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哲學,讓你的獨立絕不孤獨

2020-12-13 澎湃新聞

編者按

北大「強基計劃」正式啟動

涵蓋十大北大「A+」強勢基礎學科

從浪漫文學到嚴謹數理

從文物之美到哲學思辯

從邏輯推演到縝密試驗

從科技攻關到醫者仁術

選擇北大「強基計劃」

就是選擇廣闊未來與無限可能

以「強基計劃」,育「博雅人才」

你的精彩,北大與你共同見證

在北大強基計劃學科直播中

北大哲學已經亮相

今天,我們一起來感受

北大百年哲學的氣質與精神

視頻:北京大學哲學系介紹

主講人介紹

程樂松

北京大學哲學系(宗教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副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道家道教思想、兩漢思想史

威廉·詹姆斯說:「時代的哲學氣候不可避免地影響著我們每個人。」

存活於當下,所有人無一例外受著哲學的薰陶。

康德說:「沒有目標而生活,恰如沒有羅盤而航行。」

每一個野蠻生長的我們,都依靠哲學的信條摸索向前。

1912年北京大學設立「哲學門」

成為中國現代意義上的哲學系開端

陳獨秀、梁漱溟、金嶽霖、馮友蘭等大師

曾在這裡慷慨激昂

百年後的北大哲學

依然群英薈萃、思想碰撞

開啟哲學之門

讓我們一起感受北大哲學的魅力!

北大哲學系擁有怎樣的氣質與精神?

她是現代中國哲學學科的

首創者、開拓者、探索者、領軍者

她建立中西並舉

史論結合的學科範式與培養體系

她獨具一格的學術傳統與思想底蘊

成為孕育中國思想家的搖籃

她扛起與時代並肩的使命與自覺

北大哲學系的學科優勢?

北京大學哲學系有全面完善的

專業課程體系、跨學科及通識課程平臺——

2個一級學科、8個二級學科、9個教研室

2個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17個研究中心……

這裡有學術聲譽卓著的教學和科研隊伍——

2名外籍人文講席教授

5名「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4名博雅講席教授

……

在2017年教育部全國高校學科評估結果中

北大哲學學科以連續4次排名第1的絕對優勢

佔據中國哲學教育的高地

北大哲學的人才培養?

北大哲學強基計劃旨在選拔和培養未來的哲學家,使學生通過本科學習深入了解多元文明傳統中的哲學智慧,初步掌握哲學研究能力,致力於通過哲學理論的探索與創新,應對個人及人類社會面臨的時代問題,引領人類未來的發展。

⒈ 完善的組織指導

設立工作委員會與導師團隊,凝聚全系科研與教學的核心力量,對學生的成長給予全方位的指導。

⒉ 個性化的培養方案

在強化專業基礎與核心訓練的同時,制定動態的個性化培養方案,為學生提供多元的學術發展路徑。

⒊ 精準化的小班教學

由指導教師開設具有針對性的小班課程,培養學生獨立開展科研工作的能力。

⒋ 國際化的學習資源

依託國際化的教學團隊與學術交流項目,鼓勵學生掌握多語種的學習和交流能力,幫助學生融入全球哲學學術共同體。

⒌ 跨學科的學習項目

鼓勵學生依託「古典語文學」、「思想與社會」等成熟運行的交叉學科項目,開展跨專業學習。

⒍ 激勵性的專項支持

設立專項獎學金,鼓勵並支持本項目優秀學生。

在這裡,你可以精專哲學、科學哲學與邏輯學、宗教學,也可以同時跨學科領略中國古典學、西方古典學、思想與社會。

你參加講座聆聽大師教誨,也同樣在小班課上暢所欲言。你以思想為進路,用反思的深度與關切的溫度,關注人類命運的現實問題。

以思想為點,你將錘鍊紮實的專業基礎和廣闊的學術視野;以時代為線,你將感受古典哲學與前沿科技的思想碰撞;以社會為網,你將直面經典到現實的思想跨度與現實聯結。

北大哲學人的獨特氣質

在這裡,你會感受到——

思想探索與理性質疑的開放

學科交叉和學術選擇的多元

集體生活與個性塑造的兼容

深思審問與趣味日常的並行

敢於追問,不怕質疑

尊重思想,不斷反思

共同成長,接軌世界

融入社會,關切未來

北大哲學人,思考而探索,領悟且行動

在北大學哲學,是什麼體驗?

北大學子談哲學

1

王 子 路

哲學系2019級本科生

畢業於河南省西峽縣第一高級中學

王子路說,高考填報志願並不一定與未來職業相關,但在塑造人生的過程中選擇自己更適合、更喜歡的專業會成為促進你學習的巨大動力。王子路坦言,他之所以選擇哲學是因為對學科本身已經有一定的了解,熱愛思考、擁抱思想。

對於高中與大學生活的差異,他認為在北大哲學系的生活十分「新鮮」。學習上不必一直在固定的教室學習應試的知識,而是穿梭於教學樓之間學習自己熱愛的知識;課下也不必埋頭題海,而是通過閱讀經典來擴充視野,增加思考深度。最為重要的是學習目標的不同,高中的學習是為了進入理想的大學,而大學的目標則是學會規劃自己的人生,為了想要成為的自己而努力。

在北大哲學系,獨立的思考和自由的思想是每一個哲學人追求的目標。但獨立不等於孤獨,哲學系會給你關懷與鼓勵。哲學系的老師與同學們關係密切,你會不自覺地產生歸屬感。

「歡迎加入哲學系的大家庭!」

2

李 潔 睿

哲學系2018級本科生

畢業於北京大學附屬中學

李潔睿說,大學生活與高中生活有所不同,在學術上有更多自由空間,在生活上也有更多選擇,比如加入學生工作和社團活動。哲學系有團委學生會,無論你在高中有豐富的學生工作經驗,還是想拓展自己的可能性,都可以參與進來。

李潔睿作為哲學系實踐部部長,在這學期舉辦了雙學位輔修交流會,為服務同學們而感到開心;她還參與了儒行社,一起解讀經典,傳播知識。她深有感觸地說道:「哲學不僅是文本的解讀,更包括了從道理到現實的回歸。」

3

嘉 若 曾

哲學系2017級本科生

古典語文學項目中學方向成員

畢業於四川省綿陽南山中學

哲學系的課程設置有利於幫助同學們了解中西哲學史和各個流派的不同理論,打破刻板印象和既有知識結構。老師們的教學風格鮮明,學生能從中學到很多有益經驗。在問題意識的培養上,通過把不同的理論關切放在同一個問題域中,可以獲得更深入細緻的思考;同時也需要自主在文本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而對於學術訓練,哲學系培養了學生們的學術視角,以便於進行更好的思考與表達。哲學系還培養了同學們的學術關切,在這裡你可以閱讀偉大思想家們對時代的反思與批判,並把你的所思所想與現實世界建構聯繫。

嘉若曾還介紹了她在古典班的學習情況。古典班採用跨學科培養方式,幫助同學們了解不同學科對同一文本的處理方式,打好學術基礎。在與導師的交流過程中,也可以更好地反思自己,探索熱愛的領域。古典班活動豐富,可以在與前輩的多學科交流中加深對於所在學科的認識。

4

黃 清 揚

哲學系2016級本科生

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

目前保研哲學系宗教學專業佛教方向

黃清揚認為專業選擇和學術訓練是一個通過持續閱讀和積累,在自我塑造的過程中發現自我,並培養自我在學術上的視野和趣味的過程。她強調學術研究要做到專精與博通,並認為廣泛閱讀讓她受益匪淺,對於進入中古佛教話語體系有所幫助。她提到哲學經典閱讀、閒散閱讀的不同好處,以及寫哲學筆記、進行寫作訓練、語言學習的重要性。

「本科階段的專業選擇雖然重要,卻並非板上釘釘。」

5

山 衝

哲學系2019級碩士生

目前在馬克思主義專業就讀

山衝著重介紹了哲學系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區別。本科生主要是哲學知識的接受者,研究生則在既有知識的基礎上生產創造新的知識。本科生需要有鮮明的問題意識,研究生則從事創造性哲學研究,關注文本,關注社會,具備勤勉的學術精神和敏銳的社會洞察力。

在就業方面,哲學系博士畢業生大多數以哲學研究作為終身職業,走向高校和科研機構的教學科研崗位。碩士畢業生中有同學繼續深造;也有同學紮根基層,在中央地方和黨政機關參與政策出臺;還有同學進入國有企業、事業單位參與國家建設。在北大,所有的職業選擇都會受到尊重和肯定。

山衝認為哲學研究的方法和解決問題的程序具有相似性,幫助我們培養研究能力、寫作能力、創造力、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理性精神、邏輯意識、現實洞察力、獨立思考和判斷力,支撐我們在崗位上有所作為。

「一個問題從提出到解決,都要以大量的文獻閱讀,深入的哲學思考和經常的寫作訓練作為支撐。」

6

朱 江 成

哲學系2018屆本科畢業生

畢業於武漢華中師範大學附屬中學

畢業後加入黑土公益組織

將攻讀耶魯大學工商管理碩士

朱江成坦言,在高考填報哲學系的過程中經歷了思想波動。但在父親的指引下,他逐漸發現哲學的學習為他打下了堅實的思想基礎。在哲學系你會閱讀大家,思考人生,分析世界,幫助你的人生加速。

畢業後他與常人不同,投入到產業扶貧工作中。他從中學習到了不一樣的知識,也見識了不一樣的世界。參與的項目讓他打開了全球化視野,耶魯碩士課程也能夠讓他更好地與國際接軌,而這一切的發展歸功於本科四年的哲學思考。

「哲學不僅能幫助你認識和理解世界,更能指導你在人生節點中做出最適合你的選擇!」

7

王 少 川

哲學系2019屆碩士畢業生

選調生代表

王少川介紹了在黨政部門和基層就業的基本情況。選調生作為黨政領導幹部後備人選進行培養,主要看重綜合管理能力,他以本次疫情防控為例介紹了他所做的相關工作,認為基層工作更看重全。

王少川認為,哲學學習在「道」的層面要保持在理論上的清醒和政治上的堅定,進而用行動建設國家;在「術」的層面,哲學學習則訓練我們的思維能力,通過對材料的梳理分析提出自己的觀點。

「期待有一天與大家共聚在哲學門!」

8

侯 傑 耀

哲學系2019屆博士畢業生

高中畢業於山東省膠州市第一中學

目前在北京電影學院從事教學科研工作

侯傑耀充滿感情地說,北大的9年時光帶給他很多充實感。當時的本科班主任這樣說,「如果在北大這4年本科生活裡,能夠想清楚一個問題,那麼大學4年的意義也就足夠了。這個問題就是,在自己的一生裡,我們到底想過一種怎樣的生活?」

開創全球化時代的中國哲學話語

培養引領未來的哲學人才

來北大哲學系

敲響心靈的一扇窗

打開通往世界的門

更多精彩

首發! 北大體驗系列宣傳片

來源:北京大學哲學系(宗教學系)、招生辦公室、新聞中心

原標題:《北大哲學,讓你的獨立絕不孤獨》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寧願與孤獨作伴,也絕不與你結伴同行
    受傷的我,熬過了多少個以淚洗面的日子,待哭過、痛過後,我漸漸地愛上了孤獨,餘生的我寧願與孤獨作伴,也絕不會與你結伴同行。本以為你費盡苦心逼走我,你一定會幸福,可是事實是你過得也不好,我不知道你做這種損人不利己的是你圖的是什麼,你的傷害,險些要了我的性命,而你又想和我重歸於好。真想對你說,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可是話到嘴邊,我覺得還是不說為好。
  • 世界孤獨症關注日:北大六院賈美香醫生等10位專家「硬核」支援孤獨...
    【環球網教育報導】3月24日,聯合國將「向成人期的過渡銜接(TheTransition to Adulthood)」定為2020年孤獨症日宣傳主題,呼籲關注孤獨症人士向成年期的過渡,幫他們更好的融入社會。2020年4月2日,是第十三個世界孤獨症關注日,也是北大醫療腦健康陪孤獨症家庭走過的第五個孤獨症日。
  • 最近讀的書,《中國哲學簡史》……
    哲學讓人思考,可哲學有什麼用呢?也是因為喜歡,因為好奇,所以購買了人大哲學教授的100堂課,受益非淺。這位畢業於北大的哲學教授說,哲學除了能夠給人生帶來慰籍,還能給人生帶來樂趣。西方有句諺語:哲學不能烘麵包,但是能使麵包增加甜味,這個諺語的意思是烘麵包的工作就是我們的人生,而增加甜味的蜂蜜則是哲學思考。
  • 復旦哲學教授陳果,當你一人困惑時,教你怎麼擁有一份好的孤獨
    自由而無用的靈魂,這樣的心靈才能自由飛翔-陳果第一次看到陳果教授,是在抖音上偶然間刷到的,他用獨特的方式,讓我感受哲學的魅力,那時候被他的一句話深深地打動,她說:人為什麼害怕孤獨這個時候的我們是孤獨的,會覺得是不被人理解的。陳果在她的書中《好的孤獨》寫到:與"寂寞"相比,"孤獨"是一種更高貴更優美的狀態,人需要"孤獨",獨處時自我的"真實"能還給我們精神的自由。
  • 生未百年死不孤獨:《百年孤獨》最經典十句話,讓你明白孤獨真諦
    生未百年死不孤獨:《百年孤獨》最經典十句話,讓你明白孤獨真諦這本書被很多人稱為是,一生至少讀一次的書。即便你沒有看過這本書,我相信你也一定聽過。但當你再次拿起這本書,我悲哀地發現,所謂的百年孤獨就在這個大家族每一個人的心裡。你只看到這大家族繁榮昌盛,遊人友人來往不絕笙歌夜夜,卻沒看到熱鬧散場後每個人心中的荒蕪。其實這本書也並沒有那麼難懂,我們可以先從他經典的10句話開始讀起,看看你真的讀不懂嗎?
  • 北大學霸筆記,是我給你的「情書」……
    編者按 無論你是北大人 抑或正走在成為北大人的路上 一定都有一本本筆記 它們不僅是「學霸的獨門秘籍」
  • 最獨立的三大星座女,獨立女人最好命,你上榜了嗎?
    獨立,不隨波逐流,讓雙子座與眾不同。忠於自己這個特質在很多大男子主義看來,是不好的,意味著不會乖乖聽話。但是在雙子座看來女人活著從來也不是為了迎合男人的想法而活,獨立起來,反而讓他們欲罷不能。處女座處女座從來都懂凡事只能靠自己這個道理,這真的是一個亙古不變的真理。
  • 《百年孤獨》:充滿女性哲學的,溫柔的馬奎茲
    《百年孤獨》是20世紀最重要的經典文學作品之一,他是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作。小說描寫了小鎮馬孔多布恩家族七代小鎮馬孔多布恩直徑家族在加勒比海海岸線上的變遷歷史。作者巧妙地整合了現實、民間、神話等虛幻故事元素在一起,向人們展示了一幅壯麗的超現實世界。
  • 00後上大學了②|愛哲學的北大理科男:快樂學習,快樂生活
    洪揚站在北大光華管理學院的「敢當石」前。對哲學感興趣,愛看黑格爾的書。追求快樂學習。8月30日,來自五湖四海的北京大學本科新生前來燕園進行新生報到。「燕園畫卷美不勝收,恰似你將要留在這裡的青春年華。」就算是在學業最繁忙的高三,他也會擠出時間讀一讀黑格爾,讀一讀喜歡的哲學著作。「我覺得哲學能幫助我們認識世界,讓思維更加深刻,也會改善做事的方式。」對洪揚來說,哲學並不僅存在於哲學讀物中,在平日的生活中也能總結出一些哲學的道理反過來指導自己。「就好像學化學時,很多條件都會對某一個反應的產物有影響。
  • 他是理科生,卻熱愛哲學,2019高考被北京大學錄取,珠海一中畢業
    北大,對那時的我來說,是一個過於遙遠的稱謂,與其暢想其崇高與偉大,我更願意沉浸於眼前的知識與真理。如今回首,不勝感慨,也許這正是學子應有的求知姿態,也許北大之榮光正是由一代代有著同樣「沉潛」精神的學子鑄就。
  • 程美東:從北大走出來的毛澤東
    毛澤東在北大的成長得益於北大開放的精神,毛澤東在北大的成功經歷豐富了北大精神,透過毛澤東的一生啟示著北大未來的改革創新。在當時的中國,「時艱」就是指外辱內亂,雖然大清皇室把維持自己的統治地位也作為「時艱」的考量範圍,但對於當時的仁人志士來說,這個「時艱」主要就是指國家不獨立、民族不富強、人民不幸福。  儘管北大在初創的一段時期經歷了曲折,沒有完全按照「共濟時艱」的目的去發展,但在總體上它開始引領著中國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朝著新的方向發展。
  • 當今世界那些正在鬧獨立的地區之:北大年府(泰國)
    上期我們介紹了當今世界那些正在鬧獨立的地區之二十:北賽普勒斯(賽普勒斯),今天我們把目光從歐洲的地中海轉向亞洲的東南亞,來看看當今世界那些正在鬧獨立的地區之二十一:北大年府(泰國)。東南亞政區圖泰國全國分中部、南部、東部、北部和東北部五個地區,下設76個府,北大年府位於馬來半島上,北瀕泰國灣,陸上接宋卡府、惹拉府和陶公府,北大年府南部多山,北部則是平原。北大年府居民中有近88%信奉的是伊斯蘭教,這在泰國這樣一個幾乎全民都信奉佛教的國度來說是極為格格不入的。
  • 北大歷史,在卷帙浩繁間與你相遇
    編者按北大「強基計劃」正式啟動涵蓋十大北大「A+」強勢基礎學科從浪漫文學到嚴謹數理從文物之美到哲學思辯從邏輯推演到縝密實驗從科技攻關到醫者仁術選擇北大「強基計劃」就是選擇廣闊未來與無限可能以「強基計劃」,育「博雅人才」你的精彩,北大與你共同見證在北大強基計劃學科直播中北大歷史剛剛亮相今天,我們一起來感受北大歷史的的底蘊與風採
  • 走在自己的朝聖路上,那麼,你其實並不孤獨
    引言世上有多少朝聖路既有多少個朝聖者,每一條朝聖路都是每一個不同的我們走出來的,不可能相同,我們都是依靠著自己的孤獨從而加入這個世界的精神聚集地,我們只要始終行走在屬於自己的那一條朝聖路上,那麼,你,其實真的並不孤獨!
  • 哲學入門書單:沒有哲學,人生是盲目的
    哲學是什麼?哲學是人的存在的基本方式;是指導人們生活的藝術和智慧;是對於人生道路的系統的反思;是美好的、有意義的生活的嚮導;是我們正不斷地行進於其上的生活道路;是愛智慧以及對智慧的不懈追求;是力求提升人生境界的境界之學。
  • 蔣勳《孤獨六講》之革命孤獨、暴力孤獨、倫理孤獨
    哲學的起點是懷疑。我們容易被媒體牽著鼻子走,因為我們的判斷力和思考力都越來愈弱。作者認為思維孤獨,是六種孤獨裡最大的孤獨。他提醒我們說,你可不可以扮演無用的部分百分之零點一?先會做自己,然後你對社會的「有用」才有意義。
  • 北大女生包麗死亡,生前疑遭男友精神控制,精神獨立才能活出人樣
    作者|貓眼日前據報導,北大女生包麗(化名死亡,在腦死亡幾個月後她依然還是離開了我們。幾個月前她服藥自殺,送醫救治期間被宣布腦死亡。一個北大的才女緣何自殺?也成了網友試圖解開的謎。包麗是北大的一名大學生,男友是一位學長,學長相貌俊朗,能力突出,任職於學校的學生會。包麗家屬提供的相關聊天記錄顯示,包麗自殺前,其男友牟林翰曾向包麗提出過拍裸照、先懷孕再流產並留下病歷單、做絕育手術等一系列要求。而之所以提出這些要求,只是因為包麗在與他交往前談過一個男朋友,已經不是處女。包麗母親認為,牟林翰對包麗的折磨是導致包麗自殺的主要原因。
  • 哲學其實不難讀:教你正確閱讀哲學書籍
    「當今之日,有的是哲學教授,但沒有哲學家。獲取教授頭銜令人羨慕,因為有教授頭銜可以過上令人羨慕的生活。做一個哲學家不僅要有深奧的思想,甚至建立一個學派,而且要對智慧情有獨鍾,對其內涵心領神會,甘願過一種儉樸、獨立、高尚與誠信的生活。
  • 獨立藝術家劉雪潔作品欣賞
    油畫《孤獨者》!原創作者:劉雪潔!創作年代:2020年!尺寸:1米x83cm!作品介紹:內心深處的孤獨,正是思考者的內心世界!油畫《無題》!原創作者:當代表現主義畫家劉雪潔!創作年代:2018年!作品介紹:主題思想,動力原理,掩蓋的人本真實,發現與心靈潛意識的作用!現代藝術發掘隱藏在潛意識的神秘力量!油畫《綠人》!
  • 北大包麗去世,牟林翰卻活著,讓人不寒而慄
    通常來說,奴役人類比馴服動物難度大很多,但是對某些無法理解自由,崇尚權力的民眾來說,這會顯得更容易一些,不信你可以參考幾十年的歷史。要有對獨立人格的追求。獨立人格首先是對自我的了解,明白自己的優勢劣勢,缺點長處,因為每個人都不是完美的。其次是深刻的認同自我,尊重自我,不因為他人的看法而否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