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一古墓,墓主人是18歲的陳國公主,為何會與自己舅舅合葬?

2020-12-10 貓眼觀史

在1986年,內蒙古發現了一座遼代貴族古墓,這裡面是埋葬這遼代的陳國公主,這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像這些公主王爺的墓葬,國內實在是太多了,可這座墓葬就有些特殊。

首先這其實是一座合葬墓,這位陳國公主的屍身旁邊,還有一具屍體,兩具遺體都穿著銀絲網衣,整體的服飾還是比較華麗的,可奇怪的是,屍體上還帶著黃金面具,這在合葬墓裡面就比較少見了。

接下來在發掘的過程中,發現墓葬裡面有大量的文物,金銀玉石等各類的珍貴文物多達3000多件,四周還有精美的壁畫,也很好描述了之前的場景。這樣的一座墓葬,居然還沒有被盜墓賊光顧,實在是有些罕見,當然,這座墓葬的位置是有些偏僻,盜墓賊也不太容易來到這裡,也不具備太好的挖掘條件。

根據調查,這位陳國公主是遼景宗的孫女,當時的遼國實力也是非常強大,因此這座墓裡面,有著這麼多豐厚的陪葬品。

那麼陳國公主旁邊的這個人到底是誰呢?為何他們會佩戴黃金面具在一起下葬呢?

這個人名叫蕭紹矩,是遼聖宗皇后的哥哥,當時也在朝中擔任要職,他受到皇帝的寵信,因此皇帝就把16歲的陳國公主嫁給了他,夫妻倆人是非常恩愛,可沒想到,陳國公主嫁人之後才過了一年多就去世了,年僅18歲,這絕對是早逝了。

在公主死後,蕭紹矩也是非常傷心,很快也隨著公主一起去世了,他的年齡是要比公主大很多的,可倆人的關係是非常好,在死後夫妻倆人能葬在一起,在地下繼續著他們的愛情故事。

墓中出土的陳國公主墓志銘,簡單介紹了夫妻倆人的事跡,墓中陳國公主的屍體上穿金戴銀,彰顯往日的尊貴,這座墓葬是非常有考古價值的,因為遼國在滅亡之後,契丹人也在歷史中神秘消失了,後來有關契丹的文字典籍,大多都已經消失了。

而墓葬是能體現一個民族文化的東西,可遼國的古墓非常稀少,遼人並不太注重墓葬的設計,整體結構相對簡單了,他們很多的墓葬都在荒漠草原上,也不太容易保留下來,經過了這麼多年,遼國古墓大多都已經被毀掉了,還有很多都被盜墓賊光顧,像陳國公主這樣完整的墓葬實在是太少了。

有意思的是,陳國公主正好是她丈夫的外甥女,這在中原地區就是亂倫的關係,可遼是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他們並不太注意這些細節。那麼公主等人的黃金面具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其實契丹貴族下葬的時候,往往都會佩戴面具,只是不同身份的人,他們佩戴的面具材質是不一樣的。

這是一種墓葬習俗,佩戴面具也能保證頭部不受野獸的破壞,對於保存屍體是有著一定的幫助。契丹貴族們非常注重自己屍體的完整,他們死前就想盡辦法要保護好自己的屍體,至於還有什麼佩戴面具的習慣,這些就隨著遼國的滅亡,漸漸隱藏在了歷史中。

這位陳國公主的死因不是非常明確,他們之間屬於近親結婚,不過這種婚姻只是對他們的下一代造成影響,對他們自身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在遼景宗,聖宗在位的時期,蕭家的權勢達到了巔峰,這位遼國駙馬是蕭太后的侄子,他們家族早就有與皇族聯姻的傳統,這也是遼國鞏固皇族權力的一種策略。

可惜他沒能享受太久家庭的溫暖,妻子的早早去世,讓他也受到極大的打擊,漸漸也跟著去世,遼國作為歷史上一個重要的王朝,它們至今仍有不少的疑點沒有解釋清楚,有關遼國的資料文獻也是有些少,這也是很可惜的事情,對契丹文化,我們還是不夠了解的。

相關焦點

  • 專家出土陳國公主與舅舅合葬墓,神秘面具引關注,背後有什麼隱情
    1986年,內蒙古的考古專家們發現了一座古墓,並對該墓進行了搶救性發掘。該墓是一個合葬墓,其中女主人卻帶著神秘的黃金面具。它是根據女子的臉型,用薄金片在模具上捶擊成形,呈半浮雕狀,邊緣有33個小孔。這面具製作精細,將女子生前的容貌特點展現得淋漓盡致。
  • 「沉睡千年」的18歲契丹公主,為何頭戴神秘面具,與舅舅合葬?
    神秘青磚,掀開千年遼代古墓的面紗 1985年的夏天,在內蒙古的奈曼旗,這個地方有個青龍山鎮,當時這個地方正在修水庫,開挖時,人們挖挖挖,「哐當」一下,就撞到了一塊青磚上,當時剛好有人認得,就說這磚叫「墓磚」!於是施工隊就趕忙跑到當時的奈曼旗博物館上報,後經考古人員的勘察,確定這是一座遼代的古墓。
  • 1986年,內蒙古發掘特大古墓,公主為何與舅舅合葬?
    1986年,在內蒙古自治區的通遼市青龍山意外發掘出一座遼朝的古墓,在這個墓葬中出土的隨葬品數量達到3227件,數量之大震驚在場所有人,這還僅僅是冰山一角。隨著對隨葬品的清洗鑑定,結果更是讓人瞠目結舌,眾多的隨葬品基本都是用金銀、玉石、瑪瑙、琥珀和珍珠等貴重材料製成,隨葬品的規格無處不在彰顯著墓主人顯赫的身份和崇高的地位。
  • 年僅18就去世的陳國公主,為何戴著黃金面具與舅舅合葬?
    古代摸金校尉的奇技淫巧,近代盜墓賊的瘋狂肆虐,大凡巨賈顯貴、高官帝陵的豪華陵墓,多被光顧並洗劫一空,但卻有一座千年豪華大墓因地處偏僻而得以倖存。1986年6月5日,內蒙通遼奈曼旗青龍鎮斯布格圖村興修水庫時發現一座古墓,在考古專家現場指導下進行搶救性挖掘,人們驚喜地發現,這座古墓墓門完好無損,沒有被盜的痕跡,當墓室被打開的剎那,讓在場的專家為之一振。
  • 死同穴:戴著黃金面具的墓主人,18歲的陳國公主與她的舅舅丈夫
    然而,1986年發現的陳國公主墓卻保存完整,隨葬品更是達到了3227件,這座墓穴不僅僅展現了貴族的奢華更顯示了遼國契丹的一種特殊文化。陳國公主並非指陳國的一位公主,這是她的追增頭銜,此前是遼國的太平公主、越國公主,伯伯是遼聖宗耶律隆緒,父親則是當時的權臣或實際統治者秦晉國王,祖母是著名的蕭太后。
  • 遼朝蕭太后孫女的陵墓重見天日,為何要戴著面具,與舅舅合葬?
    考古團隊聞訊而來,在一番保護挖掘後,一座宏偉的古墓重見天日,據記載,這座古墓的建設偏女性風,墓主應該是個貴族女性,可讓考古專家們大感意外的是,在主墓室的棺槨裡居然躺著兩具屍體,一男一女呈相擁狀長眠於此,而且兩具屍體全身包著銀絲網,臉上帶著純金面具。
  • 內蒙挖到18歲公主墓,和她的舅舅合葬,專家:一段千年禁忌之愛
    在傳統的封建制度的影響下,人們大多數是沒有人權自由的,一些人從一出生時,他的命運就掌握在父母長輩手裡,一切的生活軌跡全部按他們安排的去做。在古代,最常見的就是包辦婚姻,自己的婚姻大事只能聽取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選取和自己門當戶對的人作為自己結婚的對象。
  • 18歲少女跟舅舅埋一棺材,考古出土「玻璃杯」,存在穿越時空?
    它是在一次挖掘古墓時發現的。1986年,中國考古工作者在內蒙古自治區哲裡木盟奈曼旗青龍山鎮發現了一座古墓,古墓是一個有壁畫的磚石古墓,因而考古家初步推測這是一座遼宋以及之後的古墓。這一座古墓能夠擁有壁畫,整體規模還不小,這說明墓主人的身份不是一般人。果然,在考古學家深入挖掘之後發現,終於考古學家弄清楚了這座古墓是屬於誰的了。
  • 蕭太后孫女墓被發掘,18歲契丹公主相貌被復原,你怎麼看?
    在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裡,藏有一件鎮所之寶——黃金面具,它是一件為18歲女主人量身定做的隨葬品,而這一件精緻的面具背後又藏有怎樣的歷史信息呢?這還要從它被人發現的時刻說起。    1986年,在內蒙古奈曼旗的一個蓄水壩的施工現場,推土機推出了幾塊年代久遠的青磚。經考古人員勘察這裡有一座王侯級別的遼代古墓。
  • 史書不見記載的公主,十八歲英年早逝,墓葬中出土「雙魚玉佩」
    圖片來源自《遼國公主駙馬合葬墓發掘簡墓主人前室中的一方墓誌揭示了墓主人的身份。在陳國公主生病的時候親自跑去看自己的這位侄女,十分關心。不過不幸的是,在陳國公主18歲這一年,還是英年早逝。"嬸嬸",也就得喊仁德皇后的兄弟"舅舅"……捋下來,陳國公主這算是嫁給了"舅舅"……除此之外,更悲催的是,在這一方墓誌中一句被輕描淡寫描述的話,"駙馬先公主而逝"……張鬱《遼陳國公主墓誌考釋》一文中根據史料中僅有的一絲絲線索推斷,
  • 遼國人去世後,為何把遺體掛在樹上,又為何搞個面具戴在臉上
    最讓考古專家興奮的是,在墓室中央並排放置著的一男一女兩具屍體,都是頭頂鎏金的銀冠,臉上覆蓋著黃金面具,身著銀絲網絡,胸佩琥珀瓔珞,頸戴琥珀珍珠項鍊,腳蹬銀靴。兩個金光燦燦的黃金面具,引起了專家們的濃厚興趣,面具呈半浮雕狀,是按照墓主人生前的面貌製成。面具臉型豐滿,抿唇,上額舒展,呈現出年輕女性的顯著特點。
  • 美輪美奐,1986年遼代陳國公主墓出土文物欣賞
    陳國公主墓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奈曼旗青龍山鎮,在1985年當地修建水庫時被發現,墓葬保存完好,經考古發掘,出土了大量的國寶級精美遼代文物,此件為公主的高翅鎏金銀冠。這是駙馬的鎏金銀冠,兩件工藝都極為精美。
  • 內蒙古挖出一對夫妻墓,墓主渾身穿金戴銀,臉上還帶著黃金面具
    1986年,考古學家在內蒙古斯布格圖村發掘了一座古墓,墓室內放置了大量珍貴的寶物,墓主人是一對夫妻,男主人蕭紹矩竟然是女主人耶律氏的舅舅。考古學家進入墓室後發現一地都是黃金、珍珠等寶物,這些珍貴的隨葬品有3227件之多,墓室的右側躺著一對夫妻,他們渾身穿金戴銀,而且臉上都帶了黃金面具,他們頓時判斷這個墓室主人的來頭不小。隨後考古學家在墓室中發掘了一塊墓誌《故陳國公主墓志銘》。
  • 內蒙古出土夫妻合葬墓,兩人相互依偎1000多年,專家:終於找到了
    而就在我國內蒙古,一座古墓被發現,一對夫妻互相依偎了1000多年躺在其中,對此專家直言:終於找到了。 1986年,內蒙古自治區考古研究所接到了一則疑似古墓被發現的消息。他們急急忙忙地來到了現場,經過一番勘探確認無誤,十分興奮。6月8日,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哲盟文物考古工作者聯合對這座古墓進行了發掘,結果發現這居然是陳國公主和駙馬蕭紹矩的墓葬,極其意外。
  • 福建發現元朝古墓,墓主人是孫悟空?還是和通天大聖合葬的!
    就說下面這個元朝的古墓吧,這個古墓的地點就很奇怪,一般元代的貴族去世都會去草原上安葬,他們的喪葬習俗與我們也是有些不同的。人們會將去世的人入土為安之後,用萬馬踏平,讓人不知道墓葬到底是在哪裡。這說法的證據也是很簡單的,至今沒有發現一個元朝墓嘛,就算是成吉思汗墓,那也不過是個衣冠冢而已,當不得真。
  • 一座遊牧少女墓,出土一件純金珍寶,考古家:勝過埃及國寶
    既然都同屬為世人所公認的文明古國,那麼這四個國家的古文明難免會被現代人進行比較,尤其是古代中國和古埃及的各種比較最多。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人們普遍認為中國古代在制金技藝上要遠落後於古埃及,這從出土的黃金文物中便可以看出來。
  • 遼墓出土一金面具,卻震撼了考古界
    它的主人是埃及最神秘的法老圖坦卡蒙,當時考古隊在發掘圖坦卡蒙墓的時候確實是被驚呆了,因為到處都是金銀財寶,看的是讓人眼花繚亂,其中這件圖坦卡蒙黃金面具絕對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而且也是世界上公認舉世無雙的黃金面具。可是世界上就真的找不出和圖坦卡蒙黃金面具旗鼓相當的黃金面具嗎?
  • 【江湖】公主的亡靈——契丹女屍考之質古公主
    以至於遼墓在考古界是出了名的「十墓九空」。但是!歷史總能留給我們驚喜!1986年陳國公主墓和2003年吐爾基山遼墓的發掘,掀開了契丹歷史神秘面紗的一角。兩位青春而亡的公主,兩座從未被盜掘的千年古墓,價值連城的隨葬珍寶,詭異神秘的葬儀,真實的歷史比盜墓小說還要精彩離奇!
  • 吐爾基山千年古墓那些你不曾知曉的秘密
    打開內棺,墓主人終於露出了神秘的尊容。這是一位女性,屍體已經全部腐爛。後經吉林大學邊疆考古研究中心檢測,墓主人的年齡在三十至三十五歲之間,身高估算為一百五十九點二釐米,屬北亞蒙古人種。屍骨頭部戴有金箍,穿有十一層絲綢衣服。
  • 南京出土父女合葬墓,女兒身上散落200顆藥丸,專家:不配當父親
    我們都知道古人認為死後會在另一個世界繼承生前擁有的一切,因此對於墓葬的要求很高。 從考古發掘來看,獨葬墓、夫妻合葬墓以及家族墓地較為常見。 不過在1965年對南京一處古墓進行挖掘的時候卻發現了特殊之處, 據專家考證,這是一座典型的父女合葬墓,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