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今天給大家說下虎式坦克!
虎式這一重型坦克其實在很早以前就開始研發了!
為了改變在裝甲戰車的不利局面,德國軍服決定研製新型重型坦克。
1941年5月26日,希特勒把這一任務交給了亨舍爾和波爾舍公司。亨舍爾公司在VK3001(H)試驗車的基礎上設計出VK3601(H)底盤,在安裝上克虜伯公司設計的帶88毫米火炮的炮塔以後稱為VK4501(P)樣車。
1942年7月兩種樣車開始在德國的坦克學校進行高性能實驗,根據實驗比較的最後結果,軍備局選擇了亨舍爾公司的VK4501(H)樣車,並定名為PzKpfw IV「虎」式重型坦克,隨後投入批量生產。
小編我發現大家對小坦克沒意思哦!那就讓我們來看看虎式重型坦克吧!
實際上,早在1935年德國就已經開始進行重型坦克的研製開發工作,1935年10月28日,在陸軍軍備局進行的技術會議上專門討論了有關「大型拖拉機用600馬力引擎」(當然這只是一個掩飾性的藉口)的問題。為未來重型坦克尋求強勁的動力支持。
1937年初,德國把開發重型坦克的特權交給亨舍爾·佐恩公司,但隨後又改變決定,要求戴姆勒·奔馳公司,亨舍爾公司和MAN公司共同進行30噸級坦克計劃的競爭。1939年底,費迪南·波爾舍設計公司也加入到這一競爭計劃中
亨舍爾早在1938年當年就完成了設計方案,定名為DW1型,並在當年完成了種車。在這一設計中,亨舍爾採用了一門28倍口徑105毫米炮和直徑為1650毫米的炮塔座圈。隨後又根據軍方的要求設計出DW2型。在DW2型基礎上,亨舍爾公司獨立發展了一種36噸級的VK3601型坦克,並於1941年3月至10月完成了3輛樣車。此外,它還曾計劃過VK6501型65噸級坦克項目,但最終未能正式投入生產。在完成了時速35千米的DDW2底盤之後,亨舍爾公司於1938年9月開始製造第一輛正式的30噸級實驗坦克VK3001(H)。前部裝甲為60毫米,側部裝甲為50毫米。
在亨舍爾公司進行研製工作的同時,波爾舍公司在重型坦克的研製上也取得了很大的近戰,相繼完成了VK3001(P)和VK3001(P)發展型45噸坦克項目和點電驅動等技術的研究工作。
虎式只有兩種正式的型號E型和P型,但他在生產過程中一直進行不斷地改進。早期型炮手的兩個視窗的窗蓋裝甲在中期得到了加強,在後期改為一個,早期的兩個前燈在後期改為一個。早期炮塔上的射擊窗在中期改為逃生艙口;後期的「虎」式還更換了更好地發動機。「虎」式坦克裝備了兩種履帶:窄履帶,用於運輸;寬履帶,用於戰場。為了方面「虎」式坦克的運輸及加快裝卸速度,還生產了它的專用運輸列車。
坦克由亨舍爾公司和魏格曼公司負責生產製造,從1942年7月到1944年共生產了1354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