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出土陳國公主與舅舅合葬墓,神秘面具引關注,背後有什麼隱情

2020-12-10 歷史文社

1986年,內蒙古的考古專家們發現了一座古墓,並對該墓進行了搶救性發掘。該墓是一個合葬墓,其中女主人卻帶著神秘的黃金面具。它是根據女子的臉型,用薄金片在模具上捶擊成形,呈半浮雕狀,邊緣有33個小孔。這面具製作精細,將女子生前的容貌特點展現得淋漓盡致。

該墓共出土了3227件隨葬品,很多都是由金、銀、玉石以及瑪瑙、珍珠等珍貴材料製作而成,十分豪華和奢侈。古墓的主人是誰?能有這麼多陪葬品的人,身份肯定不一般。考古專家根據該墓的墓志銘,發現了墓主人的真實身份,墓中的女子是陳國公主,男子是其丈夫蕭紹矩。

史書記載,陳國公主是遼景宗的孫女,耶律隆慶的女兒,吳國公主的妹妹。她從小備受寵愛,數次榮獲封號,初封為太平公主,又進封越國公主。在她16歲那年,嫁給了比自己大十歲左右的舅舅蕭紹矩。中原人看來,兩人成親就是亂倫,但契丹人並不這樣認為,只能說各族的風俗習慣不一樣。而且為了保證家族血統的純正,契丹皇族中,只能和蕭姓通婚。

然而這場盛大的契丹貴族聯姻,僅僅只持續了兩年。18歲的陳國公主就去世了,不到一年,駙馬也去世了,兩人被合葬在一起。陳國公主為何會在花季去世?是人為還是另有隱情?根據墓志銘記載,兩人的死跟宮廷鬥爭沒有關係,公主夫婦都是因病去世。至於是不是和近親結婚有關,身患何病去世,當時的文物工作者還沒有對遺骸做病理研究的意識。所以,其結果不得而知,這個謎團只能交給時間去解答。公主為何要帶著神秘面具下葬,原因也無從知曉。

陳國公主墓出土的墓志銘,是迄今為止在哲盟發掘眾多的遼墓中唯一出土的墓誌,為專家們研究遼代歷史提供了重要證據。墓中罕見的金面具、銅面具、玉璋等342件重要文物,是金沙遺址發現6年來最為重要的考古成果之一。金面具是極為罕見的國家級珍貴文物,還是目前我國發現的同時期形體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金面具。它剛出土時,被揉成了餅狀,專家經過初步延展處理後才展現出其器形。金面具20釐米寬,11釐米高,厚0.04釐米,約重0.46克,它進一步證實了陳國公主身份的尊貴。

我國當年首次發現的、未被盜墓的遼代皇族墓,就是陳國公主墓。出土的大量契丹文物,白色的銀、紅色的琥珀、潔白的玉等珍品琳琅滿目,是僅次於皇陵的重要考古發現,被考古專家們稱為解讀神秘契丹文化的奇蹟。

相關焦點

  • 「沉睡千年」的18歲契丹公主,為何頭戴神秘面具,與舅舅合葬?
    面具耳朵部位的紋路清晰可見,面部圓潤,眼睛雙睜,嘴唇微抿,刻畫了一位契丹民族女性的容貌。 這是一件為墓主人量身定製的黃金面具。那麼這件神秘面具的主人是誰?它又有什麼樣的傳奇故事呢?
  • 年僅18就去世的陳國公主,為何戴著黃金面具與舅舅合葬?
    古代摸金校尉的奇技淫巧,近代盜墓賊的瘋狂肆虐,大凡巨賈顯貴、高官帝陵的豪華陵墓,多被光顧並洗劫一空,但卻有一座千年豪華大墓因地處偏僻而得以倖存。1986年6月5日,內蒙通遼奈曼旗青龍鎮斯布格圖村興修水庫時發現一座古墓,在考古專家現場指導下進行搶救性挖掘,人們驚喜地發現,這座古墓墓門完好無損,沒有被盜的痕跡,當墓室被打開的剎那,讓在場的專家為之一振。
  • 內蒙古一古墓,墓主人是18歲的陳國公主,為何會與自己舅舅合葬?
    在1986年,內蒙古發現了一座遼代貴族古墓,這裡面是埋葬這遼代的陳國公主,這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像這些公主王爺的墓葬,國內實在是太多了,可這座墓葬就有些特殊。首先這其實是一座合葬墓,這位陳國公主的屍身旁邊,還有一具屍體,兩具遺體都穿著銀絲網衣,整體的服飾還是比較華麗的,可奇怪的是,屍體上還帶著黃金面具,這在合葬墓裡面就比較少見了。接下來在發掘的過程中,發現墓葬裡面有大量的文物,金銀玉石等各類的珍貴文物多達3000多件,四周還有精美的壁畫,也很好描述了之前的場景。
  • 1986年,內蒙古發掘特大古墓,公主為何與舅舅合葬?
    在場的所有考古工作者都興奮異常,紛紛猜測著這位墓主人的真實身份,隨著墓志銘的出土,墓主人的身份也隨之浮出水面。此墓乃是遼朝陳國公主和駙馬蕭紹矩的合葬陵墓,而駙馬蕭紹矩不僅是陳國公主的丈夫,還是她的舅舅。
  • 遼朝蕭太后孫女的陵墓重見天日,為何要戴著面具,與舅舅合葬?
    考古團隊聞訊而來,在一番保護挖掘後,一座宏偉的古墓重見天日,據記載,這座古墓的建設偏女性風,墓主應該是個貴族女性,可讓考古專家們大感意外的是,在主墓室的棺槨裡居然躺著兩具屍體,一男一女呈相擁狀長眠於此,而且兩具屍體全身包著銀絲網,臉上帶著純金面具。
  • 埃及黃金面具堪稱舉世無雙?遼墓出土一金面具,卻震撼了考古界
    大家知道圖坦卡蒙黃金面具嗎?它的主人是埃及最神秘的法老圖坦卡蒙,當時考古隊在發掘圖坦卡蒙墓的時候確實是被驚呆了,因為到處都是金銀財寶,看的是讓人眼花繚亂,其中這件圖坦卡蒙黃金面具絕對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而且也是世界上公認舉世無雙的黃金面具。
  • 內蒙挖到18歲公主墓,和她的舅舅合葬,專家:一段千年禁忌之愛
    就如項羽,他不僅在事業上有一番作為,在愛情上與虞姬的感人故事也廣為流傳,那種同生共死的愛情令無數人神往。但是像這樣的愛情畢竟還在少數。有些愛情還屬于禁忌愛情,皇室中的禁忌愛情更是不少,只是在相關正史中並沒有明寫,而在野史是非常常見的。例如內蒙挖到18歲公主墓,和她的舅舅合葬,專家:一段千年禁忌之愛!
  • 死同穴:戴著黃金面具的墓主人,18歲的陳國公主與她的舅舅丈夫
    因此,在病逝的兩年前,16歲的陳國公主(當時應該稱為太平公主)嫁與了34歲的「舅舅」蕭紹矩——伯伯遼聖宗的大舅哥。二人婚後僅僅兩年,蕭紹矩便駕鶴西去了,陳國公主墓志銘並沒有指出身死的緣由,史書也無記載。此後,陳國公主身染重病,跟隨丈夫而去,這也是為什麼二人同穴的緣由。公主的地位自然比駙馬要高,因此墓穴是以公主為墓主人修建的,而非公主先駙馬一步離世。
  • 一座遊牧少女墓,出土一件純金珍寶,考古家:勝過埃及國寶
    而他的陵墓中也出土了數不勝數的各類古文物,其中最為亮眼的便是黃金文物。法老黃金面具、純金匕首以及國王金杖等金器,一經出土便驚豔了世界。 後來,我國相繼挖出了同樣足以震撼世界的隨州曾侯乙戰國墓和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全套青銅編鐘以及辛追不腐女屍也在世界上引發了一股中國古文明熱的旋風,甚至有國外考古專家將這兩座中國古墓和埃及的圖坦卡蒙墓並列為世界三大古墓
  • 墓中出土神秘黃金面具,揭秘消失的契丹文明,僅面具就值600萬
    墓葬群裡出土了大量的黑釉、白釉陶瓷等數百件精美文物外,還出土了傳說中極為罕見的黃金面具和銀絲網絡,這和中山靖王劉勝墓中,出土的金縷玉衣有些相似。由於墓葬群過於龐大,加上天氣原因,考古隊員們不得不臨時做出決定。將4號和5號兩座棺槨,整體移置實驗室中,進行更加細緻的清理。考古學家們將重點放在4號棺槨上面,因為這棺槨的主人頭戴純金面具身穿銀絲網絡。
  • 內蒙發現千年古屍,面戴黃金面具不遜色法老,專家:這是中國人
    在歷史中,若提起黃金面具,則尤屬埃及法老圖坦卡蒙黃金面罩最為出名。不過,它雖然出名,但黃金面具卻絕非埃及專屬,我國各地也曾發現了不少的黃金面具,其中不少面具即便與圖坦卡蒙黃金面罩相比,也並不遜色。如三星堆出土的黃金面具,就曾震撼世人,而它神秘的樣式和代表的過往,都成為了不少考古愛好者們津津樂道的事。而除此之外,接下來在內蒙發現的這副黃金面具,也讓專家驚嘆不已。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內蒙欲修建一座水庫,為了獲得「神靈的庇佑」,經過專家評測選址,最終將位置選在了內蒙奈曼旗的「神山」廟子山之上。不過,工程才剛到取土環節,推土機就推出了一堆異物。
  • 18歲少女跟舅舅埋一棺材,考古出土「玻璃杯」,存在穿越時空?
    但你可曾想過著玻璃製造工藝最早的起源是什麼時候呢?我可以給出的答案是戰國時期。在戰國時期就有玻璃杯的生產了。當然,能有這個結論也不是憑空捏造的,這是有一定證據的我才敢這麼說,歷史是不能造假的,這騙不了任何人。所謂的證據就是一個實物,就是能直接看到的,摸到的,與現在的玻璃杯差別不大的古代玻璃杯。它是在一次挖掘古墓時發現的。
  • 史書不見記載的公主,十八歲英年早逝,墓葬中出土「雙魚玉佩」
    圖片來源自《遼國公主駙馬合葬墓發掘簡墓主人前室中的一方墓誌揭示了墓主人的身份。"嬸嬸",也就得喊仁德皇后的兄弟"舅舅"……捋下來,陳國公主這算是嫁給了"舅舅"……除此之外,更悲催的是,在這一方墓誌中一句被輕描淡寫描述的話,"駙馬先公主而逝"……張鬱《遼陳國公主墓誌考釋》一文中根據史料中僅有的一絲絲線索推斷,
  • 蕭太后孫女墓被發掘,18歲契丹公主相貌被復原,你怎麼看?
    在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裡,藏有一件鎮所之寶——黃金面具,它是一件為18歲女主人量身定做的隨葬品,而這一件精緻的面具背後又藏有怎樣的歷史信息呢?這還要從它被人發現的時刻說起。    根據墓志銘記載,墓主人是陳國公主,她是遼景宗和著名的蕭太后的孫女。而躺在公主身邊的是她的駙馬,她在16歲時嫁給了年長自己十多歲的舅舅蕭紹矩。專家介紹,遼朝皇族為耶律氏,後族為蕭氏,兩大家族為了牢牢握住政治權力,便採取近親聯姻的方式。
  • 美輪美奐,1986年遼代陳國公主墓出土文物欣賞
    陳國公主墓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奈曼旗青龍山鎮,在1985年當地修建水庫時被發現,墓葬保存完好,經考古發掘,出土了大量的國寶級精美遼代文物,此件為公主的高翅鎏金銀冠。這是駙馬的鎏金銀冠,兩件工藝都極為精美。
  • 內蒙古出土夫妻合葬墓,兩人相互依偎1000多年,專家:終於找到了
    大部分的王朝都為後世留下了非常多的文物與古籍,傳遞他們的文明並證明他們曾在歷史舞臺有過濃墨重彩的一筆。 而就在我國內蒙古,一座古墓被發現,一對夫妻互相依偎了1000多年躺在其中,對此專家直言:終於找到了。 1986年,內蒙古自治區考古研究所接到了一則疑似古墓被發現的消息。他們急急忙忙地來到了現場,經過一番勘探確認無誤,十分興奮。6月8日,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哲盟文物考古工作者聯合對這座古墓進行了發掘,結果發現這居然是陳國公主和駙馬蕭紹矩的墓葬,極其意外。
  • 內蒙古挖出一對夫妻墓,墓主渾身穿金戴銀,臉上還帶著黃金面具
    1986年,考古學家在內蒙古斯布格圖村發掘了一座古墓,墓室內放置了大量珍貴的寶物,墓主人是一對夫妻,男主人蕭紹矩竟然是女主人耶律氏的舅舅。考古學家進入墓室後發現一地都是黃金、珍珠等寶物,這些珍貴的隨葬品有3227件之多,墓室的右側躺著一對夫妻,他們渾身穿金戴銀,而且臉上都帶了黃金面具,他們頓時判斷這個墓室主人的來頭不小。隨後考古學家在墓室中發掘了一塊墓誌《故陳國公主墓志銘》。
  • 遼國人去世後,為何把遺體掛在樹上,又為何搞個面具戴在臉上
    最讓考古專家興奮的是,在墓室中央並排放置著的一男一女兩具屍體,都是頭頂鎏金的銀冠,臉上覆蓋著黃金面具,身著銀絲網絡,胸佩琥珀瓔珞,頸戴琥珀珍珠項鍊,腳蹬銀靴。兩個金光燦燦的黃金面具,引起了專家們的濃厚興趣,面具呈半浮雕狀,是按照墓主人生前的面貌製成。面具臉型豐滿,抿唇,上額舒展,呈現出年輕女性的顯著特點。
  • ​南京出土父女合葬墓,出土的東西令人氣憤,專家:枉為人父
    引子父女合葬墓,在封建時期的墓穴中,並不多見,甚至是罕見。只有奴隸制度社會,才有親人合葬之說。但在南京,卻出土了一座父女合葬墓。
  • 奈曼有一座神秘的山發現的皇族墓震驚全國考古界
    位於山腰的關公廟前,有一眼天然的水井,稱「聖水靈泉」,泉水甘甜清澈,永不乾涸。山中有泉便有了靈氣。因「聖水靈泉」有王母擲簪成井的傳說,使得遊人紛至飲用。今天的青龍山,其意義遠不止於一座山。說到青龍山,人們的頭腦中自然就會想到震驚全國考古界的陳國公主墓,卜氏家族的興衰史,抗日英雄周榮九的故事。青龍山,已成為人們意識中諸多歷史文化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