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吃什麼?簡單好喝的「廣東老火靚湯」,養生滋補降秋燥

2020-12-15 家菜味

秋天吃什麼?簡單好喝的"廣東老火靚湯",養生滋補降秋燥

說起喝湯,那就不得不提到咱們中國的經濟大省,就是廣東。廣東人酷愛喝湯,有著"寧可食無菜,不能不喝湯",可見湯對於廣東人來說是多麼重要。那麼大家知不知道廣東人為什麼這麼愛喝湯呢?其實這跟地理關係和氣候有著密切的關係。

廣東的氣候潮溼,人們就喜歡喝湯來祛溼,所以煲湯成了廣東人不可缺少的生活內容,煲湯的種類也跟著季節的變化而變化,湯的口味也是各有不同,煲湯的方法也是五花八門。

今天就教大家一道廣東老火靚湯,胡蘿蔔玉米排骨湯,湯汁濃鬱芳香,營養滋補,有玉米的清甜,一點也不油膩的排骨,還有營養豐富的胡蘿蔔,最適合這個季節。不用複雜的製作方法,沒有複雜的調味料,湯汁中融入食材的全部營養,喜歡喝湯的朋友們一定不要錯過。

還是要說一下食材胡蘿蔔,胡蘿蔔中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和膳食纖維,是兒童成長發育重要的營養元素,小孩一定要常吃胡蘿蔔,對身體健康又很大的好處。

胡蘿蔔玉米排骨湯的做法很簡單,味道清淡,但是需要掌握好火候,時間長才能把食材的營養全部融入到湯中,喝湯是最滋補的,也特別適合老人和小孩,因為好消化,也好吸收。廣東人就是特別注重養生,所以對湯也特別重視。

【菜品】:玉米胡蘿蔔排骨湯

【配料】:中等大小的胡蘿蔔1根、玉米1根、豬排骨1根、鹽適量、水適量

【烹飪步驟】:

1、準備一根胡蘿蔔洗乾淨,去掉根部,然後切成滾刀塊。

2、 玉米切成塊,大小適中即可。

3、排骨剁成塊,嫌麻煩可以買剁好的,然後冷水下鍋,大火燒開水,焯去排骨的血水,然後撈出來,過一下冷水,完全涼了之後撈出來備用。

4、焯好後的排骨放入燉鍋中,砂鍋也可以,然後加入半鍋清水,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燉30分鐘。

5、加入胡蘿蔔好玉米,再燉煮30分鐘,出鍋之前加入少許的食鹽調一下味,就可以盛出來了。

【烹飪貼士】:

1、玉米是中國主要的農作物之一,產量僅次於水稻,玉米種的維生素含量特別的高,是水稻和小麥的好幾倍, 也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和保健作用。經常吃玉米對身體是特別好的。

2、煮玉米的時候,玉米須一定不要扔掉,有很高的保健作用,民間有一根須,而兩斤的說法,可見玉米須的作用是很大的。用玉米須煮水喝,對膽囊炎有很大的幫助。玉米含有很高的粗纖維和粗蛋白,能夠促進腸胃蠕動,改善便秘的功效,特別適合老年人和長期便秘的人食用。

3、玉米不僅可以榨油還可以磨成玉米粉,玉米澱粉還可以釀酒。

4、玉米和排骨同食,清熱益氣,特別適合秋季食用。

【文案編輯】:目海食王小廚

相關焦點

  • 立秋後,絲瓜靠邊站,秋天最該吃此菜,煲湯鮮甜解渴,潤肺降秋燥
    立秋後,絲瓜靠邊站,秋天最該吃此菜,煲湯鮮甜解渴,潤肺降秋燥。入秋啦,入秋後初期的氣溫依然還是很炎熱,但還很乾燥,秋燥天飲食上也需要做出相應的調整,各種湯湯水水的可以多喝,既能消暑解渴,還能潤肺降秋燥。
  • 明日立秋,廣東人愛喝這道老火靚湯,營養滋補還防秋燥!
    明日就是立秋了,感覺夏天都還沒過,秋天都已經到來了,今年的立秋來得有點匆忙啊!立秋一來,最近的雨水也都變得多了起來,突然天氣的變化,會讓我們人體感覺不太舒服,尤其是廣東地區,溼熱之中,又帶著雨水,更是難受!
  • 入秋後要多煲湯喝,往湯裡加入此食材,潤肺降燥,精神飽滿過秋天
    秋天,這湯常做給家人喝,潤肺清燥,增強免疫力,精神飽滿過秋天。處暑節氣一過,這秋天的味道就越來越濃了,這個時候天氣由炎熱向涼爽過渡,我們平時還是要注意預防「秋燥」。說到潤燥,煲湯喝是再合適不過了,我們當地人特別愛喝湯,每一餐都少不了一道湯,有時候是快手例湯,有時候會煲一些滋補養人的老火靚湯,也都各有特色。不同季節煲湯所搭配的食材也不一樣的,食材選擇上大多是順應節氣,現在當下時令食材和一些滋補的藥膳食材一起來煲湯,這樣煲出來的湯鮮香甘甜,潤秋燥、養人對身體好,越是秋燥天,越要多煲湯喝。
  • 秋天,緩解秋燥吃什麼?這6種食物別錯過,潤肺降燥,好吃又便宜
    進入十月, 秋意正濃,秋高氣爽帶來了乾燥的天氣,這時人體極易受燥邪侵襲而傷肺,出現口乾咽燥、咳嗽少痰等各種秋燥病症,因此秋天養生注意潤肺降燥,而中醫認為養肺要多吃白色食物,秋天緩解秋燥吃什麼? 這6種食物別錯過,潤肺降燥,好吃又便宜,不懂可惜了。
  • 媲美廣東老火靚湯,雲谷金線蓮燉雞更滋補
    都知道廣東人愛喝湯,愛喝到什麼程度?《外來媳婦本地郎》裡有一句「最怕日日要煲靚湯」,外來媳婦每天最大煩惱就是變著花樣煲一鍋老火靚湯:玉米排骨湯是入門,人參烏雞湯、蟲草花瘦肉湯、猴頭菇鴿子湯……才夠滋補。
  • 立秋後,豬肉雞肉靠邊站,秋天最該吃這肉,鮮香滋補,降秋燥
    立秋意味著由夏季轉向秋季,天氣由炎熱轉向涼爽,人們的飲食結構也隨著天氣的轉變而有所調整,俗話說「秋天到,貼秋膘」,此時要吃一些溫潤有營養的食材,尤其是一些肉類,以肉貼膘。進入秋天,逐漸會變得乾燥多風,飲食方面還要注意「降秋燥」,這個季節最該吃的肉莫過於鴨肉了,鴨肉屬味甘、性涼,初秋季節的天氣仍以炎熱高溫為主,食用相對比較涼性的鴨肉,可安撫初秋高溫所帶來的燥氣,有著溫和滋補將秋燥的作用,在很多地方秋天吃鴨肉已經成為了一種飲食傳統,豬肉、雞肉、羊肉這些都要靠邊站了,用鴨肉和蓮藕一起來煲湯,鮮香溫和,老少皆宜,喝完全身舒坦。
  • 廣東老火靚湯:廣東人最愛煲的湯,滋補養肺老少皆宜
    特別是廣州人,廣州人喜歡喝湯的歷史也十分悠久,說到為什麼廣東人對於喝湯如此執著,並且還成為必不可少的菜餚之一,原因也是和廣東的氣候有關係,因為廣東氣候常年是比較溼熱的,所以廣東人普遍都會溼氣重,那麼廣東人就會通過煲湯這種食療的方式來緩和這種氣候問題,既滿足了自己的味覺,又十分養生,可謂是一舉兩得。所以長久以來廣東人就養成了頓頓來碗湯的習慣,這也是廣東的特色之一。
  • 秋天廣東人愛煲這道湯,味道清甜,營養滋補,喝完全身暖暖真舒服
    秋天遇到這水果別錯過,10塊錢一個,用來煲湯特鮮美,總喝不膩。進入10月份後,天氣越來越冷,秋風陣陣,空氣也特別的乾燥。這個時候最適合煲些滋補的湯水喝,一來可以起到驅寒的作用,冷天喝上一碗熱乎乎的靚湯,身上寒氣一掃而光,確實舒服。二來可以補充水分和營養,滋潤去秋燥,非常棒哦。
  • 秋天,吃羊肉牛肉,不如吃它,比牛肉便宜,比豬肉營養,別不懂吃
    秋天,吃羊肉牛肉,不如吃它,比牛肉便宜,比豬肉營養,別不懂吃。入秋後很多地區都有貼秋膘的習慣,貼膘自然少不了要吃肉,初秋的氣候依然炎熱,初秋既要進補,還需要消暑潤燥。這道家常靚湯的做法也特別簡單,煲雞湯我們家喜歡先將雞皮去掉,然後焯水一下,這樣煲出來的雞湯鮮甜不油膩,老人孩子都很適合喝。五指毛桃的用量根據食材和水的量來添加,水太多食材太少煲出來的湯味道會淡一些,這裡用的是半隻雞,加入了一小把的五指毛桃一起煲,味道剛剛好。秋老虎太熱,這湯有條件多給家人喝,鮮甜消暑,特養人,別不懂吃。接下來一起來看看詳細做法吧。
  • 入秋後,絲瓜茄子靠邊站,它比絲瓜鮮甜,煮湯營養滋補,還潤秋燥
    貼秋膘很多人都愛吃肉,各種大魚大肉的平時已經沒少吃了,貼膘不建議盲目進補,容易導致身材肥胖。我們當地人貼膘喜歡喝湯,煲各種秋季的滋補靚湯,秋天喝湯不僅能滋補身體,還能補水潤燥,對身體很有好處。除了一些藥膳滋補的營養靚湯之外,平時也會做一些鮮甜的快手湯來喝。不同季節煲湯用的食材也不一樣,初秋喝湯建議選用溫補潤燥的食材。
  • 山藥排骨湯,做法簡單又好喝,適合一家老小的冬季滋補營養湯
    導語:山藥排骨湯,做法簡單又好喝,適合一家老小的冬季滋補營養湯2019年,南方的冬天比往年要冷太多了,無孔不入的冷,刺骨的寒意不是多少件衣服能抵擋得了的。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廣東人,「老火靚湯」一直都是最愛的菜餚之一,作為在外打拼的遊子,沒能在冬天喝上一口老媽燉的靚湯,也只能自己給自己來一鍋暖心暖胃的湯了。今天食報君要做的是山藥排骨湯,食材在市場都能買得到,做法也很簡單,還適合一家老小的冬季滋補營養湯。
  • 秋燥吃什麼?8道營養又好喝的湯,去燥熱潤肺身體棒
    秋燥吃什麼?8道營養又好喝的湯,去燥熱潤肺身體棒立秋之後天氣會涼爽許多,這個在四季分明的北方感覺比較明顯,初秋還蘊含著夏天的燥熱,雖已是初秋,卻還是夏天的尾,秋天的頭。因此,立秋後,在飲食方面有諸多講究,不可亂吃。
  • 廣東老火靚湯,湯如何做才為靚?
    老火靚湯,在廣東很有名氣,沒人不知、沒人不曉,煲老火靚湯很多講究,一年四季,不同的氣候,煲不同的湯,不同體質的人,喝不同效果的靚湯,湯水養人毋庸置疑。選用的煲湯材料,品種繁多,每道湯的配料也不一樣,所用的煲具也有要求,最好是選用砂煲,火候更加有講究,什麼時候用大火,什麼時候用小火、溫火,炭火煨湯,這些小技巧關係到湯的口感與營養。這些就是廣東人,祖祖輩輩傳承下來的老火靚湯製作手法。現代人煲湯,運用了新科技,煲出來的湯,質量不比傳統的差,穩定性更高,所以人們樂意接受,方便大家在繁忙的日常也能飲到靚湯。
  • 廣東老火靚湯的3種做法,用料精確到克,營養滋補,竟顯嶺南風味
    說起煲湯,沒有人能比得過廣東人,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又稱為老火靚湯,慢火燉煮出精華,有時候能煲一個下午,既取藥補之效,又取入口之甘甜,廣東人煲湯,從飛禽走獸,到各種名貴藥材,都是廣東人傳承數千年的食補養生秘方,盡顯嶺南風情,在繁忙的工作過後,來上一碗清心下火的老火湯,實在讓人愜意不已
  • 明明是一鍋老火靚湯,卻飄著「臭屁味」,廣東人說常喝能延年益壽
    就拿四川人來說,當地的氣候常年比較溼熱,所以四川人就喜歡通過吃辣來祛除體內的溼氣,長期以來就養成了能吃辣習慣,所以四川美食有很多都是火辣辣的。相反的,廣東地區氣候燥熱,所以人們就通過喝湯來清熱滋潤。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說起廣東的老火靚湯,這可是當地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美味,很多家庭主婦每天都會花兩三個小時來燉煮一鍋湯,而這煲湯的食材則會根據季節和家人的身體來做改變,像夏天要多喝清去煩的湯,秋天要喝潤肺的,冬天要喝滋補的等等,種類可以變化萬千,所以說廣東人也是出了名的愛喝湯。
  • 明日白露,這「三白湯」記得給家人喝,鮮甜滋補,整個秋天都精神
    白露的到來不僅氣溫降低,還伴隨著秋燥天的影響,這樣時候我們可以多吃一些涼潤多汁的水果,如柚子、梨、葡萄、柑橘等,都是非常養人的。白露這天不同的地區也有不同的飲食習慣,有的地區這天有吃龍眼的習慣,有的地區白露要喝」白露酒「等等,南方部分地區還有白露要吃「十樣白」。
  • 廣東人為什麼這麼喜歡喝湯?
    廣東人往往依據不同時令, 煲不同的湯來喝: 春溼則喝祛溼湯 夏熱則喝降暑湯 秋燥則喝下火湯 冬寒則喝溫補湯 ......
  • 立秋後,苦瓜絲瓜靠邊站,最該吃的菜是它,滋補去秋燥,不懂可惜
    立秋後,苦瓜絲瓜靠邊站,最該吃的菜是它,滋補去秋燥,不懂可惜。自古就有:大暑小暑不是暑,立秋處暑正當暑的說法。立秋後,三伏尚未結束,「秋老虎」發威,需更多注意防暑降溫。在飲食上還應堅持祛暑,但飲食講究順應時令,與盛夏不同,入秋後應逐漸轉為祛暑與降燥兼顧。
  • 第一次用白蘿蔔燉雞,味道竟這麼好,鮮香好喝,連調味料都省了
    第一次用白蘿蔔燉雞,味道竟這麼好,鮮香好喝,連調味料都省了,不放油不放鹽,清甜鮮香,清爽開胃,老人孩子都喜歡喝。隨著中秋的兩場秋雨,氣溫明顯降了不少,冷的時候穿兩件都覺得冷。秋天天氣乾燥,家裡的湯湯水水煲起來,緩解預防秋燥。
  • 立秋後咽喉痛、口發乾是「秋燥」的表現,該怎麼預防和緩解秋燥?
    秋燥症主要表現為全身燥熱、口唇乾裂、心緒不寧,有的人會生出口瘡,或者出現咽喉腫痛等症狀,還會長出紅且發痛的痘痘。秋燥多喝水中醫認為想除秋燥必須要養陰,而養陰的重點在於留住水分。除了多吃平潤的食物外,水分的攝取也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