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網互動]野雞泥頭車頂風作案 餘泥四處倒
文、圖/記者李立志
「這是坐的什麼車啊,我從深圳出發,坐了4個小時,路上被轉了3次,還沒到廣州!」日前,記者接到不少讀者投訴,稱在107國道新塘路段有近200多輛長途大巴長期在新塘偏僻路段拉客,乘客頻頻被「賣豬仔」,從深圳到廣州兩小時路程走出五六個小時。記者對此展開調查。
擠得公交車無法靠站昨日早上8時半,記者驅車到107國道新塘路段,發現輔道都停了數輛粵K、粵H、粵J等牌照的外地大客車在等客,「野雞車」一輛接著一輛,有的衝紅燈,有的不顧乘客人身安全,直接在車道內以及路口停車上下客,導致107國道很多路段交通混亂,險象環生。
上午9時40分,記者到新塘太陽城酒店前的一個公交車站前「守株待兔」。「來了一輛!」不到5分鐘,報料人就指著一輛紅色的粵K牌大巴告訴記者。「這是一輛典型的野雞車,按照線路牌要求來經營的粵A牌大客車擋風玻璃上都張貼著"廣州—深圳"的大字,而那些外地"野雞車"只是在擋風玻璃內和側面玻璃上掛著幾塊寫著"廣州—深圳"的膠牌,這些"野雞車"就是為了逃避執法部門的查處。」
「深圳,深圳,50元,快巴,1分鐘就走。」車上30多歲的售票員不停地吆喝。「正規的票價其實只要30元,他們是亂喊價的。」報料人在一旁告訴記者,「票價他看你是不是那些懂得乘車的人,如果是老人,從廣州到深圳,會叫價50元以上。」
記者駐足觀察發現,從前面加油站到公交車站不到500米的路段頗像一個臨時長途汽車站。30分鐘內至少有30多輛這類大巴長時間停在那裡拉客。道路被擠得水洩不通,需靠站上下客的公交車卻被擠得沒有位置停車。
「這樣的情形已經長達5年之久了,都沒有人管的。」報料人說。
「買賣豬仔」車輛配合默契記者隨後轉到對面路段的公交車站,報料人說,「野雞車」一般都會在那裡甩客「賣豬仔」。10時20分左右,突然來了兩輛「野雞車」,前面的是一輛粵K牌照的深藍色大巴,而緊跟著後面的是粵S牌照的破舊的綠色大巴。
「快點坐那輛車去,快點!」深藍色大巴的司機大聲衝車上的旅客喊道。「為什麼不能坐這輛車?」有乘客問。「現在走快線,走廣園快線進去了。」司機回答道。就這樣,車上的20餘名乘客被趕到了路旁停著的另外一輛車牌號為粵S33521的綠色大巴上。
原因分析這些「野雞車」多是一些快報廢的大巴,為什麼還有乘客願意坐?業內人士認為,主要有三大原因:
一、穗深莞公交未銜接,正規大巴全程高速,半路上車只能選「野雞車」。
東莞公交車走到中堂為止,廣州則走到新塘為止。如從新塘去中堂,只能在路邊等過境大巴。而且,正規大巴多是全程高速,很多都不走國道。
二、正規大巴收車早,野雞車填補空檔。從廣州東圃出發到深圳的正規大巴基本上下午5時30分就收工了,只有「野雞車」提供夜間服務。
三、「野雞車」不進站每月免交萬元管理費,運營成本降低,導致很多大
巴鋌而走險。
據投訴的讀者透露,這些「野雞車」其實也是具有營運證的,但不按照線路牌規定經營範圍來經營,屬「長線短跑」。廣州某汽車運輸公司司機曾先生表示,107國道廣深路段客流量較大,路途短,如果一天內短途往返幾趟,直接在路邊上下客,就不用向車站繳納每個月8000多元的管理費,再加上其他費用,管理成本一個月少上萬元。」
怎麼識別野雞車?車頭玻璃上密密麻麻寫著「廣州、天河、東圃、新塘……羅湖、深圳」等多地字樣,且為粵K、粵H、粵J等外地牌照。車上寥寥數人,車況不太好。
正規廣深線客車粵A車牌,擋風玻璃張貼「廣州—深圳」大字,車頭放置一塊地級市運管部門核發的鋁製線路牌,標明線路、類型、車號等信息,並有運管部門印章。
[報網互動]野雞泥頭車頂風作案 餘泥四處倒 (來源:廣州日報)