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打的什麼算盤?國內2億人吃不上飯,非要把大米低價賣給中國

2021-01-20 烽火營

今年的疫情暴發之後,世界各國的經濟都進入低迷狀態,很多經濟活動不同程度受到了阻礙,很多國家都因此陷入了發展困境。尤其是對一些依賴出口的國家來說,想辦法增加出口量成為發展的關鍵。印度在今年的疫情中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原本印度就是一個農業大國,對外貿易中的很大一部分都要依賴穀物出口,但問題是,印度國內有2億人吃不上飯的情況下,他們還非要把大米低價出售給中國,印度到底打的什麼算盤呢?

我們買這些米有什麼用?

首先需要確定的一點是,我國也是一個糧食生產大國,並且在很多年前糧食生產就已經實現了自給自足,各種穀物產量都足以滿足國內需求,為什麼還要向印度進口大米呢?糧食光滿足需求是不夠的,還需要有一定的儲備量,進口而來的糧食不僅能夠豐富糧食品種,還能用來再加工,降低糧食製品的生產成本。

根據印度方面的分析,此次合作之所以能夠促成,還存在一定的外部原因,一方面是固有的供應國出現了危機,今年的疫情讓東南亞多個稻米出口國產量減少,無法供應足夠的稻米。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這次疫情導致大米採購、運輸等成本增加,所以才找上了印度。

為何此前一直很少進口印度大米?

其實這已經不是第一次從印度進口大米,但是自2006年印度大米獲得準入許可之後雙方合作非常少,到近些年才開始穩定地向我國出口大米,其中的原因也非常簡單,就是印度大米質量有問題。雖然印度氣候條件優越,但是其處理工藝卻飽受詬病。此次我們之所以會向印度伸出橄欖枝也是印度主動推銷,目前全球糧食產量整體減少,價格也不斷飆升,印度卻執意低價銷售大米,意圖就是想要搶佔市場,這對買家來說無疑是一個好消息。

莫迪為啥執意賣米?

從印度籤下這份訂單之後,就意味著可能有近2億印度人會因此餓肚子,莫迪到底怎麼想的才會眼看著2億人挨餓也要低價出售大米呢?站在印度政府的角度來看,他們之所以會做出這樣的決定也不難理解,第一點就是因為在今年發生疫情之後,他們的國際訂單少了很多,國際貿易方面一直沒有什麼進展,因此這項合作可以在一度程度上幫助印度提振國內經濟。第二點是印度國內對農產品的加工能力有限,和根本無法充分利用本國生產的糧食,與其讓這些糧食爛在國內,還不如賣出去更好。

從這一次貿易也不難看出,印度的經濟結構並不平衡,農業產量大雖然解決了印度的溫飽問題,但是在出口產品的生產加工方面卻沒有任何優勢,大量商品只能低價賣出,想必印度政府也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先搶佔市場,下一步再提升自己的加工技術,進而提升自己的經濟發展水平。

相關焦點

  • 2億國人吃不上飯,印度還要對中方低價售米
    2億國人吃不上飯,印度還要對中方低價售米自從2020年爆發疫情之後,世界整體經濟都陷入到低迷狀態,多種正常的經濟社交活動,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阻礙。因為疫情出現比較突然,所以讓不少國家陷入到被動應對中。對於多國來說,疫情期間貨物流動比較慢,而且出口項目也被暫緩,處於這種情況下,增加外貿出口量,也讓不少國家達成一致協議。經濟受到限制的印度,也必須要這樣做。
  • 國內不夠吃,出口沒人要!莫迪賤賣印度大米,8億農民該怎麼辦?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大米出口國,印度的農業人口佔世界農業人口總數的四分之一,印度國內有一半的土地是耕地和其他農業用地。擁有近8億農民,印度一直將糧食貿易作為外匯收入的主要來源。最近,印度總理莫迪出口大米的行為,卻引起了國內農民的強烈不滿。
  • 寧可讓2億百姓餓肚子,也要大量出口大米,印度為何要這樣做?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印度出口大米的價格在約為300美元/噸,也就是說印度大米每千克的均價在兩元左右,印度這回可謂是低價向中國出口大米了。 據了解,包括緬甸、越南以及泰國等中國主要大米供應國在今年疫情影響下,其國內大米產量創下新低,價格也隨之上漲,相比之下,印度出口大米價格要比這些國家便宜30美元/噸,約196元人民幣/噸。 如果說中國進口印度大米是因為低廉價格的話,那為何印度要以如此低廉的價格出口中國呢?並且還是在印度國內百姓吃不飽飯的背景下。
  • 中國開始進口印度大米,到底意味著什麼?
    印度官方稱,中國已經開始進口印度大米,這是30年來的首次。據稱,印度貿易商已籤約出口10萬噸大米,12月份至明年2月份裝運,離岸價為每噸300美元左右。同為亞洲人口大國,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大米出口國,而中國是最大的大米進口國。這引發了廣大讀者朋友的熱議。進口是因為短缺嗎?
  • 印度有相當一部分人吃不飽飯,為什麼大米的銷售量還是世界第一?
    印度作為與我國接壤的國家,我們的關係卻很不融洽,究其原因是印度總是在領土問題上碰瓷我國,明明打不贏,還總是來侵擾我們,而且煩完我們就跑,可以說是相當的令人無語了。一直以來,我們都對印度抱著落後,貧窮,人民生活水深火熱,國家軍事差勁,經濟體系一塌糊塗等各種印象。可以說,現在我們看印度的眼神就好像四五十年前歐美國家看我們的眼神。
  • 真相與常識|中國有袁隆平,為何還要從印度買大米?
    既然中國是第一大的大米生產國,為何又要進口大米?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今年九月表示,適度進口是我國的國情和資源稟賦決定的。從糧食進口總量看,近些年我國糧食常年進口大致1億噸,其中穀物不到兩成,僅佔國內產量的2%左右,而且主要是進口小麥、大豆等品種。
  • 越南低價從印度大批購買大蝦,處理後高價賣給中國,網友:真服了
    對於那些從小生活在沿海城市裡面的吃貨朋友們來說,每天能夠吃到新鮮的海鮮,最關鍵的是,這些海鮮的價格比其他地方的海鮮低幾倍。大多數中國吃貨朋友們非常的喜歡吃海鮮,而海域裡面大多數海鮮都吃一遍。雖然說海域裡面有許許多多的海鮮,可是這一種海鮮卻非常的少。
  • 川普打臺灣牌,打的什麼算盤?
    ,要等於是美國再賣給臺灣武器不算,還要準備出動軍隊幫助臺灣來防禦中國大陸用武力統一臺灣。所以總統每次在國外要幹什麼事兒,回來一定被反對黨否決,為反對而反對。所以尼克森和中國達成的公報,卡特總統和中國達成的建交,再後來裡根又再次發表了公報,其實都沒有一個國際條約做依據。所以美國實際上不斷地拿中美公報來敲詐中國,只要中國不讓步,就打臺灣牌,中國就在貿易問題上,在國際問題上讓步。
  • 太多人吃過「五常大米」,卻沒吃過五常大米
    古人云,「人以食之味。」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基本上作為主食的就是面點或米飯。哪怕之前南方人多吃米,北方人多吃麵,可在現代物流業發展的今天,北方人餐桌上出現白米飯也成了常態。不知道大家看過這個宣傳圖片沒有?上面寫了「帝王御用貢品,被《舌尖上的中國》評為中國最好的大米。」這個五常大米所指的就是「稻花香2號」。太多的人買過包裝上印有「五常大米」字樣的米,至於裡面裝的是什麼米?這個問題可就複雜了。什麼是五常大米?
  • 30年來中國首次從印度進口大米!每斤不到一元,印度形勢所迫?
    然而印度不單自己不進口,人家每年光大米就出口超過1000萬噸,這個事確實挺值得大家玩味的。西方世界很多媒體說,這些年來印度發展很快,有沒有可能有一天超過中國?咱們就從吃這個事上就能做一個判斷。印度老百姓確實挺可憐,明明自己吃不飽,還要把大量的大米出口。
  • 印度為何寧願國民挨餓,也要滿世界的賣大米呢?
    眾所周知,自古以來都是民以食為天,只有足夠的糧食國家才能真正的強大起來,即便是到了21世紀,世界上還有很多國家的溫飽問題都沒有解決,需要國際給予幫助才能勉強度日。在我們眾多鄰國當中也同樣如此,即便和我們一爭高下的印度也擺脫不了民眾沒有糧食吃的命運。
  • 寧願在印度生產,也不願來中國建廠,雷克薩斯到底在打什麼算盤?
    隨著國家的快速發展,大家的經濟水平也在不斷地提高,汽車也得到了很大的普及,很多人都會買一輛汽車當作代步工具,方便自己的出行。手裡經濟條件一般的話,多數的人都會選擇買一輛經濟實用的車型,這樣在方便自己的同時也能減少使用的成本。
  • 印度人:中國不可怕,可怕的是印度「打折」也要向中國出口大米
    我國其實是一個農業生產大國,雖然現在種地的人變少了,但是現在其實更多的是大規模的機械化種植,所以我國的糧食產量是比較高的,基本上每年都會有生於的,但是我國依舊每年會進口大米,一方面是在品種上進行調劑。另外就是可能用於加工原料,或者是用來釀酒之類的,而在大米進口上,其實我國早先是偏向於泰國之類的國家,但是泰國今年遇到了旱災,所以我國開始從印度進口大米,印度人:中國不可怕,可怕的是印度「打折」也要向中國出口大米。
  • 為何印度大米煮熟後是散狀,我國的卻是膠團狀?原因讓人意想不到
    不過,不管是南方大米還是北方大米,煮熟後都是成膠團狀的。而這個世界上,除了中國人的主食是米飯,印度的主食也是米飯。不過,印度的米飯跟中國的比起來,完全是另一個概念。 有些讀者或許吃過「泰國香米」,而這種米和印度那邊的大米便非常相像。其又一個顯著特徵,就是米飯煮熟後非常幹散,顆粒分明,質地還很硬。尤其是吃到嘴裡後,甚至還有一絲扎嗓子的感覺。不過,這種米飯有一個好處,就是做成炒飯後,口感要比膠團狀的大米好。
  • 鄰國上調大米進口費率至55%!印度首當其衝,如今寄希望於中國?
    有分析指出,其政策將減少對印度的大米進口,要知道,2017年的洪澇嚴重破壞孟國內的稻米後,該國稻米價格一度升至歷史高位。據了解,2017年孟加拉進口的240萬噸大米中有超過80%來自印度,印度一度成為孟加拉最大的大米供應國。此次孟加拉提高大米進口費用,還有一部分原因是孟加拉國內大米的產量逐漸得到了保障。
  • 中國進口10萬噸大米後,印度人嗨了:吃了我們的米,就要客氣點!
    日前據《印度經濟時報》稱,印度官方表示,中國和印度貿易商已籤訂合同,中國將從印度進口10萬噸大米,預計2月份至明年2月份裝運,離岸價為每噸300美元左右。一直以來中國都是世界最大的大米進口國,每年進口約400萬噸大米,而印度則是世界上最大的大米出口國。但是由於印度大米的質量問題導致中國近三十年來都沒有從印度進口。
  • 幾百年前,日本人因為吃不上大米,引發了全國性的暴亂,差點滅國
    日本是一個吃大米的國家。沒有大米,日本人就不能消停的坐下來。而在歷史上的100年前,也就會民國那會,因為日本有個地方,有個奸商不賣給打魚的漁婦大米吃,結果引發了整個日本的大米暴亂,對日本的發展影響產生了巨大的損害,史稱大米騷動。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日本仍在蘇聯的遠東地區。
  • 別被糧食卡脖子:受疫情影響,越南禁止出口大米,打的什麼主意?
    正所謂民以食為天,而這次越南禁止出口大米令下發之後,也是給我們敲響警鐘——千萬不能在糧食上被人卡住脖子。3月24日,越南海關總署發布禁令:「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影響,自3月24日零點起,禁止出口任何形式的大米產品。」此政策一出,立刻引起很多人討論。會不會因此被卡住脖子?越南為什麼要禁止出口大米?
  • 中國購入印度大米,價格便宜到激怒印網民:為什麼要取悅他們
    印度,作為全球第一大的糧食出口國,其國內卻經常性發生饑荒問題。尤其是如今的疫情影響,印度國內經濟幾乎崩盤,而新德裡不得不開始進一步壓榨農業,更是激起了印度國內的混亂,超過30萬農民大軍開始衝擊新德裡。不過就在這一時刻,中國卻傳來了意外的消息,更是激怒了印度很多網民。
  • 中國不是回收站!越南遇到困難後,想將快「變質」大米賣給我國
    為了滿足各種人的口味,我國單論大米就向分幾個國家進口,有人喜歡吃泰國大米,有人喜歡吃越南大米。越南與中國是常年的合作夥伴,但是卻頻頻做出對我國人民不好的事情來。就在今年疫情期間,越南竟然想將「變質」大米賣給我國,但我國不是回收站!越南回絕我國大米訂單今年疫情期間,我們看清楚了很多國家的面孔,越南是其中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