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國早報接到市民的多起投訴,稱南寧白雲路一小區2組團別墅區裡違建成風,違建現象屢禁不絕。知情業主透露,該小區自2004年交房以來,長期有業主違建加建,如今有半數以上別墅存在違建。
這個別墅住宅區的違建緣何成頑疾?治理這個別墅住宅區違建,怎麼這麼難?連日來,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就此進行調查。
南寧一別墅區存在違建的情況。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鄒財麟攝
目擊
別墅住宅區半數以上有違建
據了解,位於白雲路一小區2組團的別墅住宅區內,原本整齊的兩層、兩層半獨棟或聯排洋房別墅樓群,如今形態各異。有的別墅向外探出五六米的距離,有的別墅頂樓天台改造成玻璃陽光房,有的因為擴建獨棟別墅成握手樓。
部分別墅樓頂加了玻璃頂棚。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鄒財麟攝
5月14日,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在該小區一棟別墅旁,看到空地上堆著紅磚、沙石。這套別墅加建的一層已澆築好框架,據了解,前段時間物管已經讓業主停工。
一名業主表示,該小區目前一半以上都存在違建,從交房至今,違建屢禁不絕。
業主利用頂層天台違規加建。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徐慶成攝
加建好的玻璃房未經審批。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徐慶成攝
物業
沒有執法權只能勸阻
違建、加蓋的建築物不是一天建成的,這個過程中,物管沒有阻止嗎?
該小區物業服務中心工作人員介紹,平時物管通過把控裝修審批、巡查等方式,制止、勸阻業主違建。但物管沒有執法權,管不了業主違建。而為了違建,有的業主用私家車偷運材料進場,有的則找工人從側門拉料,還有的業主拉料或違建中被保安發現制止時,還找人來威脅保安,乃至發生衝突。
「部分業主的利益關係複雜,物管想制止也無可奈何。」上述工作人員透露,有一回發現一業主違建後,他們打市長熱線反映,市長熱線把投訴情況轉到城區處理,城區再轉到街道辦,「沒想到,投訴轉了一圈,街道辦最後轉到我們服務中心,讓我們自己處理」。
兩邊業主佔用空地,違規擴建,佔用了原來的公共區域。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徐慶成攝
部門
三大原因致違建屢禁不絕
該別墅區違建成風,為何屢禁不止? 5月15日,南寧青秀區城管局回複本報稱,主要有3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違法建設時間快、成本低、效益大。違法建設的拆除以及對違法建設業主的處罰力度,還不足以對其進行有效震懾。二是對違法建設的認定難度大。三是鋼筋混凝土結構的違法建築建設建成後破拆難度極大,強行拆除容易損壞到合法建築。
部分違建建築已被要求拆除。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鄒財麟攝
青秀區城管局還稱,目前已向不動產部門進行通報,凍結2組團內的2棟、3棟、4棟等32戶嚴重違建房屋的相關不動產業務。
業主違規擴建被執法部門制止、強拆。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徐慶成攝
發現違建後,執法人員及時給業主下發責令停止(限制改正)違法行為通知書。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徐慶成攝
頑疾咋治?
專家支招:提高違建成本 納入失信名單
違建現象卻是屢禁不絕,治理違建有什麼可行的、有效的辦法?有專家表示,城市住宅違建數量大,城管部門在人員配置等方面經常力不從心,或者是選擇性執法。違建成本低、執法成本高是造成住宅違建屢禁不止的重要原因。
南國法援律師建議,加大對違建業主的處罰,比如將其納入失信名單,在各個方面對其進行限制等。
作者 | 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徐慶成、鄒財麟
編輯 | 林飛
本文由南國早報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