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道」治水 為少數散戶找出路
河姆渡鎮小涇浦村村民錢亮的12畝甲魚養殖塘本是茭白田,周邊成片的5畝、10畝的茭白田,也全都像他一樣套養了甲魚。
農田套養水產,是全省淡水養殖產業搞了十幾年的生態模式,各地大量的淡水養殖場都是5畝到15畝這樣的中小規模,僅餘姚河姆渡鎮甲魚養殖就有160多家,總面積近2000畝,其中15畝以上的養殖戶只有9家。這些「散戶」塘挨著塘、田連著田,給淡水養殖綠色發展帶來大難題:一方面遍地散戶,尾水的「跑冒滴漏」變得防不勝防;另一方面,若每戶建處理池,養殖塘面積甚至都沒有人工池大,資源浪費不說,也沒有更多空間可以容納。
河姆渡鎮農辦水產養殖技術指導員胡俊峰就不止一次勘察錢亮的12畝甲魚養殖塘,平時水只有10公分的深度,尾水並不會排出去,只有到了汛期,雨量過多,才有少量排放的需求,而以前,這部分「少量的尾水」正是養殖尾水直排中最難監管的一部分。
餘姚破題的關鍵就在於因地轉換,為這些「少數」找出路。去年以來,餘姚對「散戶」們進行了量身改造,每一個養殖塘規劃利用周邊區域,形成自然的三級處理池,堵牢「散戶」養殖尾水的跑漏通道。
錢亮借用到了周邊的一塊藕田和連通其間的田渠,經簡單的改造、打通,尾水在其間跑動,自然沉澱,田渠裡的天然水草、植物則幫助水體淨化。
「尾水有了出路,再也不用偷排水,不過,沒想到,養殖壓力一下子變大了,每一步都得嚴格按生態標準來!」錢亮歷數著這些「多」出來的規範:每畝塘甲魚放養不得超過100隻,不能濫用藥,不要餵食冰鮮飼料,以免沉積腐爛影響水質……他說,如果不按標準來,養殖塘水質檢測達不到標準,他們的尾水就不能借道。
而對於錢亮來說,最在意的是,不能借道導致尾水直排所帶來的一系列「連鎖」反應。比如,河姆渡鎮打造了名氣響噹噹的甲魚銷售商標「河姆渡」,原則上養殖戶們共享使用,但養殖尾水直排是這使用權的「一票否決項」。「沒有這個商標加持,按普通甲魚賣,價格很難賣起來。」錢亮說。
今年,餘姚還引入「區塊鏈」技術,不僅將養殖塘聯網,為了控制密度保持水質,塘裡的甲魚等水產還配上了二維碼,比如一畝甲魚塘只按標準配100隻碼,超密度養殖產品就不能得到認可。
「雖然平時我們一直在提生態養殖方法,培訓會、學習會開了無數次,但仍有養殖戶做不到位,或者懶得做到位,關鍵在於沒有牽動養殖戶最根本的利益。」胡俊峰深有感觸。牽一髮而動全身,這正是餘姚養殖尾水治理的精妙之處,它讓治水成為一種淡水養殖產業綠色轉型的強勁推手。
一招借道治尾水為突破點,餘姚催動養殖業綠意更濃,數據顯示,今年,餘姚各級養殖水產品抽檢合格率達98%以上。
打「清水牌」
提升產業競爭力
在餘姚「軍列甲魚養殖場」,沿著蜿蜒的木質廊橋一直走,不遠處一大塊池塘綠植浮島蔥翠,水中魚光粼粼,惹人垂釣,另一邊,增氧機製造出噴泉,瓦礫組成的壩體有著自然的美感。而「貢獻」這派田園風光的正是養殖場的尾水處理池,現在,它是整個養殖場最吸睛的地方。
「我這尾水處理池可是一刻都沒閒著,平時就蓄水當水中花園,要排養殖尾水時,直接上崗,一點也不浪費。」養殖塘主趙軍列興奮地說道,這一池多用,解了他心頭的隱憂。
水產養殖業中,大部分低密度的養殖雖然尾水量大,但出尾水頻率其實並不高,像白對蝦養殖,蝦殼會蛻留在水中,需年年大換水,已經算是尾水的高產出戶了。換言之,很多處理池1年只用上一兩回,所以趙軍列心疼的是,這些處理池平時白白空閒著。養了10多年甲魚的他,想到建尾水處理池要拿出二三畝地,腦子裡快速計算的是少養了300隻甲魚,那就是幾萬元錢啊!「實在不行,建了之後,再把甲魚偷偷養回去。」這是建尾水處理池時趙軍列心裡暗暗的盤算。
趙軍列的私心道出的恰是各地尾水治理普遍遇到的問題。全省養殖尾水治理有用高科技設施的,也有土方土法實踐,各顯神通,最怕遭遇的就是設施建而不用的「形象工程」。「缺少長效機制,根本原因就是缺乏紅利的牽引。任何設施的投入,都要講求效益最大化,才能從根本上撬動。」餘姚市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如何讓尾水治理釋放出綠色經濟的後勁,是餘姚積極破題的方向。
餘姚引導養殖戶在處理設施上做「文章」,謀求額外效益,這亮出了餘姚全域長效治理養殖尾水、推動養殖業綠色發展的又一招。
趙軍列拿到餘姚農業部門為他私人定製的綠色方案,遠超出了他的預期:「他們建議我,處理池做得美些 ,可以發展成觀光園!」今年趙軍列想把養殖面積擴大到40畝,但簡單的養殖規模擴大帶來的是巨大的銷售壓力,現在做成農旅結合,一下子就打開了他的升級思路。找到新方向的他,一口氣投入了近百萬元,打造甲魚觀光園,遊客可以全方位體驗甲魚養殖過程,共走「一顆甲魚蛋」的成長之路……
這張「清水牌」一亮,趙軍列收穫了強有力的競爭力,農村產業普遍雷同,誰手握綠色「王牌」,也便贏得了市場。「軍列甲魚養殖場」的甲魚體驗之旅,吸引了遊客,而看到綠水悠悠的甲魚生活環境,遊客們搶著帶走養殖塘裡的產出,趙軍列喜滋滋地看著他養了兩年的甲魚賣到120元一斤,3年的甲魚賣150元一斤,遠比市場上的甲魚價格高出四五倍!
綠色效益,正蓬勃迸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