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大公報報導,以香港為基地的HK Express(香港快運)昨日正式啟航。另有消息稱新加坡航空旗下酷航下月揮師殺到,捷星香港正在申請牌照。香港快運副行政總裁Andrew Cowen表示,香港市民已用行動證明他們對低成本航空公司的狂熱需求。香港廉價航空市場的爭奪戰一觸即發。
自從2008年甘泉航空倒閉後,香港廉價航空市場停滯不前,直至近年廉航大軍再次殺入。經營網上旅行社的ZUJI香港區行政總裁黃澤禮指出,隨著廉航市場日趨盛行,明顯見到不少用戶傾向購買廉航機票,去年透過ZUJI購買廉航機票的旅客有雙位數增幅。
旅客對廉價機票的瘋狂程度,從轉型為廉航的香港快運,可見一斑。香港快運6月宣布轉型廉航,昨起首航,提供五條航線服務,並於上月開售68至88元往馬來西亞及泰國單程機票,這個「震撼價」隨即引起熱烈反應,至今已售出10萬張機票,甚至令訂票系統一度癱瘓。香港快運副行政總裁Andrew Cowen表示,早前因軟體出錯導致電腦故障,承諾已購得機票的乘客必可獲得機位。他續說,未來會增加6架全新客機,預料明年可相繼投入服務,以應付市場需要。
「有平等自然會有人舉手贊好。」交銀國際交通運輸及工業行業研究主管鄭碧海表示,在條件限制下,未必所有航線適宜以廉航形式經營。他認為,香港靠近北亞地區,具有發展廉航的優勢,其中,由香港到中國各主要大城市,航程約3至4小時,這點確是新加坡難以做到。
正在申請本港牌照的廉航捷星香港,董事長何超瓊早前直言,香港進入需要理解自身位置的時代,已不能單靠發展本土市場,更多需要與周邊地區合作來產生協同效應。她認為,若果本港再不力發展廉航市場,到2017年港珠澳大橋落成之際,航空客源有機會流失至其他市場,因此建議當局應要合理計劃增長(plan growth),依靠廉航提高整體效率。
根據亞太航空中心(CAPA)數據顯示,廉航在亞太區的市場佔率已接近20%,其中廉航在本港的份額卻不足5%。作為全球最繁忙航空領域之一的香港,發展廉航市場具有一定優勢及需求,在廉航混戰之際,消費者當可成為大贏家,但大前提是,政策配套的安排,以及加快落實建設第三條跑道,好讓等待在跑道上的廉航可以一飛沖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