考填報哲學系的過程中經歷了思想波動。但在父親的指引下,他逐漸發現哲學的學習為他打下了堅實的思想基礎。在哲學系你會閱讀大家,思考人生,分析世界,幫助你的人生加速。
畢業後他與常人不同,投入到產業扶貧工作中。他從中學習到了不一樣的知識,也見識了不一樣的世界。參與的項目讓他打開了全球化視野,耶魯碩士課程也能夠讓他更好地與國際接軌,而這一切的發展歸功於本科四年的哲學思考。
「哲學不僅能幫助你認識和理解世界,更能指導你在人生節點中做出最適合你的選擇!」
7
王 少 川
哲學系2019屆碩士畢業生
選調生代表
王少川介紹了在黨政部門和基層就業的基本情況。選調生作為黨政領導幹部後備人選進行培養,主要看重綜合管理能力,他以本次疫情防控為例介紹了他所做的相關工作,認為基層工作更看重全。
王少川認為,哲學學習在「道」的層面要保持在理論上的清醒和政治上的堅定,進而用行動建設國家;在「術」的層面,哲學學習則訓練我們的思維能力,通過對材料的梳理分析提出自己的觀點。
「期待有一天與大家共聚在哲學門!」
8
侯 傑 耀
哲學系2019屆博士畢業生
高中畢業於山東省膠州市第一中學
目前在北京電影學院從事教學科研工作
侯傑耀充滿感情地說,北大的9年時光帶給他很多充實感。當時的本科班主任這樣說,「如果在北大這4年本科生活裡,能夠想清楚一個問題,那麼大學4年的意義也就足夠了。這個問題就是,在自己的一生裡,我們到底想過一種怎樣的生活?」
開創全球化時代的中國哲學話語
培養引領未來的哲學人才
來北大哲學系
敲響心靈的一扇窗
打開通往世界的門
更多精彩
首發! 北大體驗系列宣傳片
來源:北京大學哲學系(宗教學系)、招生辦公室、新聞中心
原標題:《北大哲學,讓你的獨立絕不孤獨》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