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盛墓中出土一個異樣棋盤,專家經過研究,竟是早就消失的彈棋

2020-12-16 歷史店

張盛墓中出土了一幅古怪棋盤。專家經過研究,它竟是「彈棋」,彈棋在三國時期風靡一時,甚至引起曹丕等人的狂熱追捧。彈棋到底是什麼棋?它是怎麼玩的?您想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小編這就來為您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1959年,考古人員在安陽市豫北紗廠附近發掘出一古墓。打開後,考古人員從古墓文物中確認,墓主人是隋代開皇十五年的張盛。張盛出生於北魏景明三年,卒於隋初,他的家中世代為官,家世頗豐。所以這座古墓也出土了不少珍貴的陪葬物品。讓人比較感興趣的是一件白釉瓷圍棋盤模型,只見這棋盤邊長10釐米,高4釐米,與古人使用的棋盤相比,這件白釉瓷圍棋盤過於袖珍了,考古人員猜測,也許張盛生前很愛下棋,所以張盛的家人為他特意打造了這件精緻小巧的袖珍圍棋盤。張盛墓圍棋盤的出土,也表明了早在隋代初年,我國就已經出現了19道圍棋盤。

正當大家為這件精緻的白釉瓷圍棋盤驚嘆不已時,又有人在旁邊發掘出一幅古怪棋盤。只見這棋盤也由棋盤、棋子組成,只不過這幅棋盤是石頭製成的,兩邊還各有一個圓洞,圓洞打磨得非常光滑。但是在場的人都愣住了,這是做什麼用的?

眾人帶著疑惑將它好好保存,帶回了研究所。經過專家仔細研究,苦心甄別,他們認為這幅古怪棋盤竟然是彈棋。說起彈棋很多人都非常陌生,其實《世說》裡曾記載和過彈棋的起源,它在魏文帝曹丕宮中出現過。根據這一點,專家又追溯到漢武帝時期,因為按《彈棋經序》記載:「漢武帝喜好蹴鞠,群臣擔心他體力消耗過大,但是怎麼勸諫都不聽。東方朔就獻上了彈棋,作為蹴鞠的替代品。」而《西京雜記》同樣有相關記載:「家君作彈棋以獻,帝大悅,賜青羔裘、紫絲履,服以朝覲。

由於彈棋只在桌上運動,不用像蹴鞠似得大汗淋漓地費力氣,所以這種好玩的「桌球」——彈棋發明以後,很快就在上層社會中流行起來。民間也漸漸迷上彈棋的玩法。

那個時期的彈棋流行到什麼程度?據史料記載,曹操在掌控朝廷政治大權之後,為了整頓風紀,甚至禁止宮中設「博弈之具」。明明掌權者都發話了,人們還是不願意捨棄彈棋的玩法,甚至有宮人以「金釵玉梳戲於妝奩之上,即取類於彈棋也」。就是用金釵等物品代替棋子,也要集合在一起玩彈棋。

曹丕即位後,彈棋又再次興盛起來。因為曹丕本人就是個愛玩的性子,他不僅喜歡彈棋,還很擅長玩彈棋,他甚至在《典論》提及了彈棋,認為彈棋的競技性很強,「惟彈棋略盡其功」。當時的蔡邕、曹丕、丁廙、王粲等名人都寫過《彈棋賦》,足以見得這個時期的彈棋有多流行了。

自漢魏至隋唐五代,也有許多名家或古籍文獻中也多對彈棋有所記述。不過到了宋代,彈棋突然銷聲匿跡了。專家認為,彈棋的興盛和圍棋的興盛有很大的關係,在宋代以後,圍棋的流行和象棋的興起替代了彈棋的地位,更何況彈棋的製作器具很昂貴,一般人玩不起,久而久之,彈棋技法就失傳。

雖然彈棋已經失傳了,專家經過查資料,還是基本復原了彈棋的玩法。首先《藝經》中有記載:「彈棋,二人對局,黑白棋各六枚。先列棋相當。下呼,上擊之。」從這裡可以看出,彈棋是一種競技遊戲,雙方各執6子,擺放好後,用己方棋子去擊打對方棋子,使己方棋子打入對方的圓洞,先打完全部6子者獲勝。在玩彈棋的過程中,也有很多技巧,比如如何減少棋子的阻力,如何讓增加棋子的準確度……陳景豐還將其概括為「彈、擊、撫拔、拼、撥、捶、撇、長斜」——即所謂「彈棋八勢」。

其實我國古代還有許多有意思的棋盤遊戲。比如六博棋、成三棋、井字棋等等,其實不管是哪種棋盤,都反應了我國古代人民的智慧,他們為了愉悅身心、陶冶情操還有增長智慧,發展出這麼多有意義的棋盤遊戲,真是令人欽佩。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馮豆豆

相關焦點

  • 曹丕最愛的「桌遊」彈棋現身鄭州
    據《彈棋經後序》記述,曹操掌控朝廷政治大權之後,為整頓風紀,禁止宮中設「博弈之具」。儘管如此,仍有宮人以「金釵玉梳戲於妝奩之上,即取類於彈棋也」。  曹丕即位後,彈棋又再次興盛起來。  魏文帝曹丕愛好眾多,涉獵廣泛,田獵、擊劍樣樣精通,並且也是彈棋高手。他所著的《典論》在談到彈棋時認為彈棋競技性很強,「惟彈棋略盡其功」。  唐代是彈棋發展的又一個高峰。
  • [博弈篇]古代圍棋棋盤(組圖)
    [博弈篇]古代圍棋棋盤(組圖)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6月07日 09:09 來源:情定象牙塔博客     1952年河北望都一號東漢墓中室東南壁下出土十七道石質棋盤,呈正方形,高14cm,邊寬69cm。
  • 馬王堆出土一文物,沒幾分鐘就消失,專家手快也只留下了一張照片
    馬王堆出土一文物,沒幾分鐘就消失,專家手快也只留下了一張照片一直以來,我們都不曾停止過對歷史的探究,無論是古人遺留下來的歷史資料,還是對化石、墳墓的考研,皆證明了歷史、歷史事物的價值。就好比如,在馬王堆出土的一文物,出土之後不過多久,便消失不見,如果不是攝影師手快,可能連一張照片也沒留下。馬王堆漢墓位於湖南長沙市,裡面所葬之人,是西漢初期的丞相利蒼,以及他的家屬。因其墓中所包含著的信息之多,為我們研究西漢初期的歷史提供重要的實物資料。
  • 馬王堆出土一樣瞬間消失的文物,專家眼疾手快,拍到一張珍貴照片
    文/思源馬王堆出土一樣瞬間消失的文物,專家眼疾手快,拍到一張珍貴照片在我國的傳統觀念中「吃」一直佔據著很重要的地位,放眼世界,在烹飪食物的技術上能比得過中國的恐怕只有中國自己。馬王堆漢墓可以說是至今為止保存的最好的一座漢朝墓葬了,得益於墓葬的特殊結構,墓中陪葬的五穀雜糧都還保存完好,有些水果一開始還有模有樣,且墓主人辛追夫人在兩千年後還保持著非常有彈性的皮膚,她對於很多領域的研究都有著不可替代的價值,當年日本首相田中角榮向周總理索要的東西正是這具古屍,不過周總理看出了端倪,一根頭髮都沒給。
  • 專家在馬王堆發現出土便消失的文物,幸好手快,拍下這張珍貴照片
    文/歷史人物趣事專家在馬王堆發現出土便消失的文物,幸好手快,拍下這張珍貴照片中國歷史上,孕育了無數珍貴的文物。而在平時的古墓出土文物當中,專家們最怕的莫過於對於文物的保護,有些東西一旦接觸到空氣中的氧氣,不立刻採取維護方法的話,很快就會被氧化,甚至瞬間消失不見。今天給大家說的這這件文物十分有意思,它在馬王堆出土之後,瞬間就消失不見了,幸好專家眼疾手快,讓人拍下了這張照片,否則世人根本不能見到。
  • 法老墓出土一件文物,埃及人視為「聖獸」,日本專家:不就是貓嗎
    說到埃及古墓以及埃及文物,世人想到的肯定是圖坦卡蒙墓以及墓中出土的珍貴文物。事實上,埃及法老墓指的並非只是圖坦卡蒙墓,而是泛指帝王谷中的歷代法老墓,截至目前為止在帝王谷已經發現了65座法老以及其他貴族墓。這些法老墓出土了大量的古埃及時代稀世文物,每一件文物都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 河北宣化發現遼代大墓,墓中驚現十二星座,還出土千年飯局
    眾所周知,近些年來隨著考古事業的不斷發展,出土的文物可謂是不計其數,但是有很多文物的出土讓考古專家倍感意外。像杭州半山發現的戰國水晶杯、三星堆青銅立人、商青銅鴞卣等等,發現之初無不讓考古專家驚訝。今天小編要跟大家聊的就是發現於河北宣化的一座遼代大墓。
  • 遼國貴族墓竟在瀋陽林場被發現,8座小墓圍繞,專家:墓主是蕭峰
    ,沒錯,蕭峰就是武俠小說中的經典人物之一,她武術高超,行事光明磊落,是一位非常不錯的好看,近些年出土了一些古墓,專家認定這墓主一定是蕭峰,難道歷史上真的有這麼一位武功蓋世的好漢嗎?在2017年的時候,在瀋陽的一個林場發現了一個古墓,專家聽到後立即趕到這個場所,經過專家的仔細勘查,最初決定這是一個契丹貴族墓,因為這個古墓已經暴露了,所以專家就向上級匯報,然後開始了保護性發掘。
  • 專家出土陳國公主與舅舅合葬墓,神秘面具引關注,背後有什麼隱情
    1986年,內蒙古的考古專家們發現了一座古墓,並對該墓進行了搶救性發掘。該墓是一個合葬墓,其中女主人卻帶著神秘的黃金面具。它是根據女子的臉型,用薄金片在模具上捶擊成形,呈半浮雕狀,邊緣有33個小孔。這面具製作精細,將女子生前的容貌特點展現得淋漓盡致。
  • 一場暴雨衝毀了關羽墓,墓中出土一物,為什麼專家鑑定後傻眼了?
    然而,上世紀70年代的一場暴雨衝毀了關羽墓,墓中出土一物,專家鑑定後直接傻眼了。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其中到底有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其中的歷史秘密。關林公元219年,鎮守荊州的關羽,為了幫助劉備一統天下,率領大軍北伐,水陸並進,圍攻襄陽和樊城。
  • 鄯善洋陵墓發現一件怪器,專家經過研究,它竟是失傳的樂器箜篌
    2003年3月,新疆省的考古專家們,在新疆鄯善縣清理了一處古墓,非常意外地出土了一件破爛不堪的木器,經過深入的研究,發現它竟然是一件失傳的著名樂器箜篌。古代的箜篌長什麼模樣,它還能彈奏出聲音來嗎?在鑿井的過程中,村民意外的挖到了幾處古墓,而且還發現了保存完好的遺骸和古屍……新疆的考古專家們聞訊急忙趕來,經過長達數十年的勘察和研究,並確定該地區是青銅時代到晉代的古墓群,其時間跨度長達千年之久,而墓葬的數量也多達2000餘座。由於當時的條件不成熟,直到2003年,考古專家們才開始對該古墓群進行搶救性的發掘保護。
  • 古墓出土「牛肉湯」,墓主人生前愛吃火鍋?專家闢謠:沒那麼簡單
    古墓,是古人留給後人的財富,也是後人研究古人的重要歷史依據。因此,對古墓的保護與發掘便顯得尤為重要。在河南信陽曾出土過一座古墓,這座古墓有何特別之處呢?經過相關人員的長時間鑑定,得知此墓大約為戰國時期的楚墓,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
  • 此地常年有三眼泉水,經過考古專家的發現,專家:下面必有大墓
    令很多人好奇,而這重點並不是這三眼泉水,重點的是旁邊的的一個巨大的封王堆,這個封王堆已經存在了千百年來,可是自始至終沒有人知道這封王堆到底是有何來頭,直到當地人在這裡開發了旅遊業要在這裡施工的時候。這時匯報給上邊的工頭後,工地的頭頭立即上報給了文物部門,有關專家立刻進行搶救性挖掘後,經過考古專家的勘探,發現這有一座大墓,整座大墓有墓道,墓室構成,出土了將近兩百件文物,而墓主人暫時並沒有確定。
  • 你知道三國時期的彈棋怎麼玩嗎?
    彈棋由來按《世說》記載彈棋是起源於魏文帝曹丕宮中,但其實可以追溯到漢武帝時期。按《彈棋經序》,漢武帝喜好蹴鞠,群臣擔心他體力消耗過大,但是怎麼勸諫都不聽。東方朔就獻上了彈棋,作為蹴鞠的替代品。而曹丕是真的很擅長彈棋,他所著的《典論》還提及了彈棋,認為彈棋的競技性很強,「惟彈棋略盡其功」。《彈棋經序》曰:彈棋者,仙家之戲也。昔漢武帝平西域,得胡人善蹴鞠者,蓋炫其便。捷跳躍,帝好而為之。群臣不能諫,侍臣東方朔因以此藝進之,帝就舍蹴鞠,而上彈棋焉。習之者多在宮禁中,故時人莫得而傳。
  • 秦檜家族墓出土,專家看到墓頂上的盜洞,為何說是明代盜墓賊幹的
    從三座墓葬的形制規格上來看,其墓主人生前的地位極高,應該屬於史書中能夠有資格被記載的人物。根據初步推斷,該座墓葬群很有可能就是南宋著名奸臣秦檜的家族墓。三座墓葬整體呈「品」字形排列,其內均為土坑豎穴石室墓,墓中沒有墓門以及墓道,但是在墓室的上方,卻覆蓋有多塊大青石板,其本身質地非常牢固,為打開墓葬增添了不少的困難,令考古專家們一時感到有些棘手。
  • 湖北發現戰國貴族墓,出土許多黑色「麵條」,考古隊:快請專家
    至於到底是誰,目前還沒有定論,不過專家推測墓主人的身份最少也在王侯級別,反正是一個貴族墓地。其二是墓葬保存完好。儘管歷經數千年風霜洗禮,但古墓卻保存完好,內部絲毫沒有被破壞的跡象。這得益於工匠們的巧妙設計,使得墓葬與外界隔絕,文物保存完好。比如說車馬坑內的戰車剛出土時,上面的漆色還完好如初,就連現場專家也為之令人嘆服。
  • 工人挖土發現南越王墓,墓中出土神秘酒杯,專家呼籲絕不允許出境
    工人挖土發現南越王墓,墓中出土神秘酒杯,專家呼籲絕不允許出境。眾所周知,古人在修建陵墓的時候,他們為了防止盜墓賊的偷盜和破壞,所以也在墓中設置了各種機關技術,而且還有很多陵墓不只是墓中有著各種防盜措施,就連墓的修建位置也是精挑細選的。
  • 河北出土遼代古墓,墓中竟有一桌飯菜,專家:已經有1000年歷史
    考古的過程往往是驚險刺激的,歷史上出土過很多稀奇古怪的陪葬品。金銀珠寶都算是十分常見的,甚至還有一些古墓中有活人殉葬的跡象。以上為這些例子在考古發掘中都有跡可循,而河北出土遼代古墓,墓中的陪葬品,可謂讓大家大開眼界,究竟考古專家們看見了什麼呢?
  • [博弈篇]彈棋,古代的撞球?
    彈棋盤    彈棋初創時,僅流行於宮中,社會上還鮮有所見。王莽新政末年,南方大飢,綠林發難於南,赤眉造反於東,農民起義推翻了王莽政權。爾後,劉秀乘機而起,殺赤眉軍,建立起東漢政權。在此大亂之年,彈棋由宮廷自然流入民間。直至東漢章帝時,彈棋方在宮禁中復盛。
  • 這位墓主用不起眼的瓶子做長明燈,專家經過研究後,說:寶貝
    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這件長明燈是一個類似於花瓶的陶罐,叫做孔雀藍釉瓶,而它的出土卻頗為意外。上世紀六十年代,福州市北郊新店鄉的農民在山塔仔裡修整農田的時候,無意中發現一座古墓,在相關部門的聯合保護下,考古專家們迅速對其進行了保護性發掘。通過墓葬內的墓志銘以及其他的相關資料,專家們確定了墓主的身份,是閩國君主閩惠宗王延鈞之妻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