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輪美奐,1986年遼代陳國公主墓出土文物欣賞

2021-01-09 靜思齋

陳國公主墓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奈曼旗青龍山鎮,在1985年當地修建水庫時被發現,墓葬保存完好,經考古發掘,出土了大量的國寶級精美遼代文物,此件為公主的高翅鎏金銀冠。

這是駙馬的鎏金銀冠,兩件工藝都極為精美。在此也簡單介紹下二位主人公的生平,陳國公主(1000年—1018年),遼景宗耶律賢的孫女,還沒享受多久的榮華富貴,婚後兩年即病卒,年僅18歲。駙馬蕭紹矩,史籍無太多記載,論輩分還是陳國公主的舅舅,比公主死亡時間略前,時年35歲。

公主和駙馬的金面具,其實左邊這件是公主的。契丹人為了保證所謂皇室血統純正,有一個讓今人匪夷所思的婚俗,耶律氏只能與蕭氏通婚,即皇族子孫娶蕭氏女,公主尚蕭氏男。如果以如今基因科學的觀點看,這樣似乎不太給力。

海螺形玉盒配飾,通高僅7.8cm,工藝美輪美奐,色彩搭配的也很舒服,這是我最喜歡的一件。

魚形玉盒配飾

龍鳳形玉佩

鎏金銀鏈水晶杯,口徑2.8cm,近當前之白酒杯

胡人馴獅琥珀配飾

龍紋琥珀握手,這件是握於駙馬右手,兩人一共4件,選了這一件為代表

駙馬蕭紹矩的雲鳳紋鎏金鏨花銀靴

陳國公主墓志銘,這是目前極為罕見的遼代貴族墓志銘

碑文填補了史料中的一些空白,比如關於駙馬的唯一記載就出自這裡,蕭紹矩在遼史中是無載的。我一直對我國古代的厚葬制度頗為感慨,如果這麼多金銀財寶沒有沉睡於地下,歷朝歷代到了末期又如何會那般的積弱不振呢?欣賞文物,感受古人匠心的同時,也不由一聲嘆息。

相關焦點

  • 專家出土陳國公主與舅舅合葬墓,神秘面具引關注,背後有什麼隱情
    1986年,內蒙古的考古專家們發現了一座古墓,並對該墓進行了搶救性發掘。該墓是一個合葬墓,其中女主人卻帶著神秘的黃金面具。它是根據女子的臉型,用薄金片在模具上捶擊成形,呈半浮雕狀,邊緣有33個小孔。這面具製作精細,將女子生前的容貌特點展現得淋漓盡致。
  • 內蒙古一古墓,墓主人是18歲的陳國公主,為何會與自己舅舅合葬?
    在1986年,內蒙古發現了一座遼代貴族古墓,這裡面是埋葬這遼代的陳國公主,這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像這些公主王爺的墓葬,國內實在是太多了,可這座墓葬就有些特殊。首先這其實是一座合葬墓,這位陳國公主的屍身旁邊,還有一具屍體,兩具遺體都穿著銀絲網衣,整體的服飾還是比較華麗的,可奇怪的是,屍體上還帶著黃金面具,這在合葬墓裡面就比較少見了。接下來在發掘的過程中,發現墓葬裡面有大量的文物,金銀玉石等各類的珍貴文物多達3000多件,四周還有精美的壁畫,也很好描述了之前的場景。
  • 蕭太后孫女墓被發掘,18歲契丹公主相貌被復原,你怎麼看?
    1986年,在內蒙古奈曼旗的一個蓄水壩的施工現場,推土機推出了幾塊年代久遠的青磚。經考古人員勘察這裡有一座王侯級別的遼代古墓。經過仔細清理髮掘,該墓隨葬品共有3227件,是發現的第一座從未被盜掘的遼代皇族墓。    根據墓志銘記載,墓主人是陳國公主,她是遼景宗和著名的蕭太后的孫女。而躺在公主身邊的是她的駙馬,她在16歲時嫁給了年長自己十多歲的舅舅蕭紹矩。
  • 史書不見記載的公主,十八歲英年早逝,墓葬中出土「雙魚玉佩」
    通過對墓誌的解讀以及核對史料之後,考古學家們發現這座墓葬屬於一位幾乎從來沒有在歷史文獻上出現過的遼代公主。通過對墓誌內容的解讀,可以得知這位公主是遼代的陳國公主,雖然叫做公主,但其實並不是遼代皇帝的親閨女。
  • 死同穴:戴著黃金面具的墓主人,18歲的陳國公主與她的舅舅丈夫
    然而,1986年發現的陳國公主墓卻保存完整,隨葬品更是達到了3227件,這座墓穴不僅僅展現了貴族的奢華更顯示了遼國契丹的一種特殊文化。陳國公主並非指陳國的一位公主,這是她的追增頭銜,此前是遼國的太平公主、越國公主,伯伯是遼聖宗耶律隆緒,父親則是當時的權臣或實際統治者秦晉國王,祖母是著名的蕭太后。
  • 1986年,內蒙古發掘特大古墓,公主為何與舅舅合葬?
    1986年,在內蒙古自治區的通遼市青龍山意外發掘出一座遼朝的古墓,在這個墓葬中出土的隨葬品數量達到3227件,數量之大震驚在場所有人,這還僅僅是冰山一角。隨著對隨葬品的清洗鑑定,結果更是讓人瞠目結舌,眾多的隨葬品基本都是用金銀、玉石、瑪瑙、琥珀和珍珠等貴重材料製成,隨葬品的規格無處不在彰顯著墓主人顯赫的身份和崇高的地位。
  • 《尋龍訣》八卦原型是遼代文物?仿照吐爾基山遼墓
    :唐云云 2016年03月01日 13:43 來源:揚州晚報 今年1月揚州博物館引進的《神秘的契丹——遼代文物精華展》,以內蒙古地區著名的陳國公主墓、耶律羽之墓和吐爾基山墓三大遼國貴族墓出土的107件(套)精美文物為主體展品,讓揚州市民朋友在家門口領略到了草原文明的博大精深。  前幾天,本報報導了《神秘的契丹——遼代文物精華展》中有千年「美人魚」,吸引了不少遊客慕名前來參觀。
  • 內蒙古出土夫妻合葬墓,兩人相互依偎1000多年,專家:終於找到了
    1986年,內蒙古自治區考古研究所接到了一則疑似古墓被發現的消息。他們急急忙忙地來到了現場,經過一番勘探確認無誤,十分興奮。6月8日,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哲盟文物考古工作者聯合對這座古墓進行了發掘,結果發現這居然是陳國公主和駙馬蕭紹矩的墓葬,極其意外。
  • 「契丹印象——遼代文物精品展」將於6月16日在廣東省博物館開放...
    由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主辦,廣東省博物館和內蒙古博物院承辦的「契丹印象——遼代文物精品展」將於6月16日在廣東省博物館開放,展覽位於博物館三樓書畫廳,展期將至10月25日。
  • 年僅18就去世的陳國公主,為何戴著黃金面具與舅舅合葬?
    古代摸金校尉的奇技淫巧,近代盜墓賊的瘋狂肆虐,大凡巨賈顯貴、高官帝陵的豪華陵墓,多被光顧並洗劫一空,但卻有一座千年豪華大墓因地處偏僻而得以倖存。1986年6月5日,內蒙通遼奈曼旗青龍鎮斯布格圖村興修水庫時發現一座古墓,在考古專家現場指導下進行搶救性挖掘,人們驚喜地發現,這座古墓墓門完好無損,沒有被盜的痕跡,當墓室被打開的剎那,讓在場的專家為之一振。
  • 「沉睡千年」的18歲契丹公主,為何頭戴神秘面具,與舅舅合葬?
    神秘青磚,掀開千年遼代古墓的面紗 1985年的夏天,在內蒙古的奈曼旗,這個地方有個青龍山鎮,當時這個地方正在修水庫,開挖時,人們挖挖挖,「哐當」一下,就撞到了一塊青磚上,當時剛好有人認得,就說這磚叫「墓磚」!於是施工隊就趕忙跑到當時的奈曼旗博物館上報,後經考古人員的勘察,確定這是一座遼代的古墓。
  • 遼代玉器的分布、樣式特點,玉料使用及工藝特點分析
    東京遼陽府契丹人遼代玉器的形制: 一、玉帶:在陳國公主墓中有兩條玉帶,一條是玉銙銀帶,一條是絲鞓蹀躞帶。南京大學所藏遼代玉魁三、組佩主要就是我們上一篇文章中提到的陳國公主墓出土的妝具形佩、生肖玉佩、雙魚佩、摩羯魚鳳組佩。這裡就不贅述了。
  • 蓋之庸 內蒙古多倫縣遼代貴族墓葬發掘
    其中鎏金鏤花鳳紋高復翅銀冠(圖8),金花銀鏤花鳳紋高靿靴(圖9)、銀鎏金鞓嵌龍紋玉捍腰(圖10),瑪瑙柄銀鎏金龍紋鞘短刀(圖11)、銀絲鏈玉組佩(圖12)、金垂飾(圖13),與遼陳國公主墓出土遺物相似,但製作更為考究,工藝也更臻完美,屬遼代文物之珍。圖8 鎏金鏤花鳳紋高復翅銀冠
  • 內蒙古博物院《大遼契丹》馬具藝術欣賞上篇:孟和套格套分享
    938年遼太宗時取得燕雲十六州,並一度佔有中原。1005年遼聖宗與北宋籤定澶淵之盟,最後確定了與宋的邊界。契丹的馬鞍,被北宋人評為「天下第一」。多重遼墓出土了大量的契丹馬具,為我們再現了契丹馬具的精湛工藝。1986年,在通遼市奈曼旗青龍山鎮陳國公主墓裡,出土了2套18副完備的馬具,包括絡頭、銜鑣、韁、胸帶、鞍、韉、鐙、蹀躞帶、鞧帶等。
  • 奈曼有一座神秘的山發現的皇族墓震驚全國考古界
    新春佳節之際,奈曼旗融媒體中心推出《風景這邊獨好》專欄,帶您走進奈曼的歷史、領略奈曼的文化、欣賞奈曼的風景……今天介紹青龍山窪探幽 八虎山莊覓趣。說到青龍山,人們的頭腦中自然就會想到震驚全國考古界的陳國公主墓,卜氏家族的興衰史,抗日英雄周榮九的故事。青龍山,已成為人們意識中諸多歷史文化符號。遠在兩千年前的漢代,這裡的善寶營子古城就是當年的遼西郡文成縣治所。遼代,這裡是契丹民族的繁衍生息之地,屬於顯赫的蕭氏家族領地。清代,這裡的古廟子村(史稱鄂爾土板)是庫倫旗、奈曼旗、阜新縣等地的政治、經濟中心。
  • 親探張世卿壁畫墓
    已發掘的遼代墓葬中,以內蒙赤峰遼慶陵等級最高,在內蒙遼寧等地還有多處契丹貴族墓,如陳國公主墓、吐爾基山遼墓、耶律羽之家族墓、葉茂臺遼墓群等。遼代漢人墓的代表是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區的下八裡村的張世卿家族墓群。這處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在1993年被列入當年的十大考古發現之一。整個墓區包括I區、II區兩部分,其中I區有張世卿家族成員墓十二座,及韓師訓墓(M4)。
  • 河北宣化發現一處遼代墓群 彩繪墓頂保存完好
    2016年11月11日,近日,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區江家屯鄉暖店灣村發現一處遼代墓群,並對其中一座彩繪墓進行了搶救性清理髮掘。11月3日,暖店灣村排水工地報告發現古墓葬,經宣化區文保所調查勘察後確定該地存有一處至少4座墓葬組成的墓群,對其中一座進行搶救性清理髮掘後發現墓葬為單室磚雕彩繪墓,墓頂為造型獨特的精美磚砌穹隆頂,牆壁上有磚雕白、紅彩繪的桌椅、壁龕、直欞窗、馬球桿等,還出土了陶器器蓋、獸頭、陶罐、塔型器等隨葬品,根據形制、規模和出土文物等判斷為遼代墓葬。
  • 遼公主陵墓壁畫中,有種怪器名叫 「骨朵」,它為何神秘消失了
    遼國是個神秘的王朝,很多讀者都對它比較陌生,考古專家在遼代陳國公主墓的壁畫中,就發現畫中的武士手持一件怪器,經過研究後才知道它是「骨朵」,「骨朵」到底是什麼東西呢?又有什麼特殊功能呢?為何到後來,它竟「糊裡糊塗」地在歷史中消失了?下面小編就來給您從頭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