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東人的心中,
冬天必吃系列裡一定有一煲熱乎乎的湯。
相信絕大多數人都有過這樣的感受:
當迎著寒風回到家,
一聲「來飲湯」就能瞬間從頭暖到腳。
煲飲靚湯
是廣東人特有的藥膳養生文化生活,
好像吃飯不喝湯這個餐就不完整似的。
為什麼廣東人如此鍾愛煲湯喝湯?
在中國,自古便有通過適宜的膳食來調養身體、延年益壽的觀念與方法,通常被稱為「飲食養生」。廣東地區的煲湯文化,大致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據史書記載:「嶺南之地,暑溼所居。大家篤信湯有消熱去火之效,故飲食中不可無湯。」
廣東人喝湯的習慣與溼熱的氣候有關。也就是因為嶺南地區地處熱帶、亞熱帶,夏長冬短,夏季雨熱同期,常給人以炎熱潮溼之感,這樣的氣候容易使人腸胃敏感、消化功能較弱,所以羹、粥、湯這類易於吸收的流質狀食物比較流行。
中藥食材(圖源:廣東衛生信息)
加上喀斯特地貌導致水中鈣含量較高,兼多溫泉硫的含量也多,這種含鈣、硫較多的水質,飲用後易上火。不願灌「苦藥」調養的廣東人就通過結合中醫藥理,研發出各種美味的靚湯,也由此形成獨具特色的藥膳養生文化。
廣東人對煲湯的偏愛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出味」,二是「啱飲」。
「出味」
指通過熬煮使食材的味道融入水中。
「啱飲」
則主要體現在按時令、氣候及個人身體情況煲湯。
(圖源:人民日報)
廣東養生靚湯時至今日
仍然在食補良方中為人稱道。
健脾、養顏、補血、潤肺、止咳......
依照食材的寒、熱、溫、涼特性,
講求「五味相調,性味相合」,
各種不同功效的養生靚湯應運而生。
廣東人往往依據不同時令,
煲不同的湯來喝:
春溼則喝祛溼湯
夏熱則喝降暑湯
秋燥則喝下火湯
冬寒則喝溫補湯
......
無論是家常餐還是外出聚餐,
飯前一湯是慣例。
正是應了那句俗話:
寧可食無菜,不可食無湯!
廣東湯
有煲湯、燉湯、滾湯、羹湯4個類型,
喝得最多的便是煲湯和燉湯。
據說廣府人的家常老火靚湯就有
超過一百三十多款!
秋冬之際,宜溫補,
那廣東人的湯譜都有哪些呢?
秋冬養生湯走起~
1
粉葛赤小豆鯪魚湯
論最有名的當然要數「亞洲第一湯」
粉葛赤小豆鯪魚湯!
粉葛赤小豆鯪魚湯(圖源:人民政協網)
曾被載入《順德美食精華》一書,粉葛赤小豆鯪魚湯有清熱毒、生津止渴和去除溼火的作用,亦可用於糖尿病,落枕、脾胃虛弱等治療,是人們清心火首選的一款湯。鯪魚肉嫩細滑,湯汁鮮美清甜,但要小心魚骨卡喉,尤其是提醒小朋友注意。
如果心動想下廚的朋友,
不妨按照以下方法嘗試:
用料:鯪魚500克,粉葛300克,赤小豆l00克,薑片100克,糯米酒100克,陳皮少許,鹽、糖、味精各適量,上湯3000克。
粉葛赤小豆鯪魚湯食材(圖源:光明網)
製法:將鯪魚宰好洗淨,粉葛洗淨切塊,赤小豆洗淨備用,然後將鍋洗淨,燒熱下油放少許薑片,把鯪魚放入鍋內煎至金黃色,注入上湯,再放入粉葛、陳皮、赤小豆、糯米酒等煲湯料,先猛火煲半小時後慢火煲1小時,調味即可。另外,鯪魚可用紗布袋裝起煲湯,以防骨刺。
2
無花果瘦肉湯
無花果瘦肉湯
秋天氣候乾燥,易引發便秘、鼻腔乾燥、聲音沙啞等,趕走秋燥,一款養生家常湯無花果瘦肉湯輕鬆搞掂!
3
椰子竹絲雞湯
椰子竹絲雞(圖源: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
竹絲雞也稱烏雞,性平味甘,滋補肝腎,益氣補血;而椰肉滋陰清熱、紅棗健脾補血骨......美味「食補」,有功效又兼顧口感,相信絕大多數人都沒有拒絕的理由。
4
五指毛桃燉雞湯
五指毛桃燉雞湯(圖源:全景網)
用國家公認的湯料皇——五指毛桃煲出來的湯具有清肝降火、舒筋活絡、止咳化痰、安神養顏等多種功效,加上補益作用的雞肉,滿口都是鮮的味道,隱約又含淡淡的椰香,令人回味無窮。
5
玉米胡蘿蔔煲豬骨湯
玉米胡蘿蔔煲豬骨湯(圖源:廣東衛生信息)
豬骨去血水,放玉米胡蘿蔔
再添些蜜棗和薑片......
湯品香軟清甜又能清肝明目。
這款湯簡單易做,
既美味可口又營養健康,
最受有孩子的家庭青睞。
在廣東幾乎人人都會煲,
最需要的無非是耐心等待的時間。
單是聞著熱騰騰的香氣,
就已經幸福感爆棚!
每家每戶都有自己的
「獨門湯譜」和「煲湯秘籍」,
但正宗的老火靚湯必須出自
煲湯屆的一代宗師
——土生土長的廣東人。
他們論起喝湯的學問來也頭頭是道。
喝湯又有哪些「學問」呢?
飯前喝湯
「飯前喝湯,苗條又健康;飯後喝湯,越喝越胖」,這話在不在理由從小喝湯長大的廣東人自個兒說了算。當然有所質疑的話看看研究給出的佐證也就無可反駁的了:在餐前喝一碗湯,能減少10%左右的攝入量,可以讓人少吸收100-190千卡的熱能。
飯前喝湯,一方面,給口腔、咽喉、食道加些「潤滑劑」,使食物能順利下咽,防止幹硬食物刺激消化道黏膜,有利於消化和吸收;另一方面,這個習慣可以幫助增加胃部的飽腹感,以免正餐吃過量,適合有減肥需求的人群。
喝湯不棄「渣」
雖說廣東人以前有「吃肉不如喝湯」的習慣,但早有實驗證明肉類營養並不能完全溶解在湯裡,因而,不能單喝還要吃適量的肉。
體質有別,莫貪喝
體質不同的人應選擇適宜自己的湯品。老火靚湯多以雞、鴨、豬骨、豬肺等為主料,富含蛋白質。蛋白質代謝也要經過腎小球的濾過和腎小管的重吸收,從而增加腎臟負擔。隨著年齡增長,腎小球濾過率會逐漸降低,因此,老年人不宜喝太多老火靚湯。
心急不宜喝熱湯
剛剛煲好的湯,趁熱喝對口腔、食道、胃黏膜損傷極大,65度以上的熱飲會增加食道癌的風險。最好的溫度在50度,因為我們的口腔、食道、胃黏膜能夠承受的溫度最高是60度。
如果自小就喝著「老媽靚湯」長大,
湯實在承載著太多家庭的回憶了。
父母探望在校的孩子,
提著裹得嚴實的保溫盒
帶來溫熱的滋補湯,
而有人等你回家喝湯是來自家庭的寵溺。
(圖源:健康三水)
因為每一啖湯
都是用真材實料煲出來的
人間美味和濃情愛意。
煲湯也就成了廣東家庭的傳統。
而煲湯這項基本烹飪技能
甚至被列入了廣州市中學生勞動教育項目裡
所以,
你今日飲咗沒?
又是哪款靚湯最得你心?
資料、圖片參考 | 南方網、佛山新聞網、人民日報、健康時報、羊城晚報微生活、廣州吃貨、廣東衛生信息、健康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